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最新名师高考作文原创预测 升格导写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最新名师高考作文原创预测 升格导写

ID:347589

大小:2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最新名师高考作文原创预测 升格导写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 分)。【2020 届高考考前原创预测题】 材料一: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 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 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袁枚《黄生借书说》 材料二: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 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 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 【升格作文】 寄托时代,发挥主观 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有“书非借不能读也”之说,总结出哲理名言。类似现象 在今天的生活中也不胜枚举:我们读遍了别人的书籍,却从未静下心来悦纳(?)自己 拥有什么;我们眼中的风景总在远处,却时常忽略身边的美好……在浮躁于当下的现象, 是底蕴太不知足,还是太过自信满足?在我看来,依靠外在的“借”谋求进步并不是坏 事,但还应主观努力。 君子博学,善假于物。能够依靠外界有利条件,谋取自己的成功,是一种难得的智 慧。古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今有写下《今人登黄鹤楼》诗句的华中师大保安陈金平。 偶得的一本《毛泽东诗词》,让陈金平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三十年间写古体诗近五 千首,终于实现了做诗人的梦想。当我们借助外物时,我们会格外珍惜,像范仲淹习得 读书之苦,宋濂也曾得道于求学之艰。古人成功大多是博学而善假于物,因为条件有限, 不能具体了再努力。 战胜懒惰,亦靠自己。惰性是人的天性之一,人人都有,就看你是被惰性战胜,还 是战胜惰性。战胜了惰性,成功的几率就大;被惰性战胜,成功的几率就小。古人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志也。”可当我们有优于别 人的资源时却变得挥霍无度,或拥“资”自重,懒惰松散。袁枚说:“七略四库,天子 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非读书然, 天下物皆然。”拥有时不以为意,失去了才懂珍惜,是人面临的最大纠结。一本好书, 买后不该抛诸脑后;一首好诗,咀嚼品味再收藏。若无人督促,懒惰心理就会战上风, 不思进取。因此,借书——敦促——努力,似乎不可或缺,但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守 住乾坤,如此心灵可有安放处。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但是,改变自己,光靠外力还不够,辩证法说的好:外 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一名有志者,唯有 树立雄心壮志,寄托于时代,方能放眼未来。把理想寄托于时代,先要充分利用个人才 志,懂得凭借。在物质丰盈,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借鉴,就看你如 何把握机会来选择。从《站着上北大》走红网络,再到湖北大学“励志保安团”励志圆 梦,都在题醒我们:机遇与挑战并存,敢拼才会赢。“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 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于时代,借助祖国 发展,明天总会比今天更精彩。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寄托时代,放眼未来,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升格指导】(749——975 字) 一是题目《寄托时代,发挥主观》,画龙点睛,本身又对立统一,具有思辨性:“寄 托”就是“凭借”;“发挥主观”告诉我们:凭借+依靠自己的力量,方能成功;二是分 层次论述凭借与战胜自我+内外因结合。这样论述使文章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三是 善于运用举例、对比的论述方法,有理有据,观点鲜明,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四是 写作过程中,注意了句式的变化,整散结合,灵活多样,个别的句子有文采、有个性化; 还要注重说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文章(60 分)。【2020 年高考语文考前原创预测】 国家领导人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20 年春天, 新冠病毒在全球大规模爆发,中国是最早受到新冠病毒攻击的国家。疫情爆发后,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成立“战役”指挥部,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挂帅指挥,统筹安排,党 政军民全员参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悄打响。历时七十多天的人民战争现已接近尾 声,4 月 8 日武汉“封城”结束,新的生活正在开始。 作为时代中学生,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相应政府号召,“停课不停学”;而作为高 三的莘莘学子中一员的你正在加倍努力,积极备考。你是怎样认识“出卷人、答卷人与 阅卷人”的论述的?请结合现实生活和居家学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演讲稿,在开学典 礼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全国试卷,现中国本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再一次与你们相聚在这个美丽纯洁的校园里。在这个漫长的假期 里我们都经历的些什么?本该热闹非凡的除夕夜变成了居家隔离,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 变得沉默孤寂。世界疫情不断蔓延,98%的国家 500 多万人感染,超过数万人的死亡。 地球村正在被疫情改变,一场全国性的“大考”正在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开卷考试的内容,疫情就是命题人所有人都是答卷人,考场就在 身边,人民就是监考者和阅卷人,要求所有人都交卷。我们又该如何完美的交上答卷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认真,高效的做事风格。中国武汉抗疫一线,十几天建成火神山医院,让世界都为 之震惊。2020 年 1 月,中国疫情突然爆发,在这个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中国以最快 的速度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并且在十几天后正式投入使用。是工匠们的认真和高效才能 让火神山医院如此完美的建成。让那些已经无处安放的患者们有了一个救命的地方。 团结和信任的社会风气。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 1/5 的人口大国,但是在这疫情期 间所有人都团结起来为抗疫打下夯实的基础。中国人口庞大,各大车站,交易场所人口 密集,人流量大,但只要国家一号召,我们必想应。所有人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有条有序, 毫不慌乱。是我们的团结与信任,才没有像某些国家一样发生动乱。成功的度过了这场 疫情。责任与担当的人性。众所周知,84 岁的钟南山院士重归抗疫战场了。84 岁呀,一 个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一个本该子孙绕膝的年纪。却在告诉他人居家隔离之后, 毅然奔赴抗疫一线,没有犹豫,没有抱怨。是什么让钟南山院士明知前方的路,艰难险 阻却依然奋不顾身呢!是因为他的责任与担当的人性啊!因为他知道他自己身上的责 任,所以他勇于担当,承担一切。 人生就像是一场大型的考试,有无数种新题型等待着我们,有无数种可能等待着我 们,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未知呢?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答案了吧!对,就是认真高 效的做事风格,团结信任的社会风气,以及人性的责任与担当。听了今天的演讲,想必 大家都有很多的感触吧。我也正是这样。我的演讲要结束了,在这里祝愿你是星空中最 闪亮的星,无法掩藏,愿你是大海里最自由的船,无拘无束。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参加这场大考所有人。今年花开正好,愿你我都好。风雨同舟,永不言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升格作文】 疫情为题,全民通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疫情为题,全民“通考”》。 2020 年,注定是我们生命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从武汉封城开始,我们便知道疫情 之重,接下来便是春节取消拜年聚餐,公交停运,交通管制……各省市对口驰援湖北。 日夜兴建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亚洲、欧洲、美洲、澳洲……世界已 超过 98%的国家,500 多万人被感染,死亡已超过十数万人,地球村正在被疫情改变, 一场全球性的“通考”正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开卷考试的内容,疫情就是命题人, 所有人都是答卷人,考场就在身边;人民就是监考者和阅卷者;要求每人都必须交卷。 考试,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同学们,疫情十分严峻,人类的命运似乎就在魔 鬼的手中,他在对着我们狰狞地嗤笑。但我们没有退缩,退缩没有出路,只有顽强地抗 争,按时交卷。总书记在关键时刻发出号令:“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的号召, 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关键时刻军队冲上去,警察冲上去,白衣天使冲上去;各省市对口驰援武汉,就像当年驰援汶川一样,只有武汉赢,湖北才能赢; 只有湖北赢,中国才能赢。这考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考验八千多万党员的战斗力,既 然输不起,就必须打赢。事实证明,他们给出了人民满意的答案。 答题,科学家与医生们团结合作。钟南山院士的回答一言九鼎,百姓放心。作为一 个资深的曾经战胜非典病毒的“答卷”专家,立刻奔赴武汉这个重点“考场”。带领指 导科研人员这些“考生”调查研究,正面“试题”;花木兰一样的战士巾帼不让须眉的 李兰娟院士最早提出封城的建言被采纳。她深入“灾区”,奔赴考场,关照这些重点“考 生”,带领团队,破解“难题”。还有许多张文宏一样的专家医生参与破解难题,硬核医 生病毒猎手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情怀火热的余昌平医生:面对死神,谈笑视频。 进鄂赶考,奉献一切,用生命答题,直面试卷,冲向阻杀疫魔的战场。 答卷者还有像韩红那样的歌唱家。朋友们,千金散尽,只愿人民平安幸福;方舱读 书哥身在病床,心在书中的快递小哥汪勇……同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人明白:祖 国有难,八方支援;在大考中奋勇争先,勇赴国难。 中学生听从指挥,认真上好网课。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戴口罩,勤洗 手,保持间距,不为国家添麻烦。高三备考,努力复习,为七月冲刺,为医学梦想,坚 定学医信念,这便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传奇一代人的铮铮誓言。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升格指导】(1131——995 字) 一是题目《疫情为题,全民通考》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揭示中心;二是符合演讲 的基本格式,还要注意营造演讲的情境与氛围,在文中经常穿插“青年朋友们、同学 们”;三是层次与结构安排清晰,条理分明,从不同角度紧扣“考试”把疫情当做考试, 形象逼真,检验了执政党,检验了党员干部,检验了军队警察和基层组织,还有人民群 众,包括我们学生,都通过了这次大考的验收;四是最终表达了高三学子在疫情中的成 熟与成长,立志报考医学,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为了人民身体健康,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利益至上”使作品达到空前高度。答课标卷,展中华文明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与你们再次相聚这美丽的校园。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们经历与成长。本 该热闹非凡的除夕夜变成了居家隔离,本该合家团圆的日子变得沉默孤寂,本该……世 界因疫情蔓延,98%的国家 500 多万人感染,超过数万人死亡。地球村正在被疫情改变, 一场全球性的“大考”正在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开卷考试的内容,疫情就是命题人,所有人都是答卷人,考场就 在身边,人民就是监考者和阅卷人,所有人都必须交卷。在这场“考试”中,我们如何 交上完美合格的答卷呢?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认真务实高效的做事风格。中国武汉抗疫一线,十几天,数万名劳动大军,起早贪 黑,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他们用中国速度,建成了火神山医与雷神山医院, 让世界为之震惊,并且在十几天后正式投入使用。大批感染者得到有效救治,人们的生 命得到抢救,他们发扬的是工匠精神,在认真高效中,完美的建成了抗疫医院。充分体 现了“以人民为核心”,人民利益至上精神,政府向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团结信任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 1/5 的人口大国,但在疫情中所 有人团结起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为打赢抗疫保卫战奠定基础。八千万党 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军人行动起来,公安干警行动起来,十四亿人民行动起来,保 卫各自小区,驰援武汉。武汉赢则湖北赢;湖北赢则中国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 省市积极驰援。团结信任中扭成一股绳,共同应对灾难,执政党向世界递交了合格答卷。 责任与担当展示人性本真。17 年前非典肆虐时,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冲锋 陷阵,击退疫魔;今天,84 岁钟院士、73 岁李院士披挂上阵重归抗疫战场。84、73 岁 呀,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本该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他们却在告诉别 人居家隔离后,毅然奔赴抗疫一线!没有犹豫,没有抱怨。是什么让科学家们明知前方 艰难险阻却依然奋不顾身呢!是因为责任与担当的人性啊!因为责任,所以他们勇于担 当,这就是知识分子向人民递交的超级满分答卷。 人生就是一场场考试,有无数的新题型等待我们,无数种可能等待着我们,而我们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一边上网课,一边观看新闻,每天都被抗疫事迹感动,从逆行 者身上,我们学到了认真高效的做事风格,团结信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责任担当的主 人翁意识,以及人性与人文精神。 大考后我们成熟了,要把民族“抗疫精神”承传,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向祖国递 交了满分的答卷。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所有参考者,致敬花开正好的抗疫学子,愿七 月续写属于我们的辉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 生命点燃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升格指导】(934——1095 字) 一是题目《答课标卷,展中华文明》契合材料与中心。在幽默中,表现出青年学子 积极向上的信念;二是开头结尾符合演讲稿的格式,同时在演讲中间,还要随时穿插 “同学们!朋友们”等字样,意在营造演讲情境,表明演讲与对话有听众和对象;三是 层次清晰:从政府、执政党、知识分子到我们都递交了合格的答卷四个层次描写论述抗 疫中各个层面团结一心,共同应对,保卫我们的家园的决心勇气和行动,用“考试”贯 穿始终,将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将党领导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充分体 现出来,歌颂了党和政府,人民军队警察还有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普通人展示的抗疫 精神。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