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建模:从“守婚如玉”到“守脑如玉”,藏着作文立意的秘密
作文最拼的,是立意的高下。也即,你能给读者深刻的启示,最好让读者脑洞大开,
甚至醍醐灌顶,文章才是上品。
你是不是感觉自己的文章立意干瘪、枯瘦?是不是觉得文章立意如深冬的杨树,枝
叶全无,生机萎缩?
如何提升认识高度?建模师我也是上下求索,直到那天偶然注意到“守婚如玉”和
“守脑如玉”,灵光一闪,灵机大动。
我觉得,倘学生能彻悟从“守婚如玉”到“守脑如玉”的这种思维过程,且在实践
中加以运用,在作文立意方面,不仅仅是能升堂,几乎可以入室了。只此一招,天堑变
通途。
且听建模师慢慢道来。
01
归纳模型
《守婚如玉》,是由蒋雯丽、蒋欣等主演的大型都市情感剧。一听名字,就知道此
剧内容之大概了。社会飞速发展之下,市井诱惑光怪陆离,七彩烟尘迷惑了很多人的心
灵,坚守婚姻的纯洁、稳定,难。很难。非常难。
所以,守婚如玉,可谓字字千钧。
“守婚如玉”这四个字,显然传承自最古老的“守身如玉”。“守身如玉”是什么意
思?建模师问了下度娘,度娘答复如下:
守身如玉,保持贞操,像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听到这四个字,建模师的脑中瞬间映像的是,闺房里专注刺绣的小姐,书房里静心
弹琴的公主,小楼上望尽千帆的静女,还有,昆曲《牡丹亭》那缠绵的水袖和幽幽的眉
眼……
不能不说,从“守身如玉”到“守婚如玉”,电视剧《守婚如玉》“借”得真好。
这里的关键是,“守婚如玉”既借了“守身如玉”的“形”,又借了“守身如玉”的
“神”,情感与情怀齐飞,形貌与形体一色,形神兼备,确实妙极。不是吗?“守婚如玉”比“守身如玉”,只换了一个字,借“形”而换字;“守婚
如玉”保留了“守身如玉”的“坚守”之意,借“神”而更加出彩。
千万别小看、轻看生活中这类现象。小事藏大道,滴水有乾坤。若能彻悟这种
“借”,作文必将光华四射!
02
演绎模型
上面的原模型“守身如玉”,适用范围稍窄一些;但其衍生模型,适用的范围就无
比广阔了——我们借鉴原模型的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例,融汇自己的
感悟体验,就可以创造出无数的精彩认识了。
借鉴从原模型“守身如玉”到“守婚如玉”的思维方式,结合社会生活,就可以创
造出若干个深刻而精警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原始的“守身如玉”模型,但因为加
入了新鲜的生活感悟,即可成就高屋建瓴的大气哲理。
作家的思想是天生的吗?不是。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本事之一就是善于在借鉴的
基础上创造创新。
由此,若能从彻悟“守婚如玉”到“守脑如玉”的这种思维过程,且能在读写实践
中积极实践,假以时日,你也是个好作家。
原模型“守身如玉”,核心在“守”,使用比喻“如玉”强调“守”的程度、性质。
借而用之,则有了思维方式相同但内容不同的“守婚如玉”,妙哉。
继续借而用之,可有:守心如玉,守诚如玉,守拙如玉,守旧如玉,守简如玉,守
淡如玉,守清如玉,守廉如玉,守……
守心如玉:这个时代,信息如烟海,容易让人心境纷乱、摇摇摆摆。在纷乱中保持
定力,不被俗世烟云迷惑,不是“守心如玉”吗?
守诚如玉:如今诚信缺失,能在交往中保持一颗诚信的心,一诺千金,不是“守诚
如玉”吗?
守拙如玉:当下,精明被热捧,朴拙遭冷遇,很多人迷糊糊、惶惶然弃朴拙而选精
明。如此境况下,能坚定的保持心灵的朴拙,鉴定捍卫,不折不扣,不是“守拙如玉”
吗?……
如此,我们借用原模型的思维方式,融汇新的现象,融入自身感悟,创造出了若干
新的认识。用这类认识做文章立意,还愁文章立意不高远吗?
03
应用模型
如 2018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
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
“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此题,如果选择“兼容并包之器量”为写作内容,借鉴上面“守身如玉”的思维方
式,即可用“守器如玉”做立意统领全文。
如此立意,足以在众多的文章中鹤立鸡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