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0 高考模拟作文题“热气球上的科学家”写作指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
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
可拯救无数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恶运。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
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
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而亡的命运。此
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活存,请问该
丢下哪一位科学家?问题刊出之后,信件如雪片飞来。在这些信中,每个人皆竭尽
所能,甚至天马行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最后结果揭
晓,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来源于网络)
作文分析
本材料主要内容是三位重要的科学家在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现在必须取舍
一个人,小男孩给出了最佳答案即扔下最胖的那个人。
材料明显肯定了小男孩的答案,而对很多人的宏观见解持否定态度,因此作
文的立意应主要从小男孩的角度展开。由果溯因,进一步思考获得巨额奖金的原
因,应该是将最胖的那个科学家扔出去,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所以,本题目的立
意应该从抓住事物本质入手写作。可确定一下立意:
1、抓住问题的本质。
2、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3、单纯的思维方式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4、学会舍弃是为了更好的获得。
联系现实生活,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盲目信奉各种方法,忽视了完成事物
的本质,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所以,写作时可联系上述现象展开。这个作文如果不审清题目,会出现很多不恰当的立意,如分析生与死的价值
歌颂天真无邪、脚踏实地干事情等。
范文展示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曾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眼睛看
到的不一定为真,耳朵听到的不能全信。透地现象看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
在。
面对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人们侃侃而谈,天马行空地阐述着自己
的宏观见鲜,殊不知,在危难面前,一切成就也都慌了神。在小男孩扔下最胖的科
学家的答案之后,一切自以为是议论都成了谬论,天地自容。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更同样时是那位小
男孩赢得奖金的根本所在。罗曼·罗兰曾说:“蒙蔽事情真相的,不是我们的眼睛,
而是我们的内心。”通过迷幻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才是一个现代人最应具备的
能力。
美丽的玫瑰往往都带着刺。没有被蒙蔽的内心才能看得见那光环之下的危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很少人探寻其中的奥秘。然而沈括—
《梦溪笔谈》的作者,为了寻找这奇妙的自然现象,历尽艰难险阻爬上高山,寻找
这盛开的桃花。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追求本质的精神,才得以造就《梦溪笔谈》这样
的地理巨著。
同样,试想,若是没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然也,”何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治学之言了,若是
没有邹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何来“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的救世之言?若是没有曹刿“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何来“君下令”的战胜之计?正是由于他们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才
有了这警世后人的名言之语啊。相反,被表象蒙蔽的内心,总蛤地被那玫瑰这后的硬刺扎破了手。
古有秦始皇爱好纷奢,贪图美色,为眼前美景沉醉,失掉江山的前车之鉴;今
有“红豆”局长,无视被染成红色的河水,扬言“红豆煮出来的水也是红色的”;
古有项羽无恒心满足于现状,终被打败;现有表哥、房姐层出不穷,终被打下了
台……
不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终是被利益、名誉蒙蔽了内心。倘若他们能够拥
有一颗正直的内心,便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
不论是横看成岭不是侧成峰,不论远近高低是否相同。透过现象看本质,永远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点评】
本文立意准确,从“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从正反对比的角度结构全文。论
据简洁而丰富、有力而深刻。大量采用古今中外的道理论据增加了论述的深度,适
当采用时事论据,凸显论据的新颖。一些的段落语言整饬,在增强说理深刻性的同
时又增加了一份阅读的美感。
(二)去尽浮华望其本
生活像是一次彻底详尽的采购。我们对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挑选,越来越多的想
法让我们的选择变得艰难,导致我们最终忘却了采购的目的,徒增货物的重量。
面对选择,我们需要目的明确。只有知道目的地才能远航。鲁迅怀有救国大志,
他弃医从文唤醒旧社会麻木的良知;金庸看重真材实学,他放弃剑桥大学“荣誉博
士”之称,高龄进修博士。他们像是掌舵者,手中把握着命运,前路明确方可勇往
直前,有目的才会成功脱下思维的枷锁,抛下不相关的负担轻盈以对。
拥有明确的目标如有指南针,除此我们还需要舍弃的精神。舍弃是减轻负担的
明智之举。一位生活不顺的年轻人请教智者活得快乐的方法。智者带他去了一片漂
亮的树林,并给了他一个竹筐让他沿途捡起漂亮的石头,他的竹筐于是越来越重,
直到不能负担。智者让他取出些石头,他照做了,顿觉轻松不少,他于是深受启发。我们总认为选择一件满意的商品很困难,于是面面俱到,越买越多。时间一久又发
现有的东西根本无用。我们因不懂得放弃而给自己空添忧愁。正如卡尔森所说:
“一个人的烦恼与愤怒,80%源于自己”。我们因过于追求面面俱到而失去了生活
的乐趣,选择的乐趣。
懂得放弃,亦要有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自信。人生本就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何
不潇洒面对选择?另辟溪径,拨去厚厚的雾霭,看清根本,自信应对。若不是谢希
德看清了国内物理研究的方向,放弃专长研究表面物理,又怎么会有中国现今表面
物理不的蓬勃发展;若不是李开复紧迫创新,他又怎敢放弃在苹果、微软、谷歌等
公司的高管之耿而领导他的团队在自己的祖国进行科技创新?是一种对自己抓住
了根本的自信让人们叹服,是不为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所困的智慧让他们脱颖而
出。这也是小男孩在回答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必须众环保专家、核子专家、粮
食专家一人中选择一人丢出使其他二人存活的问题时,获得最终巨额奖金的原因。
选择最胖的那位丢出去。简单的答案却让那么多的人伤透脑筋。他们没有紧扣问题
的根本而被三位科学家的贡献所“蒙蔽”,最终与奖金失之交臂。
人生是要面对很多选择,我们觉得难以选择,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直循着最根本
的目的,而是被琳琅满月的“商品”压得无法喘息。去尽浮华,望其本。不要总想
面面俱到,不要总想获得最大的利益,最多的满足,那样的人生是乏味的。我们要
挣脱出“购物思维”,自信的去除根本以外的东西,轻松愉快的向前迈进!
【点评】
本文把“明确目标”为总论点,从三个方面分别展开,采用了并列式结构。但
在论述之中分论点又层层深入,论述方法多样,论据丰富多彩,都是这篇文章的亮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