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诗意哲思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诗意哲思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ID:347344

大小:1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诗意哲思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要点 题型总论 这种诗意哲思类作文试题为上海卷最为常用,江苏省 2018 版的《考试说明》上所 举 2012 年试题可以作为代表: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 的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经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说其为哲思,是因为这些材料表述一个了观点,有清晰的逻辑;说其有诗意,是因 为这类材料对观点的表述采用了文学化的语言,往往用意象表达概念。 关于把握材料逻辑的方法,可以参照观点陈述类作文。至于意象,除了用直觉去感 知、积累去感悟外,也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把握意象的特征,从而找到与之契合的事物作 为写作对象。 比如 2012 年上海卷的材料,逻辑上有两层,最外层是对比关系:自己会舍弃心灵 中的微光,但天才会把微光写入作品;内层是因果关系:因为觉得心灵中的微光只是自 己才有的,所以才舍弃。整段材料是陈述了天才和常人对待微光的不同态度,侧重批评 常人的态度,这可以作为作文构思的基础。至于为什么常人认为自己拥有“微光”的就 应该舍弃(因为“微光”不伟大,非必须,还是出于一种极度不自信、妄自菲薄),天 才是否有意识地保存微光,为什么天才可以发现、观察、感悟、表达自己“心灵的微 光”,材料并未涉及,是作文中可以自由发挥的方面。 要把作文写到实处,需要落实“微光”的含义。“微光”由“微”与“光”两部分 组成。“光”是积极的意象,可以代表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微”是细小、隐约,这 与“闪过”呼应,又是“舍弃”的原因。再结合“心灵中”这个限定于,“微光”就是 指精神层面的细小而积极的事物。可以是乍现的灵感,也可以是思想的火花,可以是一 时的感慨,也可以是顿悟的哲理;可以是偶然获得的诗意,也可以是为自由、公正激发 的正义感。 如果只关注“微”,写“细节决定成败”之类,或是仅由“光”联想,泛写“爱”、 “信念”、“梦想”、“幸福”、“美”等主题,均为偏题作文。至于完全放弃对“微光”的理解,仅从“舍弃”出发,写“包容”、“准备”等主题,或仅从“自己”出发,写“自 信”“自立”等逐日,就更是离题万里了。 总之,对“心灵的微光”的理解和界定,决定了作文立意的精准程度。选择何种事 物作为写作“微光”的对象,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低和议论的深浅。 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思路来解读 2014 年上海卷的材料。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 你又是不自由的。 我们先从整体结构把握材料观点。材料前后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句子,模式类似多则 辩证类作文,但“又”的存在,说明材料引导考生思考的是人自由与不自由兼具的处境, 而不是人自由与否的终极判断,这又与多则辩证类作文有区别。 再从逻辑关系把握材料的论证。前后两句都是因果关系的复句,以穿越沙漠为喻, 论证人的自由和不自由。 从“沙漠”本身的形象以及表述的口吻上来看,“沙漠”应该指人面对的困境。这 个困境,可以小至一场考试、一次挑战,大至整个人生。相应的,小困境中的自由,可 以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而不自由,可以是出于责任、义务而必须面对、解决;人 生这个大困境中的自由,可以是人生态度、命运抉择,而不自由,可以是人的宿命、人 本质的需求、人性的束缚…… 2015 年上海卷的诗意哲思材料与前面的两则稍有不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 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则材料当中,形成诗意的不是名词性的意象,而是“坚硬”“柔软”两个具有对 立关系和象征性的形容词。“人的心中”指向精神层面,如果定位在性格,“坚硬”与 “柔软”可以代表强硬与温柔,刚强与软弱;如果定位在处事方式,“坚硬”与“柔软” 可以代表坚守与变通,执着追求与妥协退让……可以说,能否落实“坚硬”与“柔软” 的象征含义,能否表达清楚“坚硬”与“柔软”的辩证关系以及对“造就和谐的自我” 的作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这则材料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有抽象概念的加入。“自我”是一个在心理学、哲学、文学上有不同解释的词汇,其背后各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果能对相关理论有所了解, 对于完成作文很有帮助。 类似因出现哲学性概念而具有诗意哲思的,还有以下试题材料: 你的另外一个你总是为你难过。但是你的另外一个你就在难过中成长;那么就一切 都好了。(2017 南京统考)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2014 年四川) 典例剖析 (一)失去了对雨的惊喜 把握实体意象的特征 考场佳作选评 (二)美的祭奠 把握抽象概念的内涵 考场佳作选评 (三)迷路后的三种可能 把握一组象征概念 考场佳作选评 (四)其他诗意哲思类试题解析及范文 为了阳光 置身地狱 另外一个你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