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喊话,机器人测体温……期待更多“黑科技”加入
战“疫”
新华电讯
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术为临床专家提供基于 CT 影像的智能化新型冠状病毒
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疗效评价等服务;消毒机器人 360 度无死角消毒,巡逻机器人
宣传,降低医护和社区人员感染风险;“无人机+大喇叭”喊话,智能语音系统
在线答疑、分诊,红外非接触式系统测温、安检……战“疫”一线中,“黑科技”
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科技,是点亮文明的火炬,也是阻击病毒魔鬼的有力武器!科学防疫,必须充分
发挥科技力量;“黑科技”并不“黑”,这些前沿科技成果理当用好用足用到位。
面对凶险狡猾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国各行各业正充分发挥科技力量,运用众多
“黑科技”产品和手段,从而加快新药研发的步伐、减少一线抗疫人员的风险、
提高人们在公共场所的防疫效率。
与时间赛跑,尽快认知病毒、研发药物、开发疫苗,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而
这背后,是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通力协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力量的参与,可以有效加速各项工作进程。例如,超级计算机是科研必要工
具,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病毒结构等方面,可以发挥“加速度”重要作用,
各地超算中心提供算力;通过“疫情地图”,还可以看到疫情发生后各区域人员
去向,更精准地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助力医
生进行 CT 片的快速诊断、分级,病毒基因序列的快速测定等。
用科技开启更多应用场景,尽可能减少一线人员的交叉感染,减轻他们的负担,
也大有可为。不少互联网大平台迅速启动“智脑”支持,消毒、巡逻、喊话、测温、人脸识别,各种智能机器人也正在大显身手,代替人们承担一些危险环境下
的工作;智能语音系统,可以为医院的智能分诊提供帮助等。
医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史。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等
在医疗领域应用动手早、布局多,现在正是全力出击、检验作战能力的时候。
2 月 3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抗“疫”战场,科技企业更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更好发挥
作用,拿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抗疫各类条线产品的
研发、应用、生产。一线生产和探索出有实际效果的场景、做法,也应尽快固化
应用效果、推广应用范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期盼各行各业的“黑科技”应用
更多些、更快些、更足些。“制度+科技”,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阻击战!
人工智能集体战“疫”:无人,但“有爱”
来源:新华社
记者:周琳 张建松
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术为临床专家提供基于 CT 影像的智能化新型冠
状病毒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疗效评价等服务;消毒机器人 360 度无死角消毒,
巡逻机器人宣传,降低医护和社区人员感染风险;“无人机+大喇叭”喊话,
智能语音系统在线答疑、分诊,红外非接触式系统测温、安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一线中,科技企业也正在用急智、巧智,试图在这一抗
疫战场上,尽可能减少一线人员的风险,提升防疫效率。
算法、算力,为智能诊断、药物研发提供“智脑”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难点之一就是医疗资源高度短缺,
快速诊疗能力出现结构性缺失,尤其是核心疫区。短时间内爆发式就诊,
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增加,如何实现快速精准诊断及分诊?
1 月 28 日,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依图医疗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的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已经正式上线,基于 CT 影像,解决智能化新型
冠状病毒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疗效评价。
“CT 影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要诊疗决策依据之一。”上海市公
共卫生临床中心副院长施裕新说,通过人工智能影像产品和业内领先的图
像算法,可以对 CT 影像进行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对局部性病灶、弥漫
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图科技表示,以
往采用传统手工方法进行量化评估,往往需要 5-6 小时,效率低,临床推
广难,而利用这个新 AI 系统能够实现病变区域的自动检测,在 2-3 秒之内
就能完成定量分析,极大提升精准定量分析的效率。科研工作者尽快认知病毒、研发药物,与时间赛跑,背后离不开计算力量
的支持。超级计算机是科研的必要工具,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病毒结
构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加速研究进度。
在春节期间,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就已联合了甘肃省计算中心、江西省计算
中心、苏州超级计算中心、昆山超级计算中心等兄弟单位,通过互联互通
合作研究机制,统筹协调了大规模的免费计算资源,为各单位对此次冠状
病毒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药物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支撑。
一些互联网大平台也在迅速启动“智脑”支持。疫情期间,阿里云宣布向
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 AI 算力,帮助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
发、蛋白筛选等工作;百度研究院宣布,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
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 LinearFold 以及 RNA 结构预
测网站,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 RNA 空间结构预测速度。
消毒、答疑机器人“出战”抗疫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大显身手。
上海灵至科技公司与合作伙伴推出的一款“消毒机器人”成了抢手货,正
在武汉战“疫”一线有效应用于消毒工作中。“疫情发生以后,人们真切
地感受到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确实可以代替人做许多危险工作。目前我们客户的订单增加了近十倍,许多客户迫切需要提供整套消毒解决方
案。”该公司总经理张克军说。
公司所在的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尚处于封闭停工状态,但在上海市经信
委等相关部门特批下,灵至的骨干员工已于 1 月 30 日加班加点工作。记者
看到,这款白色的“消毒机器人”非常聪明能干,不仅可以支持过氧化氢、
紫外、次氯酸等多种消毒模式,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和新型的视觉 AI 处理
技术,自主导航、自主移动,高效、精准地对室内进行 360°无死角消毒防
疫。
上海钛米科技开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进行自主避障;
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消毒目
标进行 360°无死角消毒;机器人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有效地避免、
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也提高了消毒的效果,也在战“疫”一线奔忙
着。
疫情面前,不少人工智能企业都紧急针对这一场景,设计了新方案。例如,
科大讯飞、云知声等智能语音系统,可以为医院的智能分诊提供帮助;通
过“疫情地图”,还可以看到疫情后各区域人员去向,更精准地追踪了解
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
测温、巡逻、喊话远程非接触式系统“发力”在火车站、医院、商场等人流比较大的场所,远程的人体测温热像仪已经
紧急“上岗”。来自徐汇区的巨哥红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测温方
式采用非接触式成像测温原理,不同的温度在热像图中以颜色进行区分。
人群通过时即可自动完成体温检测,不仅检测快、适合大规模人群测温,
而且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在湖北的一些公共场所,上海像我信息科技也将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算法
技术结合无感热成像测温系统,投入到了前线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全国
战疫”保驾护航。这种热成像测温设备统一加装人脸识别算法,在戴口罩
的同时,仍可进行精准的身份识别,帮助追溯疑似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及
时隔离。
在上海,一些巡逻机器人正在园区和街道,实时在线,为社区居民提供更
多的防“疫”宣传;已经在农业植保等领域成熟应用的“无人机”,这次
也解锁了新姿势。
在奉贤区金汇镇南行达苑小区的高空,一架无人机搭载着两个高音喇叭在
空中盘旋,高喊疫情防控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天气晴朗后,小区有
居民出来闲逛的可能性增加,社区干部巡逻外,无人机也成为“好帮手”。事实上,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不少参考。“上海市
肺炎防控平台”就已完成对接公安、街镇、医疗机构、文体旅、交通、通
讯、12345 举报、企事业单位等第三方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
医疗机构推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信息,查找所有涉及到的交
通密接者信息,便于街镇进一步对密接者进行管理,提升发现密接者和管
理密接者的防控手段。
在浦东新区,万达信息就牵头建设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联动平台”,针
对正在接受观察管理的留观人群,充分利用了通讯基站以及 GPS 提供的数
据精准定位人群的观察位置,动态管理预警留观人群的位置动向,防止管
理人群脱离掌控地理范围,真正做到管好人,看好人。
上海 5G 防疫机器人加入"战疫"
“您好,我是疫情防控机器人。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占
用您 1 分钟时间,做个电话回访。请问您近期是否离开?请问您有没有
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亲朋好友?”
这是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思必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据企业方介
绍,该“疫情防控机器人”正在为江苏、山东、重庆、湖北、北京、浙江、
四川、湖南、上海等多地提供服务。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增多,相关的密切接触者数量
也在急剧增加,相关追踪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在中国各地,人工智能正
在加入“战队”,为各大领域输送“智能防疫力量”。
勤调查:既可追踪人员、又能“发放”口罩
思必驰方面介绍,其推出的“疫情防控机器人”,可提供免费人工智能服务,
替代社区人力,向居民主动拨打电话,调研近期行踪、摸排人员往来,
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监测和跟踪保障。机器人外呼后,还将依托大数据平
台,迅速生成、导出结果报表并反馈提交给服务单位,为疫情防控工作
提供依据。
在上海浦东联洋社区,另一家企业小 i 机器人也派出了“智能外呼机器
人”。上海市目前实行“居委会预约登记+指定药店购买”的口罩供应方式,
登记助医生:协助病人与医生远程交流
记者从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简称:上海移动)了解到,上海移动联合合作伙
伴推出了首批两款 5G 防疫机器人,正在调试中,即将投入上海市第六
人民医院进行使用。这是针对防疫特定场景设计的 5G 机器人,其中
5G-X Pepper 床旁关护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进行病人关怀、咨
询答疑、防疫宣传、视频互动,还可协助病人与医生远程交流、视频查
看病人情况并回传。据悉,首批 5G 防疫机器人已运送至医院,正抓紧调试,一旦上岗,有
望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信息、通知购买等工作,让该社区的工作者们压力大增。据介绍,日常
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通知预约成功的居民,而在小 i 智能外
呼机器人“上岗”后,无需人工干预,仅 1 小时就可通知 1000 多个预约成
功的居民,大大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除了防疫外呼机器人服务,小 i 机器人还无偿推出了另两项公益服务:
疫情防控问答机器人服务,以及以返岗人群为主的疫情查询神器“i 啥啥”,
目前相关服务已经在湖北、上海、贵阳、河南等各地展开。
开设专题、科技寻人、免费观影……字节跳动这样加入
“抗疫战”
广电时评 钟园园
报道疫情、科普辟谣、科技寻人、捐设基金、线上免费观影……一系列举
措在非常时期推出,字节跳动拉开了抗疫的线上“战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边,医疗力量奋战一线,全国数
十支医疗队相继驰援湖北;另一边,疫情的蔓延情况和连日来不断上
升的确诊人数,都牵动着 14 亿在家守候的人们的神经。
配合疫情防控,为与全国人民配合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
战,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加入支援大军,其中,
凭借平台矩阵优势,字节跳动集合资源,加入到这场保卫战中。其旗
下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 APP 在充分报道疫情、及时辟谣虚假
信息、普及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迅速出击的同时,为每位
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基金保障。同时,以《囧妈》全网免费看开始,“线
上免费春节档”等一系列在线便民措施,拉开了抗疫线上“战场”。
发挥技术优势,与疫情赛跑
1 月以来,疫情打破了春节期间原本应该万家团圆的祥和时光。第一
时间,白衣天使们怀揣着舍小我、为大家的精神挺身而出,全国数十
支医疗队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各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击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最前线。
社会各界积极向湖北省捐款捐物,针对医务工作者的资助行动也逐渐
展开。
大年初一,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宣布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 2 亿元
人民币,设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人道救助专项基金,并在抖音、今日头条 APP 开设申请渠道。截至 1 月 31
日,已有 32 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线医护人员获得了每人 10
万元的资助。
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在给予奋战一线的他们关怀之外,字节跳动
旗下各产品也纷纷关注最新动态,开始与疫情赛跑,为普通民众提供
实在帮助。
为方便与确诊患者存在共同出行史的人员了解情况、主动申报、及时
应对,今日头条 APP 头条寻人功能汇总整理了全国各地发布的急寻乘
客信息。头条寻人依托地理位置弹窗技术,将相关信息推送到乘客所
在城市,技术助力寻找特定交通班次乘客。
与此同时,头条健康持续更新全国各地新型肺炎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信息,并提供发热咳嗽患者就诊指引,聚合防疫抗疫重要信息,为全
国人民提供“线上就诊地图”。
“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如今,我国
的科技水平飞跃式提升。借助技术手段,此次疫情相关数据信息在字
节跳动旗下各平台上迅速发布便民获取,为防止疫情扩散献出自身力
量。
集合平台资源,助力疫情防控1 月 28 日 18:30,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卫健
委疾控局、宣传司联合主办的直播答题活动《头号英雄》“疫情防控
知识”专场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举办,借助平台力量,以用
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社会全面普及防控知识和政策要求。在这场答
题活动中,有 43 万人通关答对了 12 道疫情防护知识相关题目,评论
区超过 33 万条评论留言“武汉加油”。
在信息爆炸、真假新闻一时难辨的今天,普通民众如何有效获取和强
化疫情信息与防抗疫知识?
今日头条上线“抗击肺炎”频道,除了在页面上以文字形式发布疫情
发展脉络、实时疫情,页面还链接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
制作发布的疫情相关小视频,结合自身受众面广和视听传播的优势,
聚焦社会关切,为用户了解疫情提供便利。
作为重要短视频平台,抖音成为了此次抗疫线上战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在抖音 APP 搜索“肺炎”等关键词,或打开“同城”页面,即
可进入特别开设的“抗击肺炎”专题页。除了通报疫情实时动态,还
开设直击武汉、鉴真辟谣、个人防护、发热门诊、最美医护板块,专
题页面顶部还链接了央视新闻不间断直播特别节目《共同战“疫”》,
让用户获知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报。为了传递更专业、更权威的信息,抖音和今日头条 APP 还共同上线了
一线专家的科普与答疑直播。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医生李伟教授讲解
普通人的自我防护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直播中对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进行理性解读,与平台用户“面对面”,用最朴实的口语表
达向手机屏幕对面的用户投出全解肺炎热点的定心丸。
西瓜视频《头号英雄》推出疫情防控知识专场,通过灵活有趣的模式,
用户可在答题中学习科学抗疫的知识,加入到共同战“疫”的阵营当
中来。同时,特别上线“抗击肺炎”和“武汉加油”两个频道,其中,
“武汉加油”频道设置了四个专栏,分别是权威发布、科学防疫、疫
情日记、武汉加油,与其它平台一起建立了阻击疫情的线上战场。
平台矩阵的资源集合之后,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均投入
抗击疫情的战斗。如此一来,平台用户深居简出,只需通过手机搜索
查询,便能获悉关于疫情的主流、客观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