朋 党 论(自读课)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永丰)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诗文革新主张,提倡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的散文具有说理明白、平易流畅、委曲婉转、情文并茂的独特风格。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形式。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等。
相关背景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6
6
文意感知
本文作者以臣子的身份向皇帝进谏,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区别只在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在鲜明对比中指出:见利而争、利尽相残,是小人之伪朋;行忠信、惜名节、“以之修身,则道同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心同而共济”、“始终如一”是君子的真朋。以各朝盛衰事例,说明国家兴亡治乱与朋党关系密切,人君必“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才能久治天下,劝导人君“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思维导图
朋党论
6
一、通假字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同“餍”,译为“满足”
二、古今异义
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
古义:指同时列位 今义:指并排平列,不分主次
三、一词多义
1.幸
2.或
3.用
4.渐
5.之
6.以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
目为党人 视、看
2.动词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然皆乱亡其国 使……混乱
使……灭亡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自然之理也。(“……也”表判断)
(2)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为……”表判断)
2.被动句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为……所”表被动)
1.文章开头为什么承认“朋党之说,自古有之”?
6
明确:作者针对统治者下诏戒止臣下结为朋党和客观上存在朋党的现实,在文章中不是否认朋党的存在,而是着重申说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他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立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同时也为下文征引史实埋下一笔。然后大笔一振,提出自己的希望:“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从而展开论述。
2.君子之朋、小人之朋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明确:欧阳修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分所在是“同道”“同利”。小人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利”尽则自然疏远,甚至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
3.文章列举大量史实,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文章三、四两段广泛列举史实,从各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对上文开头的“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是遥相呼应;与上文结尾的“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补充和论证。所列举的史实,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君子、小人之朋的进退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亡,使得本文举证多样,说服力更强。
4.请举例说明欧阳修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明确:欧阳修在文中提出统治者应“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天下治矣”的太平局面。这一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进步,但这一思想毕竟受封建时代忠君思想的限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再者,文中称“黄巾军”为“黄巾贼”,这也体现了他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写法鉴赏
1.正反对比,论证有力
作者认为朋党有君子、小人之别,并揭示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及实质:君子是真朋,小人无朋。二者对比鲜明,自然得出本文观点,论证有力。
第三段列举史实时也采用了正反对比:舜退四凶小人之朋,进元、恺君子之朋,用皋、夔等二十二人之朋是正面例证。援举商纣、周武王则是正反对比,最后以东汉“党锢”之祸、晚唐昭宣帝杀害名士的反面例证证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的后果。
第四段先反面再正面,不同结果一目了然,说服力强。
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文章结尾独立成段,“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句,揭明题旨,收束全文,与开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几句相呼应,结构完整。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也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具有令人心折的说服力。
素材挖掘
6
庆历四年,欧阳修以《朋党论》上疏宋仁宗,为“庆历新政”失败的“朋党”们辩言坦陈:自古以来就有朋党,也必有党争,臣子是否朋党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为君者是否能辨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党,并善用君子之真朋以实现天下大治。
[应用角度]
欧阳修这一嗓子喊得酣畅淋漓,往事越过千年,时至今日,还隐约看到欧公在庙堂之上高喝“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了古代英雄不再寂寞,请记住这句话吧!这则材料可以用在“和谐”“君子与小人”“慧眼识才”等作文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