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高考作文大讲义(非常全面严谨实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江苏省高考作文大讲义(非常全面严谨实用)

ID:347536

大小:504.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6-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 届高三作文大讲义 2020/6/10 一、江苏高考作文考什么? 1、作文(70 分)(2014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 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2、作文(70 分)(2015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 其自身的景象。 3、作文(70 分)(2016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 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 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4、作文(70 分)(2017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5、作文(70 分)(2018 江苏高考) 20. 根据以七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 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 明。2 6、作文(70 分)(2019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 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二、江苏高考作文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一)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简要情况 1、2012 年及以前,采用材料加话题的形式(2012 年“忧与爱”为话题)。 材料是辅助,话题是核心。 2、2013 年,进入新材料作文时期。材料成为作文立意的唯一依据。 当年选取一则叙述类材料,即蝴蝶与探险者的小故事,因立意的多元化、多角 度,给阅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或麻烦,更存在套作的可能。 3、2014--2019 年,全部采用论述类原材料。 (二)近六年高考作文题简要概括为: 青春与朽或不朽——智慧的含义与特点——话长话短与个性或创新——车与人 生社会——语言的含义与特点——五味调和与人生社会。 (三)规律和特点 1、近六年都为论述类材料作文 2、都有一到两个关键词 3、分为两类:两组关系型和单个发散型 4、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人人都有话说 5、合题并不难,立意见高下 三、考场作文怎样评分 (一)以类别定分数,先定类别,再打分数。 一类卷 63 分以上;二类卷 56~62 分;三类卷 49~55 分;四类卷 42~48 分;五类卷 28~41 分;六类卷 27 分以下。3 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 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10 分。 ②文体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明,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 扣满 3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 能超过 46 分(不满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6~10 分;300 字左右, 11~20 分;400 字左右,21~30 分;500 字左右,31~40 分;600 字左右, 41~46 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40 分;凡思 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0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 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 等第 切题 立意 结构 记叙类 议论类 63— 70 独到、 深刻 精巧;严 谨 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 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 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 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见解独到、新颖,富有 个性。 56—62 切题 准确、 正确 完整;有 特点 有构思,有细节,有文 采,故事有真实感,富 有生活气息。 深入“分析”,对某一 “含义”进行“分解” 和“剖析”,多问几个 “为什么”。 49— 55 基本正 确 选材一般,有构思,有 细节,故事有真实感。 观点从材料中来,但论 证不很充分,内在逻辑 不够严谨。 42— 48 基本 切题 略有牵 强 基本完整 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某一 含义,故事平淡,写人 叙事能力一般。 满足于简单理解材料, 或一味举例,缺乏必要 的分析论证。 28— 41 牵强、 贴标签 逻辑层次 不清 或机械扩写,或简单续 写,或故事虚假,记叙 描写能力较弱。 立意貌似与材料相关, 但整体论证已越出材料 和话题范围,且文章基 本是观点加材料。 0—27 不切 题 不正确 无章无法 另起炉灶、胡编乱造、 故事低俗,表达能力 差。 观点和立意完全不与材 料沾边,不会论证,没 有条理和逻辑。4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 2 分。 (二)不以立意定高下,但立意极重要 (三)不以卷面判分数,但书写很重要 (四)有题不扣分,但好题很重要 (五)不能硬贴标签,但扣住关键词(原材料)很重要 (六)举事例不可少,但分析说理很重要 (七)满 800 字不扣分,但篇幅段落很重要 (八)不提倡开门见山,但快速入题(提观点)很重要 四、关于审题立意 (一)论述类材料作文: 1、通读材料,读懂并思考。 2、找出关键词并结合材料思考其含义。 3、通盘考虑原材料,或综合或选一说法立意。 例 1:【2019 届南京一模作文题目】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 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会随之下降。 分析:这是一则关系型材料。材料涉及的核心词语有两个。“视野”,指 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也指人思想或知识的领域。视野可大可小,可虚可实。 “幸福感”,指人类基于自身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主观情 绪。这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意义 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材料以“有人说”、“也有人说”呈现两种言论,表述两种观点,这在结 构上属于并列关系,在内涵上是对立统一关系。这则材料围绕“视野”的现象 探讨“幸福感”的强弱,把人对外部世界的体察与自己内心的满足度结合起 来。 例 2: (2018 江苏高考)5 20. 根据以七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 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 明。 这是一则发散型材料。“语言“是关键词,前两句是对语言的解说,第三 句是立意的抓手,最好择其一点入手。 例 3: (2020 届南通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70 分) 共赢是世界潮流,是时代话语,是积极心态,是获胜法宝。相互尊重、友 好相处、取长补短、强强联合……都可以实现共赢。共赢当下精彩,共赢明天 瑰丽。 例 4: 2020 届南通二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 积淀,是一笔财富…… 例 5: 2020 届南通三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现代建筑依稀可见古典风貌,当代生活依旧留存传统习俗,时代青 年依然信奉儒家精髓......现在与过去总有着密切的联系。继承过去,文 化得以延续,精神得以弘扬,文明得以发展...... (二)特殊的关系型材料处理 有些并非一对关键词的组合,而是一主一次,例如 2017 年:车与人生社会,时 代的发展、世间的真情、观念的变迁、人生的哲理,这些是着重要抓住的,是 立意的切入口,而车只是一个写作的由头,当然,这个由头绝不可少,且需要 巧妙运用。 例 1:(2016 江苏高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6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 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 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例 2: (2019 江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 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材料以“水”“盐”设喻,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整个文题借 “味”说理,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够激活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 实意义。 物各有性,这其实是一个面,“水至淡,盐得味。”这就是阐释了“物各 有性”的内容,这是点。“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个“加”是 同类的加,同一性质的“加”,而后面的“盐”亦是如此。“酸甜苦辣咸,五 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这个是材料的重心,体现的是“五味调和” 才能“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这个是提示延 伸方向。 例 3: (2020 届南京三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生活是水,水不等于诗。水受热而产生水汽,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 作七彩的虹,这美丽的虹才是诗。 (三)叙述类材料作文 1、理清人、物及其关系 2、理清事件各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时、地等)7 3、选择适当的角度,某人、某物。 3、选择适当的方法,一般采用因果法。 例如【2019 届高三期初作文题目】 童话里的灰姑娘穿着一双水晶鞋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艳惊四座。然而,英 国莱斯特大学物理系的一群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灰姑娘体重 50 公斤,鞋跟 高度超过 1.3 厘米时,一旦走路,水晶鞋就会被踩碎。学生们在论文里给灰姑 娘建议:“如果想获得王子的心,一定不要穿水晶高跟鞋。”研究论文发表在 该校的物理学期刊上。 这则材料的主体事件可以概括为:一群大学生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童话并且 发表论文。 材料表述有三个层次:一是交代童话的相关情节,尤其是水晶鞋的特殊效 果;二是叙述大学生对水晶鞋的设计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主要发现;三是研究 论文发表在学校的学术刊物上。 材料提供了几个方面的信息。几个大学生的研究对象是童话,属于文学领 域;研究方法是物理分析,属于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否定了童话中带给主人公 惊喜的水晶鞋的情节设计,并且受到学校的肯定。 因此,根据材料的主体事件,我们可以有几个思考的角度:关于水晶鞋, 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方法,关于学校的态度。 1.大学生的研究角度。 可以肯定:如,科学研究要有奇思妙想,用科学为生活解困,等等。 可以质疑:如,超越功利,不要窒息想像空间,等等。 可以辨证:如,让科学与艺术同行,理性与感性并重,等等。 2.水晶鞋角度。 可以肯定童话的美感与想像,也可以肯定物理研究的精确与科学。 3. 学校的角度。学校公开发表学生论文这一举措,是对学生的支持与肯 定,如引导创新性研究,倡导跨界式学习,等等。这不仅证明学生的研究具有 一定的价值,也说明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五、关于考场作文文体的选择 1、记叙文8 2、议论文 3、散文 4、微型小说 我的建议: 1、谨慎选择 2、早作准备 3、练熟练透 六、关于议论文中的常见问题 1.强拉硬扯假说理 人要有距离,只有有了距离才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主见。如若没有了 距离,人便丧失了独特的思想和主见,盲目地跟随那些错误的选择,最终化为 一副智慧行走却丧失了自我意识的皮囊。我们要学习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不将自己归类于世俗之人,与之保持适当的距 离,最终成就了诗仙之名。《适当的距离》 2.牵强附会不讲理 上世纪 20 年代,梁实秋远赴美国留学,船上,他与冰心相遇。梁回忆当时 的场景:“冰心女士就如她的名字一样,颇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当 时有人将他们互相介绍给对方,冰心问:“我主修文学,你呢?”梁回:“文 学批评。”二人无言。二人的距离由此拉大,隔阂也由此产生。因而,距离是 人与人交往中产生隔膜的重要因素。距离的产生,其本质还是根源于对于他人 的偏见。因为偏见,所以不愿意拉近距离,深入了解对方的心灵,因而产生种 种事端与隔膜,甚至于兄弟阋墙。1923 年,周作人听信其妻“鲁迅轻狎她”之 语,再加上当时鲁迅与女学生交往的流言,于是愤然与其绝交。《拉近距离》 3.由此及彼转话题 只有让人与人之间重拾信任,将本已合上的心门再次打开,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才能真正被缩短。而信任的产生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当欺骗与谎言 大行其道时,信任只不过是一口空谈,在网络平台上,如果我们都保持真实, 让本应纯净的网络回归之前的净土,那么我们所收获的则是一群你本不认识的 良师益友,人与人之间正能量的传递与延续,我们会相信社会的美好,距离则 产生了美。虽然我们相距天涯,但我们的言行举止会传递善,我们可以将善传 到更远的地方,用我们的善来融化他人内心的坚冰,让他们也成为传递善意的 一员,那么我们便没有加剧内心的“孤岛状态”,没有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 来越远。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做的是借助网络将善传扬之天涯,授 人以善意,别人同样会敞开怀抱来回复。善意的传递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9 缩短,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与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他人以 善意,你所收获的也是他人的坦诚相待,不论距离远近,不论认识与否。 《缩短心的距离》 4、堆砌论据不分析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片断)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 年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 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是 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七、关于考场行文 1、建议列出简要提纲 2、多问几个为什么 3、重点阐述为什么,而非是什么或怎么办 4、紧扣原材料和关键词 5、不可更换关键词 6、做点辩证思考 7、论据要简短,分析要合情合理 8、卷面要好认 9、字数务必要足够,段落不多也不少 10、论证方法要多样,语言表达要有点文采 八、例文展示 【例文展示 1】【2019 届高三一模作文题目】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 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会随之下降。 幸福像花儿一样10 南京市秦淮中学高三语文组 温立功 1 有人说,视野小易满足,幸福感就增强。乍一听言之有理,似为经验 之谈,细思则荒唐至极。何谓视野?乃人之见识,见不多识不广,幸福感就增 强?则足不出户、目不识丁者幸福感岂不爆棚?(简述分析原材料,提出观 点) 2 其实,这种由视野小所织就的幸福感不过是一种错觉,犹如井底之蛙 仰头所见的碗口大的天,以为只要轻身一跃,便可纵横天下,妥妥的是顶天立 地的盖世英雄。真可悲可叹也!亦如皇帝的新装,在众人吹捧的谎言里,那位 皇帝罔顾事实,摒弃认知的常识,穿着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感觉良好的活在满 满 的幸福感之中。这肥皂泡般五彩的幸福,一旦被人点破真相,便丑态百出, 幸福感也瞬间化为乌有,留下一地鸡毛任人踩踏,徒增笑柄。看来,我们切不 可做唐吉珂德式的假英雄,不可在幸福的表象里手舞足蹈。(剖析原因 1) 3 视野小幸福感就强的谎言,也是数千年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的生动再 现。统治者们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计的压制民众思想的成 长,控制科学文化的传播,掌控社会舆论的导向,竭尽所能的培养甘心为奴的 顺民。他们给民众描绘出“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图景,竭 力散布小农意识、小富即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精神鸦片,打压一切妄图 跳出井口观天的“青蛙”。如此,民众视野变小,一个个“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皆成顺民,沦为剥削阶级驱使 的工具。试问,这还有何幸福可言?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统治者钳制民众视野的企图终究破产,鲁迅先生曾 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愚民政策的实质绝非幸福,而是“吃人” !(剖析原因 2) 4 当下,此种视野小幸福感就强的谬论仍不绝于耳,大有泛滥之势,已 成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有人抱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古训良言,关起门 来过小日子;有人守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金科玉律,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 地。他们鼠目寸光,视野短浅,眼中有利益,心内无格局,在精心编织的安乐 窝里做着幸福的春秋大梦。试想,倘人人如此,国家安全谁来守卫?社会秩序11 何人维护?民众福祉有由谁来增进?须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剖析 原因 3) 5 幸福感是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感知,狭窄的视野必带不来真 正的幸福感。幸福其实就像花儿一样,跳出墙角,张开双臂,迎接阳光雨露, 拥抱广阔天地,方能盛开灿烂鲜美的花朵。我们也当如此,拓展视野,见多识 广,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一片幸福的沃野!(提出解决办法,类比论证收尾) 【例文展示 2】(2020 届南京三模下水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生活是水,水不等于诗。水受热而产生水汽,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 作七彩的虹,这美丽的虹才是诗。 扛住生活放进诗 南京市秦淮中学高三语文组 温立功 人言生活是水。水者,无色无味,具朴素平凡之状,无色彩缤纷之貌。日 常如水,生之必需,却少有激情与绚丽。生活若止步于柴米油盐,自满于吃喝 饮食,该是多么无聊与无趣。生活不该只是“水”,更要有彩虹般的诗。然水 欲为虹,必受其“热”! 人都有梦想,都有诗和远方,大者如悬壶济世、普度众生,小者如修身养 性、独善其心。生活是水,意即生活首先是平凡你我的日常起居,是饮食男女 的忙碌奔波;诗则是你我心中的远方,是生生不忘的执念,是人生期许的梦 想。生活可以是水,生活更可以是诗,生活与诗,相隔着的是水化为虹的涅 槃,这需要将生活之水“加热”的磨砺。 人间之事,不经磨砺难有成功者。水化为虹的蜕变,受热是关键的一步, 若没有接受热考验的勇气,只安然于舒适苟且的当下,水便只是水,生活便只 是生活。《警世贤文》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倘没有迎难而12 上、无畏艰险的胆识,坦然直面“火热”的考验,哪有迎来绚丽彩虹的一天。 《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生活便似这璞石,不事雕琢,难得美玉。 生活是平凡而琐碎的,“加热”是对生活之水的提炼与升华,是去粗存 精、去伪存真的必要过程。唯有加热生活之水,方有见虹之日,才可迈近心向 往之的诗。水不是纯净无尘的,它定然掺有渣滓,含有杂质。生活亦然,它并 不只是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也必然有阴云密布、枯叶凋零,从生活到诗,犹 如从水到虹,就必经加热剔除杂质,留下纯净的水汽;而生活中的沉渣杂质也 需经磨砺而升华,从荆棘小径处奋力抽腿,迈向康庄大道的诗和远方。 然而,有人自满于生活是水,并不满心期待生活之虹,究其原因,首先是 鼠目寸光,自得于眼前的苟且,把衣食无忧当做生活的全部,小富即安,胸无 大志;更在于他们不愿也不敢正视生活的磨砺,在生活的“受热”面前,两股 战战,恐慌懦弱,甚至谈“热”色变,只求逃避与苟安。这样的人眼中有小 利,心内无理想,把生活等同于生存,把梦想矮化为得过且过,对他谈 “诗”,不啻对牛弹琴。 生活是水,是梦想之舟进发的竞技场,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 狂沙始到金。不要被生活这潭水迷住了双眼,拖住了双腿,去勇敢接受“热” 的升华,心向彩虹。 愿诗长存于远方! 2020/6/3 参考题目: 1、愿将生活化作诗 2、我站在生活与诗之间 3、且待生活化诗时 4、生活是水更是诗 5、从生活到诗有多远? 6、相爱相杀的生活与诗 7、左手生活右手诗 九、考前冲刺复习建议13 1、做好素材积累,最好分门别类 2、做些素材点评,以锻炼思维 3、再看一些考场佳作,吸收借鉴 4、对自己的(考场)作文做升格训练 5、再做几次审题训练,确保考场审题无误 十、2020 年高考作文趋势预测 1、基本上仍会是论述类材料作文。 2、会有一到两个关键词。 3、仍会侧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 4、较大可能性是关系型材料。 5、小概率会与新冠疫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十一、2020 高考作文预测性练习 【原创试题】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筷子,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具。它功能多样,可夹、可挑、可戳;它 传承千年,从远古至于今日;它承载亲情,又发人深思。可以说,一双小筷 子,生活大天地。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