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作文写作:谁才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谁才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ID:348222

大小:322.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谁才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画面的主要内容:一对母女端坐沙发,各捧一本书在读,妈妈对正在 读书的孩子投来关切的一瞥。整个画面温馨熟悉,书面文字亦浅显明白。“妈妈(家长)” “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画面要素,读书学习是画中人物的活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 都要基于此产生。画面温馨亲切,容易唤醒考生心底的回忆,也容易引发考生的思考, 从而在行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立意限制。这是一则典型的漫画作文,考生要抓住漫画的要素(包括文字、景、 物与人),辨明关系,理清角度,联系现实,挖掘寓意,评述价值,形成文章。画面文 字的立意提示性很强,“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最好的老师”表面上是书 的名字,其实是命题人引导考生思考家长和孩子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的职责和作用 问题的支点。 3.价值判断。画面提示文字为“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最好的老师”, “最好”两个字体现了命题人的价值判断,考生不得否定这一判断。 4.思维限制。“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考生的行文必 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倾向性原则,从画面人物的关系和画面提示文字入手,挖掘“寓 意”,深入思考家庭教育和成长问题,表达较为深刻的主题。 开放性 1.思考和联想是开放的。考生只要不脱离材料,就可以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阅读积 累展开联想和思考,完全能够做到有理可说,有情可抒,但必须体现出真情实感和思考 深度。2.立意是自由的。画面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画面的主题涉及亲子教育,在这个层 面上,考生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孩子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去审题立意。家长读书,做好 榜样示范作用;孩子读书,也是对家长的无声教育;家长、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考生也可以回忆成长中亲子读书、共同成长的经历,表达对成长的感悟。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体,直接发表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可以选择 记叙文体,通过故事和细节表达对亲子教育的思考;还可以选择散文文体。文体形式自 由灵活,比如写成书信、演讲稿都很好。 解题 漫画作文在近些年的高考作文中屡次出现,比如 2007 年的《摔了一跤》,2010 年 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2016 年的《分数与奖惩》,2019 年的《毕业 前的最后一课》等等。漫画有寓言性质,考生需要从漫画中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道理,这 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的考查。 本题回归亲情,把重点放在“亲情”和“教育”上,着眼于“立德树人”,让考生 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表达,个性思考,避免假大空,言之无物, 从而关注自我成长。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成长路上共同学习。 3.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家庭的最好教师。 4.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5.陪伴读书是成长的最好馈赠。 6.做最好的自己,教出最好的孩子。 【偏题立意】1.家长、孩子各自只看书,各自为政,本位主义。(忽略画面提示文字,不能整体解 读) 2.家长看着孩子,孩子只顾看书,缺乏沟通,亲子疏离。(同上) 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远离材料) 4.爱,需要互相表达。(材料强调的不是爱的表达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和成长问题) 5.教育也需要父亲的陪伴。(远离材料,顾左右而言他) 下水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殷都玄鸟 有一幅画,一对母女端坐沙发,各捧一本书在读。画画人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白: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最好的老师”。我对第一句非常赞同:父母是孩 子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 自己。” 唐宋八大家里,苏洵“一门三学士”是一个传奇,苏洵 27 岁开始发奋读书,每当 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到角落里去读书,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父子三人常常一同学习,互相激励,后来,父子三人一 起去考进士,父子三人皆名列前茅,成为旷古烁今的大文豪。 董卿在《面对面》节目里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 什么样的人。” 曾国藩是一个传奇,他的家族同样传奇。曾氏子孙皆成才,曾国藩的教育秘诀就在 于言传身教。比如曾国藩在信中,向孩子表明了自己的学问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 懈得到的:“每天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楷书日记,此三事终生不断。”正是因为曾 国藩先自己做到,然后才要求孩子们去做,孩子们才更乐意做。 读书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言传身教。 孩子的素养没有达到家长所希望的程度时,家长首先应该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用行动来影响自己的孩子。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家长把自己教育好了, 孩子自然就好了,孩子是美好的“你”的反映。很多家长只做到了“言传”,却没有做 到“身教”,教育孩子振振有词,自身表现却不敢恭维;烦恼孩子不听话、天天沉迷于 手机电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手机不离身,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其身不正令也不从。 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狮吼着“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而是父母言传身教的过程。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模仿的对象主要是他心目中认为的榜样如父母、老师等,父母 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 所以父母要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使孩子养成优良的品格、良 好的习惯。就像广东人说粤语吃粤菜,英国人说英语吃西餐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 要培养,但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言传 身教的威力。 做最好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