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倒计时:打破成见 永不认命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一:【原题呈现】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
心:“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培根也有一句
关于“成见”的名言,他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
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
不限。诗歌除外。
二:【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话题是“成见”、“偏见”。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见”的解释为:
(1)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多指不好的)
(2)形成的个人见解;定见。
对“偏见”的解释为: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
显然试题的语境义是偏于(1)的,学生只要扣住“成见、偏见”的核心内涵和
特征来写,都可以谈且可深入谈;当然,如果学生在文中对“成见”的内涵有设定,
仅谈(2)的意思也视为符合题意,42 分以上;而要进入一类卷、二类卷,需要对
“成见”的内涵、成因、危害性或意义等进行深度思考,有较为独特的感悟、见解。
材料中的“成见”二字如何阐述?它可能是个体对他人产生的偏见,可能
是他人对自己产生的偏见,也可能是长期社会生活形成的某种成见(比如种族
歧视、以貌取人、性别歧视等)。
从材料中第一层申公豹的话可见,成见是人们心中长期形成、根深蒂固的
观念、见解,他认为消除成见困难重重。从材料中第二层培根的话意在强调,成见一旦形成,演变成盘踞人心的偏
见,更具有危害性。它可能对人们的正常交往、社会生活,乃至国际间的关系
造成隔膜和更为消极的影响(如最近的 NBA 莫雷香港事件)。
考生可从成见产生的原因、消除成见的方法、如何理智看待别人对自己的
成见,或者成见的危害等角度进行立意。从范围上看,成见无处不在,表现形
式也多种多样。亲友乃至陌生人之间都可能会产生成见,这些都能成为我们的
立意方向。
三:【素材参考】
1.NBA 莫雷 肖华香港事件
莫雷踩雷,肖华惹华。
10 月 5 日上午 9 时,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张图,图上有字: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为自由而战,和香港在一起)。虽然
莫雷自己没有写一个字,但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张图意味着什么。
莫雷的这条推特,发生在中国举国欢庆建国 70 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一场世界
瞩目的阅兵仪式,把中国老百姓的爱国热情推到了高峰。这个时候,中国人民容不
得任何对于中国主权的侵犯行为。
7 日上午 9 时,NBA 官方正式发表了一份声明。但是这份声明,全文只是强
调了莫雷的言论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并没有对莫雷进行任何的处罚。更让中国球
迷难以接受的是,声明的全篇内容,并没有道歉的字样,只是用了遗憾一词。
生活有时比戏剧还戏剧。眼看火烧屁股,NBA 总裁肖华出面发声了。谁想,
非但没有平息中国人的情绪,反而再次引发轩然大波。肖华洋洋洒洒说了很多,中
心意思就一点:不管莫雷说得错没错,但我支持他发表言论的“自由”。
事件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已经从一开始的个人观点,波及到了球队,波及
到了 NBA 联盟,现在正式成为了和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话题紧密连接
的话题。 同样的,美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重视程度!他们
不知道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内心的家国情怀。
对中国来说,这是我们不可触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对美国人来说,这
是他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问题——再加上大家所知道的一直以来带着有色眼镜的
偏向性报道。
中国人从来不反对言论自由,反对的是他们的“双标”与傲慢。虽然西方国
家的企业和机构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利益,但他们似乎从未真正放下傲
慢与偏见来了解中国,如今他这样的言论,从中国人视角看,已经超过“端起碗吃
饭,放下筷子骂娘”的白眼狼层次,到达“吃别人饭、砸别人锅”的忘恩负义反骨仔
境界。归根到底是偏见作崇。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之所以盛行,也因有着一定的民意
土壤。在许多美国人眼里,惟有西方体制才是治国良方,中国体制与其格格不入,
属于离经叛道。带有偏见的新闻,符合这些读者的口味。尤其在当前环境下,为中
国说公道话的,常被贴以“亲共”标签。近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为妖魔化中国乱贴
标签,可谓不择手段,对社会偏见的形成推波助澜。
虽然中国官方和企业亮出自己的态度,但莫雷、火箭、NBA 联盟,美国政府,
却还在假装看不见。
莫雷本人并没有表态道歉,只是发了两条似是而非的声明。很显然,他并不想
承认他对中国的偏见。他的态度为何如此强硬?
现任火箭老板费尔蒂塔发声“我在联赛中有最好的总经理,”费尔蒂塔说,“达雷
尔(莫雷)和我都很好。我们受到了强烈的抵制,(但)我想说清楚,这个组织没
有(政治)立场。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打篮球,而不是冒犯任何人。”很显然并不想
解雇莫雷。
板费尔蒂塔的态度是莫雷强硬的底气。
之前有消息说,联盟会对莫雷罚款。后面又有消息说,联盟并不打算惩罚莫雷。
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莫雷的这种偏见并非个例,而是一个群体。精明的莫雷所
代表的职业经理人群体,实际上就是美国的白人精英阶层。 由莫雷涉港推特引发的 NBA 与中国的摩擦在美国已惊动最高层级。美国总统
特朗普当地时间 10 月 9 日就此事首次表态,他批评此前不愿评论此事的两位 NBA
球队主教练科尔和波波维奇“迎合中国”,同时又拒绝直接干预事态,而是称“他们
(NBA)必须自己化解争端”。美国政府偏见显而易见。
2.费孝通《乡土中国》
其实,对特定人群的歧视和偏见,在各国都有自己的“范例读过如果大家度
过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就知道偏见是如何坑苦中国人的。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一提到乡下人,城里人就联想到“愚笨”
“贫穷”“疾病”。为什么呢?比如城里人会说,乡下人走在马路上,只要听见背
后汽车不停地按喇叭,他就会慌了手脚,东躲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刹车,
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气急败坏地骂道:“笨蛋!”
费孝通先生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就可以认为乡下人比城里人愚蠢,那城里人看
到满地的玉米苗兴奋地喊道“哎呀,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在乡下人看来,还不
是一样觉得“城里人真是蠢蛋啊”?只是乡下人不会像城里的司机那样居高临下地
骂你一句“笨蛋”。
所以,费孝通先生说,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
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如果因此认为下乡人“愚不可及”,那就是地地道
道的偏见。
3.20 世纪法西斯屠杀犹太人
不过,说起因种族偏见导致的人类伤害,最恐怖最黑暗的还是 20 世纪法西斯
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说起犹太人,我就想起莎士比亚的名篇《威尼斯商人》,那
个精明、唯利是图、贪婪的犹太商人夏洛克,简直是让人过目不忘。你看,莎士比
亚是英国 16、17 世纪的人,看了《盲点》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一直到 20 世纪 30年代,过去了三四百年,人们对犹太人的这一刻板印象还是没有改变,书里说,1933
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被问到犹太人最典型的 5 大共性特征时候,得票率最高
的分别是:精明、唯利是图、勤勉、贪婪……
你可能会说,对犹太人的看法几百年都不变,那说明这不是偏见。事实上,了
解世界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不是犹太人天生就唯利是图,天生就贪婪,而恰恰
是西方文化里遗传的反犹基因造成的,从一开始,犹太人就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
投机商人、不洁的人,是贪婪的,是唯利是图的……
为什么西方文化里自古以来就有排斥犹太人的传统呢?基督教教义认为,12
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呵呵,犹大,犹太,
注意到没?随着罗马帝国的强大,基督教成为整个欧洲的宗教,因为出卖耶稣的叛
徒犹大是犹太人,所以犹大的后裔,犹太人在欧洲就被仇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犹太人只能四处流亡,为了生存,只好削减脑袋做生意啊赚钱啊什么的,但他们又
恪守犹太教的信仰和风俗,搞得自己也没法融入基督徒的社会。
于是,各种犹太人精明、会赚钱、阴险的说法就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基督教
社会的欧洲就越来越仇视另类的犹太人了。这就像电影《霸王别姬》里讲的,文化
大革命来了,周围人全都在追赶革命样板戏的浪潮,只有程蝶衣还在那谈什么霸王
出场是该走 5 步还是 7 步,不是反革命也被人打成反革命了。
宗教上的问题咱们且不说。看看后来犹太人遭受的灭顶之灾吧。在欧洲,德
国的反犹情绪是最严重的。为什么呢?犹太人呢,自称是“上帝的选民”,很骄傲,
德国人呢,他们觉得自己血统最高贵,在普遍信仰基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
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加上整个欧洲社会普遍
存在一种排斥犹太人的心态,所以从中世纪到近代,这股反犹情绪在德国持续地恶
性蔓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经济危机的到来,加剧了德国的国力衰退和
国内的阶级矛盾,从而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希特勒说,“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他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需要
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这时候,富有的犹太人成了他们眼前的猎物。要知道,当
时犹太人在德国大多是商贾名流。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
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一
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
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据说,在 1942 年到 1946 年之间,希特勒一共屠杀了 600
万犹太人。如果这是事实,你想想,那就是一天杀死 6000 多人。
虽然后来的历史研究发现,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有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方方
面面的原因,但谁能否认,这一人类最深重的灾难,根源不正是西方文化里普遍的
犹太种族偏见呢?
4.纪录片《幼童》
晚清被派去远洋留学的幼童,他们肩负的是支离破碎的国家最后的希望,
面对的是陌生环境下高傲的猎枪。他们的目光坚定,一本留言簿,中英文并用,
汉字书写挺拔有力,英文字体飘逸秀丽。他们从容的姿态、儒雅的谈吐,一点
点改变着西方人对中国学生的成见。
5.电影《绿皮书》
黑人钢琴演奏家唐在南方一位富人家演奏完,拒绝主人让他在院子里的露
天厕所方便,硬是回到自己的寓所,解决此事后再返回演奏。人们心中对于肤
色人种的偏见那么根深蒂固、无孔不入,连厕所使用都要因人种不同严格隔离
开来,更令人感到沉重的是,那些白人听众,他们在等待钢琴家从寓所方便后
再返回演奏时脸上自然而平静的神情。
6.《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申公豹
申公豹是野兽修炼成仙,他认为成见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仙人歧视他皆
因对野兽的成见,而他却忽视了,仙人对他的成见更因他自身的所作所为自私狠辣、不脱兽性。如能时时克制兽心,不做兽行,即使以野兽面貌示人,想必
也不会被当作野兽遭人厌恶。
7.士别三日
语出《三国》,意指吴国吕蒙少年时不学无术,被众人所轻视。之后吕蒙
苦读兵书发奋图强,终于成为文武双全的将军。大家也改变了对他的成见,认
为他“非复吴下阿蒙。”
8. 电影《美丽人生》
法西斯国家建立了用于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热爱生活的主人公圭多和儿
子被强行送往集中营。这种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与种族迫害来源于多重的现实
原因:经济萧条下人们的恐慌情绪、宗教传说的误读、乃至犹太族多经商之人
的现象,现实的症结与问题都被归结于顽固的“成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一面是对人性的残忍摧毁与迫害,而另一面,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
一场游戏,奖品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儿子快乐地生活在纳粹的阴
霾之中。稚子何辜?这种“成见”是文明世界之耻。
四:【相关作文借鉴】
打破成见 永不认命
(标题对称,观点鲜明。)
吴星烨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压力,是人们的成见。当今社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
子,很多人都活在他人的成见里,活在他人的有色眼镜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
法避免地遭遇不同的成见。在面对他人的成见和“恶意”眼光时,我们唯有敢于打
破成见,永不认命,才能成就人生。(围绕材料内容展开论述,旗帜鲜明地亮明观
点,呼应标题。)
哪吒一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作为魔童转世,众人都认定他是个不祥之物,
会给世间带来灾难。于是,从小就被关在深墙大院里的他,决定偷偷溜出家门,去
欺负陈塘关的百姓,将祸害形象用行动证明出来。可这是他想要的吗?当然不是。父亲出于善意,骗他说他是灵珠转世,是要替天行道的,听到这里时他是那么的高
兴。原来,他并非人们眼中的邪恶,他练习仙法,期待着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
即便他抓到了妖怪,人们仍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木棒打在他的身上。(简要概括电
影情节,给读者以清晰的感触,做到叙议结合,引人深思。)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难过,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并非不想好好
学习,只是,相较于肯定,我们总是被打击、被嘲笑。曾经,我们成绩是很差,但
就不允许经过努力成为黑马吗?就不允许超常发挥后来居上吗?在别人的心目中,
既然你们是差生,你就不可能考好,你考好就一定是通过作弊。那么好吧,既然你
们觉得我是个差生,觉得我烂泥扶不上墙,那我就真的去证明给你们看,破罐破摔,
做你们眼中厌恶的烂泥。(通过哪吒的遭遇来写生活中差生收到的冷眼,激发情感
的共鸣,触及人性的柔软。)
其实因为别人的成见去伤害自己,是很愚蠢的行为。我们曾在情绪激动的情况
下,在别人言语的刺激中,去做一些不理智的判断和决定,但是,这些只是为了发
泄一下情绪,图个一时之快,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我希望
在以后,我们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在遭遇非议和不解的时候,要学会克制,心怀希
望,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被他人的成见操纵和压倒。(阐明观点,分析看待
问题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
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是全新的起点。高中阶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将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爱自己,好好珍惜高
中时光,摒弃他人成见,刻苦学习,努力追赶,去实践,去历练,仰望星空,脚踏
实地!(联系生活,展开分析和思考,激励同龄人要敢于面对生活,正视生活。)
若天压你,劈开那天!若地拘你,踏碎那地!只要你自己知道想去哪里,没有
人可以阻挡你!我们心中有一团火,在某个节点,它会为了某个信念而熊熊燃烧。
不被他人成见拘束,不放弃心中的火焰,是我们的命。我们要打破成见,永不认命。
(再次紧扣材料,呼应前文,升华主旨。)
五:学生作文康熙不吃巧克力
徐小卓
文载中,曾有外国使者向康熙进献巧克力。华夏向来对“荒蛮子”颇具成见,
而当康熙得知此物“无甚药效”时,更是毫无兴趣,再不给第二眼了,同时,他的
内心也加重了对“蛮子们”无好物的偏见。
然而,正是这强国对弱国的轻视,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偏见,致使清朝错
过了炮弹、错过了工业革命、葬送了大清朝、血染了华夏十四州,终是衰落了一个
文明。
带有偏见的文明,终不可长存。
自清灭再往前推五百年,向西绕过波斯湾,来到地中海。此时,十字军正一路
向东,血染圣城。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皆亢奋异常。“杀死那些异教徒!”清亮
的童声却令人胆寒“将圣城从异教徒手中解放!”
宗教与宗教间的水火不容、信仰与信仰间的偏见……人类业已为此流了太多鲜
血了。
放眼历史浩瀚长河,眼下这座圣城——耶路撒冷,竟是一座鲜血灌注的邪恶之
城。三教纷争、王朝更迭……拥有不同信仰的文明啊,你何时才能放下偏见与血刃,
挽住对方的手?
回到十七世纪的美国,胡文夫妇由于肤色不同却成婚而被判刑。爱上白人女孩
贝蒂的马丁·路德·金被时代所迫同恋人分手。此后,他的一生都投入美国民权运
动中。1967 年,胡文夫妇无罪释放,马丁路德在步入他人生的最后一年里,幸而
得见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是,他的贝蒂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拥有不同肤色的种族啊,请放下偏见,给对方一个拥抱。
自十字军东征再向前推一千年,从波斯湾绕到华夏大陆,聚焦繁华的京都洛阳,
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走在洛阳的街道上,你不时能看见几个金发碧眼的
外国人,他们穿着本地的服装,有的还能讲中国话!原来,这是原本来自罗马的商人,他们中不少人为洛阳的魅力所折服,便从此定居了下来。据记载,“附居不可
胜数,万户有余”京都一片祥和融融、歌舞升平。
汉朝对罗马商人的欢迎与康熙拒吃巧克力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繁盛的
文明、一个兼容并包、一个倨傲无礼;一个飞腾,一个衰落。此不可不谓为偏见于
文明之大害。
愿未来有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三教首领在圣城握手,马丁路德迎娶了贝蒂,
而康熙,吃下了“无甚药效”的巧克力。
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题目小巧有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想要表
达的观点很简单:偏见对文明有害,我们应当放下偏见。文章采取了并列式结构,
先后论证了国家对国家、宗教对宗教、种族对种族的偏见造成的具体危害,并阐述
了放下偏见的观点。论据丰富,较为典型。本文的缺点在于论述缺少深度,建议分
析一下偏见形成的原因或者放下偏见的做法,提升自己的逻辑层次,深化文章的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