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规则与道义”的精选素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规则与道义”的精选素材!

ID:347898

大小:1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规则与道义”的精选素材! 人们都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有时全靠规矩办事,却显得有些不符合道义。 规则与道义,便仿佛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规则让社会井然有序,道义则令世界充满温 情。 只看规则,人就可能只做规则规定的事情,而不考虑他人,没有人情味;只有道义, 人就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也不能 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规则与道义,其关系非常微妙。 今天,一起来看看关于规则与道义,我们能说些什么吧! 一、名句导航 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3,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 ——胡宏 4,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 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 引用心得: 在当今法治社会,我们的言行举止要以法律为基准,同时也要坚守道义与公德,让 规则与道义相辅相成。因此既要强调法律、规则的重要性,也要看到道义、公德的必要 性。二、热点时事 #陶勇医生恢复门诊# 2020 年 5 月 13 日,在被患者砍伤 114 天后,在自己治疗出院刚刚 1 个月后,北京 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恢复出诊了。由于神经断裂导致痛觉和温度觉的丧失,陶勇医生 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困扰,但他仍秉持着自我和解的豁达态度,以及医者仁心的职业胸怀, 回到了救治岗位上。 但陶勇医生也明确说,“对于凶手,能够理解,但不能够宽恕。”称“这不是我自己 一个人的事,而是千万医疗从业者从医环境的事情。我不能给大家留下‘医生随便打, 随便骂,他必须原谅’的印象。” 引用心得: 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受害的医生们都只能选择原谅和宽恕。但这符合 道义呢?又符合规矩吗?陶勇医生的态度和作法是正确的。我们要用道义和规矩,共同 为白衣天使们搭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江歌妈妈起诉刘鑫# 据《新京报》的报道:“2016 年 11 月 3 日凌晨,在日本东京中野区公寓,就读于 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当事人刘鑫成 为本案中的关键人物。2017 年 12 月 20 日 15 时,江歌被杀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 庭宣判,对被告人陈世峰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有期徒刑 20 年。” 江歌去世后,刘鑫作为江歌的老乡兼好友,其行为却令人心寒。许多网友都将其做 法界定为“以德报怨”。 今年 4 月 13 日,江歌母亲江秋莲将起诉刘鑫(现用名:刘某曦)生命权纠纷一案, 已定于 6 月 30 日上午 9 点在青岛市城阳区法院夏庄法庭开庭审理。 引用心得: 没有十全十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律,因为没有一个问题是单纯的。人心,是 这个世界上最捉摸不定的东西。江歌妈妈的起诉、网友的愤怒、事情的扑朔迷离,一切究竟将何去何从?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三、经典素材 #包公铡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他长大,供他读书、中第,直到步入仕途。但兄 嫂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却利用职务便利,贪赃枉法,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 举报。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决 定大义灭亲,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 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是因为职 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 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如何认识儒家“父子相隐”观# 儒家的"亲亲相隐“思想,来源于《论语 子路》中的一段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 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是: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 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 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值得肯定。孔子这种 观点,后来演变为儒家的亲亲相隐,即直系亲属违法适当包庇隐瞒可以不追究。这由此 带来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赞成父子互隐?父子互隐是不是会造成社会不公正?父子互 隐和大义灭亲到底谁更符合现代精神? 对于这些,你是怎样想的呢? 规矩与道义的微妙关系,其实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小时候都 会遇到的一个难题:好朋友做了错事甚至坏事,我们该怎么做呢?那么现在,你还有这 样“两难”的经历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