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化解漫画类材料作文生死符(附:升格指津及升格佳作)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漫画反映社会热点,叩问公民灵魂,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漫画符合中学生审美要
求,有助于开拓中学生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有以上要点,高考作文命题钟情于
漫画材料作文就不足为奇了。生死符定生死,作文生死符立意夺魂,内容削肉,结构化
骨。立意是文章之魂,漫画类材料作文寓意是魂。漫画类材料作文寓意解读定生死。读
懂漫画寓意则生,纠缠于漫画的细枝末节则死。漫画通过画面和文字表达寓意,因此解
读漫画需要整体原则,找全漫画要素发现寓意;漫画通过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揭示寓意,找到图画之间图文之间的矛盾是确定寓意的关键。
下面,以《勿贪多》这道漫画材料作文为例,具体研究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拓展写
作思路,在考试中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解读漫画寓意,审题向死而生,魂立。
掌握方法,跳出漫画材料作文审题陷阱。整体原则,读全要素。结合文字画面解读
漫画。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
拳可出矣”。这些文字介绍了漫画内容,确定了漫画反应的社会热点。勿貪多第二次出
现,是一个母亲对小儿再一次的谆谆教悔,勿贪多也是漫画的题目。找到矛盾。手痛心
急拳不得出是矛盾所在,根源在于贪多。这幅漫画不只是说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已
经超越了教育本身,反映的是社会热点莫贪多的问题。莫贪多在漫画中出现了两次,却
极易被学生忽视,以致于学生中了漫画审题生死符。“有舍才有得 ”“知足常乐”“放弃
也是一种美 ”,这些错误立意皆是方法论,不是寓意,只有和贪婪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抓住寓意。多数漫画是讽刺性漫画,找到讽刺性就找到了寓意,漫画
作文审题才能向死而生摆脱生死符控制。
二、明晰立意,优化思路,从容写作
1 优化思路,寻找典型材料,丰肉。一些学生作文被生死符命中,半死不活缺
乏血肉。原因有二:写作素材,不会归类;思路僵化,想不起材料。可以以时间维度归
类材料,也可以时间维度寻找材料。勿贪多从历史材料上找。赵括拒绝母亲教诲,贪婪
于战功和赏赐,葬送 40 万赵军。大跃进,贪于经济发展速度,弄虚作假,严重破坏了
中国经济。勿贪多从现实材料找。人类贪于对大自然的索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商人
对利润贪多,假货盛行,毒害消费者。官员对钱财贪多,疯狂受贿,锒铛入狱。学者贪
名,学术抄袭,最后身败名裂。归类材料,优化思路,丰富作文血肉,战胜作文生死符。
2 优化思维,从不同角度印证立意,健骨。从历史到现实,用时间维度证明贪多
的危害。优选赵括事例和关于官员腐败案例,从宏观角度证明贪多危害个人,危害社会。
从社会不同领域正反说明立意。贪多经济速度,涸泽而渔,牺牲环境发展经济,断送了
社会发展未来;建立永安新区,发展高科技绿色产业,经济前景更光明。从环保反腐打
假多角度说明勿贪多,让作文骨骼强健血肉丰满,摆脱作文生死符控制。【范文展现】
勿贪则安
邹奕琳
鱼儿因为贪婪,挂于鱼钩之上;鸟儿因为贪婪,困于鸟笼之上;羊儿因为贪婪,
死于豺狼之口;人类也终将因为贪婪,而自取灭亡。因此,勿贪,则安。
贪婪是人的本性,材料中的小男孩因贪婪深陷困境,这也是在警示我们,过度的
贪婪会使我们走向毁灭。(“鱼儿”、“鸟儿”“羊儿”和人类的四个排比,紧扣住材料立
意生发铺陈,显得形象生动;但人类和第二段的小男孩是同质关系,未能紧扣材料,贪
婪的作用也是同一水平的重复分析,可以考虑二段合二为一,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贪是万恶之源,它源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强烈欲望,这欲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把,
过分的贪念终将会引火上身,自取灭亡。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过分贪婪挥
霍无度后便是身败名裂的万丈深渊。《悯农》的作者李绅本事体恤民情,感叹民生疾苦
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他却在科举高中并如愿做官后,摒弃了原先简朴的生活方
式,贪婪无比,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耗尽。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败,
而被贪婪浸染了的生命,只能逐渐凋零。贪婪如果侵蚀了你的心灵,人最终会沦为物欲
的奴隶。如果不能抑制住自己内心贪婪的小火苗,待它染成大火一片时,自己也终将葬
身火海。(诠释贪多内涵,运用李绅有力证明贪多危害,但把贪和欲望混同,不能准确
说明内涵,事例概述不够简练,影响论证。)
贪婪,会使我们深陷困境。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贪婪的种子,你能使它迅
速膨胀,同样也能使它静卧如常。材料中的小男孩正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为贪图瓶中
的果儿,不肯放手,手就无法伸出,导致“手痛心急”。换句话说,小男孩的贪婪使他
深陷困境,如果他不放下手中的果儿,他将永远无法摆脱那个瓶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
他的贪心作怪。同样因贪心而受到惩罚的还有清朝的“巨贪”和珅,同样是贪婪而受到
处罚,和珅遭到满门抄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当初的贪心在作怪吗?因此,少一份贪心,也给我们内心多一份平静。(和珅事例和李绅不同,强调了贪婪危及生命,深化了论证,
但贪婪种子的双重性和和珅事例联系不大,可以删除)
摒弃贪婪,需要我们学会放弃。贪婪的反义词便是放弃,换句话说,我们要想不
贪,便需要有所放弃,如果材料中的男孩放下手里的果儿,那他还会被困住吗?当然不
会,这就是告诉我们,克服贪婪便是要学会有所放弃。有些人不懂得放弃,任他的心灵
不断膨胀,最终酿成大祸。自我们的习主席上台以来,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反腐倡廉
的工作,无数贪官被纷纷下马,这些贪官中,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他们皆因
“贪”而断送了自己,他们没有能够克服自己的欲望,不懂得学会放弃,最后的下场也
只能是如此。(本段是承接上一段的重复论证,如果举一些学会放弃的事例,论证会更
有表现力)
贪婪使人失去理智,进而陷入危难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弃手中的果
儿”,方可全身而退。勿贪,则安。
【诊断报告】
本文运用排比开头引出论点,文气排山倒海,可惜前两段内容重复,分析危害
重叠,语言表述不简洁。作者诠释贪婪内涵,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运用比喻分析,运用
分论点层层论证,文章骨骼强壮,血肉丰满。但是诠释贪婪内涵不准确,把它等同于强
烈欲望,概述李绅事例语言不简练,和珅现代贪官论证重复,分析贪婪种子的双重性不
能和和珅事例密切结合,没有体现思维深度。故最终被定位为三类偏上卷。
【升格指津】
对于这篇文章的修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文章开头注意材料和立意结合,文采和思想一色。文章开头不能为了排比而排
比,排比要指向材料指向论点,要注意排比句内部的逻辑性。优秀开头,每一句话都能
指向论点;优秀作文开头,讲究句子的代表性和句子之间的递进性。
二是准确界定论点内涵。对于论点要区别和它相似的概念,通过比较,准确界定论点的内涵。
三是论据要典型概括,能多角度证明观点。论据叙述不同于记叙文,叙述要简要,
概括叙述为分析论证服务。要体现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珅和现代贪官事例看似不同,从
思维上分析处于同一层面上,是简单的重复贪婪的危害。
【升格佳作】
勿贪则安
邹奕琳
鱼儿因为贪婪,挂于鱼钩之上;鸟儿因为贪婪,困于鸟笼之上;羊儿因为贪婪,
死于豺狼之口;小男孩因贪婪深陷困境。这些现象在警示我们,过度的贪婪会使我们走
向毁灭。因此,勿贪,则安。 (合为一段,实现材料与观点齐飞,思想与形象一色。)
贪是万恶之源,它源于人们内心的一种病态欲望,这欲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把,
毁灭自己。《悯农》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叹民生疾苦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
但他却在科举高中后,贪婪无比,奢靡至极,最终道德败坏,官职被削,家财耗尽。李
绅人生成在简朴,败在贪婪。因此贪婪犹如万恶之花,浸染生命,侵蚀心灵,人最终会
沦为物欲的奴隶,生命葬送贪婪火海。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贪欲,让健康欲望点燃人生,
而不是让病态欲望——贪婪毁灭自己。(诠释贪多内涵,强调贪是一种病态的欲望,具
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学会运用比较确定贪婪内涵,文章立意更准确。)
贪婪,会使我们深陷困境。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贪婪的种子,,同控制它
会静卧如常,轻视它会迅速膨胀。材料中的小男孩正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为贪图瓶中
的果儿,不肯放手,手就无法伸出,导致“手痛心急”。换句话说,小男孩的贪婪使他
深陷困境,如果他不放下手中的果儿,他将永远无法摆脱那个瓶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
他的贪心作怪。同样因贪心而受到惩罚的还有清朝的“巨贪”和珅,同样是贪婪而受到
处罚,和珅遭到满门抄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当初的贪心在作怪吗?自我们的习主席上
台以来,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反腐倡廉的工作,无数贪官被纷纷下马,这些贪官中,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他们皆因“贪”而断送了自己。无论是和珅和现在贪官,
因为贪婪自取灭亡,因为贪婪危害国家。因此控制贪婪,我们就会多一份遵守法纪,拥
有一份祥和幸福的人生。(和珅事例和李绅不同,强调了贪婪危及生命,深化了论证,
把和珅和现代贪官归为一类,紧扣了分论点贪婪种子可以控制,也可以恶性膨胀。)
摒弃贪婪,需要我们学会放弃。放弃病态欲望抄袭学术论文,我们拥有安静的心
境认真的学术研究。放弃贪婪于经济的短期效应,放弃发展污染企业,永安新区拥有更
好的明天。男孩放弃手中的果儿,手不在困于瓶中。因此学会放弃贪婪,收获幸福与未
来(本段是文章的反面论证,加了现实社会热点,内容更充实,论证会更有表现力)
贪婪使人失去理智,进而陷入危难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弃手中的果
儿”,方可全身而退。勿贪,则安。
【升格简评】运用比较,明确论点内涵,使文章魂立;注意论据的层次性不重复性,
从多个角度论证论点,使文章骨立;注意典型论据的概述,使文章肉满;注意开头排比
的代表性指向性,使文章气畅。这种努力,提高了作者的作文水平,摆脱了作文生死符
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