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原词单替换,题眼文眼两相亲
——用核心词替换法,修改文章之一例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
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 2020 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
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 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
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
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缘起]
2020 年深圳高三线上测试作文,三个任务,表面上看是三种文体的选择,其实,文体
选择只是外表,文体选择写得成功与否,取决于写作者对三个任务中蕴含的情境、身份、
对象、写作内容和思维方式的确定。其中,写作身份的转换,是对于情境等其它要素进行
转换的核心。命题人对于作文题目的叙述,是立足于正在参与深圳市 2020 年普通高中高三
年级线上统一测试的高三考生,是现实中真实的写作活动的参与者,而写作要求中的三个
任务,对于写作者的身份,都做了一些转换。任务 1 需要写作者把当下考生身份转换为 20
年之后的自己来写作,任务 2 是把当下考生身份转换为论辩身份,任务 3 是把当下考生身
份转换为社会评论者身份进行写作。其中,和高三学生平时复习备考时相去最远最难的,
是任务 1。这个任务需要以当下真实的写作者身份转换为 20 年后自己的写作身份,这份转
换,需要同学们以自身的立场进行一场时空“穿越”。因此,题目一出,在些语文卖家断
言,选择任务 1 的考生,一定是少数。理由是:“满足写作任务的 20 年身份的有效切换,
需要借助思想认识的改变和提升来实现,而现实写作实际迫使学生人为割裂即时状态中协
调统一的思维逻辑,违心地将自己的认知分裂为低幼与高级两种表达,否则,写作任务无
法实现,立意提升也难以落实。”
但是,从各学校考场反馈来的实际,选择任务 1 的却是占大多数。而且这个任务的考
场文章,总体较好。分析原因,应该是“书信体”这种文体的易代入感为吸引学生选择的
主要原因。当然,最主要的问题,也是个别写作者身份、角度转化不清,书信格式不对,
自己写信没有体现 20 年的变化等。
任务 1 对考生的吸引力,可能是置自身 20 年后的这种新奇,这种自我“穿越”的新奇
感,是这篇书信体中偏重说理的言说环境中的幻想与想象的吸引,它是理性思维之外、感性思维之内的思维综合性运用。
当然,综合的运用,能够运用得圆融与贴合,就是很难。有谁能如加西亚马尔克斯于
《百年孤独》的开头那般经典与神奇。
但是,从写作立意的核心来看,这个题目的审题又是低难度的。命题人对材料的倾向
性指引,在一些词语上有“明示”而非“暗示”。这些词语如“特别的考试”“特别的应
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答卷人”。如果拿文眼和诗眼作类比的话,在这些
词语中也有一个词语可作整个题目的“题眼”,那就是“答卷人”。说它是“题眼”,是它可
以成为题目意之核心,意之承载。用这个词语,可以省去很多绕乱舌,直奔主“意”。如果
每个题目都有一个可以表达题意的词语作“题眼”的话,那么,写作时,敏感地捕捉“题
眼”,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借助题眼去言说,该是省去多少可能遮蔽自己观点、立场、
态度的可能。这也就是我在指导考场作文时,特别强调拟题“1+1”(前一个“1”即为题目
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后一个“1”为表达自己文章观点而紫想到的一个词语,受前一个
“1”的影响与带动,使得文章的立意全无偏离的可能,也给阅卷老师以理解文意的直接帮
助),特别强调拟题的情境代入,这情境的代入,即不失原情境的一些标志,尤其是词语表
达。
这次线上测试之后,在阅卷的过程中,陆续有老师发来文章,对学生佳作的赞赏,也
有像这一篇文章一样,令人可惜。这是深圳第二高中学周迎老师发给我的学生作文,她的
留言就是“一篇令人惊喜却又可惜的文章”。我看到文章后,觉得这篇文章的立意之深,可
以说直达命题的核心,作者的才情,无论是思维还是语言表达,都是一种酣畅淋漓下的真
诚书写。但是,它也是为了“立意”而“立”出一个“变”的核心词语,来支撑全文,这
样,就没有和作文命题有正面的对应,我称之为“文章没有和题目对眼”。
我之修改,只是把文章中“变”的词语替换为“答卷人”,在这看来,这才是使文章与
命题建立直接关联的一个桥梁。因而有了这样一个案例分析。
对照版(原文为黑色宋体,替换版为红色楷体、下划线,替换处标红)
以不变之志,应万变之事——致 20 年前的你
答卷人,是你不变的身份——致 20 年前的你
亲爱的你:
展信佳!
2020 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疫情,这一年的你在家参加了考试,这一年的你尝到
了时势变化带给人们的艰辛。在此特别的时刻里,想必你也少不了烦恼与焦虑。那么,我就
嘱托你几句话:时事万变,唯有坚守不变的志向,才可在这时局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2020 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疫情,这一年的你在家参加了考试,这一年的你尝到
了时势变化带给人们的艰辛。在此特别的时刻里,想必你也少不了烦恼与焦虑。那么,我就
嘱托你几句话:时事万变,唯有坚守不变的答卷人身份,才可在这时局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诚然,2020 年带给人们太多考验。谁也不曾料到你的“寒假”成了“暑假”,医用口罩
成为了救命的物资,车水马龙的城市只剩下一片荒凉。然而,在这个大变动的时刻,我们依
然可以看到诸多坚守所带给我们的难言的感动。抬头看看,你会看到众多奔赴武汉的医者前
赴后继,这是一种“为生民立命”的坚守;你会看到线上诸多与你一同参加考试的学子,众
志成城,这是一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守;你同样会看到在疫区穿梭的快递小哥,丝毫不惧,这是“苦于惊天动地事”的坚守,不变之志,凝聚起巨大的力量。
诚然,2020 年带给人们太多考验。谁也不曾料到你的“寒假”成了“暑假”,医用口罩
成为了救命的物资,车水马龙的城市只剩下一片荒凉。然而,在这个大变动的时刻,我们依
然可以看到诸多坚守所带给我们的难言的感动。抬头看看,你会看到众多奔赴武汉的医者前
赴后继,践行着“为生民立命”答卷人职责;你同样会看到在疫区穿梭的快递小哥,丝毫不
惧,他们们也一个个答卷人,用“苦于惊天动地事”的坚守,不变之志,凝聚起巨大的力量。
同样,像你一样,诸多与你一同正在参加线上考试的学子,众志成城,以答卷人的身姿,在
坚守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执笔状态。
他们的坚守为时代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你,少年的我,我们的答案将会拼成未来
国家复兴的蓝图。
他们的坚守为时代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你,少年的我,我们的答案将会拼成未来
国家复兴的蓝图。
承不变之志,需要你找寻到属于你的价值坐标,今后的人生尚属未知,即使是我,也未
能告诉你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绝不会变化,理想信念的旗帜不可抛,循着理想的星光,未
来的路便不至于迷茫;留存志向的底色,时局变化你我也不慌张。你终将要懂得坚守的意义,
你终将会明白黄金时代只在前方。
葆有一个答卷人的坚守,去你找寻那属于你的价值坐标,今后的人生尚属未知,即使是
我,也未能告诉你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绝不会变化,理想信念的旗帜不可抛,循着理想的
星光,未来的路便不至于迷茫;留存志向的底色,时局变化你我也不慌张。你终将要懂得坚
守的意义,你终将会明白黄金时代只在前方。
承不变之志,需要你踏变而歌,应变而舞。面对变化的疫情,无双国士钟南山,勇立潮
头,奉献自我,堪称最美;面对变化的中国,百年前鲁迅弃医从文,敲醒中国人的灵魂。面
对未来的你也应懂得,前辈们不变的是最初的坚守,是爱国的热忱,是青春的誓言,你我唯
有用心中最坚实的力量,回击万变的局势;用不变的志向,发出最有力的呐喊,方可使时代
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
葆有一个答卷人的坚守,去踏变而歌,应变而舞。面对变化的疫情,无双国士钟南山,
勇立潮头,奉献自我,堪称最美;面对变化的中国,百年前鲁迅弃医从文,敲醒中国人的灵
魂。面对未来的你也应懂得,前辈们不变的是最初的坚守,是爱国的热忱,是青春的誓言,
你我唯有用心中最坚实的力量,回击万变的局势;用不变的志向,发出最有力的呐喊,方可
使时代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
20 年前的我,未来终将属于你;20 年后的你,已经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启程,愿你我相
会之时,国家五岳向上,大江滚滚向东,民族蒸蒸日上。而你,以不变的答卷人身份,为社
会写下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丽诗篇。
20 年前的我,未来终将属于你;20 年后的你,已经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启程,愿你我相
会之时,国家五岳向上,大江滚滚向东,民族蒸蒸日上。而你,已承不变志,为社会写下了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丽诗篇。
20 年后的你
2040 年 3 月 12【原文】
以不变之志,应万变之事
——致 20 年前的你
亲爱的你:
展信佳!
2020 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疫情,这一年的你在家参加了考试,这一年的你尝到
了时势变化带给人们的艰辛。在此特别的时刻里,想必你也少不了烦恼与焦虑。那么,我就
嘱托你几句话:时事万变,唯有坚守不变的志向,才可在这时局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诚然,2020 年带给人们太多考验。谁也不曾料到你的“寒假”成了“暑假”,医用口罩
成为了救命的物资,车水马龙的城市只剩下一片荒凉。然而,在这个大变动的时刻,我们依
然可以看到诸多坚守所带给我们的难言的感动。抬头看看,你会看到众多奔赴武汉的医者前
赴后继,这是一种“为生民立命”的坚守;你会看到线上诸多与你一同参加考试的学子,众
志成城,这是一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守;你同样会看到在疫区穿梭的快递小哥,
丝毫不惧,这是“苦于惊天动地事”的坚守,不变之志,凝聚起巨大的力量。
他们的坚守为时代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你,少年的我,我们的答案将会拼成未来
国家复兴的蓝图。
承不变之志,需要你找寻到属于你的价值坐标,今后的人生尚属未知,即使是我,也未
能告诉你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绝不会变化,理想信念的旗帜不可抛,循着理想的星光,未
来的路便不至于迷茫;留存志向的底色,时局变化你我也不慌张。你终将要懂得坚守的意义,
你终将会明白黄金时代只在前方。
承不变之志,需要你踏变而歌,应变而舞。面对变化的疫情,无双国士钟南山,勇立潮
头,奉献自我,堪称最美;面对变化的中国,百年前鲁迅弃医从文,敲醒中国人的灵魂。面
对未来的你也应懂得,前辈们不变的是最初的坚守,是爱国的热忱,是青春的誓言,你我唯
有用心中最坚实的力量,回击万变的局势;用不变的志向,发出最有力的呐喊,方可使时代
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
20 年前的我,未来终将属于你;20 年后的你,已经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启程,愿你我相
会之时,国家五岳向上,大江滚滚向东,民族蒸蒸日上。而你,已承不变志,为社会写下了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丽诗篇。
20 年后的你
2040 年 3 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