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月“天一”联考:读后感写法三步走,一学就会,非常实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四月“天一”联考:读后感写法三步走,一学就会,非常实用!

ID:345354

大小:27.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四月“天一”联考:读后感写法三步走,一学就会,非常实用! 近年来,高考作文注重情境化表达,在文体上有普通书信、慰问信、演讲稿、发言稿、辩论 稿、观后感、微博(论坛)回贴、主题征文等多种文体样式。从近期全国各地最新联考作文题来看, 这些不同文体的呈现越来越突出。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新文体——读后感。 文章分两部分,一是理论部分,讲一讲读后感怎么写;一是联系 4 月份天一联考最新作文题目, 在实践中对读后的写法加以指导。 读后感写法三步走 读一层,感一层,联系实际又一层 ●读一层(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 延伸,必须先“读”而后“感”。因此,写读后感一般先概括叙述原文中的某个内容,即简单介绍读过 的文章或书的内容,重点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即感点,为抒发感受做准备。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一次雨中航行中失事,他的同伴都遇难了,他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鲁滨逊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而是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座“房子”,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 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生存。 (节 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有感》 ●感一层(读感结合,以“感”为主) “感”是“读”的延伸,是对“读”的某个内容的认识和感悟。即结合“读一层”中的感点—— 读过的文章或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最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孤岛生存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我想,希望一定住在鲁 滨逊的灵魂里,那样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鲁滨逊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 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 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 与世隔绝,饱尝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处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因此他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有感》 ●联系实际又一层(联系实际,感受真实) 联系实际的“实际”可以是个人的言行、经历、思想,也可以是他人的言行、经历、思想,或者 是某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是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能把感受写真实,写具 体。 如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时,你可以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想到身边灵魂里住着希望的 人,抒发自己的看法。 语段示例: 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我想到了邻居张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 了她的双腿,但我不理解为什么她每天都能保持微笑。现在我明白了,她的灵魂里同样住着希望,虽 然她行动不便,可她的丈夫很疼爱她,周围的人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了,常常帮她做家务,乖巧 可爱。啊,难道她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过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 难怪她要笑对生活了! 有人说过:“当你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逊的四周一片黑暗 时,他那充满希望的心不正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当邻居张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那充满希望的心 不也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我希望所有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 生活中,看到希望,并拥有它! (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有感》 读后感习作实践 2020 高三“天一”四月大联考作文题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次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所喜欢的书中人物畅所欲言。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可以看出, 下列人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伯夷 关羽 贾宝玉 林冲 孙少安 高觉新 钱墨吟 白嘉轩 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 上述人物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请你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 现实,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读后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明要求】 这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当下疫情作文满天飞的情况下,算是一股清澈,充满了文学气息,散发 着书墨瀚香,十足的文化味。 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五点关键信息: 一是人物。材料的主体,也是作文的母体——10 位名著中的人物。这 10 位人物,古今中外,名著 名篇,有些还是世界文学走廊中不巧的经典人物。对名著内容和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是写好此次习 作的前提。习作文学气息的背后,对考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是一个考验。 二是主题。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这个就要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选人”,迅速找到人 物的共同点,确定习作的主题。人物是两到三位,两个也行,三个也可以,但不能超出此范围。题目 只要求选择两到三个人物,既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照顾考生的需要——毕竟并不是每一位考生对这 10 位人物都十分了解。 三是现实。要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来写。文学即人学。文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 所以习作的要求不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能写单纯的人物评论,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结合 两个字“现实”,包括个人“读书体验”和社会现实。 四是文体。明确要求写读后感。读后感虽然不像书信、演讲稿、发言稿那样,在文体格式要求上 有那么多既定限制,但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体现的。如标题,多有正副标题,正标题就是文章 的题目,副标题位于正题之下,以破折号引出,多是“读 XXX 有感”的形式。如“奋斗不自 星河长明 ——读孙少安、堂吉诃德有感”。 这次习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不是对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来写读后感 ,而是打破时空, 自由组合,在指定的 10 位人物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现实思考。题目有开放度,有创新性,也有挑 战性。 【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步:主题确定,首先来源于对材料中 10 位人物的主要事迹、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有了解。 伯夷:爱国守志,意志坚定。(《伯夷传》) 关羽:义绝,忠君报国。(《三国演义》)贾宝玉:性格叛逆,追求平等,鄙视功名。(《红楼梦》) 林冲:忍无可忍之时,勇敢决绝,奋起反抗,救弱济贫。(《水浒传》) 孙少安:顺应时代潮流,负重前行,奋斗抗争。(《平凡的世界》) 高觉新:有新思想,但囿于旧势力,半个意识觉醒的新旧人物。(《家》) 钱墨吟:坚定信仰的战士,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四世同堂》) 白嘉轩:具有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白鹿原》) 堂吉诃德: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与旧时代思想相悖的奋斗追求,但盲目可笑。(《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品格坚贞,乐于助人,不畏强暴,美的化身。(《巴黎圣母院》) 第二步:找出两到三位人物身上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主题。 以下主题可供参考: ①爱国主题。伯夷、关羽、钱墨吟(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②反抗斗争精神。贾宝玉、林冲、堂吉诃德(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③自力更生意识,不安于平庸,奋发向上。“孙少安+白嘉”组合。 ④人性之美。善良,正直,救弱济贫,乐于助人,不畏强暴,“林冲+爱斯梅拉”达组合。忠诚大 义,“伯夷+关羽”组合。 ⑤革新先要勇气,后要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高觉新+堂吉诃德”组合。这两位有觉醒意识,有 抗争诉求,但要么缺少行动,要么行动方向不对。或者来个“孙少安+高觉新+堂吉诃德”三人组合, “一正加两反”证明面对逆境、困境,要有革新的勇气,还要有革新的智慧。 ⑥为信仰而奋斗,坚定信念,执著追求。伯夷、关羽、堂吉诃德、孙少安、白嘉轩。 也可以有其他主题,只要人组合得当,言之成理亦可。 【习作构思】 习作构思总体上分两个部分,一是读,二是感。 “读”。引出材料中的人物,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指出人物的共性,点明文章的主题。“读”是 引子,是过渡。可以用一个主体段完成。 “感”。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谈谈感想和体会。“感”是重点,是核心。可以用两个主 体段完成。要围绕主题,找准“感点”,有感而发;要不骛虚声,不尚空谈,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要 由走出书本,回归现实,体现出阅读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要把“爱国”“奋斗”“革新”“信仰”“正 直”“忠义”“斗争”等主题搬到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探讨思考,经世致用。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