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及苏锡常二模作文题目简析及同类作文题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及苏锡常二模作文题目简析及同类作文题选

ID:345290

大小:31.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及苏锡常二模作文题目简析及同类作文题选 南京市、盐城市二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成为时代热潮。 苏锡常二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个人要有勇气, 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以上两个题目可归纳为聚焦式话题作文。 其中南京、盐城市题目隐含碰撞式的观点:“隐私保护”和“科学探秘”; 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提出却不同于一般的对立统一式材料作文,两个观点针对的是两个不同 的对象: 个人的秘密要提倡隐私保护,自然的秘密掀起探秘热潮。 材料的核心概念聚焦在“秘密”这一概念上。 聚焦于“秘密”,思维就要从这一焦点发散,发散的方向可从两个方面思考,一个是如何保护个 人的隐私出发思考,一个是因时代发展驱动人类向自然的秘密探索出发思考。 个人的秘密需要保护,这涉及到个人的精神道德品质层面,这方面的关注与思考是人类社会精 神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然的秘密需要探索,这涉及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生可侧重于某一方面展开思考和论述。 人的隐私越来越透明化,而自然的未知秘密正在被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打破,这都得益于科技的 发展和进步,但在此过程中,人在不断索取和满足的同时,冲撞到的伦理、道德、节操、价值观等等 人性层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假如考生能在这方面清醒的看到核心概念“秘密”关涉到的“个人”与“自然”之间在这一点上 的共通之处,想必应是把作文写深入的一个必由之路。可联想到自媒体时代的“晒秘密”热潮、18 年 的大热新闻“基因编辑婴儿”和最近大火的科幻小说及电影等素材,思考网络时代隐私透明化出现的 无处不共享、科技解码自然秘密等现象触碰到的道德伦理底线等问题。如果在作文中能以全新角度由“秘密”发散思维,审视个人乃至人类自身的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 可能面临的问题,那将给阅卷老师以惊喜。 苏锡常的作文题目风格靠近全国卷,容易紧扣时事素材,体现中国风范,中国精神等元素,有 助于打破考生易于写低吟浅唱小文章的局限,个人感觉比较大气。 从两份二模卷及之前的大市级考试卷的作文题可看出,聚焦式话题作文备受青睐,部分应该是 受到了 17 年、18 年高考作文题聚焦话题“车”和“语言”的设题影响,而此次的南京二模卷又在聚焦 中暗含着两种概念的思辨。 之前类似的聚焦式话题作文还有下列,比如: •(南通一模)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每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 (南师附中、天一期初联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把黄灯当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有人无视黄灯的存在。个人、社会、团体、国 家等都可能亮起黄灯。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宿迁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民以食为天”,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蕴含人世间种种滋味。烟火氤氲间,总能让人咂摸出生活 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追求的酸甜苦辣,咀嚼着人世的悲欢离合…… 苏州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一无锡一模个地方、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自然、社会的实际行动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情,是人与人的情面与交情。人情可贵,人情也可能是负担;有人说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 有温暖在……人情,蕴含人生百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019 年南京二模作文解析考场作文例析 一、【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变成时代热潮。 二、文题点拨: 1、明确题型: 聚焦式话题材料作文。这类题目看似不难,有核心指向概念,也不易偏题,不像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 如果角度太多,核心词就泛了难以捕捉,易偏题甚至离题。但是这类材料容易无话可说,较难有高分 突破。 2、提取材料关键词: 秘密,个人,隐私保护,自然,科学探秘。 3、厘清关键词关系: 秘密衍生个人隐私保护和自然科学探秘。 两个分句由一个核心词勾连。 分句意思相对独立。 4、关键词关联成主旨句,衍生立意角度和深层内涵: 观点可从三个角度,即 A:由“秘密”发散思维,侧重阐明和论述对个人的隐私保护问题; B:由“秘密”发散思维,侧重阐明和论述对自然的科学探秘问题; A+B:由“秘密”发散思维,综合思考,阐明和论述两者存在的问题; 确定立意的角度,需综合思考,着眼整体,不能偏执于某一方面,正向立意、反向立意皆可。从个人角度立意,可以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达隐私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 行业信誉、集体利益等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倡保护隐私。反过来说,当一些秘密危及他人和公共安 全,我们就有揭秘的责任(这一点上较少考生有所关注)。 从自然角度立意,可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探秘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与自然和谐相 处,一方面,人类需要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另一方面,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规律, 不能强加人类的意志,无视自然的启示。 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均不可偏离“秘密”这个核心。 综合立意,通过思考人类在认识自身和认识自然方面的不同行为,表达人对未知领域的无限追求具有 积极的意义,同时,需要在探秘、揭秘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保护规则。 三、考场例文 大自然的宝藏 刘 浩 当轻风抚过你的脸颊,温柔多情;当雷电闪亮大地,撕裂天宇;当树木沙沙作响,倾诉衷肠。你 是否觉得自然也应有情感,懂得喜怒哀乐?人有七情六欲,自然应该也有,人有大小秘密,更何况自 然?人类天生会保护自己的秘密,却为何对大自然的秘密不加掩饰,大肆挖掘呢? 自然的美,是江上清风,是山间明月,它的美,即是它的宝藏,即是宝藏,就应该被视若秘密珍 藏起来的。它的大小秘密也隐藏在身体各处,是地底的石油,是深山的矿藏,是广布地表的植被。 人懂得穿衣打扮,懂得羞恼知耻,但对待自然时,为何要将它的外衣生生剥除?当黄沙裸露,漫天飞 沙,本该充满勃勃生机的光滑鲜嫩的肌肤,如今已是伤痕累累。我们窥探自然的秘密,挪用自然的宝 藏已是不对,而如此强取豪夺则更令人不耻,自然亦是生命,我们亦当尊重,它的秘密我们更应当守 护。 苏子曾言:“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真的是如此吗?自然的秘密被窥探,宝藏被盗取,它也会发怒, 也会舔舐自己的伤口。阴雨连连,那是它在无助地哭泣;惊雷阵阵,那是它在怒斥卑劣的偷盗者;地 动山摇,那是它要惩罚贪婪的掠夺者。自然在用自己尽可能的方式警示人类它也需要保护自己的秘密。 科学一天天进步,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是自然的主人,可真正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是我们在依赖地球, 而非地球依赖人类。我们过度窥探它的秘密,所造成的恶果必定由我们自己承担。 当一处又一处矿藏告竭,一片又一片油田枯竭,自然已是无力挣扎,已是千疮百孔,也许总有一天, 它的秘密会都暴露在人类面前,但那时,它已不再年轻,早已迟暮的它倘若逝去,那么人类的前路又 在哪里?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我们只一味探究自然之秘,透支自然生命,这是不对等的交易, 只有我们保护它的秘密,它才会愿意分享它的秘密给你。就像你的挚友不会对你吝啬私藏,只有我们 爱护自然,对能从自然那里获取鐀赠,如此才不违反舍得之道。 黄沙漫天之地,需要更多的人为自然修补衣物,矿洞开采之地,需要更多的人为它缝上创口, 垃圾遍布之所,需要更多的人为它清洗身躯。 有舍有得,天道如此,我们只有甘愿做自然秘密的守护者,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自然的馈赠, 否则,人类之行事与强盗无异。 简评: ①标题可明确全文中心指向,但显俗,普通,丢在大多数文章里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青眼,不 够上档次。 ②开头在整齐的句式中引出中心,略有文采,但在中心引出上稍显突兀,句子的铺设是在强调 自然与人一样有情感,意想表达自然和人的一样,引起同理心,但这“情感”和“秘密“两个概念的 过渡显得不自然。 ③结尾没有很好的照应开头和突出题旨,在最后三段中,思维显得不够清晰,突然转向了“舍 得”之道上,虽然没有脱离话题,但显然论述的重心力度是偏离的,说明在有限时间内精神高度集中 的作文训练还有所欠缺,不能始终保持思维的缜密和论述的核心指向。 ④文章整体观点明确,围绕“珍惜自然宝藏”展开,总体还算不枝不蔓,会恰当地运用引用论 证、类比论证等方法。但角度单一指向保护自然的秘密,如在“探索自然秘密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一方面带上一笔,会使文章整体显得更为科学和全面,更有说服力。 ⑤语言多用短句,词句运用表达流畅,是这位考生出众于大部分的突出特点,有一定的语言风格,突出于看了一眼就忘记的大众文章。但在论证上少了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结尾处的逻辑不够 严密。 ⑥拟评三类上 55 分。 芥子如我 陈 琳 一艘艘飞船冲破了大气层,来到无穷的宇宙中,用冰冷的双眼看着地球上的一举一动,信息尽握 手中,一层层密码,一道道限制锁住了人们的心。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充斥着四周,人们越来越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密码”、“朋友圈三天的限 制”……都是人类对自我的保护。诚然,也的确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隐私展示出来给谁,那或许就不 叫秘密了。 但我却觉得奇怪的是,人类一边叫嚣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一边又去挖掘他人及大自然的秘密。 他们向地下挖掘开采,想要弄清地底的奥秘:他们在草原,海洋上奔波,想要知道其他生物的秘密; 他们努力飞上太空,想要研究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是否能无限扩大。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是一个国家 综合实力的象征,科学的探秘使在自然面前如同芥子般渺小的我们摆脱了旧时的愚昧,走向了更广阔 美好的生活。 可是,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谁也不知道探秘最后会探来什么,引发什么。人类保护自我隐私 是为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尊重一下自然吗?适当的探索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生存。 就比如古人把一年划分成了二十四节气,诚如“古人观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所得”,人类其实 早在古代已然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千百年来这套知识和实践对我们祖祖辈辈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莫大 的作用,人们也在与自然诗意的共存中逐渐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 而现如今我们在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却在不断地遭到自然的反噬:房屋的崩塌、雾霾的蔓延、 海啸的吞噬……而正如陈鼓应在《庄子浅说》中说到:“在今日急速的功利生活中,人心惶然不安, 精神病患者增。“我们何不对自然稍怀敬畏之心呢?不是古人对鬼神的恐惧,而是如今掌握了科技的人 类对自然之力的敬畏,我们何不如同庄子所想那样”万物与我为一“,人类本就是宇宙中渺小的一粒 芥子,却试图征服自然,岂不自大?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还望我们可以在保护自我的同时,也同样心情一份尊重,一份敬畏,在适当的科学探索中仍心怀畏戒,毕竟,人类已经着实伟大了。 也毕竟,我们仅如芥子。 简评: ①标题不俗,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此处芥子仅取了微 小之意,但就文章中心意图,标题容易产生错误理解,应改为“我如芥子”,如发散和展开得再深刻些 的话,婷姐会就这标题再进一步拓展为“自然如须弥,人类如芥子”,而人类如何能达到佛经所说的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之境,就应该在狭小的心灵里装下一个自然的须弥山,有大我情怀,不 局促于贪欲,才能达到像此文后提到的“万物与我为一”,可惜考生未从这方面去拓展,只是徒留了标 题一个好听的名声,没有增加丰富内涵。 ②开头落笔迟了,应该留更多笔墨给主体,可把第二段移做开头即可。 ③结尾能点题,暗示题旨,点晴诗句,增加文章文气和实力,这是好事。 ④文章观点较明确,能比上篇文章更全面更客观,点明了探索秘密的好处,又突出了过度探索的 恶果,其间还引用了陈鼓应的言说来引证,使文章有醒目之处,只可惜此处没有围绕中心再把引证进 一步分析。另外“二十四节气“的素材也是一个亮点。但最后提出“人类本就是宇宙中渺小的一粒芥 子”深服于人,对材料的解读和审视全局观较强,和一般的文章大谈自然被探索的危害有所不同。 ⑤语句流畅,稍欠老练和风格,还是缺少训练。如能始终围绕“秘密“,在强调向自然探秘的同 时,按“人如芥子”——“人为何如芥子”——“人怎样做好须弥中的芥子“——”万物与我为一“这 一思路层层展开,也许文章会更显清晰和丰富。 ⑥有限的时间写就中心明确,让自己突出于普通的文章已属不易,虽有待提升的空间不少,拟评 三类上 55 分。 特别提醒: 两篇文章书写规范,字体端庄,卷面怡人,这也是让阅卷老师舍得给分数的关键点。 再次强调,字不定要多好看,但 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清楚! 再来回顾今年的二模作文题目 南京、盐城卷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70 分) 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 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有专家认为, 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 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学生龚明的身份完成写作。 1.给规划局写一封信,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2.写一篇“告家长书”,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提出希望与建议。 3.给报社写一篇评论文章,负责任地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 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通扬泰徐淮连宿七市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富……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