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之鉴往知今: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经典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之鉴往知今: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经典范文

ID:348673

大小:17.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之鉴往知今:2019 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经典范文 【题目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 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 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审题分析】: 限制性: 1. 内容限制。引导语要求考生“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考生的“思考 和感悟”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材料,写作时要从材料出发,最终落点还应在材料上。 2. 立意限制。材料的重点不是音乐的“中国味”,而是考生对普遍意义上的“中国 味”的认识和感悟,或进一步上升为对“如何认识事物”的思考。要抓住关键词,比如 “中国味”“寻找”“认识事物”等,也要注意表述,注意在对比中发现差异,找到“中 国味”的真正内涵,并对其做相应的阐发。 3. 思维限制。材料关键词为“中国味”,材料由对音乐的“中国味”的感受递进为 对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味”的寻找。材料暗含的归纳推理暗示考生,思维的起点是对音 乐的“中国味”的感受,思维的过程是对“中国味”的寻找,思维的终点是从特殊到一 般归纳出认识事物的规律。考生应注意材料本身的逻辑,构思时不可只抓住一个关键词 简单列举。 4. 选材限制。选材要突出的不是音乐的“中国味”,更不是“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而是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味”。不能机械罗列,而要对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做一些适当 的分析归纳,从而体现考生分析问题、表达见解的能力。 开放性: 1. 立意角度是自由的。“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可以谈对材料的思考,也可以由“这段材料”谈谈自己对如何认识“中国味”乃至“认识事物”的思考。比如 要写“中国味”是个限制,但写什么样的“中国味”则具有开放性,考生可写中华民族 的精神和智慧、家国情怀、中国的特色文化或政治经济形态,可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认识、传承和发扬;还可以赋予“中国味”新的时代内涵。 2. 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倾听”“感受”“寻找”“思考和感悟”的主题都是“我”, 这就有了极大的开放性和发散性。考生对“中国味”的联想、思考与体验,其实展示的 是自己独有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情趣。但联想不能漫无边际,而要做到开阖有度。 3. 文体是自由的。侧重“思考”,可以写成议论文;侧重“感悟”,可以写成有一定 思想性的散文;考生也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形象、生动且充满情怀的故事,凸显中国文 化的内在精神,或总结认识事物的规律。 【解题】 2019 年的上海作文试题仍旧沿袭了直面现实,关注社会,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 体验的传统,在生活是作文之根,思想是作文之魂,情感是作文之命等方面的趋向尤为 突出,培养了考生的思辨能力,即逻辑思维和思辨思维的能力。 众所周知,越是自己的,越是个性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中国的。上海历来以海派、 国际化著称,这些独特的个性就是上海,因为最具上海味,所以可以代表中国,因为代 表中国,所以最具“中国味”。 因此,2019 年上海作文题凸显“三气”:大气、底气、霸气。因为上海作文试题总 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所以具有大家风度,是 “大气”的作文题。因为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之后, 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种以“我”的经历和感受生发出来的 东西最具说服力,这种来自于生活的感受最接地气,有宏大深厚的根基,所以“底气” 十足。因为上海不再只为自己有海派,是最具国际化的城市而自我满足、孤芳自赏,上 海要将自己作为时代的先锋,要代表中国,要具有代表中华民族的“中国味”,所以“霸 气”冲天。 面对上海高考这种具有“大气”、“底气”和“霸气”的作文题,写议论文较为合适。只要在立意深刻和论证有力方面下些工夫,尤其注意联系当今国际形势,把握好主题方 向,就一定会写出文质兼美、思想深刻的优秀作文来。 【参考立意】: 1. 寻找“中国味”。 2. 品不尽的中国味,诉不尽的文化情思 3. 厚重绵长中国味,昂扬向上中国人 4. 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味” 【范文展示一】: 寻找多姿多彩“中国味” 不同于欧洲古典音乐传递的高贵典雅和深沉韵味,美国摇滚乐展示的热情奔放与自 由姿态,中国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景象。江南丝竹,演绎着烟雨迷蒙、亦 真亦幻的空灵;安塞腰鼓,腾挪跳跃、虎虎生威,秀出黄河儿女不屈的灵魂。 震撼之余,我寻找到更多“中国味”。 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摘艾草,挂香囊。龙舟起舞,舞出的是中华民族昂 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人们纪念屈原,他的爱国、忠诚与不屈的斗志影响着一代代 中国人,而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舞动龙舟中又展示了精诚团结的精神。一场精彩的文化盛 宴,一次集体的爱国情怀的抒发,在传统文化中氤氲生长。 “中国味”,诠释不屈的灵魂。 中国智慧,讲究“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包容中求理解,在合作中求发展。中 国智慧,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讲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如在建筑领 域讲究背山面水,讲究对称和呼应;在音乐领域注重五音和谐;在哲学领域注重五行相 生。中国智慧,崇尚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阔的胸襟足以包容天下。没有开阔的 胸襟、包容的心态,就没有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和色彩缤纷的各族音乐。京剧华美、越 剧灵秀、昆曲婉转、秦腔豪放……它们在祖国大江南北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极尽灿烂。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丰富文明与文化的滋养下,拥有既厚重又轻灵的文化底蕴!无处不在的中国智慧给了我们美好家园和祥和生活。 中国围棋,在不动声色中完成迂回复杂的厮杀;中国书法,在挥洒笔墨间怡情养性、 陶冶情操;中国武术,在艰苦训练中追求人格的完善、意志的锤炼和身体的强健。中国 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中华民族犹如扎根于地层深处、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历经数 千年风雨侵袭后,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的挺拔姿势,焕发出新的生机,蓬勃着旺盛的生命 力。 大美,中国!大爱,中国味道! “中国味”演绎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味”是以天下为己 任,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领悟了“中国味”的内涵,才是一个有“中国味”的“中国人”。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