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抗击新冠疫情模拟作文试题名师导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抗击新冠疫情模拟作文试题名师导练

ID:347732

大小:21.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抗击新冠疫情模拟作文试题名师导练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省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被检出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确认此次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与该市场非法销售的野味存在关联。——中国疾控 中心 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 如果你听它的,然后改正,那它自然就会走掉。——钟南山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 格尔 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 ——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79 年)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与思 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命题。写作任务要求较为简单,既没有文体限制, 也没有交际语境的安排,所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因此,扣题 任务较为集中,无非理解清楚四则材料的含意及其之间的关联。 第一则材料说的是 2020 年肆虐神州的这场新冠疫情,包含的是人与病毒的 关系。疫情汹汹,可能是人们饕餮野味所致。这说明人类在自然面前不知节制, 不计后果。 第二则材料说的是疾病与人类的关系。钟南山院士认为,疾病对我们而言 是友人而非敌人,疾病不是来害我们的,而是来提醒我们的。这种说法打破了 人们的常规认知。意思明确了,可以适当做一些经验联想,譬如:“痛苦是自 然的警讯。”人感到痛苦时,其实是自然在向人发出警讯,警示人应该换一种方 式了,以前的方式错了才会导致痛苦。 第三则材料说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征服自然之日即我们遭受惩罚 之时。黑格尔的话告诉我们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2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人类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搏斗,从没有赢 过,至多输得不太惨罢了。因此,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应该节制,应该收起自 己的狂妄自大与勃勃野心。 第四则材料说的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也即人类与自然的關系。人类利用 自然应该要节制,要有可持续性,不能把地球踢成一个破球再交给后世子孙玩。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得为子孙的命运负责,不能占尽自然资 源。 归结起来,不难发现,四则材料涉及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的关键 词应该有“敬畏”“节制”“和谐”“平衡”“可持续性”等。命题要求谈的“感 悟与思考”,便可从这些词语入手。和谐、平衡是目的,节制、可持续性发展是 手段,而敬畏是人心应有的底色。 在写作时,尤其要注意扣题。所谓扣题,一是全文要围绕自己既定的论点 展开,不能游离,所谓“立意集中”是也。二是要扣住命题所提供的四则材料, 不可抛却四则材料来言说。这是作文入格的要求,不可不慎。若连入格都做不 到,考场作文是很难达到高分区域的。 【佳作展评】 心怀至诚敬畏,倾听自然警讯 郭可悦 面对人类不知节制的恶,自然的惩罚哪怕只是“拈花一笑”,那显微镜下美 如罂粟的病毒粒子便企图吞噬整个华夏大地。2020 年发生的这场新冠疫情让我 明白:生而为人,当为君子;君子之心,当存敬畏。 人源于自然且寄居于自然。清代曾国藩言:“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 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诚然,天地者,万物之 逆旅,而人卑微,不过万物其一,能不思珍惜?“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 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发出的警告,我 们是否听到?我们要有对自然给予我们生命的感恩与敬畏。 这场新冠疫情便是不敬畏自然的结果。饕餮野味者露出狂徒的放肆与偏狭, 以为自己已成为主宰万物的胜利者。可我们胜利了吗?在自然面前我们从来不 会胜利,至多是输得不太惨罢了。对此,先哲黑格尔早已警告:“当人类欢呼 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回想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漫 天雾霾,西班牙流感造成的哀鸿遍野,东非蝗虫的持续肆虐……所谓科技、权 力,在自然面前,不过是人类自导自演的儿戏。“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 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核物理学家兼散文作家詹克明敲响的这记警钟,3 不知又有多少人听进耳里、记在心里? 当然,病毒是自然敲响的警钟,而非丧钟。加缪在《鼠疫》中有言:“鼠 疫就是生活。”“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 了问题。”钟南山院士亦这么说。自然本是慈悲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但 自然又是最铁面无私的,会降下不容置疑的审判。警钟过后便是丧钟,丧钟为 谁而鸣?为不知节制与敬畏者而鸣! 武汉封城,国人告危,这便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最严重的警告。正如钟南 山院士所言:“武汉会过关。”然而“过关”之后呢?我们结伴从病毒的刀口艰 难走过,在病毒的荆棘林中开辟出一条生路,然后欢呼胜利?时间依旧流逝, 街市依旧太平,倘使这条生路上仅留下淡红的血色与微漠的悲哀,那么下一场 灾难又有多远?想想 2020 年的新冠疫情,距离 2003 年“非典”肆虐,不过 17 年!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属于大地, 但大地不属于人类。生命之网并非人类编制……”是呀,人类不是造物主,人 类只是造物主所造万物之一,怎能不对自然心存敬畏? 当然,敬畏自然并非畏惧惩罚,而是认清人类在自然面前卑微与渺小的本 质,在体会自然之伟力后待之以至诚与敬畏。 心怀至诚敬畏,倾听自然警讯。唯有至诚敬畏,方可换来天地万物与我们 的和谐共处。 【点评】 这篇文章有两个突出的亮点。1.审题精准。全文围绕“敬畏”展开,枝不旁 逸;四则命题材料也能自然镶嵌文中,扣题紧切,入格功夫做到了家。2.文脉清 晰。文章由眼前的新冠疫情入笔,提出中心论点;接着阐发“敬畏”的理由, 进而指出当下疫情汹汹即是不敬畏自然所致,一正一反,论证到位;最后再深 入探讨这一场疫情带给我们的反思,进而归结于“敬畏”,可谓一气呵成,也体 现了思考的深度。此外,名人名言的引用及化用、表达的文采,也为本文增色 不少。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2020 年 1 月中旬,当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没有引 起广泛重视,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的几句话叫醒了所有人:“这个病毒肯定是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 武汉。”1 月 18 日,84 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 组组长,“逆行”赶赴武汉防疫最前线。17 年前抗击“非典”时,钟南山就立4 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再次成为“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闫孝青和妻子娄绪英等四名湖北村民,2020 年 2 月 5 日下午将自 家菜地里采摘的花菜、白菜、生菜和菜薹等 1000 多斤时令蔬菜打包装车,支援 在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闫孝青一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疫情发生后,他与 妻子决定捐赠自家种的蔬菜,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张默斐是北京东城 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取消假期,退订机票, 每天“全副武装”,行走在大街小巷,马不停蹄地排查情况、汇总数据、撰写材 料,微信朋友圈里的运动步数总是居高不下。在这次疫情中,他们也是“逆行 者”。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与思考, 以中学生“李华”的名义给广大的“逆行者”写一封不少于 800 字的慰问信。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试题是典型的交际语境下的任务写作题。弄清命题人所给的语料 及所发出的指令与要求是审题关键。 首先,应认真理解命题语料的内涵。这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疫情背景下的“逆 行者”的,涉及不同层面、不同职业,他们各自表现出了“逆行者”的不同精 神品质。如钟南山院士,叫醒所有人,敢于讲真话;84 岁高龄依然奔赴前线, 忠于职守,无惧无畏。村民闫孝青和妻子娄绪英,自家尚不宽裕,却主动为抗 击疫情出力,尽一个社会公民的职责。张默斐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主动取消 假期,退订机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其次,分解命题人发出的任务指令。指令包括:1.文体有要求,写一封慰问 信;2.读者有指向,收信人为广大的“逆行者”;3.作者有规定,写信人为中学 生“李华”;4.内容有限制,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与思考;5.字數有要求,不 少于 800 字。这 5 项指令中,慰问信的具体体式又是关键。 慰问信属于公开信,首先得有书信体的一般格式;其次,内容是慰问广大 “逆行者”,须涉及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对他们精神的认可,对他们行为的称赞。 当然,内容还应涉及考生对“逆行者”所在的社会背景的思考与认识,以及对 “逆行者”的行为与精神的价值判断。 此外,考生还应该厘清“逆行者”的内涵。何谓“逆行者”?灾难面前, 有的人会因恐惧而怯懦后退,而有的人却将恐惧转化为力量,逆流前行。这样5 迎难而上的人便往往被人们温暖地称为“逆行者”。可见,“逆行者”是人们对 灾难中济世救民、坚守岗位、乐于奉献的英雄的称呼。 一篇考场作文,只有完成了题目所设定的所有任务指令,才算入格。否则,得 分就要受极大影响。因此,考生最好在草稿纸上分解清楚指令,完成一项就划 掉一项,以免指令遗漏而导致失分。 最后,写作时要紧紧扣住命题语料信息展开,但也不能完全“就事论事”, 而要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拓展,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佳作展评】 致“逆行者”的慰问信 胡淙宇 坚持奋战的“逆行者”们: 你们辛苦了! 风雨飘摇,疫情汹汹,这个新年是特殊的。宇内寂静无声,甚至能“听到 时间摩擦天空的声音”。然而,时间的声音便是你们战斗的号角:白衣天使,救 黎民于死亡的深渊;寻常百姓,亦有护众生于安宁的仁者。感谢你们,逆着生 命之光行走,把影子般的黑暗留在身前,去拯救更多仍在黑暗中的人。在此, 我要向心怀家国、无私奉献的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慰问,并向你们致敬! 致敬白衣战士,你们铭记医者仁心,一路前行。 前有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身先士卒,奔赴一线;后有无数的白衣战士“不 计报酬,无论生死”,全力驰援。在这条逆行路上,你们历经磨难:有的,白净 清秀的脸颊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醒目的血痕;有的,家中传来亲人离世的噩耗 唯有三鞠躬以表哀悼;有的,被病魔夺去生命,牺牲在一线……然而,你们深 知,在生命的双行道上,你们的逆行能为芸芸众生打开更宽敞的生命通道。不 论自己的前路是否会变成单行道,你们只管前行,绝不回头!林清玄“身着白 衣,心有锦缎”一语,恰是对你们最好的注释。生命的赞歌,便是你们的赞歌! 感谢寻常百姓,你们常怀忧国之心,一路相伴。 逆行之路上总有星火点点、温暖阵阵。闫孝青的千斤蔬菜,是爱心的写照; 张默斐的东奔西走,是责任的担负;无名“中国人”寄往疫区的数箱口罩,是 家国的情怀。6 金庸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问中国的脊梁何在?那便是你们 ——隐于民间的侠者。太平之时兢兢业业,寂兮寥兮;危难之时当仁不让,陈 力以出。鲁迅所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已不仅是一句 座右铭,更是刻在你们灵魂深处的彻悟。感谢你们选择逆行,让每一个人的丧 钟停止哀鸣,让神州大地重归太平。 祈福泱泱华夏,凝聚众人之力,一路守护。 亲爱的“逆行者”们,请放心,你们的身后有亿万同胞守护。全国各地为 你们献出“全村最硬的鳞”,痊愈的患者“不知道你的名字,却记住了你的样 子”,待在家中的人以“静”向你们致敬。前路纵然是悬崖绝壁,我们为你们搭 起人梯;纵然是万丈天堑,我们为你们架起桥梁;纵然是荆棘载途,我们为你 们披荆斩棘。我们尽一份绵薄之力,筑起你们坚实的后盾;我们祈一次真诚的 祝愿,换取你们灿烂的笑颜。只希望你们知道,我们所有人都在默默支持你们, 泱泱华夏不会被轻易击垮。 亲爱的“逆行者”们,你们的品格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你 们的大爱必将播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你们的壮举也必将镌刻在历史丰碑之 上。请相信,逆行之路的终点,是一束更耀眼的生命光华! 此致 敬礼! 支持着你们的中学生:李华 2020 年 2 月 14 日 【点评】 本文在任务指令的完成上做得很规范,符合慰问信体式,有清楚的作者 及读者的角色意识。在完成指令的基础上,文章注重行文结构的清晰性,有设 计感;语言表达颇有审美性,句式整散、长短结合,灵活而丰富,且金句频出。 写与读的关系如同金字塔塔尖与底座之间的关系,写作的顶点有多高,取决于 考生阅读的底座有多大。从这篇文章也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积累是很丰富的, 正是基于这样宽而厚的底座,作文才显得既符合章法而又灵动自如。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