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 “偶像-成长”:或可崇拜他人 更须成就自己(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
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
己。
——蔡康永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
用标点符号。
【构思导引】
偶像崇拜,是当今在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常见现象。看着星光璀璨的明星,中学生
容易迷失自己,为之疯狂为之痴迷。追星,是好事还是坏事,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该如
何面对偶像,这是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
蔡康永的这句话,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和象征性,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必须
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其内在含义,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在角度的选择上,我们可以
从以下方面去思考。
偶像是奋斗前行的目标。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用那个人的方法和精神,去变成你自
己”,就是要把所崇拜的那个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融入自己的生命,并以之做为自己的
人生目标。比如陆游崇拜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斯库林崇拜菲
尔普斯,后来在泳坛上战胜了他,获得冠军。
正视偶像完善自己。面对崇拜的偶像,不能羡慕名人功成名就的掌声和鲜花,而是
要学习他取得成功的过程,那历经艰险磨难遭遇挫折苦痛,所表现出来坚强的毅力和执
著的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激励自己。
正确判断名人成就。崇拜一个,是崇拜他(她)的才华,还是喜欢他(她)外貌,
或者他(她)的精神,找准了崇拜对象的优点,或许也了解到他(她)的缺憾,如何正确的对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爱屋及乌。
【学生作文一】
成就你喜欢的自己
洪霞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题记
梦想是指引我们的方向,偶像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每当我们有所倦怠,感觉梦想
似乎遥不可及之时,它便会让我们重新焕发光彩,为梦想添足动力。
成就你喜欢的自己,努力提高才华,以使自己与偶像合二为一。少年时的克林
顿受到肯迪尼的感召,才立志像肯迪尼那样去当总统。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原来是想当
一名医生的,或者是一名记者或者音乐家。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总统肯
尼迪的风采。当肯尼迪握住他的双手时,他的内心好似燃起了一团火,“做总统”这样
毫无根据的想法确立了。于是,他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千里迢迢来
到华盛顿乔治城大学。
20 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摘下了那些潜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梦想——美利坚合众
国总统,达到了他的目标,成就他喜欢的自己。
成就你喜欢的自己,争取拥有你喜欢的人的才情,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出师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崇拜诸葛亮。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伟大的人格,那么忠心的臣子,让后人敬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更是他
的丰功伟绩。杜甫以诸葛亮为榜样,仰望卧龙的一片忠心。为此,他在安史之乱中奔走,
效忠朝廷,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又写下了 “三吏三别”等名垂千古的诗篇,让他成
就了自己。
杜甫在磨砺中,变成了他自己敬仰的人,而得以百世流芳。
成就你喜欢的自己。这并不容易,你喜欢的人可以是伟人,也可以是平凡的人。
当他们都给了你一种力量,让你在成功路上愈走愈远的力量。在如今,不同年龄的追星
族越来越多,是明星的外貌、衣着,还是奋斗吸引了他们?真正是有谁去关注他们成功的背后,浸透了奋斗的血泪,洒遍了无数挫折的血雨。
我们要看到成功者的苦难,学习他们面对在人生征途中遭遇挫折,敢于奋起的毅力。
用心打开那一扇门,实现一个完美的蜕变,或可像你的偶像般成就你喜欢的自己。
【教师点评】
观点清楚,处处点题,叙述条理清晰,是本文鲜明的特点。作者选取克林顿和
杜甫这两个事例,从中外不同角度来分析论证,起到很好的说理作用。全文在整体文段
结构的表现上,显得匀称而整齐。
【学生作文二】
偶像在奔跑
唐静瑶
王宝强 6 岁开始习武,8 岁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16 岁的时候,他决定去“能拍电
影的地方”——北京。父母对他说:“你这没头没脑的孩子,能闯出个什么天地来?”
的确,一个农民的孩子,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背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演员的
训练,想通过演电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个理想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到北京后,他辗转于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默默的坚持很多年。终于让他等
到了命运的青睐,《天下无贼》《士兵突击》等影片和电视剧的成功,他挺直腰杆面对父
母的质疑。《奔跑吧,兄弟》的火爆更是让他又火了一把。谁说“土老帽儿”就不能成
功了?当许许多多都市青年沉迷于港台、韩国那些胡编乱造、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青
春励志”电视剧时,王宝强用他 10 多年的“奔跑”,演绎了一个真实的青春励志故事。
我第一次认识王宝强,是在他与徐峥共同参演的《人在囧途》。他在里面饰演的农
民工十分接地气,一举一动,一个微笑都能让人哈哈大笑,整部电影十分幽默。在《奔
跑吧,兄弟》更是发挥了他的戏剧天分。他认真的做任务,并积极为节目做出欢乐的效
果。《奔跑吧,兄弟》收视取得了极好的成绩,参与的成员增加了知名度,王宝强也是
如此。
可是,他却退出了《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录制,只是因为他要去参加《真正男子汉》真人秀节目。《真正男子汉》是一档明星体验当兵的真人节目,在节目中,王宝强
就像真正的军人一样接受命令,执行任务,在节目的录制中,他却因为完成教官的任务
而负伤,腿摔断了,并在医院接受治疗。有人问他:“这样值吗?”他带着那标志性的
笑容,坚定的回答:“值!”
王宝强是我的偶像,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也也教会了我许多。王宝强为实现自
己的梦想坚持“奔跑”了十年,现在他成功了,他也没有停止脚步,仍不懈的向前“奔
跑”。我也应该像他一样,为自己的梦想“奔跑”。
王宝强没有背景,没有强大的靠山,只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爬上了成功的山峰,
而我也没有背景,没有富裕的家庭,不是“星二代”,不是“官二代”,我也只能靠着自
己的力量,去获得想要的未来,我要像王宝强一样不靠别人只靠自己。他却从没有将自
己视为明星,他仍然将自己当成一个农民,一个普通人。他没有骄傲自满,像每一个平
凡人一样努力地生活,他始终保持着最本真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每一步电影,从不耍
大牌,连着总挂着那憨憨的微笑。
王宝强是一个不像“偶像”的偶像,这也是人们喜欢他的原因。王宝强是我人生道
路上的偶像,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任何值得学习的地方,跟随他“奔跑”的脚步,
我的偶像在“奔跑”,我也在“奔跑”,在这条“奔跑”的道路上,我并不孤单。
【教师点评】
紧紧围绕王宝强,展开分析叙述,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表现上挺有深度。喜欢
一个人,不是其帅气的外貌,而是敢于坚持敢于拼搏的精神,这对高中学生而言,在一
个难能可贵的事情,“奔跑”的不仅仅是王宝强,更是作者年轻和期待的心。
【学生作文三】
他年我若为青帝
郑德祺
瑟瑟西风,迢迢寒山;泠泠苍苔,翯翯白鸟。秋,似乎总与萧瑟,凄冷相连,似乎
总让人为阳光与时光的远逝而打寒噤。可那一抹暧如阳的黄菊,却是一丛丛炽热的生命。她有人爱,有人自比自怜,而我却向往它“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情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却奇迹般地凭借咏菊诗暂有一隅之
地逃离口诛笔伐。有人说他因菊而幸运,可我总莫名认为他便是菊。黄巢,代表的是脆
弱分散的小农,而对手则是天威不可犯的朝廷。黄巢之抗争,无疑蚍蜉撼树;黄巢的人
生,亦注定坎坷漫长。溯游从之,道阻且长,但所思还在远道。既然“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那他为何不可为权威?黄巢在战乱中成长,在血雨腥风中成熟。上天以一扬
“冲天香阵透长安”回馈了他的付出,纵使最终的命运逃不开零落的纠缠,但秋之后是
更朴质更浑厚的冬,菊之下是更清冷更坚韧的魂。农民起义军将以黄巢为戒尺,为实现
翻身作主而不懈奋斗。
黄巢,为绝对平均而反抗封建帝王,因封建囹圄而举步艰难,最终他化作满天落菊,
埋藏烽火下的残垣长安,抚慰着在土地上失落的民心。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这是吟咏贾探春的诗词。当她预见江河日
下的贾府而潸然泪下时,我的心也氤氲上那清清浅浅,温温柔柔的爱慕。“嫡”“庶”于
她而言是权威,只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妾侍而陪受冷眼。她自重,所以有些不近人情;
她要强,所以有些直率小心。她又何尝不是那想依偎在母亲怀中撒娇的女孩;她又何尝
不爱那不成器的亲弟贾环。她不能,为了战胜“嫡”“庶”她不得不冷面冷心。尊贵实
在是她的万重枷锁!直到,有一天,她远嫁……贾府一步步走向末路,春天一点点消散
芬芳,只有这一丛名为探春的菊,在秋风中再会璀璨。当一切都寂寥,只一枝闪耀,有
谁会在意那“嫡”“庶”叫权威,只记得那 “存在”是标准。
菊花倘若开在春天,便泯然群芳矣。它需要秋风秋雨秋霜作嫁妆,嫁与那千万份坚
强的不屈服的灵魂。人亦如此,逆境中,我们往往寄人篱下,权威的颐气指使,何尝不
让我们羞愧而奋发。
挑战权威,在历练中,成为权威,如果我是青帝,菊花开在秋天才最好!
【教师点评】
菊花的一抹淡黄,却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底。文章语言生动而流畅,细腻而
情深,选用了黄巢和探春这两个熟知的人物,以菊的精神暗含其中,很好的表现了主题。在严寒的时节里绽放的,不仅仅是那菊花的“傲霜枝”,更是人们那种坚强不屈敢于反
抗社会的精神。借物说理,成为文章的显著特色。
【学生作文四】
挑战,让生命花开
方奇
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在我们前行的途
中,挑战无处不在,惟有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能找到那短暂而又充满风险的生命
的意义。
一颗种子如果害怕黑暗,又怎会感受到春光的明媚;一只雏鹰如果畏惧悬崖,又怎
会领略到蓝天的风采;一条细流如果不经受岩石的拍打,又怎会汇入大海那宽广的胸怀。
正如爱因斯坦蔑视权威,在经历命运磨难后终成权威;年轻的我们更应有初生牛犊不怕
虎的气概,坦然面对挑战并敢于发起挑战,这样才可以登青云而飞游,名冠四方。
巴尔扎克曾说:“挑战对于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
渊。”苏东坡无疑属于前者,身似不系之舟的命运未能将其豪情消磨殆尽,面对朝廷乃
至时代的挑战时,骨子里的傲气使他纵使衣衫褴褛仍气宇轩昂地屹立在天地间。“问汝
乎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历经颠沛流离,苏子最终完成了自我突围,所到之处
百姓安居乐业。面对挑战,他赢了,用伟大人格在历史长河中激起浪花朵朵。
犹记得这样一个声音:“我们要从绝望之山劈下一块希望之石。”黑人领袖马丁•路
德金用自己的生命去挣脱种族歧视的镣铐。让自由之声响彻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正如南
非前总统曼德拉为黑人争取利益,以一己之力奔走呼号,全心带领同胞和不公正的命运
做斗争。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可是他们向所谓的命运发起挑战,最终成就了彩虹之国
的绚丽之花,迎来了心中的光辉岁月。
作为 95 后的我们,国家的盛世集中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突显在我
们的青春岁月,我们有着老一辈们不曾有过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他们不曾经历过的挑战。
当潜规则代表规则,当权术淹没学术,当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当许多同龄人都沉
陷时代的车轮之下……我们是否能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直面挑战?或许随波逐流会让你过上一种看似“安稳”的生活,可真正的生命之花只有在挑战中绽放。
其实,人类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就是授受挑战进的信念与勇气。每一次人类的进
步,每一次文明的繁荣,都见证了人类不断挑战的历史。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延续、
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挑战。
挑战,让生命花开。
【教师点评】
名人言论的得体使用,是本文显著的特点。孙中山、巴尔扎克、马丁•路德金
的言论作为文段开头,结合苏轼、曼德拉的事例进行分析阐述,以叙议结合的方式对观
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论述中针对当今时代遇到的问题,表明了新一代年轻人应该拥
有的人生态度,起到很好升华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