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全国各地联考作文试题解析(附:审题解析及精彩立意)
1、 河南四校模拟:网络众筹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8 月 9 日,新浪微博认证博主“公益记者马小马”发布了一则图文故事,题为“七旬爷爷
悬崖‘淘金’半个月,只够给重症孙子买一粒药:尽力了!”。此故事被迅速传播并感动众多网友,也
有不少人解囊相助。然而 9 月 3 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悲情故事却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故
事中 7 旬爷爷的孙子患髓系白血病需要一大笔钱来治疗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这位爷爷早已不用上山采
药,采药照片也系摆拍。并且,推动发布“采药救孙”故事的公益机构要收取 10%的筹款作为管理费。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着怎样的观点与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精彩立意】
参考立意:网络众筹不应“悲情炒作”;筹善款不能靠编故事;人们的善良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敛财
的工具;应该对网络众筹加强监管;人情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假”的泛滥;“善”需要与“真”
相伴,方能成就大美社会……建议写作时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这首散文诗,根据要求写作。
我看见春暖花开(节选)
曹阳葵
当每一片花瓣都摘下口罩
当每一片叶子都迎来阳光
我看见春暖花开
祖国啊,你经历了怎样一个寒冬
惊恐的眼神、静默的树梢
空旷的车站、孤寂的街市
病毒、隔离和医护车
一起在朋友圈呼啸
那江边的迎春花
快告诉我
是谁,让这片热土的春天又回来了
这遍地的鲜花,是多少平凡的“无论生死”的请愿者浇灌
这春天的丰碑,由无数逆行的“武汉加油”的志愿者铸就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写一篇读后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审题解析】
这是热点话题+明确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热点话题是全民抗“疫”。这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
活,了解热点人物事件,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正能量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自觉提高在面对国家危难
时,对社会责任和个人追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文体是读后感,要注意必须体现读后感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如题目应体现“读《我看见
春暖花开》有感”,可以直接以之为题,也可另立标题,以之为副标题;在行文中,特别是开头和结尾
的段落,最好点出是读后感。
行文中应体现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诗歌材料第一节暗示控疫成功,抗疫胜利;第二节回顾疫情,形势严峻;第三节照应第一节,追
问战疫取胜的原因;第四节回答问题,礼赞、铭记那些奉献的人。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首散文诗的
内容和含意都紧扣抗击疫情,写作时不能偏题;重点在于礼赞、铭记那些为抗疫胜利,为民尽心服务、
为国无私奉献的以一线医护人员为代表的各行各业的请愿者、志愿者、逆行者等,突出他们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爱国为民的精神。若重点写出现疫情的原因、疫情中出现的问题(散布谣言、抢购物品、
地域歧视、逃离隐瞒等)、疫情造成的危害等,属于偏题,42 分以下。若作文重点抛开抗疫写奉献、
平凡与伟大、英雄等,或当作诗歌鉴赏,重点写诗歌的语言、手法等艺术的,按严重偏题甚至跑题给
分,30 分以下。
2、 三湘联考:疫情时评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处春秋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宣扬正道,其志不移,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为收复中原失地,南宋将领岳飞出生入死大小百余战,精忠报国,他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朝鲜战争爆发,为保家卫国,毛岸英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作战,壮烈牺牲。参军前,他
不顾劝阻,说:“谁叫我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我不去谁还去!”
今年面对重大疫情,全国各地医务人员请战,他们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求奔赴抗
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我中华从来不缺国有危难而锐身自认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者。读
了上面的材料,你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记者
的身份,写一篇时评。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解析】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里说过:“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凡国之大事,都不可孤立看待。命题之初,有意将一场全民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事件放置在
历史的长河里来考量,以此激活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革命英雄主义。
自古至今,历朝历代,国有危难,从来不缺锐身自任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者。从孔子,到岳飞、毛岸英,再到新一代白衣天使,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传播势头之烈,扩散范围之广,都为历史上所罕见。关键时刻,
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公安干警和志愿者等踊跃参战。他们中间不乏大好青年,都义无反顾,
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和局外人。
立身历史的潮头,来看这场将疫情,便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了更大的意义。诸如民族精神、文明
根脉、英雄主义、青年希望、国家强盛等重大母题,都可作为写作角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雄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3、某名校检测:语文学习思考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任教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
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
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 32 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
闽来助,江城有福”……32 处美景,配上 32 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
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一点国学知
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
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作文题目由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三部分构成。
(一)关于材料理解
材料由四则体现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材料组成,第一则为日常生活材料,第二到第四则为时事材料。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四则材料分别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
第一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引用的是生活中关于语文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通
过老师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忧心,体现语文学习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的重要,即语文学习要求掌握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只有学会正确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才能有效进行其他
学科的学习。
第二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引用钟南山院士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好语文才能
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体现语文学习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即语文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
第三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武汉 32 幅海报上各具特色的感恩美言给人带
来的美的享受与力量,体现语文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功能,即语文学习可以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
第四则材料强调学习语文可以传承传统文化。材料引用外交官耿爽完美运用国学精华进行外交活
动的事例,由网友的感慨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即语文学习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
四则材料各有侧重,指向明确,阅读上不设难度,内容为日常生活和时事,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共
鸣,引发学生的感触与思考。
4、 河南四校模拟:思考真理
【试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孟子说过,道在迩,而求诸远。意思是,在寻求真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的过程中,所
谓的“道”就在近处,而人们往往到远处去寻找。
【精彩立意】
参考立意:
1.“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
2.“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
3.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
4.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
5.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6.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7.做事应向难处努力。
8.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9.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
10.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11.人们对道的认知决定其行为。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
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
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
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
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
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
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5、 珠海检测:汪国真的诗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热爱生命》
生活中,“地平线”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与你的朋友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从诗歌内容来看,“地平线”是指“目标”,整首诗表达的是为了追求目
标而奋勇向前,不怕艰难险阻的人生态度。学生可以根据这点来立意,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毕竟“地
平线”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如同夸父追日一般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可以
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小目标上,而不只是在永远达不到的追逐路上疲于奔命。
参考立意:
1、为了理想,要勇往直前。
2、纵然梦想遥远,也要不怕困难。
3、追逐梦想的路,要敢于忍受孤独、艰难、苦楚。
4、与其追逐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不如着眼于眼前。
6、 襄阳五中联试题:时代之思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微信里刷存在感、在网络小说中找爱情、在游戏里成就“王
者荣耀”……当 Wifi 成为“底层需求”,现实生活也在不断被“二进制化”。在“我分享、故我在”的
架空世界里,人们彼此联系得更加紧密、便捷;但真实中,人与人却越来越疏离、孤独和焦虑。你我
的生活被“架空”了,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每个时代我们要面临不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感触
与思考?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 不
少于 800 字。
【审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每个时代我们要面临不
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考生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现实来阐发自己的
思考。写作要抓住材料的主旨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材料先列出现象,即在现实生
活中,人们通过电子媒介分享来刷存在感,现实生活也在不断被“二进制化”,人们生活在“架空”的
世界里。然后指出真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孤独和焦虑的真实现状。然后要求学生谈对这一现象
的看法。因为是自媒体时代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学生不仅熟悉,而且周围的同学、朋友或亲人当
中就有鲜活的例子,所以写起来有话可说,立意不难。但同时因过于熟悉,所以有可能出现用形象的
语言、大量的篇幅记叙人们疯狂“刷存在感”的现象,而造成对此现象的思考过于简单,甚至造成详
略不当或文体不明的问题。本题所给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如“我分享、故我在”,“存在感”“架
空”是材料的关键词,立意行文应围绕“存在感”展开。如“对此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表明写作内
容必须是你针对“刷存在感”现象的独立思考,考生要展示思维的深度,表达自己的认识。构思时可
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或写议论文,或写记叙文。如写议论文,可以从材料引入,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
象引入,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现象折射出的东西,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开头和标题;如写作
记叙文,可以选取一件或几件能关于慎独的心灵上坚守的事件来写,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
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
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考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生发多个方
面的立意: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自信
丰盈,不刷也“存在”等。也可反弹琵琶,莫为“存在”丢智商,“虚拟”的存在感不要也罢等。考生
凡是能够围绕材料中的存在感来生发各种立意,比如,充盈丰富,自信自律,真实等,都算符合题意。
从行文思路来看,考生可以先评材料,即对事件做出评论,引出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角度分
析,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标题和开头。
参考立意:
1、内心丰盈,自带光环。
2、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
4、自信丰盈,不刷也“存在”。
5、莫为“存在”丢智商。
6、“虚拟”的存在感不要也罢。
7、心中有生活,不刷也存在。
7、 试题:新材料作文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道士被鬼迷住,竟将滋泥涂满身面,道士高喊救命,旁人闻之,忙来啐脸救活。道士感激曰:
“贫道承救命大恩,今有驱鬼符一道奉谢。”(清·石成金《笑得好》)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解析】
正如卖验钞机的怕收到假钱,将百元钞票对着太阳观察真假一样;正如那些守在街头的可怜兮兮
的算命先生,竟不能算算自己的命运一样。有些人就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事情或明知其伪而自欺欺人
地愚弄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他们整天吹嘘自己掌握了某某理论,夸夸其谈,蛊惑人心,骗人钱财,捞
取虚名,其实他的理论连他自己的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遑论拯救别人?笑话讽刺的是一种严重的理
论脱离实际的弄虚作假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