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写作:《丧钟为谁而鸣》你读懂了吗?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丧钟为谁而鸣》你读懂了吗?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作文题【昆明市 2020 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 John Donne(1572-1631)(英)《丧钟为谁而鸣》 这首诗歌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丧钟为谁而鸣》,这一写 作情境突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其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丧钟为你而 鸣”是题旨所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既要读懂诗歌,明确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与思考;又要结合生 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丧钟为谁而鸣》阐述了个人与人类整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 类的公知,考生不能否定甚至割裂这种关系,否则就会偏离题意。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正面阐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还可以阐释局部与局部、个体与个 体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从反面强调任何他人的危险都可能危及自 身,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他人的丧钟也是自己的丧钟。 2.思考与联想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结合当下新冠疫情期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去思考诗歌的主旨, 可以思考为什么其他个体或局部的危险同样会是自己的危险;既然其他个体或局部的危险也是自己的 危险,那么考生就要思考应怎样帮助危险中的他人。也可以联想反面事例如万州公交事件等,论证面 对危险若每个人都置身事外的严重后果。 3.文体是多样的。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诗歌主旨后,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表达自己的理 解与感悟。或叙述自己的见闻,写成记叙文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或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写成议论文来 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或以散文的方式来书写理解与感悟。 解题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材料《丧钟为谁而鸣》用比喻的形式强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即他人的丧钟也是自 己的丧钟。材料的现实意义较明显,引导考生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 地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都是全人类的事情,任何个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可以幸免。 2.命运与共,生死相依。 3.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4.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5.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 偏题立意: 1.孤岛生活。(只抓住个别字词,立意指向不明) 2.做好自己。(偏离题意) …… 下水文 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邱欣祥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当某一 个体或局部面临灾难时,都会危及我们自己,“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所以,我们要树立危 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理解自我与人类整体的关系,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的基本前提。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先生 一语点出了个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之间相互关联,即使你与他 人之间相隔甚远,却无形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旦其他个体或局部出现危险或危机,必然会殃 及他人、我们乃至整个人类。 认识到他人或他国面临的危险或危机与我密切相关,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的核心 要义。 表面上看,他国的领土被冲刷,是他国的事;他人死亡,也是他人的事,与我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2019 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幸免于难,没有那个国家可以高枕无忧。正如 总书记在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表示,“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 能置身其外,独善其身。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德、中欧展现出团结合作的力量,发挥了正能 量。”只有深刻理解他人或他国面临的危险或危机与我密切相关,才会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与人共患难,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的最终归宿。 危机也好,灾难也罢,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希望它们发生。灾难无法预知,更无法干预,唯有 积极面对,正确处置。“我”之外发生的任何不利局面,“我”都应由人及己,与人共患难。此次疫情 下,我们忘不了韩国总统文在寅的话语——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韩国的困难,韩国将会不遗余力地坚 定支持中国渡过难关,对中国给予强力支援和配合协作;我们也铭记日本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我们也谨记巴基斯坦的“哥,全都在这了”。当这些邻邦遇到困难时,我国同样“报之以李”。 《丧钟为谁而鸣》中说:“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 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这时刻提醒我们,要树 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