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作文写作:接受“被拒绝”,走好未来人生路(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Caitlin Kirby 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的博士生,近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答
辩时,穿着一条自己用 17 封拒绝信做成的裙子,出现在评委老师们的眼前,这些分别
是她在奖学金申请、论文投稿、会议投稿过程中收到的,是她通过检索“不幸”和“我
们很遗憾通知你”两个关键词,找出了这些邮件,然后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了这
条裙子。Caitlin Kirby 说,她之所以做这条“拒信裙”,是为了表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
中,遭到拒绝也是一个本来就应有的组成部分。
Caitlin Kirby 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点出一个真
实事件:Caitlin Kirby 博士答辩时穿了一条自己用 17 封拒绝信做成的裙子,引发关注;
第二部分即其余部分,主要从 Caitlin Kirby 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
程中,遭到拒绝也是一个本来就应有的组成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陈述一个事件,其为
写作对象,是考生生发议论、分析说理的出发点,不可忽视。第二部分的延展分析指引
考生透过现象看透本质,为考生提供审题立意的切入角度。两个部分应该在作文过程中
得到合理的体现,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Caitlin Kirby 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考生首先要思
考的是“Caitlin Kirby 的“这种做法”,而不是拒绝信本身,也不是 Caitlin Kirby 这个人。
其次,写作内容的限定,要始终“结合材料内容”,围绕你的“思考”来写作,从中表
现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畅谈亲身体会,不可另外生发。“思考”偏理性,以写作议论文体
为宜。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 Caitlin Kirby 虽有 17 次被拒绝的经历,但她积极向上,
最终读到博士。对于她答辩时身着“拒绝裙”一事,考生的价值取向应是积极正确地处
理拒绝,不被拒绝所击倒。命题者重在借此引导考生关注与思考该如何面对拒绝这个普
遍而又深刻的问题。所以审题立意时必须旗帜鲜明,正向立意,行文论述的重心都不能
背离“如何对待拒绝”这个主题,倘能联系自身境遇,结合当下时事,体现优秀高中生
的生活热情和激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则又会开辟出一片大境界
和新天地。
开放性1.立意角度的开放。从作文材料的总体来看,立意角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身
穿“拒绝裙”这一做法的认识和理解上,那么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来看的话,可以有以下几个发散点:首先,“这种做法”是什么;其次,为什
么要有“这种做法”,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后,换位思考,我们应该怎办,即解决措施
是什么。我们还可以透过现象来看本质,Caitlin Kirby 不是靠穿“拒绝裙”,而是靠着自
己永不气馁的坚韧不拔精神走向成功的。考生审题立意时可深入剖析其中一个方面或该
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又可以和其它方面或该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复合生发,
只要最终落脚到“这一做法”上即可。
2.论证选材的开放。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学习经历相仿,所涉及“拒
绝裙”的范畴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考生可以结合情境,触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在此基
础上再运用相类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等来选材论证,或者提取自己的生活积累和
体验,深入思考,合理生发。放眼所及,生活所触,只要与所选立意相关都可以通过合
理剪裁入文,为我所用。
解题
本次命题是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
具体指向来立意行文,就事论事,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
从题目来看,对真实情境的准确把握及合理体现是重中之重。材料中的 Caitlin Kirby
用这种做法表明被拒绝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有的组成部分。
Caitlin Kirby 面对被拒绝,乐观面对,终于走到了学习生涯一个小高峰——博士论文答辩。
其中引述的“拒绝裙”事件指向一个焦点话题——如何对待被拒绝的情况,并且巧妙地
将其聚焦到一个细节——穿“拒绝裙”这一做法上;所以准确理解穿“拒绝裙”这一做
法至关重要。
综合来看,本次作文展现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
与提升”尤其是思维品质的考查,着力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使其学会主动思
考、独立思考,考查考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水平。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明确的思辨意识,要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被拒绝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2.勇敢面对被拒绝。
3.在被拒绝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
偏题立意:
1.成功之路是由“拒绝信”铺就的。(题目要谈的是对 Caitlin Kirby 穿拒绝裙“这种
做法”的思考)
2.做一条“拒绝裙”。(浮于表面,看不到穿“拒绝裙”背后的坚韧内心)
……
范文展示
接受拒绝,彩饰人生
某考生
“不幸”和“我们很遗憾通知你”……这类与拒绝相关的字眼,从未走出过我们的
人生;也许你在屡败屡战中已经失去了自我。可 Caitlin Kirby 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展示
了她积极的态度,她穿着一条用 17 封拒绝信做成的裙子,出现在评委老师们的眼前。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到拒绝是一个本来就应有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接受拒绝,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智慧。
接受拒绝,是面对挫折时的一种坦然。人生之悲哀,莫过于一蹶不振,我们不妨坦
然接受拒绝,因为生活不只有一种精彩。余秋雨在《东坡突围》里说苏子“成熟于一场
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
刻”。若无一份面对困难的坦然,哪里会有勃郁的豪情?哪里会有东坡的世界和情怀?
谁曾想,人生起起伏伏,仕途不顺的苏子,会因动人的词章而名垂千古?遭拒后,坦然以对,华丽转身后的人生或许更快意畅然。
接受拒绝是你认清自己,明确方向再出发的勇敢。
冷静的你势必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
玛格丽特遭受多家出版社无情的拒绝。面对打击,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稿
件,甚至重构情节,最终才有震惊世界的巨著———《飘》的面世。若无遭拒后自我审
视的勇气,玛格丽特又怎能找到奋斗的方向?我们又怎能得到经典的滋养?在拒绝中学
会审视自我、完善自我才是人生智慧。
接受拒绝,是将拒绝化为动力,砥砺前行的执着。
如何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幸,Caitlin Kirby 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正视拒绝,将每
一次拒绝化为前行的动力。17 封拒绝信,17 次跌倒后爬起,Caitlin Kirby 越挫越勇。她
将“不幸”化为“有幸”,将“我们很遗憾通知你”改写为“恭喜你”,她书写了属于自
己的传奇。如此奋斗,实为人生路上的一大彩饰。你我也应如她一般将拒绝化为动力,
在最泥泞的道路上留下最清晰的脚印。
生活岂能尽如人意,很多人都和 Caitlin Kirby 一样,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或
多或少都受到过拒绝;其实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到拒绝本来就是应有的组成部分。
但是他们在面对拒绝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丧失人生希望。他们重新收拾自己,重拾
希望,带着“被拒绝”的宝贵经历,再寻出路,踏上成功之旅。
被拒绝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千万不要扩大它的负面影响。谁没有被拒绝过呢?被
拒绝了又能怎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还要继续,唯有积极接受,才能柳暗花明
又一村。接受拒绝,拥抱拒绝,改写拒绝,你也可以穿上一条“拒信裙”,你也可以彩
饰自己的人生!
点评
本文能准确把握材料,精准确定立意,开篇能结合材料鲜明地提出观点——接受拒
绝,彩饰人生。继而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谈的“是什么”,借助余秋雨在《东坡
突围》中的故事来进行阐释说明,将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行分析;其次解析“为什
么”,联系《飘》的成书历程进行深刻剖析,发人深省;最后,回归材料,发出呼吁,卒章显志。总体看来,文章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在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进行有序说理的同时,着重凸显了“是什么”,主次分明,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值
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