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北京高考作文押题:青年的担当 作文导写(附:审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 分。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
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
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以上是孙中山先生的话。请以“青年的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
确,论证合理,条理清晰。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700 字。
【审题】
对于材料作文而言,一切感悟和联想都要求基于材料,材料是作文的由头和触发点。当然这既可
以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义和中心含义,也可以着眼于材料的局部含义,但无论怎样的感悟和联想都必
须是材料的必有之义和应有之义。这段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包含了三个要素,即担当使命,奋
力拼搏,坚信未来。根据这些要素,这个题目可有如下立意角度:
①担当、责任、信念等,考生可以提出敢于担当、担起责任,树立信念等观点加以论述……
②坚持、执著,考生可以就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过程中遭遇困境、挫折、困难时要坚持不懈、
执著追求等观点加以论述;
③奋力拼搏,猛力向前,考生可以就在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要全力以赴、奋力拼搏、猛
力向前的观点加以论述;
④自信成功、相信未来,考生可以围绕自信成功、相信未来展开论述;⑤进步潮流,善长恶消天
理,考生可以提出做人做事要与时俱进,适应潮流、顺应天理等观点加以论述。由此可见,这道题目
极力保证了考生“人人有话说”,但是写好自己的考场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在文章中阐发出自己的
理解与感悟,并且结合现实生活和自身体验恰当表达自己的某种见解。
青年的担当
切·格瓦拉说过:“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面对”和“忠于”完全是两个层次,最大的理想主义者也因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因他知道任
何理想都应在现实中完成,都要接受现实的考验。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身尚存,则改革发展之心不
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则终有成功之日。
青年人,须有所担当!
某日看到朋友微博,“命运这样安排,我也只好顺应。”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命运决定了我们的道路,
还是我们做了什么铸成了我们的命运。朋友说:“拿多大碗,吃多少饭。”可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决
定吃饭多少的应该是我们的饭量,而非容器。
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后,白手起家,用一步步打拼创生了微软帝国,正是凭借自己当初的
理想信念,又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结果,即面对现实,忠于理想。狄更斯说:“这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这是一个退步的社会,这是一个智慧的社会,这是一个愚蠢
的社会……它充满希望,又让人不断失望。”而正是这样的社会,才为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用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解释,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直至自我实现,也即自我实
现人生价值为最高需求,人人都有理想!
但自何时起,向而不往成为了人生常态?多少人死守着自己的理想不放,就让它伴着创意与年少
的狂狷腐烂在肚子里?
也许,当你在向他人描绘自己的理想时,不屑和嘲笑也相随而至。“这些都是浮花泡影,你要接地
气,你要买房买车养儿育女……”可到老时,没准你会充满戾气地追悔为何年轻时有那么多想做的事
没有做成,有多少心愿没有实现。
孰不知,过了气的理想就犹如过了气的爱情,看着碍眼又硌得心里难受。所以理想还是早些完成
得好,有梦想就去追!
当然,不愿流俗追寻理想是好的,但不要忘记面对现实,几艘她是第,用不断的努力积累出理想
的高度。
西南联大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得好:“人有梦想就是可贵的,关键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来实现它。”
面对现实,忠于理想,有所担当!
为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此。
青年的担当
前几天读到朱大可的一篇《中国呼唤又一次新文化运动》,颇有醍醐灌顶之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
时期,人们亟需一场崭新的思想文化运动来改变精神世界匮乏的局面,而能够站出来的,惟有新青年
矣。听,新文化的声音,在无所畏惧的新青年身边奏响。
“我为中国青年,当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南风窗》
主编熊培云,在我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文化运动扛旗人。文笔稳健犀利,不畏流言蜚语,有儒士大
家之风。他连续几篇呼吁废弃死刑、尊重生命的博客,引发社会轩然大波。新的中国,应摒弃传统“以
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偿命”的心理,倘若枪毙杀人犯,相当于做了两次减法,使两个家庭从此
破碎,除了报复的快感,什么也得不到。因此,改变社会,当从尊重生命做起。——何等先进宽容的
思想!然而,改变观念又何其困难!熊培云为此遭受网络谩骂,被言论暴力折腾得体无完肤——然而,
他并没有停止发言,他奔走呼号那先进的主张。如同百年前头可断血可流的革命者,如同掌握真理的
五四青年,熊培云,不要退缩,你的声音终有一天会唤醒中国!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王澎,所有中国的建筑师看都你都会惭愧。你在《中国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感叹原来这才是新
文化。如今,各种食文化、衣文化、茶文化大行其道,人们将商业行为扣上“文化”的帽子便到处招
摇撞骗,“文化”在这些人手中一文不值。如果说有建筑文化,那王澎所阐述的“新建筑,新文化”才
是空谷足音。高楼拔地而起,但千篇一律,惟有与众不同,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建筑才能摆脱通俗,成
为地标,成为一座城市真正的灵魂,成为体现和而不同的文化标志。建筑不会说话,但它代表民族的
灵魂。推动新文化,需从新的建筑做起。听,中国的青年,发出了那么多新文化的声音:余秋雨在《千年一叹》,在《晨雨初听》,两横在
《把栏杆拍遍》,韩寒在搞《合唱团》,众人以改革中国为己任,猛力向前,与世界潮流同步,让崭新
的文化伴我们前行,推动中国进步。
青年们,听,那铿锵的声音!
吾辈尚需努力,更须担当!
青年的担当
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一个天朝沉醉的迷梦,四万万人民的眼泪映不出神州的方向,天安门前学
生们的怒吼唤不醒一个早已腐朽的中国。但唯有一些人,用他们的身与心,用他们的意志与精神,撼
天动地,共三光而永光。
一枝梅花落在你的眼睛里,可这本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实在不敢想象你这个戏称自己是“一佳顶双目”的男人在临死前是该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英气逼
人。
你手挟赴刑场的那半支香烟孩燃在历史的光影里,你沿途高唱的国际歌还响彻在长汀公园的刑场
上,你奋力去照亮社会前进的道路甚至不惜举全身而自燃,一颗灿星从此陨落,秋白不朽。
孙中山说:“为我辈既已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一言
以概之:无担当,不青年!
而你,是即使此身不存,此心也不死的人。你在临行前的从容与对中共的坚信激励了后世不知多
少志士,你心中的“大丈夫文武忠孝,求仕为国”的豪言始终像鞭子抽在你瘦弱的身躯上,于是你宁
可倒下,也要去铺平中国革命的道路。
你从不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缩步。哪怕你被王明驱逐出了中共中央领导集团,哪怕你后来被捕,
被国民党威逼利诱,你一直很坚定地走革命,与你同时代的好多人却做了软骨头,在刀创下乞怜。
你是真正的,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时操起菜刀去救国求民的人,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又偏偏演出了
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
你是文人信奉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本该在书斋里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本该将
“瞿秋白”这三字镌刻在文人榜上,可你没有。
你将自己的全部倾注在了中国革命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刀剑水火而不退缩。
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终瞿秋白一生,你也未留巨著传世,然而我却在你喝破魔界,吼震浊世的声音中听到了真正知识
分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你内心的为中国发展而献身,为世界进步而殒命的理想贯通了天仙楼到罗汉岭,以至后世白衣苍
狗几至变迁,你永不朽。
“此地甚好,开枪吧。”你盘膝坐下,笑容温和恬静,一如数年前,你刚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露出的
那个笑容。
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了一个坚强伟大的灵魂。
青年的担当当下社会,有些现象的确应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然而,叫嚣和指责是弱者的行为。真正的强
者会去思索如何挽留渐行渐远的道德遗风,会去考量如何重建天下一家的治世太平,会有所担当,奋
力拼搏!
我们身份普通,力量微薄,但这能阻止我们成为强者吗?不,中国的改革,应由你我来推动。
秀美的江南小城,杭州,有一位铮铮铁骨的汉子。
飞来的横祸打穿腹腔,击碎肝脏。普通的大巴司机吴斌紧握方向盘、平稳刹车、打开双闪,强忍
剧痛起身嘱咐乘客:“你们不要乱走。”
辽阔的北国大地,辽宁,却有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大巴失控,张丽雅推开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永远的失去双腿。这位最美而又普通的教师,苏
醒后对医务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
我仿佛看见,大江南北瞬时燃起道德的火炬,在彭宇案将老人们推上风口浪尖之时,在小悦悦讲
人性剥离得只剩阴暗之时,中国在一位位感动你我的平凡人的推动下,迈出了道德重建的步伐,沉重
而坚定。
中国的网民,曾是“堕落”的代名词。他们职业平凡,身份普通,也许只是大街上川流不息中的
一员。然而在高考改革中,他们大声呐喊,终于换来山东异地高考破冰;在温州动车事故后,他们用
微博声讨铁道部,终于换来部长的检讨和承诺改革;朱清时教授自筹南科大,拒绝高考,他们毫无保
留的献上声援,终于换来教育部的认可;校车改革,爱心午餐,哪里没有中国网民的影子?个税改革,
直通两会,哪里没有中国网民的声音?
他们都是强者。
我生在这片土地,因而我热爱祖国。她的成长,会遇到困难,然而我决不灰心、失望,因为她一
直在进步。
转型期的中国改革任重而道远,但社会的进步依赖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觉醒。这不是领导决策层
的规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担当。
时代呼唤你我,你我改变中国。
青年的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隐于青山绿水固然可以获得精神的超脱自在,但这世界
需要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担当。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天然归隐的思想贯穿始终。沉醉于湖光山色,令人向往,却缺少了心怀天
下的担当。
“式微,式微胡不归?”历代文人骚客每逢官场受挫便小舟轻摇,自隐于山色湖光。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他们在繁花丛中流连忘返,在朗月清风中吟诗作对。“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他们在自然之中陶冶性情,逍遥自得。
然而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便不难发现,“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气节背后,是怀才不遇的悲
伤。他们不能在社会中一展才略,便躲进自然天地中自娱自耗,他们有着十年寒窗、博览文史的学识
与才情,有着超乎常人的天下意识与宇宙感悟,却因一时的怀才见弃便忘却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
神,绝尘远去,将才华深埋进一座座孤山。历代隐逸之风,与其说是安贫乐道的高风亮节,不如说是消极避世的狡黠与懦弱。黄钟毁弃、瓦
釜雷鸣都不是逃避的理由,“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自是人生常态, 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
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淋的鲜血,敢于以担当的精神力挽狂澜于既倒。
蔡元培面对乌烟瘴气的北大,以担当之精神引进德国的办学理念,在北大提倡学术民主、思想自
由。蔡元培用单纯的理想、坚贞的信念驱散了密布的乌云,赋予北大一个兼容并包的全新灵魂。崔永
元面对电视界的商业化、庸俗化,孑然一身、矢志不渝,以一己之力对抗浅薄与浮躁,呼唤道德与良
知,尽管饱受抑郁、失眠的折磨,他却一担当的精神,坚定信念、坚守良知,为世界带来一丝曙光。
蔡元培和崔永元,他们心怀天下之兴衰,不计一己之得失,终会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而被历史铭记。
宋儒张载有云——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孙中山“一旦
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不谋而合。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梅妻鹤子固然清高,却缺少了
指点江山的豪情与担当。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漫漫人生路,勿忘与担当同行……
青年的担当
在电影《十月围城》中,李玉堂半眯着双眼读着陈少白临行前留下的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一去兮不复还!年轻的陈少白将一腔青春热血、一颗赤胆忠心交付给那个叫做“中国”的母亲国度,
终将死生之事置之度外。
李玉堂的男儿泪,轻轻落下,这种若千钧的泪珠,悲的是他们那代人为国飞扬的青春。
那是一百年前的中国,那时的春日仍是繁花似锦,但国家却在一片狼藉中风雨飘摇。悲夫!悲夫!
国不国也,国将灭焉?一群仍然稚嫩的少年人青年人,却将身心旋做了待发的利箭,在列强与清王朝
共筑的铜墙铁壁之下,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年轻的热血泼洒在那久旱的愤怒的热土上,他们憧憬着祖
国的明天,然后幸福地闭上了眼。
历史上的陈少白其实是并没有电影中那般儒雅,倒更有几分横槊赋诗的霸主气象。当年在日本,
陈与孙中山被梁启超骗取拜光绪帝衣带诏,陈二话不说,踢翻香案,扯碎衣带诏,又一把抓住梁的衣
领,劈手就是一记耳光,打得对方险些跌倒:“我堂堂炎黄子孙,岂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为满洲
奴者,可鄙!”陈少白大声鞺鞳,仿若一阕稼轩词,扫空万古。
这也就不难看出,他们为何将自我青春置于一条不归之路,担负着民族国家给以之重任,艰难跋
涉了。而陈少白的含恨病死,却并没有了断他们激情的青春。
那为国飞扬的青春,被更多人接替为冲破未来的利箭。如林觉民。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只开头
一句“意映卿卿如晤”,便叫人齿颊生香。那个寒冷的夜晚,林觉民回忆着他与妻子相依相偎的幸福生
活,泪水点点而下,浸湿了那方写字用的方形手帕。
而我知道他即便与身怀六甲的娇妻拥抱在一起,心中也还是孤独的。他的责任与担当,那份对国
家不变的忠心赤胆,在他十三岁挥笔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在他在全国大学堂附近深巷中聚众演说
之时,就已经在他生命中种下了根,而后不断地驱使着他去接受动荡激荡的不安。
于是在百年前一个繁花似锦的春日,一群年轻人在林觉民的带领下,腰缠带着炸药的白练,冲进
了清政府在广州的总部。那一天的枪声,炸响百年。
那为国飞扬的青春,在百年之后,终于迎来一个明光大来洪涛冲荡之清晓。而我们,更应该铭记那历史,牢记那担当,为国家的未来,将我们的青春再次飞扬。
青年的担当
当城市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顶礼膜拜,当社会竞相奉献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苟且变为一种时尚,
当软弱成为一种潮流,这个时代的青年变得脆弱。青年人应当充满激情,充满壮志,充满霸气,以青
春之自我,创建青春之人类!
几百年前,面对国势渐衰的事实,谭嗣同喊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几
十年前,北岛呐喊“我不相信”,这是质疑的呐喊;十几年前,一本畅销书中写道“中国,你可以说
不!”,这代表了当时愤青的怒吼。而现在,在社会矛盾幻想似地消失之后,青年们只会在网上冒一句:
我被你雷到。
是的,青年人当充满激情。
傅斯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杰出代表是对“激情”最好的诠释。他在面对宋子文等皇亲国戚在黑暗
统治中耀武扬威时,高喊“誓死要和这般败类斗争到底”凭着青年的激情,他成功了。正是那无悔的
激情,使他在五四洪流中熠熠生辉。面对前辈,看看我们,还沉浸在“温一壶阳光下酒”的柔情中,
还在“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摸打滚爬,这般无激情的青年,怎能面对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
是的,青年人当充满壮志。
我们还在“看这般花花草草遂人愿,生生死死由人恋”的乐园中游戏、游玩。我们的哈韩装,我
们的爆炸头,我们的黑眼圈……才站在时代的舞台,聚光灯已锁定了我们太多的负面新闻。爱因斯丹
有言:‘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的理想’。”是的,不再
需要柔情了,我们需要充分壮志的青年迎接飞速发展的中国!
是的,青年人当有所担当。
看一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品一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悟
一悟“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青年人应当有松一般的朴素,钢一般的坚韧,
脚踏实地不抱怨,胸怀社稷不沉沦,不为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所羁绊。那些以“小资”作为时尚,工作
不好就抱怨,薪水不高就叫喊的人,绝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风范。
恩格斯说:“现在的命运,取决于青年崇尚而奔放的激情。”青年们,呐喊出“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争辉!以青春之自我,勇敢担当,创青春之人类!”
青年的担当
人生若是灿烂盛开的花朵,那么困难便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人生只有经困难的哺育和滋养,才
能芬芳而美好,才能闪烁出担当的光芒。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拿出索尔仁尼琴那“牛犊顶橡树”的勇气吧,困
难有什么可怕。封建势力的抨击,被驱逐出家园的苦痛,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这些困难纷纷苦水一般
涌向索尔仁尼琴,但是,穷苦的劳动人民写下自由的文字。只要直面困难,终有最后成功一日。他当
然成功了,你看,无尽妍妍的万斛天光照耀在穷苦人民的肩头,为他们带来前方的幸福生活。
困难之于人,犹根之于花。困难才能让你磨砺内心,绽放真正的人生价值。就像索尔仁尼琴曾说:“人的苦难有多重,人的荣耀就有多深远。”
一个失意的青年人,偶遇一位禅师。禅师为他泡茶。茶泡了第一遍时,几乎无色无味。第二遍时,
才散发出淡淡清香,直至五六遍时,浓郁的茶香飘满了整间屋子。青年人豁然开朗。是啊,茶需要沸
水浸泡,方能泡出精髓,人也需要困难磨砺,才能绽放人生的价值。
正如培根所说:“人如檀香,需经烈火焚烧才能释放浓郁芳香。”犹如耶稣拿妇人生子作类比,生
育是九个月的等待,生产的痛楚与孩子出生后的狂喜,若不经历重重困难与挫折,何来成功时的喜悦
呢?
成功,便是这等奇妙的东西,它让你为之着迷,但他有时时刻刻与困难相连,你若不战胜困难并
放弃责任与担当,为之付出汗水,成功便不会到你身边。还记得钱德勒塞卡落魄时的样子吗?他怀揣
天文的梦想,却无从实现,被权威否定,讥讽嘲笑充斥身旁,真可谓困难重重。然而也是困难使他绝
处逢生,因为困难磨砺了他的勇气和乐观,他带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一路向前,勇于担当,最终成就了
天文学上一座巅峰。不要被困难打倒,不要因困难却步,困难只是花儿绽放前短暂的黑暗,黑暗过后,
光明无限。
还记得红军长征途中的雪山与草地吗?它们是困难也是助你上升的梯子。还记得哥伦布途中的大
风与大浪吗?它们是困难也是助你前进的动力。还记得袁隆平几十年坐冷板凳做研究的日子吗?它们
是困难的,但它们也带给人类生的希望。
困难,是土中甜美的根,它滋养你的生命使之旺盛生长。漫漫前途,让困难与你为侣,肩负担当,
突破重重障碍,指引你去往一个洗尽铅华的智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