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作文写作技巧:作文不到 48,手把手教你怎样“借鉴”好文章
咱们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很多同学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于是“手不
释卷”,读了大量名家美文,自以为也能沾沾名人的仙气儿妙笔生花。但是你也许体会
到了人间真实,好像除了“某某曾说过/写过”的固定句式外,似乎没有其他打开方式
了。
名家们笔力雄厚,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他们的
文字浸染了对人生的理解。我们读名家文,不仅要汲取思想的养分,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写作技巧 ——
借鉴点一
工笔细描,捕捉瞬间
名家们不写“复制”的文章,即使写同题的文章,也比一般人要新颖、细腻。奥秘
就在于他们拥有捕捉瞬间的能力和深厚的细节描写能力。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用心观察和感受,你也会有与众不同的灵感迸发。
名家现场
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不住在
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
…………
水是这样透明,二十五至三十英尺下面的水底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赤脚踏水时,
你看到在水面下许多英尺的地方有成群的鲈鱼和银鱼,大约只一英寸长,连前者的横向
的花纹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你会觉得这种鱼也是不愿意沾染红尘,才到这里来生存的。
(梭罗《瓦尔登湖》)
技能提升
《瓦尔登湖》这本书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人心,就是因为梭罗在描写瓦尔登
湖风景的时候,能够运用新颖的表达。该选段选取了美好的风景,进行工笔式的倾情描绘,先总写瓦尔登湖的风景特点,再集中、细腻地描绘透明的水、水里的鱼,最后在景
色中融入个人情思,描写细致入微。
满分速用
漫山遍野的树木生机勃勃,树叶青翠欲滴。时有风起,叶飞枝舞。山间的清泉时急
时缓,平稳处潺潺流淌,陡峭处又形成一挂瀑布,平添了几分灵动。
村里的人家零零散散地分布着,房前屋后有不少果树,桃树、李树居多,还有橘子
树、枣树,连葡萄藤也奋力地爬到其他树上去凑热闹。村子后面的坡地上一年四季生长
着不同的庄稼。坡地周围的一排排桑树,在春天长出肥大的桑叶,在夏天挂满紫红的桑
葚。有时,出来找食吃的鸡飞到桑树上,便有了“鸡鸣桑树颠”的意趣。(北京考生《绿
水青山图》)
速用点拨
该片段先总写整个山间的景色,定下灵动的基调。再将镜头聚焦到村子里的果树、
庄稼,并具体描写了桑树及“鸡鸣桑树颠”的场景,详略得当,动静结合,如一幅工笔
画,描绘出了生机勃勃的乡间图景。
借鉴点二
虚实结合,审美创造
名家们除了善于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外,还十分注重文章的虚实结合,以便让文
字摇曳生姿、有质感,充满艺术感染力。虚实结合就是把客观实写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
考验的是作者的想象力。眼观实物而生发出无限联想,这也是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要
求的“审美创造”的关键。
名家现场
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
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腔。这感觉
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
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
而感到欣慰。(迟子建《泥泞》)
技能提升
片段通过对视觉和嗅觉上的描写,充分表现出道路泥泞不堪,但作者并没有困于眼
前实物,而是先想到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随后又联
想到了“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和“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虚实结合使
文章厚重,情感深邃。
满分速用
家人围坐在桌边,端起手中的白瓷碗。白瓷碗中腾起的阵阵热气模糊了我的视线,
也似乎化开了生活中积攒下的不快与疲惫。热量通过白瓷碗传递到手中,让人惊叹其磅
礴的能量,手捧白瓷碗,就好似捧着一颗全力跳动着的心脏。将白瓷碗端到嘴边,用筷
子扒一口粥进嘴里,未等口中巨大的热量化作暖流奔涌到全身的每一寸筋脉,手上的动
作便已停不下来了。(江苏考生《碗中乾坤》)
速用点拨
片段通过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一个家人围坐桌前吃饭的普通生活场景写得十分生
动大气。“手捧白瓷碗,就好似捧着一颗全力跳动着的心脏”,这样跳跃性的联想,使文
章不拘泥于一般的叙述,虚实之间彰显文字魅力。
借鉴点三
具象感受,融情于理
名家们在写作的时候,常常通过优美的文字来表达人生体验,会在文字中灌注智慧
与哲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将所思所想注入笔端是将抽象感受化为具象文字的过
程,而在语言表达上,应避免说教,融情于理。
名家现场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生命平静地流逝,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也看不见,无声无息。我多么
厌恶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突然,遇到了阻碍,礁岩崛起,狂风大作,抛
起万丈浪。我活着吗?是的,这时候我才觉得我活着。(周国平《自然和生命》)技能提升
该片段将抽象的人生感悟展开来论述,将生命比喻成一条河,将“生命力的乏弱”
形容成“平坦的河床”,而人生中遇到的阻碍,则是“万丈浪”,如此表达十分动人,既
传达了观点,又极具感染力。
满分速用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小孩为了分辨两者不同,扯断了枝条,然作为食物,
茎叶纠结又有何大碍呢?既然当初种植之时是为取其实而啖,那么在生长过程中就该不
忘初心,顺其自然,不应因现状复杂变化而改变人生前行的方向,且念初心看人生。奥
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
花。”我想,我也该如此,不是一直企盼着完美的生活,而是在洪水奔腾中不忘初心,
双眸清亮,无论春雨、夏雷、秋霜、冬雪,都能认准我所选择的道路,然后坚定地走下
去。(山东考生《且念初心》)
速用点拨
该片段很好地进行了说理,作者引用名人语录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议论之后又提出
了个人感悟,既升华主题,又让人感受到了“初心如暖阳”的青春哲思,格调积极、乐
观、昂扬,充满正能量。
阅读积累名家美文,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们的文字功底会在不知不觉
中得到提升。
还等什么呢,快来找一篇名家文读一读,从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借鉴写作的技巧,
让我们写作的火山不再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