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突破训练(一)
1.为了减轻大气污染,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即2NO(g)+2CO(g)2CO2(g)+N2(g) ΔH0,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将随之改变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
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
【解析】 焓变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发生的途径无关,A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H2S分解率增大,B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错误;向体系中注入H2,平衡将向H2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但最终H2的浓度比原来大,D错误。
7.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①中加入CaO,在②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③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①中红棕色变深,③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
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瓶①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烧瓶③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解析】 加CaO的烧杯①中温度升高,①中红棕色变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压强减小,加NH4Cl晶体的烧杯③中温度降低,由此可说明2NO2N2O4是放热反应,NH4Cl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8.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变深。如图表示该反应平衡时有关物理量Y随某条件X(其他条件不变)变化的规律。X、Y分别是( )
A.温度T,逆反应速率v
B.温度T,气体的密度ρ
C.压强p,平衡常数K
D.压强p,N2O4的转化率α
【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恒容),则升高温度,气体的密度不变,B项错误;平衡常数K仅受外界因素温度的影响,故增大压强,K不变,C项错误;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N2O4的转化率降低,D项正确。
9.下列内容与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
内容
结论
A
H2O(g)变成H2O(l)
该过程的ΔS>0
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ΔS>0
C
一个反应的ΔH>0、ΔS<0
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
H2(g)+F2(g)===2HF(g)的ΔH=-271 kJ·mol-1、ΔS=8 J·mol-1·K-1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解析】选A H2O(g)变成H2O(l),气体总分子数减小,则有ΔS<0,A符合题意。硝酸铵溶于水是一个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硝酸铵发生电离:NH4NO3===NH+NO,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则有ΔS>0,B不符合题意。若一个反应的ΔH>0,ΔS<0,则有ΔH-TΔS>0,则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反应H2(g)+F2(g)===2HF(g)的ΔH<0、ΔS>0,则有ΔH-TΔS<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D不符合题意。
10.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2SO2(g)+O2(g)2SO3(g)
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 ΔH”“0。(2)根据H2NCOONH4(s)2NH3(g)+CO2(g)知,平衡时c(NH3)=2c(CO2),故15.0 ℃达到平衡时,c(CO2)=0.8×10-3
mol·L-1,v(CO2)==4×10-4 mol·L-1·min-1。(3)反应过程中不可能出现2v(NH3)=v(CO2),反应过程中一直存在v(NH3)=2v(CO2),且该等式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项错误;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故总压强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项正确;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是一个变化量,容器体积不变,故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也是一个变化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项正确;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是一个定值,故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项错误。(4)充入HCl气体,NH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氨气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25.0 ℃平衡时,c(CO2)+c(NH3)=4.8×10-3 mol·L-1,c(NH3)=2c(CO2),故c(NH3)=3.2×10-3 mol·L-1,c(CO2)=1.6×10-3 mol·L-1,K=c2(NH3)×c(CO2)=(3.2×10-3)2×1.6×10-3≈1.64×10-8。
答案 (1)>
(2)4×10-4
(3)BC
(4)正反应方向
(5)K=c2(NH3)×c(CO2)=(3.2×10-3)2×1.6×10-3≈1.64×10-8
13.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ol·L-1,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某时刻反应物的浓度为c(M)=c(N)=2 mol·L-1,生成物的浓度为c(P)=c(Q)=1 mol·L-1,则此时反应速率v(正)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
【解析】(1) M(g)+ N(g)P(g)+Q(g)
始态mol·L-1 1 2.4 0 0
变化量mol·L-1 1×60% 1×60%
因此N的转化率为×100%=25%。
(2)由于该反应的ΔH>0,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右移,M的转化率增大。
(3)根据(1)可求出各平衡浓度:
c(M)=0.4 mol·L-1 c(N)=1.8 mol·L-1
c(P)=0.6 mol·L-1 c(Q)=0.6 mol·L-1
因此化学平衡常数K===,由于温度不变,因此K不变,达到平衡后
c(P)=2 mol·L-1 c(Q)=2 mol·L-1
c(M)=2 mol·L-1 c(N)=(a-2) mol·L-1
K===,解得a=6。
(4)此时的浓度商为0.25,小于平衡常数K=0.5,说明反应此时应向正向进行以达到平衡状态。v(正)大于v(逆)。
答案:(1)25% (2)增大 (3)6 (4)大于
14.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ΔH=-515 kJ·mol-1
②C3H6(g)+O2(g)===C3H4O(g)+H2O(g)ΔH=-353 kJ·mol-1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解析】 (1)由题给生成丙烯腈的热化学方程式①可知其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故降低温度或降低压强,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在化工生产中由于此反应会伴随副反应发生,为提高丙烯腈反应的选择性,使用合适催化剂十分重要。
(2)由图(a)可知,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最高,而根据反应①可知反应放热,其丙烯腈的产率理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图(a)展示的产率变化与反应①应该呈现的产率变化相矛盾的原因是低于460 ℃时,图(a)中呈现的产率变化是未达到平衡时的产率变化,当460 ℃时达到平衡,高于460 ℃时呈现的产率变化才是平衡产率。
[答案] (1)降低温度、降低压强 催化剂
(2)不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