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隐秘的角落》:别再让家成为最伤人的地方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隐秘的角落》:别再让家成为最伤人的地方

ID:348847

大小:19.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隐秘的角落》:别再让家成为最伤人的地方 最近,随着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这几句话也成了热门梗。该剧豆瓣评分一 直稳定在 9.0 分,网友赞其“神仙网剧”“国产剧天花板”“可与英美剧相抗衡”…… 《隐秘的角落》改编自悬疑小说《坏小孩》,讲述了沿海小城三个孩子卷入的谋杀 案件。孩子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纯洁善良的,但在这部剧中,孩子们小小年纪却 城府很深,内心藏了一个江湖,究其原因,原生家庭是关键因素。 被网友戏称“时间管理大师”的主角朱朝阳是个学霸,数学天才。他小时候父母离 异,父亲朱永平专注于新的家庭,几乎缺席了朱朝阳的成长,他不知道儿子期末考试全 校第一,注意不到眼前儿子身上的衣服有多旧,视而不见儿子对父爱的渴望,甚至纵容 爱人和女儿对儿子的为难。 看似称职的母亲周春红对朱朝阳的爱是强硬且令人窒息的,她不知道儿子不喜欢吃 鱼,还要求他多吃点鱼;老师向她反映朱朝阳性格内向不合群,希望她多关心这方面的 时候,她却说只要读书成绩优秀就行,在朱朝阳卷入朱晶晶坠楼死亡案件之后,周春红 强迫朱朝阳喝牛奶的情节看得人窒息,她埋怨前夫妻子对自己和儿子的怀疑,担心儿子 离开自己,被迫公开恋爱后又被分手,一系列的情感打击使得周春红对自己的生活越来 越不满,继而变本加厉地试图操控朱朝阳。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成长的朱朝阳敏感、懂事,在父母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会用成绩 来讨好大人,面对继母和同父异母妹妹的冷嘲热讽依然隐忍乖巧。但太懂事的孩子是可 怕的。这种孩子成年之后,可能会引发亲密关系的错位。他们对朋友、配偶以及自己的 孩子,都可能会有被动的或爆发性的愤怒。 妹妹朱晶晶的死,就是朱朝阳黑化的开始,在这之后,他还直接和间接地害死了普 普、严良、朱晶晶妈妈、朱晶晶舅舅、爸爸、张东升等 6 人。在最后的结局中,所有知 道真相的人都死了,活着的人都以为朱朝阳还是那个品学兼优、乖巧懂事的学霸,根本 不知道他早已变成了一个借刀杀人的恶魔。朱朝阳的悲剧警示我们:这世界本来不存在坏小孩,每个走向黑暗的灵魂,不过是 一个不幸家庭里走出的可悲的牺牲品。这个世界总是大人在犯错,小孩在买单。 近几年,原生家庭问题和疼痛童年屡被提及,“亲情”“教育”也是中高考作文常常 涉及的话题。对成长中经历的创伤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能帮助中学生深化写作思路,更 重要的是帮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和外界的关系,拥有健全的人格。 选用电影素材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人的情感过于丰富,偏偏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却是靠理智维持的。 不是无限亲近,而是适当疏远,更有利于合作关系的长久与稳定。《囧妈》中的妈妈和 儿子,以爱之名分别绑架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以感情的付出为剑,扎进对方的心窝,企 图让里面流出内疚的血液。这时候,你要不顾后果地挣脱对方的入侵,千万不要为了维 持某种形象而隐忍。 中国人最不擅长表达善意,往往因为方式不当,反而给对方徒增了很多压力和烦恼。 下一次,意识到你正遭遇情感绑架的时候,先去面对它,然后找个机会,把你的感受告 诉“越界者”,再彼此坐下来好好谈谈,找一个舒服的相处方式,这样彼此才能真的亲 密无间,而不是一种负担。 ——苏芮《让生活中少一些“囧妈”》 借心理学研究说明 家人才是你最大的依靠和最宝贵的财富 总有很多人对家人缺乏耐心,失去了基本的道义和教养,对外人却关爱有加,充满 了各种善意。我们为什么会对越亲近的人越没耐心,越容易生气发火?心理学研究发现, 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家人的期望值过高了。我们对别人充满耐心,是我们已经假 设了别人不太了解自己,要取得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对亲密的家人,我们局限地认为他们就该理解和支持我们,不在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问那么多问题,我们想 要做的任何事他们都应该无条件支持。这是自私的苛求啊!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 受过的教育,经历过的时代完全不同,互有局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才会意识到外人只是你生命中短暂的过客,家人才是你最大的 依靠和最宝贵的财富。对家人好,你有的不只是孝和善,更是你立世为人的品格。 ——颜辞《对待家人的态度,藏着最真实的人品》 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幸福是家人相伴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 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 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只配做我的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 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 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 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 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 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 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 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 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杨绛《我们仨》 情理相生,耐人寻味 勿因父母的宽容而任性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习惯把父母当成最后的堡垒,以为自己在外成 一个草包,被扎一身长短不一的刺,就可以转过身来,扎在父母身上。对外人发泄情绪,可能会遭到讨伐。为了避免受伤害,我选择点头哈腰、一味讨好。可我总觉得在外面受 的委屈需要找到一个途径来发泄,这时候我找到了父母,因为他们是我发泄情绪付出成 本最低的对象。 心理学上说,人有一些内在不可见的想法,这被称作潜在信念。我们在潜在信念里 认为,在社会上我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全部责任。而父母就像海绵,只要不吸纳到 极限,他们会不论好坏地照单全收。 ——林一芙《原谅我也是第一次为人子女》 表达生动,字字珠玑 在灾难中习得生命教育和家国情怀的真谛 教育从来不仅仅发生在教室里和学校里,它应该是广泛的、生活化的、可以随时随 地进行的。人生有涯,读有字书,也需读无字书,若一心向学,则处处都是课堂。而这 次新冠肺炎疫情,显然正是这样的课堂。从英勇逆行的医护人员,到慷慨解囊的普通公 民,从与死神赛跑的不幸患者,到患难中互相扶持的市民,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教育 最鲜活的素材,都是家国情怀最有说服力的载体。所有这一切,孩子们都会听到、看到、 感受到、领悟到,并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刘颖余《在灾难中引导孩子珍惜生命,体认家国情怀》 多方审视,议论深刻 驱散校园欺凌需要多方合力 彻底铲除校园欺凌的土壤,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有的家长要么过于严苛、 要么过于放任;有的学校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引导;有的老师把欺凌行为视 作孩子间“过分的玩笑”,重视不够;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和网络平台充斥着暴力因素, 这些都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因此,既要通过教育引导把“践踏、侮辱他人的 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必付出代价”的观念种子种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长、学校、政府、 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 孩子的心灵。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小北呵护了饱受欺凌的陈念。在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 需要被呵护,这份呵护来自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法律制度日益完 善。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成年人保护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校园欺凌和暴力这一难题得以 彻底解决。 ——沈慎《驱散校园欺凌,依法呵护“少年的你”》 反观现实,思考深刻 教育是仿效之学 君不见,家庭里,家长一年看不了一本书,自己搓着麻将、打着网游之余,却大谈 读书的好处,让孩子好好读书。君不见,电视上,没有企业实践只会躲在研究室里研究 的专家,却给一线的企业家讲经营之学发财之道。君不见,地摊上,多是穷愁潦倒的相 士,一边啃火烧,一边却在给他人传授腾达富贵之法。当然,自己没做到,不一定就不 懂得。只是这些做法,正如秃子叫卖生发水,又怎能起到好的效果呢? ——李良智《教育是仿效之学》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