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素养提升:民国大师们上课开场白,领略不一样的大师风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素养提升:民国大师们上课开场白,领略不一样的大师风采!

ID:347701

大小:18.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素养提升:民国大师们上课开场白,领略不一样的大师风采! 穿越回民国上课,老师们的开场白,各有千秋,既见秉性,又现风格。有的一开始 就把课堂气氛搞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不同凡响, 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梁启超: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 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 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另外还对学生以兄 弟相称,真是亲切啊。 梁启超说:“吾爱孔子,吾更爱真理。”1929 年,梁启超身体状况渐趋恶化,学生 谢国桢和萧龙友劝他停止工作,多多休息。梁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 不久不治而逝。 1982 年,谢国桢因病住院,犹坚持看书不已,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去看他,劝他养病 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师训不可违!” 刘文典:“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 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 也没有人懂。”讲到得意处,他一边吸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沈从文:你们睡觉可以,不要打呼噜 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授课技巧却 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 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 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 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 隅反”才行。闻一多:痛饮酒,熟读《离骚》 也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譬如大诗人闻一多。闻一多上课时,先抽 上一口烟,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他的口才又好,引经据 典,信手拈来。所以,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 有的人甚至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上课。 启功、胡愈之: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 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引起笑声一片。 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 “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 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 辜鸿铭:割心里的小辫子难 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 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 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 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 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 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章太炎: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 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的学问很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 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 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 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 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马衡: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先知道什么是真的 马衡在北大讲“金石学”,带学生去故宫看商周青铜器。学生问他:“何以知道是 真的?”马衡说:“若要知道什么是真的,先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学生又问:“那么, 又何以知道什么是假的呢?”马衡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的!”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执教于中山大学时,讲课时校内教授旁听者常多于学生,陈因此有“教授之 教授”的称谓。 1953 年 12 月 1 日上午,在陈寅恪家里,汪钱和自己的老师陈寅恪作了一次长谈。 陈寅恪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我要 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 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 陈寅恪说:“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学 问道德之外,另谋求生之地,经商最妙。”还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 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 陈寅恪每次讲课,开宗明义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顾颉刚:学问上要小题大做 一次习作,学生引用《资治通鉴》。顾颉刚说:“引用古书资料,要用原始书,《资 治通鉴》是二手货,不足取信于人。”又一次,学生粗心大意,写错字,老师骂他:“要 细心,一个字都不可轻轻放过。” 再一次,学生出大题目要写作,这次老师骂他更狠:“你的毛病好出大题。要知道 大题目费大功夫,不易做得充实;小题目可以做得充实有力,无懈可击。某些事,可以 大题小作,在学问上则要小题大做。” 古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 古直在庐山东林寺设帐收徒,杜宣等人前去听课。古直问他带了什么书,杜说只带 了一部《辞源》,古直勃然大怒说:“怎么我的学生用《辞源》?”杜宣说:“我不认识的字,不查《辞源》查什么?”古直更加怒了,大声地说:“怎么,我的学生查《辞 源》?”后来古直缓和下来,才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不懂的字,要查《说 文》,查《尔雅》,查《水经》。要查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的地方,这样才可靠。《辞源》 这一类书,是二手货。我们做学问要有穷根究底的精神才行。” 黄侃: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 章太炎、刘师培、黄侃三人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有一次,刘师培感叹自己生平没有 资质优秀的弟子堪当传人,黄侃即朗声问道:“我来做你的关门弟子如何?”刘师培以 为黄侃只是开玩笑,便说:“你自有名师,岂能相屈?”黄侃正色相告:“只要你不认 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第二天,黄侃果然用红纸封了十块大洋,前往刘家磕 头拜师。有人认为黄的学问更胜于刘,不必自轻身份,黄说:“《三礼》为刘氏家学, 非如此不能继承绝学,此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黄侃只比刘师培小两岁。 顾随: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每次步上讲台,常是先拈举一个他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就 此而引申发挥,有时层层深入,可以接连讲授好几小时甚至好几周而不止。有一次先生 来上课,步上讲台后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 渡人。” 先生首先阐明的,就是诗歌之主要作用在于使人感动,所以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 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 途径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 陶行知:“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 陶行知注重“启发式”教育,一次他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 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着鸡头让鸡吃米,鸡死活不吃;后来他松开手,让鸡自己呆在那 里,鸡却开始低头吃米。陶行知就此解释道:“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有让 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会更好一些。”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