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高考必备热点主题素材之“攀登精神”
我们要测量准确的高度,中国的高度。——《攀登者》
5 月 27 日 11 时,中国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
珠穆朗玛峰,坐落于世界屋脊之上,矗立在群山之巅,“世界最高峰”是它独享的殊荣,它是无数人
魂牵梦绕的神圣坐标。每年都会有登山勇士因心向往之攀登珠峰。
但不同于普通登山者的是,此次登顶珠峰的中国人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测量珠峰高程。
5 月 27 日,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在向珠峰峰顶挺进。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图片来源:
新华网
艰辛登山路
今年是中国人登顶珠峰 60 周年,5 月 6 日,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 5200 米的大本营出发,
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通往珠峰峰顶的路本就险象环生,加之高原气候恶劣,本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登顶的过程颇具波折:
继 5 月 8 日登山队因攀登路线上有流雪危险,登山队撤回前进营地后,5 月 21 日,由于珠峰海拔 7790
米以上区域积雪过深等原因,修路队未能按计划打通至顶峰的攀登路线,原定 5 月 22 日登顶测量的 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组撤回珠峰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5 月 26 日,冲顶队员从海拔 7790 米的二号营地出发,前往海拔 8300 米的突击营地。新华社特约记
者 扎西次仁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5 月 24 日,登山队再次出发,25 日,登山队行进至海拔 7500 米的大风口时风力变大。大风迫使队员
们无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终于抵达海拔 7790 米的 C2 营地之后,队员们在大风中花了
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
攀登之路凶险万分,我们为什么还要登顶珠峰?或许,电影《攀登者》中的这几句台词正是答案:
“我们国家自己的山,我们中国人要自己登上去。”
“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就是为了登上去让全世界看见我们,看见中国;我们要测量准确的高度,中国
的高度。”
为什么要重测珠峰
“重测珠峰高程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珠峰高度一定发生了变化。第二,珠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
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2020 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党亚民表示。
党亚民解释,珠峰高度的变化分为两种。长期看来,这座山脉仍然以每年 4.4 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
这就意味着 10 年会升高 4 厘米,30 年升高 13 厘米多。如果珠峰高程的测量精度在 10 厘米左右,那么 20~30
年,就需要重新测量珠峰高度了。”
党亚民还指出,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不只测出珠峰的最新高度,同时还在珠峰地区观测了大量的用于海
拔高程“基准传递”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成果还可用于青藏地区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地震对珠峰的影
响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和冰川监测等数据,将为珠峰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监测
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第一手资料。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曾颇为形象地描述测量珠峰的理由,“父母要定期给自己不断成长的子女量量身
高,是理所应当的。人类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然,中国人要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国土。
5 月 27 日,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在向珠峰峰顶进发。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图片来源:
新华网
为什么凌晨登顶
至于此次为什么会选择凌晨登山,党亚民表示,这和珠峰的气候条件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下午以后,
峰顶上风特别大,特别危险,中午 11 点之前就必须下撤。这一次还要有时间在峰顶进行测量工作,所以
凌晨一两点就要出发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凌晨雪不粘脚,登山运动员穿的爬山的靴子有四斤多重,如果雪再粘在
上面其实也是蛮危险的。凌晨时候的雪是不粘的,所以它反而更好一些。
60 年前,我们说
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60 年后,我们说
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新高度!
以“攀登精神”讲述中国故事
施帅杰
5 月 27 日,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们将在峰顶竖立觇标,
安装 GNSS 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45 年前的今天,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
山高人为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其实,攀登精神流淌在每个中
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故事。
永怀攀登精神,我们的征途是浩瀚星辰。因为心怀梦想,所以坚定前行。在奋进的道路上,敢于追梦
的中华民族不断书写着奇迹,不断在成功之路上续写着成功。60 余年间,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
到强,“两弹一星”彰显大国实力,飞天探月、北斗导航迈开坚实步伐……一次次大胆的设想、一次次成
功的试验,推动着顽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实现了飞天梦、登月梦,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无数
的中国航天人以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的攀登精神,勇于向浩瀚星空攀登。这种攀登精神是我们时代最宝贵
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永怀攀登精神,我们的征途是无垠深海。因为心怀敬畏,所以渴望深海。有人曾言:古老的大海是一
片灰白而忧郁的原野。在“深潜英雄”崔维成看来,“那里十分荒芜,但却有种奇异的美感”。“蛟龙”号
一次次深潜,最终成功突破 7000 米深度,不断向世界彰显着中国对深海的敬畏。“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
难而上”。无数的中国科技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断镌刻着新的荣光。这么一股子挑战无极限、征服
不可能的攀登精神,既标记了“蛟龙”号的深度,更标注了中国科技水平的高度。
永怀攀登精神,我们的征途是美好生活。2020 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受疫情影响,摆在我
们面前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比以往更难“啃”。时代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变化,
但我们坚信,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一往无前、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不能丢。社会主义就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我们在新时代不仅需要这份坚持、这份气魄,更要以攀登者的
姿态创造下一个又一个奇迹,去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阔凭鱼跃,寰宇任翱翔。我们的征途不止是上天揽月,更是星辰大海。登顶珠峰的攀登精神必将激
励无数的中华儿女铸就新的高度,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