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生活有痛,更有希望导写(附文题详解和范文名师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生活有痛,更有希望导写(附文题详解和范文名师点评) 导 读 经常听到学生有类似的吐槽:我平时写文章写得好,有文采有思想,但一考起来,总是拿不到高分,可见考场作文 就是约束个性,容不得自由发挥。 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应试能力再强,但缺乏好的文笔和思想,也难以写出真正优秀的应试作文;而 文笔好、有思想,只要有意识地向审题和切题靠拢,戴着镣铐也能舞出不一样的精彩。 今天我们推送一篇考场作文《春天不远》,该文出自一位有鲜明个性,有文采思想的男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 非信马由缰,而是准确审题、点题,紧扣材料行文,思路清晰,写得洒脱自由,又不偏离要求,真正做到了应试能力和 思想个性的的极佳融合。 因而,在集体阅卷制定标杆时,此文赢得了在场十几位老师的一直好评,最终得了满分。 相对而言,男生的雄辩、论述能力更优,而女生的抒情、描写能力更优,在考场作文中,如果丢失了各自长处,都 是可惜的。不妨再看一篇女生的《才女满分范文,模式作文与个人风格的融合》(点击标题进入查看)。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作文。(60 分) 有人埋怨:这世界上再也没有热情,再也没有信仰了!所有的一切都使我们觉得厌烦,一切都令我们感到疲倦,周 围的一切都毫无生机……然而,就在他身旁,树枝上的春芽在悄然冒出…… 这则材料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角度不限,立 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这道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能一分为二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去理性地关注社会,冷静地分析 事物,积极地思考人生,从而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信心,看到希望。 当今时代,不再简单纯粹,众生浮躁,人心冷漠,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利益至上……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而 作为个体,平凡的我们容易被忽视,也日益感觉到生活的辛苦与单调,心灵的困顿与茫然,常常滋生厌烦疲惫甚至人生 虚无之感,而忽视了潜藏在身边的希望与生命的美好,我们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有感受美的心灵,去寻找“春芽”“生 机”,并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之中,去感受社会风尚之美、生活之美,去创造人生之美,从而获得心灵的“新生”。 在题目的材料中,“没有热情”“没有信仰”“觉得厌烦”“感到疲倦”“毫无生机”与后面“春芽冒出”的情景形成 了鲜明对比,所以在行文中,也应该有一个对举(对照)的过程:既看到社会上阴暗的一面,也看到社会阳光的一面; 既发现事物的缺憾,也发现事物的优点;既痛心人性的丑恶,也感受人性的崇高;既面对生活中时有发生的不如意,也 意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既承受人生的苦痛与磨砺,也体会人生的幸福与希望……并且,更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后 者。 写作时,如果泛泛而谈,难出新意,也难有清晰的思路,应该就某一观点(比如缺失信仰与坚定信念,生活的单调 与充实,社会的丑恶与光明)或者从某一现象(食品安全,明星吸毒,大学生精神状态)来写,以小见大,凸显主题。 文体选择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写议论文。而抒真情、写身边事的记叙文中,也不乏佳作,有些文章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抒发真 情实感,得到老师的肯定。 比如,有同学写,“我”是一名艺术生,一直以来成绩不好,觉得没前途,很迷惘,有一次看到外地考生背着画架、 乐器,来我们学校考试,他们很执着很乐观,知道为梦想拼搏,也让“我”受到了感染,认识到人生要奋斗的道理。 再比如,有同学写父母离异,“我”一直生活在阴霾之中,怨恨父母,厌倦生活,排斥学习,后来“我”发现父母 还是深爱着自己的,他们也有苦衷而做出了对婚姻的选择,“我”应该更多向前看,看到爱,看到希望,看到生活的美。 文体特征不明的情况还较严重。 好题示例 不畏浮云遮望眼 清除心灵上空的迷雾 黎明隐藏在黑暗的背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少点埋怨,相信春天 常怀希望 “春芽”就在身边…… 寻找人生的“春芽” 生活有痛,更有希望 满分佳作 春天不远 毛明达 我知道,上帝死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寒冬呢?热情消散了,道德失踪了,信仰死去了。这该死的冬天呵,它把天上 的水和人们的心一起变成了冰。 如此,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春天终究会到来? 的确,我们有理由沮丧。房价经打压仍高企,“蜗居”,“蚁族”,世界正上演一出真实的《变形记》;GDP 和 CPI 同 步走高,我们空前关心二师兄肉价上涨,经济危局仍有待破解,我们应该如何熬过漫长严冬? 我们也有理由愤怒。有人飙车肇事后高呼“我爸是李刚”,富二代深夜赛车将行人撞飞而不知救。老人倒地无人搀 扶,电信诈骗屡禁不止,我们的道德也感受到寒意阵阵。 我们甚至有理由绝望。我们甚至有理由绝望。南平郑氏上演弱者杀弱者的血腥悲剧。90 后 00 后沉溺自我世界,成 为崩溃的一代。 若上帝尚存,我便要问他——春天也死了吗? 但是,如同太阳尚远,但必有光亮。春天尚远,但必将到来。这是冬去春至,天道使然,也是否极泰来,人道不泯。 我看见春风吹送,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 上海的那场大火,夺去了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却也点燃了上海人的善心。在广场聚集着前来悼唁的民众和交响乐队, 人们在黄白菊花之中悼念死去的生命,也唤起了都市之下的人性之善;新加坡的惨剧,让人们感到悲痛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坚强与勇敢——一位妈妈力救三个不相识的孩子,导游黄某更以生命换来他人的安全。这里面,有游客的自救, 也当有国家给的安全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希望不远,春天不远。 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博策动改革,以围观改变世界。声援弱者维权,围观贪腐被揭,转发策动千万人寻找走失儿童, 转发引起人们保护动物,如此等等,我们应当看到时代正在觉醒,它正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走去。 我们也看到,黄旭华、林俊德、郭明义们仍在感动着我们。越来越多的枝桠正在发芽,生机渐渐苏醒。 我的朋友,你看到了吗?我们仍有理由去期待春天的到来,我们仍有理由相信人间的真理,世界上大多数人仍是善 的,世界仍是美好的,它值得我们去爱。 名师点评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语气逐步增强,依次写“沮丧”“愤怒”“绝望”,继而质疑“春天也死了吗”;第二 部分中,情感慢慢升温,写“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希望不远,春天不远”“期待春天的到来”。这一文章构架巧妙地 切合了作文材料的两个层次(“埋怨”和“春芽”),流畅自然,而不见呆板与斧凿,且切合“结合你的人生体验”、抒 写“联想和感悟”的命题要求,作者具有很强的审题意识,实属可贵。 全文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义正辞严,气势如虹。如果不是平素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如果没有充足的积淀和丰富 的思想,是写不出这等文章的。 可计:内容 20+表达 20+发展 20=60 分 高分佳作 寻美,在于自己 王越  想起前日看到李薄星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功名利禄与信仰之间的关系,立意很好,主旨也很崇高, 本无可非议,但在其最后一段,李大作者落下一句“这也正是我作为今日中国人倍感悲哀的原因之一”,于是这篇文章 从云端摔入地狱,令我甚感不爽。   这不爽的原因很复杂,姑且放下。   有些人喜欢埋怨,大声斥论这世道几多黑暗,几多不公,这世界的热情不再、信仰不复!最后下结论这世界一切都 令人生厌,只有疲倦,所有生机荡然不存……   诚然,这世道不咋地:老人倒地上就让他倒着,没人扶;人们被利益蒙了双眼,尽是些功名疲惫人们的心身;世道 价值观颠倒,什么凤姐、小月月之流,只要是行为出位的都可以成为名人,赚大钱……   但是,君不见,老人躺在地上时也有年轻人为他加衣添被吗?为求一个清净自适,不也有人避世出家吗?在舆论之 中,对于“哥呀姐”的骂名与批评以及不屑多于追捧吗?   现在想想,同样是中国人,李大作者凭什么就说“倍感悲哀”,凭什么就说今日中国人让他“倍感悲哀”?如此般, 面对一些不公,一些黑暗,就一屁股坐到云霄,吐些口水说这个世界没救了的人,在我眼里,就是不负责的傻瓜。   按照哲学的观点说,凡事都有两面,有黑暗,就一定有光明,有龌龊就一定有伟大,像这样只看到事物的一面的人, 说他没“常识”或许也是有道理的吧。   自然有其自然之美,社会也有其公德,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要能看到其积极的一面,若总是被黑暗与不公挡住了 视线,那这人还怎么做呢?生活还怎么过呢?  发现美好,不在于他人呈递给你,眼球没有寻美的转动,就是把美玉放在你眼前,视网膜中出现的也只有那些极为 少数而斑驳的瑕玼。何必呢?何若呢?身边依然有风景,打开眼睛从中去汲取,难道社会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学者们 就都只是虚伪的小人吗?当官的一定都是用钱交易得来的吗?孩子们都被社会流弊污染了心灵而没有单纯的信仰了吗?   当你看到了一系列的“不是”之时,你也许就能看到你身旁——树枝上正悄然冒出的春芽了吧!   于我自己,本也傻傻地不相信社会,可是,在我身边,无论世道如何,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一些高尚的品质,教我们 相信,教我们诚信,教我们做人。我们本身不就是社会的美好与希望吗?   我的同学曾说过一句意味深远的话“即使是地狱的花,也向往着天堂”——这也许就是光明存在的最好证据吧! 名师点评 文章由“作为今日的中国人倍感悲哀”为具体指向,论证今日之中国正有光明在,切合题意。抒写有奔泻之势,但似准 确严密不够。评分可在一类卷中档偏下。     可计:内容 18+表达 18+发展 18=54 分 开头结尾示例 来自 55 分佳作 开头: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觉得这个世界热情消退,信仰缺失,觉得生活使人厌烦疲惫,了无生机,却没有注意到, 就在身旁,有信仰的花蕾绽放,有希望的春芽萌动。 结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四十多年前,顾城的《一代人》宣告了年轻一辈的苏醒。而今天, 我们也都经历过严冬的很冷,但别因此怠慢了春芽的萌发。埋怨、厌倦、逃避,是无济于事的,去寻找、发现、创造, 才大有可为。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