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承担社会责任与寻找“诗和远方”该如何取舍?导写(附:文题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承担社会责任与寻找“诗和远方”该如何取舍?导写(附:文题详解)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材料一:11 月 2 日,首届“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颁发。获奖者中有 17 人的年龄在 36 岁到 40 岁之间,有 9 人在 35 岁以下,最年轻的,不过才 32 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 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它不是奖励过去,而是支持未来,鼓励 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材料二:在南开大学 100 周年校庆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校长曹雪涛一再引 用老校长张伯苓在 1935 年曾发出的“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的“爱国三问”。他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 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使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马斯凯特里也谈到,人的培养 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格拉斯哥大学希望毕业生成为世界的改变者。 材料三:9 月 19 日,《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 示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 44%增长到 48%。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 休,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 57.6 岁降至 55.8 岁。年轻人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 前的苟且”,“早点退休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岁数太大退休啥也干不了!”有网友这 样说。 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说明: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一强调,当前国家鼓励青年才俊在科技前沿积极探索;材 料二指出,大学要培养心怀祖国、认清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建设祖国和 改变世界而努力的青年;材料三介绍了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没有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 想及早退休的想法。将三则材料联系起来看,命题人意在启发青年人要立足本职工作, 肩负社会责任,积极有为,报效祖国。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写作情境,是考生审题立 意的出发点。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这是一个 双概念关系型的驱动任务,试题要求考生立足当下,以当代青年人的身份,置身材料提 供的真实情境,思考“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在国家鼓励青年人积极探索和认清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一前提下,来谈自己对“社会责任与个 人幸福”的思考,最好写成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一强调了国家对青年人探索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材料二强 调了青年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考生必须认清材料中隐含的青年人应该做什么和国家 支持青年人做什么的价值判断。对材料三中盼着及早退休的想法要给予否定,这部分人 显然没有将个人理想和工作实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没有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个人幸 福,没有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是分离的。这是材料中隐含 的价值取向,考生不能违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要将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结合起来,如要在自己所肩负的社 会责任中体验个人幸福,个人幸福应该在社会责任中寻找,只有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体 验到个人幸福,建立在社会责任上的个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考生只要能围绕“社 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构思写作均符合题意。材料提供的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2.写作选材是开放的。考生在写作时,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进行阐发, 谈自己的思考;也可以选择典型人物做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或围绕材料选择理论论据进 行论证;还可以选择身边的人物做论据,增强文章内容的生活气息。只要围绕“社会责 任与个人幸福”来谈自己积极、正确、理性的认识即可。 3.切入角度和内容侧重是开放的。材料一是国家对青年才俊的鼓励,材料二是大学 的人才培养目标,材料三是当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考生只要立足整体语境,围绕“社 会责任和个人幸福”,可以材料一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角度切入写作,可以材料二张伯苓 的“爱国三问”、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切入写作,也可立足材料三,从眼 前的工作未必是“苟且”,退休后未必能找到“诗和远方”切入写作。选择不同的切入 角度,文章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尽相同。 解题 本题是组合式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同时也是关系型任务驱动作文。考生须认清写 作引导语中“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准确提取三则材料中的重点信息,把握三则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感情倾向。材料一 是国家鼓励支持青年人积极探索的社会形势,材料二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个人应该 肩负的社会责任,材料三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考生一定要认清材料三的性质,不能一 看到他们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前的苟且”就予以鼓励,不趁着年轻积极有为、 勇担责任,难道他们退休后干的事会比在工作岗位上更能肩负起社会责任吗?在本题提 供的写作情境下,对于这种做法不可支持与鼓励,否则写作势必滑入个人中心的泥淖, 或因偏向谈个人才能和就业岗位的关系而跑题。考生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到对“社会责任 与个人幸福”二者关系的思考上,不能顾此失彼,大谈社会责任或个人幸福的任何一方。 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将个人与国家、社会结合起来,思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综 合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情怀、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立德树人”的 命题理念。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勇担使命,在祖国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2.不负韶华,在担当使命中收获个人幸福。 3.在服务社会中体验个人幸福。 4.承担社会责任,寻找真正的幸福。 5.在责任担当中寻找“诗和远方”。 …… 偏题立意: 1.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 关键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2.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体验个人幸福。(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关键 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3.早点退休,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跑题,脱离材料的写作语境,未扣准关键词“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4.无奋斗,不青春。(偏题,只抓住了“作为当代青年”这一信息,未扣准“社会责 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 …… 下水文 在国家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张俊杰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曾发出 著名的“爱国三问”。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牢记“爱国三问”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 思考: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中国越来越好?国家富强,人人有责。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 认清历史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体验个人幸福。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个人才能积极有为。 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的初心是让中国人吃饱饭,邓稼先研制核武器的初心是保卫祖 国安全不受他国侵犯。只有勇担社会责任,一个人才能被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潜力,攻坚 克难。老科学家程开甲坦言:“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幸 福。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体验到高层次的幸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林则徐对幸福的认识;“但愿众生 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是李纲对幸福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是范仲淹的幸福观。幸福就是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若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 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则无论自己得到怎样的满足,获得的幸福都是个人的小幸福。 青年人应该效仿先贤,肩负使命,勇担责任,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结合 起来,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收获个人幸福。京剧偶像王佩瑜创新形式,在传播京剧 文化中实现个人价值,收获个人幸福。耶鲁村官秦玥飞,放弃优厚的待遇,积极投身新 农村建设,肩负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在扶贫工作中体验个人幸福。还有许许多多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无一不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收获个人幸福,抓住青春韶华积极有为。 “泱泱海阔凭鱼跃,朗朗天高任鸟飞。”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信息 工程、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缺口很大,青年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投身国家建设,探索科技前沿,为改变世界而努力,在国家富 强和社会发展中收获个人幸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 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高三学子也应该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早日接过推动国家富强、人们幸福的接力棒做准备。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