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类型讲解
之二
多则材料(含组合型)类型同学笔记、作业展示:1
2
3
明确概念 厘清关系
寻找角度 构思立意
善于联想 学会思辨
回顾:关系型材料作文写作练习:
苏轼有一首《琴诗》,诗 云:“若言琴上有琴 声,放 在匣 内
何 不 鸣 ?若 言声 在 指 头 上 ,何 不 于 君 指 上 听 ?”琴 声 究竟是
从哪里发 出来的?
请 以 “琴 弦 与手 指 ”为 话 题 .自选 立 意 。自定 体 裁 , 自拟
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所 写 内容要 在话 题 范 围 之
内 。解析:
明晰概念: “琴弦”和 “手指”指什么。
厘清关系:“琴弦”和 “手指”到底具有什么关系?: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的关系。
展开联想: “手指 ”主观意志(努力 ),“琴弦” 客观事物(条件
)
学会思辨:天下任何事 情的完成都有赖于主观和客观的紧密合。单
凭主观意志或者单凭客观条件都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展开联想:“手指”代表内因 ,“琴弦”代表外因
学会思辨:一件事情的成功要靠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二者紧密
联系 、缺一不可。问题:
• 琴弦、手指具体的喻义是什么?
客观——主观 ,条件—— 努力 ,机遇—— 把握
外因——内因 :社会环境——个人努力 ,
教师教——学生学 家庭教育——个人努力 环境—— 人才 ,
伯 乐—— 千里马 贤臣——明君 风——风筝 森林——
鸟⋯⋯
“客体 ”与 “主体”紧密联系、互相依存 、不可或缺的本质属
性?符合题意吗
主角—— 配角 才能—— 素质 学习——成功 法制——
道德
心动——行动 悲伤—— 快乐 施 与——接 受 ,叶——花
,姜伯 牙——钟子期 多则材料(含组合型)作文
类型二一、概念
作文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
考生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
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大多
数如此,也有仅针对一则材料单独立意
的情况),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
则材料的作文一般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
17年高考出现了更具有开放性的组合型
材料作文分析:
先逐则分析 , 再比较分析 , 最后综合分析
, 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
1.整体性原则。2.多向性原则。3.最佳性原则。二、多则材料的形式
材料一、二、三……
分段落
关键词组合型
文句组合型
……三、分析材料 明确关系
区分依据:
词语含义、句子内容、段落含意
范畴 层面 中 心分析材料 明确关系
总 分式
并列互补式
对立辩证式
排列组合式关系一
总分式前人有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等闲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人
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前人又有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人攀明月不可得,月
行却与人相随。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
方的田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又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 却 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将横线处补充完整;自选角度,自定立
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1:互补式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述一个中心
关系二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
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例二:“用镜头看中国”出境游 、国学 、教育 、对外援助 、中国制造等
中国影响或崛起
互补关系
合并同类项对立辩证式
关系三王元化生前谈到文坛时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
周国平曾说:“生命平静地逝去,没有声响,没有浪花,
甚至连波纹都看不见,无声无息。我多么厌恶这平坦的河床,
它吸收了任何感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三:排列组合型
关系四四、具体审题写作方法
弃异求同法(同中先求同后求异 异中求同后辨异)
肯一否一法、 择一但兼顾(回到关系型)
逻辑关联法
关键词(文段):弃异求同法、合并同类项、 逻辑关联法 1、多则材料的内涵相同:弃异求同
概括共同点
找交集例:
材料一: 《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材料二: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言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分析: “种植地点”和 “颜料”都可以抽象概括为 “环境”,
“味道变了” 和 “颜色变了” 都可以抽象概括为 “结果不同” 或
“变化”。 据两则材料的交集可立意为
“人或事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或 “环境影响着
人或事物的变化”。2、多则材料的内涵相反:肯一否一法、 择一兼顾
法
一正一误型:肯一否一 法(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
的来立意)
两则都正型: “择一法” 或 “兼顾法”例:
甲: 有人想, 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
的钱给我, 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 也有人想, 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
一根火柴的贡献, 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一正一反型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又如: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 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 自
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1) 不少于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
息。 3、多则材料内涵联系密切——逻辑关联法
因果、 目的、 条件、 承接、 假设、 递进、 转折、 选择等2018 年全国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 深圳, 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 浙江, 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 雄安, 2017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
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 字。 4、 多则材料是关键词——弃异求同法、 逻辑关联法
若干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关联
“有机”
“关联”
“有机关联”
以关键词为例, 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或观点, 也可选择有密切内在联系
的两三个关键词来使之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果、 目的、 条
件、 承接、 假设、 递进、 转折、 选择等关系。2017年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 他们较为关注的 “中国关键词
” 有: 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 城、共享单车、京剧、
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 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
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组合型: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关联性。
组合选择很重要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总结
•一、相同型----求同法
•二、相反型----求异法
•三、相对型----互补法
•四、递进型----归纳法
•五、组合型----综合法五、总结步骤:
步 骤 一 :正 确 解 读 所 给 几 则 材 料(关键词) 的 内涵
。
步骤 二 :探究 所 给几 则材 料(关键词) 的实 质 。
步骤 三 :明确 写作 方 向 ,确 定 中心 论点 。
课后作业:
标题、中心论点、列提纲
明日18点前完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中国近代,历届政府与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我国丢掉
了将近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1919年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
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索回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提案被否决。
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
③1979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82万亿,几
乎相当于英、印、法、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六国的总和。
④1997、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2008年8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
动会在北京举行;2018年4月12日中国在南海海域阅兵;2018年5月14日至
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