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ID:347897

大小:5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一、原题重现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 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 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 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而细节夸张的 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 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 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陪同却非陪伴,相 守却不相知!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 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 发大家深入思考。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 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 的孝道。《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 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 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 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 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 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 (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首先在标题中药能体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在这次作文中最 好能有两个关键词“电子产品”“孝心”之间的关系。另外标题要有“合适的长度”,太 短无法涵盖内容,大而了了,不能激起人们阅读的兴奋点,像《论孝》《也说手机》等。 当然过于冗长的标题让人也会不知所云。 好标题分享:《放下手机,用心陪伴》《别让“滚烫手机” 吞噬“拳拳孝心”》《别 让手机冷落感情》《莫让“孝道”日渐冰冷》《莫让电视“替代”你》 (二)议论结构严谨,节奏紧凑。 审题立意后,我们开始梳理文章写作思路,使结构严谨整饬。这种时事评论性文章 的结构可以有几种模式,我们选择一种可以借鉴,如下: 1、概括画面,体现寓意 例如“疫情期间,万巷空寂。当你吃过晚饭后,客厅吊灯洒下温暖的光,本该从窗 角里透出的说笑声此刻没有了踪影,儿女们都一人抱着个手机,或仰或躺地堆散在某一 个角落。留老人在客厅看着电视,一家人倒是也分外“和谐”,这种场景仿佛也见怪不 怪了。 2、联系现实,重申观点 例如“当时代的巨轮缓缓而过,在 21 世纪的今天,网络太发达,人民的生活模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郑重的家书被电子邮件和电话取代。年轻人在网络里寻到了太多乐趣,老人们不懂什么是“奥利给”,不懂蹦迪,不能融入你的生活圈,你的陪伴缺少了, 他们只能从电视上的一点新闻和连续剧中找乐趣。长此以往,不断循环,你的忽视仿佛 让他们也产生了“网瘾”,那是种无奈的选择。老人们缺少的关爱,无处打发的时间从 “电视”里得到了发泄的出口,他们才会有这样的观念。如此这样,“孝”就被我们弄 丢了。” 3、分析危害、切中时弊或者重申意义、势在必行 例如“有多少次,我们只顾在手机上刷新状态,老人们在一旁欲言又止只为和我们 搭句话;有多少回,我们在忙着自拍、美图,却未察觉已经很久没和爸妈合张影了。小 时候我们踩着他们的脚印成长,长大后他们将我们视作依靠。小时候他们为我们挡风遮 雨,难道终究换不来年老时一次全心全意的陪伴?所谓父子一场,就是一次次相望和一 个个背影,轮回交替。我们改变不了自然时节的规律,因为“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 无法重现的幸福,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所以只能尽可能 的多些陪伴,少点遗憾。” 4、辩证思考,彰显理性 例如 “我们当然可以拿起手机,教父母上上网。手机是便捷生活的智能化工具, 它在亲情沟通上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正能量”。相隔千万里,一个视频,一声问候,足 以平复绵长愁思;一句语音,一行文字,让“爱你在心口难开”畅快吐露。它让天涯通 咫尺,却也让咫尺变天涯。” 5、大声呼吁,真诚炽烈 例如“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脚下是几千万公顷的土地,延绵不绝的家乡,耳 边是呼啸的风,是摇曳的柳枝和泛着波浪的河流。牵起他们的手,去散散步吧,等做好 了饭菜,唤他们吃饭吧,就像他们曾对我们做的那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莫让电视替代你去尽那份冰冷的“孝意”,多陪伴老人,去温暖他们有些冰凉而孤 独的时光。” (三)语言严谨整饬,逻辑缜密。 注意:善用修辞,整散结合,句式锤炼 例如:“进入了微时代,手机和亲情似乎互换了位置,手机成了生活伴侣,亲情却沦为了附属品。” “若从科技的角度来看亲情的距离,我希望,它很近很近;是千里之外分享 的风景,是字句表情包传递的关心唠叨,是“游子身上衣”的订单链接……。” 五、学生作品赏析 放下手机,用心陪伴 李慕童 本该其乐融融,一家人围坐话家常的家庭聚会上,儿女们却人手一个智能手机或是 平板电脑,只有两位老人边看边感叹儿女的“孝顺”不和他们抢电视。这样的场景早已 层出不穷,老人们平淡的话语中其实也暗藏苦涩与孤独,只是大多时候我们总是专注于 电子屏幕,很少关注推敲,只是一笑置之。 智能时代,各种营销平台和各类短视频应用程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饭圈文化、网 络文学甚嚣尘上,影视传媒等网站平台也愈发壮大蓬勃。五花八门的特色内容常常通过 网络传到每个人身边,擭取视线,占据时间,谋取点击量和关注量,这使得大多数年轻 人在网络世界中应接不暇,根本无暇顾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以抖音为例,短短 15 秒的视频让观众觉得并不浪费时间,可是就是这样短暂的快 感,逐渐消磨了你一天中大部分的时光,无从察觉更避无可避,只要点开就停不下来。 更甚之,有人把学习、工作的时间用来刷网文,把吃饭、睡觉的时间用来打游戏, 把陪伴家人的时间用来追剧……手机、网络早已悄无声息地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离不 开也抹不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连基本的正常生活都做不到,更遑论陪伴父母和长 辈们。 网络蔓延,产生了一批表面有儿女陪,晚年生活幸福美满的“空巢老人”,他们精 神上空虚寂寞,缺乏与儿女的交流,也短于接受新事物。穷其一生,他们哺育了自己的 孩子,最后却和儿女仿佛沦为“陌路人”般。是什么掏空了长辈与晚辈的爱和情感?是 网络,是手机? 究其原因,是子女们不会关爱父母,不够爱父母,否则我又怎么会因为没有营养的 无良小说和垃圾软件抛弃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父母们教会孩子学习知识,成为人才,却唯独忘了教他们爱与回报,这是一件可怜 又可悲的事,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爱可以自学,但父母却没有 时间等待,所以别等失去以后留下难补的遗憾,放下手机,试着远离网络,抓住稍纵即 逝的每分每秒,用心与父母交流,用心去爱。 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陪你长大,我们也要陪他们变老,与其将视 线落在冰冷的屏幕,不如回过头看看父母的满头银发,脸上的笑容,记住每一个音容笑 貌,铭记心间。 【点评】 这是一篇典范的时评文,小作者由漫画中的现象谈起,这种场景让人痛心的是它在 现实中比比皆是,接着作者究其根源,智能时代,大多数年轻人沉迷在网络世界难以自 拔,“根本无暇顾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会让这种人间冷漠剧不断的重复上演,然 后作者再深挖原因,这是“子女们不会关爱父母,不够爱父母”,几个字,足以震痛读 者,引人深思。当然,这一部分,还可以谈谈危害,会更有警戒之意。 别让“滚烫手机” 吞噬“拳拳孝心”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一首《清平乐》道出了农耕时代宁静而温情的生活场景,诗情画意,清 新悦目。而反观现代社会,又是另一幅画面:虽是子女团聚 ,但个个默不作声,对着 手机或全神贯注或痴痴发笑,老人在一旁无所适从,讪讪道“真孝顺,没人给我们抢电 视了……”自嘲中伴随落寞,讽刺里夹杂委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 你却在玩手机。 进入了微时代,手机和亲情似乎互换了位置,手机成了生活伴侣,亲情却沦为了附 属品。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资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 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 感“病毒”的入侵: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 往。特别是那些几乎被“智能”冷落的老年人——我们的父母,也在被我们抛弃。 别让“滚烫手机”吞噬“拳拳孝心”。有多少次,我们只顾在手机上刷新状态,老人们在一旁欲言又止只为和我们搭句话;有多少回,我们在忙着自拍、美图,却未察觉 已经很久没和爸妈合张影了。小时候我们踩着他们的脚印成长,长大后他们将我们视作 依靠。小时候他们为我们挡风遮雨,难道终究换不来年老时一次全心全意的陪伴?所谓 父子一场,就是一次次相望和一个个背影,轮回交替。我们改变不了自然时节的规律, 因为“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无法重现的幸福,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 裂,永无连接,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多些陪伴,少点遗憾。 别让“爱的能力”在手机外萎靡。手机只是便捷生活的智能化工具,本应在亲情沟 通上产生“正能量”,却在我们手中演变成阻碍亲情的障碍。难道没有朋友圈、QQ 群, 就没有了归属感?有父母守候的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与其日夜盼着不太熟悉的朋友 的“关注”,不如放下手机,仔仔细细端详身边这些亲切的面庞,他们在衰老,在被这 个世界遗忘。别再问“时间去哪儿了?”握着手机,却不知时光飞逝,亲情难再续。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 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赶快放下手机,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给他们一份真诚的 陪伴。 【范文点评】开篇引用诗句,描述农耕时代家庭其乐融融的画面,和漫画内容形成 对比。接着由漫画联系到现实社会,直接提出问题核心“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 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特别是那些几乎被“智能”冷落的老年人,也 在被我们抛弃。”。接着提出分论点——别让“滚烫手机”吞噬“拳拳孝心”,别让“爱 的能力”在手机外萎靡,构成递进。最后文章升华“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 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并呼吁大家“放下手机,倾情陪伴”。文章 思路清晰,语言成熟大气。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