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阅读与写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阅读写作导写练

ID:348216

大小:18.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畏自然的文化基因。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一言论精辟概括了古人“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是生 命的共同体,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痛切地认识到“有毒 GDP 不 能要”,绿色 GDP 才是真正的财富。“计利当计天下利,创业当创长青业”“不负绿水青 山,方得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负青山,未来可期,这不 是负担,这是新的机遇,绿色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标题即观点,极具号召力。) ①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有的地方将世界环境日主题“关爱自然,刻 不容缓”与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结合在一起,开启宣传周活动;有的地 方将奔跑活动与捡垃圾结合在一起,开展跑捡公益活动;有的地方邀请小学师生走进环 境资源巡回法庭,让学生与环保法治“亲密接触”……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出一个理 念: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 (开篇由“世界环境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引出中心论点。) ②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行动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都北京美丽的蓝天白云, 在代表委员们的手机里刷了屏。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北京的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十三五”规划明确的 9 项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有力推进落 实,其中 7 项指标已经提前交出合格答卷。放眼全国,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 更清洁的景象,如今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这是因为,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 长远性工作,攻城拔寨,闯关夺隘;这是因为,14 亿中国人珍爱环境、呵护自然,全力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现实性分析。论述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的原因。)③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挑战。疫情影响下,是否会放松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在这一特殊时期,新时代领路 人先后赴浙江、陕西、山西考察调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主题贯穿其中。 新时代领路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谆谆叮嘱、语重心长,彰显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 建设的意志和信心,也引领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朝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 展迈出坚定步伐。 (重要性分析。论述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④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并非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对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起到倒逼作用,助力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 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把绿水青 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擦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不能因为遇 到困难和挑战,就动摇、松劲、开口子,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与此同时, 也要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离不开最广泛的绿色行动。各级党委和政 府,广大企业和公众,大家勠力同心,坚持不懈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 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定能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让美丽中国的 愿景早日变为现实,为建设一个洁净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号召呼吁,展望期待。) 【时代警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确 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擦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放眼全国,空气更 、河水更 、大地更 的景象,如今随处可见, 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这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 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攻城拔寨,闯关夺 隘;这是因为,14 亿中国人 环境、 自然,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 入快车道。 A.清洁 清新 清澈 珍爱 呵护 B.清新 清澈 清洁 珍爱 呵护 C.清新 清澈 清洁 呵护 珍爱 D.清澈 清洁 清新 呵护 珍爱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新时代领路人在陕西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 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请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保护环境的看法。(300 字左右) 【相关链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一方人更要涵养一方水土。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朴素的自然观与哲学观。在今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尤为重要。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它就会给你一个清澈明亮的生活环境;你若无所顾忌地破坏它,它就会让你生活得不美好。在与大自然的同生共处中,不少人尝到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也有一些人自食了“雾霾蔽日”“河流染色”“泥沙 俱下”的恶果。以塞罕坝为例,它可以是以前的“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也可以 是现在的“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人 与草木同归”的佐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自然的善恶交集,决定着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的好坏。人负了山川草木,山川草木也会负人。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 利病书》中指出,“天下之病”许多是由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恩格斯也曾告诫人们: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 我们进行报复。”无情地对待大自然,就会招致无情的报复。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 环境事件深刻印证了这个警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也令不少人重新思考人 与野生动物、与大自然的关系。 一个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当地的政治生态和作风建设,与领 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密切相关。现实中,少数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为了眼前利益或 是一己私利,对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与挑战视而不见、不去化解。有的出于招商引 资、发展经济的目的,一味追求 GDP,生态保护不仅把关不严格,还大开“方便”之门; 有的为了追求显绩,热衷于搞“政绩工程”,使得一些好山好水被“围猎蚕食”,成为难 以抚平的伤痕。这不仅辜负了一方水土,辜负了一地群众,还辜负了党组织的重托。 守护好天蓝、地绿、水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山水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 心。一个真心为民、担当负责的领导干部,当不负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杨善洲退 休后扎根大亮山为国家留下 7.2 万亩林场、黄大发历时 30 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的“大发渠”……山川草木皆有情,山川草木因为执政者敬畏自然的政德而受惠,它 们也因泽被一方山水而被人民铭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当坚持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一 起抓,清一方风气,兴一方水土,造福子孙后代。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没有谁能够远离自然,脚下的一草一木,眼前的一山一水, 与今天息息相关,与明天紧紧相连。进入新时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 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宝贵,山川绿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我们当回归到“人与 自然”的“人”中去,与自然做朋友,在生活点滴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谨记。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