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历史足迹”升格示例——写文章如何做到“深刻丰富”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一首《龙的传人》曾经激荡了无数炎黄子孙的热血,一部《荷马史诗》不也演绎了西方早期的文
明吗?从西域的驼铃到耶路撒冷的钟声,从神秘莫测的帕特农神庙到弦歌不绝的岳麓书院,让我们一
起用脚步去丈量那历史的足迹,用心灵去感悟那感人肺腑的辉煌吧。
这些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呢?请以“历史足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
病文展现
历史足迹
艾君
(把作文话题当做标题,不但标题雷同,且内容过于宽泛,很难得到高分。)
踏上一块儿神秘的大陆,一个满身汗水的人从我身边跑过。我可以看见,他赤着的脚上已经被荆
棘划出一道道殷红的痕迹,可他眼里却闪着坚定的光芒。我追上他,和他一起向太阳的方向奔跑着,
呼呼的风声掠过我的耳边。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身影匆匆闪过,时间将他们的面孔刻在风里。(作者为
了求新而另辟蹊径,用后羿的事迹却不点明,结果造成立意模糊,会在基础等级“内容”一项上丢分。
且本段人称混乱,“我”频频出现,“他”屡屡交集,让阅卷老师感觉不知所云,影响基础等级“表达”
项的得分。)
这里没有阳光那温暖人鼻息的味道,只有令人作呕的腐烂萦绕于鼻间,一点跳跃的烛光不能驱走
这里的寒冷,黑暗将一个瘦小的身影裹得更加虚弱,“景帝七年……”他念叨着,笔尖抖动着,在竹简
上写下一行行俊逸的字。这是你吗?我隔着时光这透明的墙问出声,里面的人静默着。(这段文字比较
突兀,既缺少过渡,又没有揭示出与上下文之间的必然联系,给人一种罗列材料的感觉,影响基础等
级“内容”一项的得分。)
我继续保持着原先的步调,跟在奔跑者的后面,那场景像潮水一般退去,这场景又像扇面一样展
开。
满目是鲜血在沙漠上留下的沟壑。一条条小溪纵横着。我看到一个披着猩红战甲的人站在帅旗下,
眺望着远方。“元帅,这是第十二面金牌。”他的长眉蹙得更紧了,转身回到帐篷里,抬笔在纸上游走。
“班师回朝。”他一甩衣袖,跨上战马,战马嘶鸣。在悲壮的角鼓声中,我似乎看到了那纸上刚劲的笔
锋:“踏破贺兰山缺……”
有一滴泪水散落在风中来不及擦干。
“不要驻足,不要回首。”奔跑者的声音响起,我追着他的背影奔跑着。
一群人挡住了我前行的道路,我好奇地围上去,炽热的鲜血几乎要喷洒上我的鞋面,我认出了人
群里面的他。他年轻的脸上溢满失望,他将手中的医学书籍缓缓放下,然后离开。再出现时,依旧是
在人群里,他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振臂高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天上开始下雪,将我身后的路覆盖,一片雪白,乌云遮住了太阳,奔跑者依旧跑着,我上前问他:
“还要继续跑吗?”他不语。
麦田已经披上了一层薄雪,田边简陋的小屋里漏出一丝光亮,厚重的书籍几乎要将那个瘦小的老
头埋起来。书页哗哗地翻动着,老头的眼睛时而泛出光亮,扔在一旁的草稿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高矮杂交,出高:满瘪杂交,出满……”
(文章主体罗列了司马迁、岳飞、鲁迅、袁隆平等几个人人皆知的人物,语言流畅,但选材比较陈
旧单一,显得内容空洞、思想浅薄。且没写出人物个性特点及其与历史足迹之间的关联,让阅卷老师
感觉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将会丢掉发展等级“丰富”项的得分。)
我从门缝里收回目光,两行清晰的脚印延伸到我的身后,奔跑者淡然地望着天空。“奔跑吧!历史
的车轮还在推进,太阳很快就要升起来了,这片历史的大陆永远不会有尽头,停下来只会被黑暗吞没。”
我抬起已经沉重的双腿,向历史延伸的方向迈出步伐。
(文章立意晦涩,语言太过含蓄。似乎是要写拼搏抗争才能推动历史进步,但表达得过于含糊,尤
为考场作文忌讳,将会丢掉发展等级“深刻”项的得分。)
教师点评
本文构思比较新颖,试图以“他”这个奔跑者做线索贯穿全文。但这个人物没名没姓、没头没脸,
给人以不伦不类、混乱无序之感。语言流畅自然,很有表现力,但选材陈旧单一且不够典型,导致立
意模糊。在高考考场上最多能获得 44 分,是一篇标准的二类文。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选材丰富。
如果能在选材方面进行调整和修改,使之丰富深刻,将会提升为一类文。
升格指导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拟一个精彩漂亮切题的标题。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也可以
彰显作者的文采。
2.“充实谓之美,光辉谓之大”——围绕“历史足迹”的话题,把握历史脉络,从古到今,选取
典型性、新颖性的材料。体现广博的知识面。
3.“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归纳出事例间规律性的东西,做到观点鲜明、条清理晰,给
人以启迪。
此外,构思要精巧,合乎情理。原文构思比较新巧,但不合乎情理,不利于文章主旨的表达。
成功升格
追寻历史的足迹
艾君
这里是“穿越时空隧道,品味中华文明”演唱会现场。古色古香的舞台设计,典雅悠扬的古典音
乐,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原汁原味的历史画面,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也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
经。
恍惚间,我穿越到一块广袤神秘的大陆,呼呼的风声掠过,滚滚的历史车轮碾过。中华民族的历史如烟似云。一个又一个身影从我身旁闪过,时间将他们的足迹刻在时光的隧道里。我不由得追随着
那些足迹奔跑起来。(紧扣话题“历史足迹”,设置一个演唱会现场,点明背景,大胆建构,出乎意外
又合乎情理,将在发展等级“有创意”一项上增分。)
一路奔跑,历史的跫音像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我目睹了孔子周游列国时劳顿的舟车、疲惫的容颜,
我看到了陈涉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的盛况,我看到了曹操横槊赋诗、把酒临风的背影,我聆听了
刑台上嵇叔夜《广陵散》的绝唱,我听到了太史公静室里奋笔疾书的沙沙声,我听到了辛弃疾落日楼
头断鸿声里的长啸……(阅卷老师特别钟爱能够学以致用的考生。选取课本中出现过的典型事例,以排
例的形式出现,凸显所选历史人物都具有不屈不挠抗争的共性,做到了发展等级要求的“深刻、丰富、
有文采”。)
一路奔跑,历史的跫音像幽咽的二泉映月。阴霾笼罩。悲歌如殇!历史的足迹血泪斑斑。菜市口
血雨腥风,这里分明是忠肝义胆断魂处:爱国志士文天祥、一代忠臣袁崇焕、戊戌君子谭嗣同、鉴湖
女侠秋瑾……(此处把岳飞的事例换掉,再以排例的形式出现,集中笔墨于“菜市口”这一特定地点,
凸显历史人物以死抗争的个性。)
忽然。一群人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我好奇地围上去,炽热的鲜血几乎要喷溅上我的鞋面。我认
出了人群里面的他,他年轻的脸上溢满失望,他将手中的医学书籍缓缓放下,毅然转身离开。再出现
时,依旧是在人群里,他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振臂高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
沉默中灭亡!”(此处保留鲁迅事例,因为鲁迅在历史进程中有承前启后之作用,鲁迅名言在本文中具
有承上启下作用,且符合文章主旨。)
我心头一震,迅速擦去眼角的泪花,抬起头,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继续奔跑。
一路奔跑,历史的足迹像潮水一般退去,又像扇面一样展开:窑洞里,油灯下,一个伟岸的背影
——书翻千秋史,挥毫万山红;春天里,南海边,一个点金的手指——指点开放路,推开致富门;废
墟旁,大雨中,一个人民的总理——聆听疾苦情,指挥救灾事。(此处选用毛泽东、邓小平、温家宝的
典型事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可在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上增分。)
忽然,音乐响起,灯光闪烁。舞台上,一轮旭日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画外音似乎从历史的回音
壁传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
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
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吧!”(此处增加旭日升起的意象颇有象征意义,而且赋予文章鲜明的亮色;
以画外音的形式点明文章主旨,别出心裁,增加发展等级“有创意”一项的得分。)
剧场里掌声雷动。我精神一振,也使劲鼓着掌……(结尾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教师点评
对比前文,本文在丰富、深刻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从现实到历史,再从
历史到现实,以疑似“穿越”的形式,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拼搏抗争才能推动历史进步;材料
丰富、内容充实,列举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到新时代的总理等一系列典型性的事例,简约不繁复,
厚重而充实;布局严整、首尾圆合,开篇以一场演唱会引入,结尾以演唱会结束,特别是通过画外音
的形式结束全文,画龙点睛。本文在高考考场上能获得 56 分,成功升格为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