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关注时代社会热点 梳理材料迎接高考
庚子之年,荆楚大疫;
波及全国,影响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封城,英雄逆行,居民宅家。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坚
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迎来了 2020 年的春暖花开。
在防控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我们看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专家冲在战“疫”一
线,也看到李文亮、刘智明等医生殉职,更有着援助湖北武汉的 31 支援鄂医疗队 4 万 2
千多名外省医护人员,还有穿迷彩服的军人、普通的志愿者,这涌现出来的风雨逆行者
群体,给民众带来希望和欣慰。新冠肺炎战“疫”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各级政府、不同
部门的努力奋战,带给民众的抚慰和信任,也引发人们去反思疫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扪
心自问,更引导人类将来如何去面对生活、正视未来。
近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多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来设题。中国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括六大核心素养:人
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在此,精选在抗击疫
情联防联控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件和言论,从六大核心素养角度做一点思考和分析。
01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 人文关怀 审美情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怀他人,关心民众,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湖北,是古时的楚国,是汉文化的中心。从文学的角度说,没有湖北,
就没有中国诗。中国诗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都是从地方席卷全国,流传至
今的文化,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
正因如此,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我武汉成为新冠疫情的重点区域。在当地医院
接纳不下病人,要求轻微病人居家观察,在事态严重时,钟南山院士率领高级专家组深
入调研,做出正确预警判断,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医院,还有众多的方舱医院,更有数
万外省的医护人员逆行,援助湖北疫区。在严密的网络化排查中,每个病人都住进了医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众的关怀。
病房是寂寞的,病人的心情是低落的。医护人员既要关注病人的身体健康,还
要及时安慰病人的情绪,就是医护人员自身,也有精神压力。身穿防护服的他们,在防
护服外写上“胡歌老婆”“彭于晏妹妹”“人间大爱在方舱”“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是
对忙碌生活的调剂,更是自寻其乐的同时,给他人一点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暖意。
白色蓝色防护服最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病人跟随来自新疆的护理
人员跳起了石榴舞。在欢快的音乐中,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全然看不见恐慌。笨拙
的动作,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却传递着医患之间的美好。
02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
新冠疫情的最初发现,是带着疑惑的。新的病毒性肺炎出现,在原因不明朗的
情况下,误以为是 SARS 病毒,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显示其理性的思维。在明知有风
险的时候,是医者仁心,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他是钟南山口中的“英
雄”,更是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勇侠”。
当病情的出现,总是有人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
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她在 2019 年 12 月份,最早发现了疫情的苗头,敢于质疑,通过对
病人及其家属的监测之后,和院方一起上报疫情。为此,她获得湖北省卫健委的记大功
奖励。
钟南山院士带领高级别专家深入湖北武汉,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科学的
分析和思考,提出“人传人”的判断,由此对疫情的防控提出高发期和人数,得到当地
政府和国家的重视,及时修建医院、征召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正确的预判,为
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03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
新冠疫情的最初发现,是带着疑惑的。新的病毒性肺炎出现,在原因不明朗的情况下,误以为是 SARS 病毒,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显示其理性的思维。在明知有
风险的时候,是医者仁心,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他是钟南山口中的“英
雄”,更是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勇侠”。
当病情的出现,总是有人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
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她在 2019 年 12 月份,最早发现了疫情的苗头,敢于质疑,通过对
病人及其家属的监测之后,和院方一起上报疫情。为此,她获得湖北省卫健委的记大功
奖励。
钟南山院士带领高级别专家深入湖北武汉,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科学的
分析和思考,提出“人传人”的判断,由此对疫情的防控提出高发期和人数,得到当地
政府和国家的重视,及时修建医院、征召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正确的预判,为
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04
健康生活 (珍爱生活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身体健康,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民众懂得生命的重要。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那就先锻炼好身体。病从口入,对野生动物,不再
去好奇尝鲜,国家林业部门制定政策,规定野生动物不得食用名单,制定相应的处罚措
施。疫情当前,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普通群众为恐慌及焦虑所困。这次疫情是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还伴随着不少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人为此产生心理不适,
在情理之中。健康的不仅是生活,更是精神。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很多人的
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一环。
要明辨是非,健全人格。在看到出院的新冠患者,要以平常心正常心对待,懂
得尊重和呵护他人。面对与自己有关的事件,懂得去思考。小光头护士曾萍,在防护服
后背写上“胡歌老婆”时,胡歌真诚鼓励她们奋战一线,注意安危;彭于晏在看到护士
自称“彭于晏妹妹”时,及时给与支持,并无半点的批评之处。还有岳云鹏、王俊凯等,
看到护士们的隔空呼唤,都是衷心的祝福。
居家做贡献,不给社会添乱,这就要求每个要在新冠肺炎病毒流传期间,懂得自律,加强卫生管理,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要懂得病从口入,不再去吃那些野生动物。
人只有在遭受灾难的时候,才懂得珍惜生命,才知道生命的脆弱。
05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疫情当前,人人有责。84 岁的钟南山院士、73 岁的李兰
娟院士、86 岁的董宗祈教授、92 岁的敖忠芳医士,即便在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岁,即
使生命的火炬燃烧了尽大半,但他们仍发着光,发着热,共汇人们心中的火炬。“大医
精诚, 国士无双”。每个人,在遭遇新冠疫情的时候,各有各的责任。
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
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
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身为
医生,冲锋在前,身处抗“疫”一线;做志愿者,包保小区,入户排查。有钱出钱,有
力出力,在逆行的道路上,有快递小哥,有出租车司机,有捐献爱心,韩红等影视歌星,
更有党员干部捐款。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与荆棘。”3
月初,刘智明、李文亮等 34 位同志被“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
个人”称号。国家对他们的贡献和奉献,给与了肯定。
新冠疫情出现,爆发于武汉。2 月 11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全球研究
与创新论坛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
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从生物学角度来命名,不把病毒名与地域、
动物结合起来,此举意义非凡。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日本、韩国等 60 多个国家大力支
持中国疫情,“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纳德拉在网上
发起“给中国人一个拥抱”的活动。该活动旨在告诉市民,“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中国
人”。该活动还配有视频,纳德拉亲自上阵,拥抱了一位华人男子。06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 问题解决 技术运用)
新型病毒的出现,医护人员在面对疫情时,临危不惧。事情是出现,是用来解决的;
病毒出现,是用来治疗的。李兰春院士带领她的团队坚守工作岗位,在病区里密切关注
重症病人,获得第一手资料。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
线,连续奋战 30 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
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科技部会同卫健委、药监局等 13 个部门组建了国务院联防联控
机制科技攻关组,围绕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聚焦五大主攻方向。成立了药物、
疫苗、检测、溯源、中医药等 9 个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先后部署了 42 个国家的应急项
目,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已有 14 个检测产品获批
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检测水平显著提高,能满足国内诊断检测的需求。抗体和核酸两类
检测的试剂互相补充,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医院是战场,病房不够,搭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医生不够,中央安
排各省份分批援助湖北,医疗器材不够,先买遍全世界,然后开工建设。虽然是春节,
更多的企业,根据要求复工,解决医疗检查仪器设备、医用酒精、口罩等。技术是需要
中革新,问题在发现中解决,在解决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