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级模式”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以范文《谦虚以趋利避害》为例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许多年轻人一听到老人关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
受益”之类的说辞,就一脸不屑。“哼,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了,中国人
都在各扬其善,各显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还在那里叨念什么谦虚!”
谦虚真的过时了吗?请以“论谦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
个方面,帮助他们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
年轻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显其能”“各扬其善”与“谦虚”对立起来了,
这是认识上的错误。
但写作指令两个:一是以“论谦虚”为题写一篇作文,二是“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
方面,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因此,要针对年轻人的认识但不必纠缠其间
的是非。
二、研读范文
【范文】
谦虚以趋利避害
文/郭茂发
谦虚是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是安身处世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有成的最基本的因素,
是修身立命之柄。
一、什么才算谦虚呢?(直接提出问题,不带论点,这是“登三级模式”的“特权”)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为《谦》卦,《谦》卦的卦形是上坤下艮。坤为地,其
势低下。艮为山,其势高大。其卦象是高大的山隐藏于低下的大地之下。故而谓之谦。
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谓之谦。
(以上本段之第一层,定义“谦”的内涵,虽属语词定义,但很准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圣人学识渊
博,随时学习,此谓大谦。
忠厚老成,不敢人先,谦恭顺承,彬彬有礼,受侮不答,闻谤不辩,面攻其非,平
怀顺受,此谓之谦。
(以上本段之第二层,通过两类人论述“谦虚”的外延)
【简析】
起笔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强调谦虚的重要性。个人品德、日常处世、成就事业、修身立
命,四个判断句由低而高,很有层次。
由《易经》的谦卦定义“谦”的内涵,是一个创造,避开了陈词滥调。
延伸到人,从“才、德、功、名、位”五个角度定义“谦”的社会意义,准确!
论述圣人之谦。
论述常人之谦。
如此论述“谦虚”的外延,也是一个创造。
谦虚有真有假。(概说,也是过渡)
真者是发自内心的,假者是发自表面的。(角度一)真者是一贯的,随时随地的,
假者是一时的,是特殊场合上的。真者不但言行谦恭,而且当有人面攻其非时,坦然而
接受,且内心窃喜。(角度二)假者虽当别人奉承时也说句“不敢当”,但当人面对面
的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恼羞成怒。心里产生极大的怨恨。(角度三)
【简析】角度一,从表里看真假。
角度二,从时空看真假。
角度三,从褒贬看真假。
从真假角度论述的谦虚的外延。从两个角度看外延,可见作者思维缜密。“什么是谦
虚?”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能有几句话说?可作者把它写活了,有内容有层次,值
得学习!这个小标题之中暗含着“为什么”。
世间谦虚者少,骄傲者多。尤其真谦虚者更少。(作出判断)
(以上本段第三层,从三个侧面论述谦虚之真假。这是对真假的辨析)
(以上三层分别论述“是什么”,先定义内涵,后列举外延,最后辨析真假,加以
补充。十分周到)
二、谦虚的好处
圣人言:谦受益,满招损。(引名言,实际上是分论点)
谦虚则受益无穷,事事亨通。骄傲则受损无尽,决无好结果。(阐释分论点二)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好处之一)大千世界,知识浩如烟海,唯有谦虚者
能随时学习,处处受教。(正面论述)而骄满者虽无知,却自大,自以为比他人强,创
业创新又怎能取得胜利呢?(反面论述:针对青年)谦而能学,虚而有容,学而明理,
方能修身以创业创新,(针对青年)造福社会。(小结)
【简析】
好处之一:人如果谦虚就拥有接受教育的大气量,并且会得到无穷尽的好处。
正面:谦者处处是课堂。
反面:骄者处处撞上墙。
结论:谦虚造福社会。
谦虚则能勤奋自强,享乐则会怠惰偷安。(好处之二)一个人如果要想事业有成,
具有谦恭之德那是必不可少的。少不更事,创新创业,既要勤奋自强,也得虚心好学,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正面论述:针对青年)而年轻骄满怠惰不知向学,偷安不知自
强,最终会一事无成。(反面论述:针对青年)两相对比,优劣自见。(小结)
【简析】
好处之二:人如果谦虚就善于发现不足,加紧学习。
正面:勤奋自强好学习。
反面:怠惰好高事无成。
结论:优劣自见。
谦能保其位,受其福。位高不骄,则其位不失。(好处之三)功高而谦虚,则最终
能得到好结果。易经有云:“劳谦,君子有终。”“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也。”也“大
者不可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年轻事业有成,得重用居于高位,不骄则常存。因而
谦虚则能保持其名节,而不致撤职查办,晚节不保。(正面论述:针对青年)历史上那
些居功而骄者,现实中那些年轻而滥权者,皆不得善终。(反面论述:针对青年)凡有
功而谦者,则安享富贵,以善终。(小结)
【简析】
好处之三:有地位者如能谦虚谨慎其位不失。
正面:谦虚保名节。
反面:骄傲不善终。
结论:功高逾谦虚。
谦,德之柄也。(好处之四)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对
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而高尚品德的柄就是谦虚。抓住了谦虚二字,就等于抓住了高尚
品德之柄。(正面论述)犹如刀剑具有柄,握住了刀剑之柄,就是握住了刀剑之身一样。
(类比推论)是以谦虚是人修身进德的关键所在。凡有志于道德修养之士,一定要养成谦
恭之德。(小结)【简析】
好处之四:谦虚是道德的基础。
正面:谦虚是道德的手柄,即根本。
反面:谦虚犹如掌握着刀剑的手柄,即掌握的道德的关键。
结论:谦虚是修身进德的基础。
(以上从处处可教、勤奋自强、能保其位、谦恭养德四个侧面论述为什么要谦虚)
三、怎样才能学得谦虚一点呢?(直接提出问题)
铭记古训。(方法途径之一)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之明训。我们一定要知道,
世间真正得好处者,得大利益者,得善终者,必是谦恭之人。(正面论述)而那些受到
伤损者,定是那骄满之人。(反面论述)趋吉避凶,人之天性。你希望事业亨通,处处
吉祥,那就谦恭一点吧。这世间又有谁希望得到凶险呢?如果你不顾凶险,那你就骄满
吧。上天会让你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正反对比分析)记住了这一名训,你就能变得谦
恭了。(小结)
【简析】
途径一:铭记古训——满招损,谦受益。
正面论述:谦恭得益。
反面论述:骄满害己。
对比分析:趋利避害。
结论:记住名训。
自我造就。(方法途径之二)凡成就大事业者,必定是那自我造就之人。无论是从
政,经商,还是做学问,若想事业有成,就必须先严以律己,尤其是谦虚之德。圣人孔
子,大学问家季羡林,学问越大越谦恭。(正面论述,自律)而骄满之人,或恃才而傲,
或位高而娇,或功高自居,虽一时显赫,都不得善终,纵发而不长久。究其原因,自我放纵也。(反面论述)故恃才而雄辨矜夸,倚富贵而骄慢傲妄者,无论古今中外,无有
不败家丧名者也。凡有志于干一番事业者,谦虚是必须的。(正反分析)
【简析】
途径二:造就自我——严以律己,谦虚养德。
正面论述:学问越大越谦虚。
反面论述:一时显赫自放纵。
对比分析:骄慢必败,成事当谦。
严己宽人。(方法途径之三)虚心屈己,谦恭大度,天佑之,地佑之,神佑之,人
更佑之。(正面论述)傲慢无礼,妄自尊大,天亏之,地损之,神害之,人恶之。(反
面论述)佑之,恶之,结果不同。(小结)
【简析】
途径三:严己宽人。
正面论述:得道多助。
反面论述:失道寡助。
结论:多助寡助各不同。
(以上从铭记古训、造就自我、严己宽人三个途径论述如何学习谦虚)
让我们时刻牢记“谦受益,满招损”之古训,做一个谦恭之人。(总结全文,强调
论点。)
【全文赏析】
这是一篇典范之作,优点很多;不求全学,但必有所获;逐篇积累,可成高手。 开篇
入题,值得学习。三个方面,都很有分量,论述入理。本文行文朝向年轻人,有些段落
还强化针对性,这是对写作指令的落实。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
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本来,这个题目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但根据写作指令的要求,唯有“登
三级模式”可担当指令。
纵向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点一线贯穿为纲;
横向多侧面展开为目。
纵横交织,围绕中心;
有机联系,纲举目张;
说理充分,理群圆满。
一篇文章论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得分纵向层级;展开说理需要横铺面积,纵横交织才
能说理明晰。只有学会制造完整理群,才能写出合格的议论文。作为教师,笔者严肃地
告诫同学们:务比过好这一关!
什么是“登三级模式”?
我们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称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称
为一级。
纵式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一个逻辑推进顺序,不可更易。写
作时主体部分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三大块。三级递进纵式结构的优势是完成思
维全程,内容全面;弱势是思维跨度大,容量大,短文不易写好。
什么叫做精细论述?
请大家想一想,《论谦虚》如果停留于三个分论点,哪像一篇文章啊?读者又能从中接
受什么道理呢?
因此,需要精细论述。我们所称的精细论述,就是对各个分论点的具体论述;各分论点
的道理说透了,中心论点也就支撑起来了。
请看下图,三个分论点之下又都分为三个、四个议论点,每一个议论点之下又分为两个、
三个小角度论述,至少也是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如此论述,一层又一层,一个侧面又一个层面,纵向推进,横向展开,纵横交织,有机联系,把道理说得又全面又深刻,
读者受到了启迪,思想有了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
这就是精细论述。本文的精细论述特别精,特别细,所以,我们选为范文,并摆在前面,
就是希望同学们做到两点:其一,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做精细论述。其二,从这个例子中
认识到,精细论述的办法就是分析。因此,要下决心学习分析,努力提高分析能力,当
然,这是优质范文,我们一时还望尘莫及。我们只是要求:
1、要重视精细论述。
2、要研读范文写作技巧。
3、在模仿中训练基本功。
作者论述分论点一,是展示出很高超的写作技巧的。
技巧之一:横向切分三大块,对于全段就全局在胸了。这一点值得同学们学习——面对
分论点,先分成两个或三个议论点。
技巧之二:平易的概念深刻的论述。“谦虚”平易,《易经》艰难,用艰难的《易经》
谦卦阐释“谦虚”的内涵,其间又分为“坤”与“艮”两个要素作分析。再延伸到人的
才德功名位五个侧面。谦虚的含义清楚了吧。高明吧,谁能不服气!
技巧之三:“谦虚”不是实物,如何列举它的外延?作者很聪明,“谦虚”从属于人,
那就用不同类别的人来表示吧。于是,作者端出圣人与常人的谦虚,外延就算论述清楚
了。
技巧之四,作者觉得对于“谦虚”外延的论述言犹未尽,于是,又找到真假谦虚的角度,
更精心的是还分为表里、时空、褒贬三个侧面,逐一展开论述。你说,作者的论述精细
不精细!
这些技巧十分金贵,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多学习。论述分论点二,作者从四个角度展开。这四个角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是横式关
系,从内容上看,一个论学习,一个论创业,一个论晚节,一个论修德,四个内容是平
行的,可以认为是并列结构。也可以说是纵式关系,因为学习是年轻时代,创业是成年
时代,保位是壮年时代,修德是晚年时代,如此理解,意义更大,因为说明终生都要谦
虚。
我们主张采用纵式推进之说,但是,我们的示意图采用横式结构,这是因为我们的纸张
无法容纳纵向推进。特予说明。
第三部分论述“怎么样”,作者指出的三条路子都很好。第一条路子强调学习古训,很
有道理;第二条强调造就自我,这是关键,因为谦虚不谦虚,关键在自己。第三条路子
是对待别人,这很重要,因为待人的态度,最能反映一个人是否谦虚。
作者采用正反分析,也是为了强调这三条路子的正确性与重要性。
语言方面为什么不作提示?因为前面可学的内容大多了,负担不要过重。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求大家背诵,其间自然学到了语言知识。
三、向作者学什么?
1、这个作文题目的全部内容集中起来,就是两个字“谦虚”,写作指令直接指定
写作标题为“论谦虚”,因此,文章开头一句闲话也没有,直接亮示中心论点,十分
简约。
第一,向作者学习:准确把握题目,忠实执行“写作指令”:
2、严格遵循题目的写作指令“谦虚真的过时了吗?请以“论谦虚”为题,写一篇
文章,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具体表
现如下:
(1)一字不易,就以“论谦虚”为题。
(2)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侧面全面论述。
(3)行文针对年轻人:写作时心中有读者,行文有目标。请注意,写作议论文
心中一定要有虚拟读者,纵然题目没有规定,自己也要设定目标读者,以确保文章有着特定的方向。比如,写作“谈纪律”,题目没有规定读者目标,纪律也是人人应
该遵守的,按理是应该面对社会大众的。因此,很多作者会没有方向地泛泛而谈,
导致文章没有指向性,缺乏战斗力。这不好。怎么办?作者应该自己设定读者群体
——那些经常违法乱纪的人(比如,违反学校纪律的同学、不守交通秩序的人们、
在社会上打闹违规的人等)。这样,行文时就像在对他们说话一样,有方向,接地
气,更具亲切感。本文在这方面很有特色,值得细细体味。
第二,向作者学习:精选思维模式,编织完整理群
根据写作指令“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作者只能选择“登三级模
式”。因为只有采用这个模式,才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侧面全面展开,
全面论述。
根据这个模式,作者织造了一个十分周密的理群。请看: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理群?
大家看上面的红字: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点——总结(呼应开头中心
论点)。这是纵向三个层次,一层一层推进,很有深度。中心论点居于统领全文的
核心位置。
大家再看三个分论点,三者都来自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三者往下又都
是或者平行分开三个侧面,或者平行分开四个侧面,多角度展开论述,内容很丰富,
思想很有宽度。
综合起来开,纵向道理有高低是经线,横向道理有广度是纬线,纵横交错,经
纬交织,就织成一个扇面。这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我们就称它为理群。
同学们,理群完整是一篇议论文的起码条件。因为理群完整了,一个道理(中
心论点)才算论述完整,也才算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笔者看过不少学生议论文,写得好的实在寥寥无几;很多同学议论文写不好,第一个原因就是心中没有理群,
脑中没有思维模式。一个乱昏昏的头脑能讲清一个道理吗?能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
议论文吗?可以武断地说,那些写得不好的议论文,首要原因是理群残缺,道理不
完整不配套。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能给你多少分数?
2、为什么说这是“登三级模式”?
第一级论述“是什么”,其任务是给读者普及知识——让读者掌握“谦虚”的根本
知识。这是第一级,先解决知识性问题。
第二级论述“为什么”,其任务是给读者讲道理——让读者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
打通读者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建立在第一级论述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岂非对
牛弹琴。
第三级论述“怎么样”,其任务是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做——让读者知道努力方向,
解决的是行动措施问题。
如上三级,由低而高,次序是恒定的,不可更易的——所以,称为“登三级模
式”。
这是议论文最规范的思维模式。人们日常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实质就是论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可见,这是最古老的议论文思维模式。
第三,应该向作者学习:精细论述说理,充实内容,推进层次。
请看下面结构示意图:
论述“是什么” 论述“为什么” 论述“怎么样”
什么叫精细论述?由于现在高考作文写作证明文少了,例证法、引证法之类逻
辑论证用得少了;离开逻辑论证,写作阐释文,分论点之下该写什么呢?这是很多同学的难题。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先介绍一下,笔者为高考作文总结的四
句话:
捏紧一个拳——全文内容要紧紧凝聚在从题目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论点之中。
松开三条线——根据中心论点选择思维模式从而分解出三个优质的分论点。
线线叉两点——每个分论点或横向分两个侧面或纵向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
理群大团圆——纵向三级论点横向展开扇面彼此有机联系构成全文大理群。
现在我们说的“精细论述”指的就是分论点之下的“线线叉两点”。因为中心论点
是全文的一级论点,分论点是二级论点,二者都是论点,内容都很抽象,读者很难
接受。因此,应该抓住分论点,展开具体论述,目的是确保各个分论点得到有内容
有层次的论述——道理细致化,说理层次化,思想具体化。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
才能令读者信服。
本文在这个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请看:
第一部分,论述“谦虚”是什么。
“谦虚”这个概念十分普及,含义也很浅显,有文化的人都了解它的意思,因此,
并没有多少内容值得阐述。但是,题目要求文章要“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
识”,怎么办?根据“登三级模式”的要求,必须对“谦虚”这个核心概念作出阐释。怎
么办?“谦虚”内容简单,浅显易懂,该如何为之作出有水平的阐述?作者的办法还
是老办法——揭示其内涵与外延。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阐释了。采用科学定义或者语
词定义的方法,没有几句新鲜话可说,“年轻人”会懒得买账。博学的作者难不倒,
他想到了《易经》的谦卦,用谦卦阐释谦虚的内涵。这就好了,深知《易经》者不
多,以之来定义,既新鲜又深刻,“年轻人”中的大多数也会大长知识的。效果果然
极佳。
关于外延,“谦虚”属于思想意识,只能用谦虚者的行动表现来体现,这样写显
得很没品味。聪明的作者另有绝招:一方面列举圣人的谦虚态度,一方面列举常人
的谦虚表现。用两类人的行为表现,外延不就明确了吗?
上面两个层次的阐释已经完成了“是什么”的论述任务。但是,思维缜密的作者
觉得言犹未尽,于是,又换一个角度对“谦虚”的外延再作出一番论述——从三个角度论述真谦虚与假谦虚。如此论述,“谦虚”这个论题的面目就清清淅淅地呈现在读
者面前了。
作者对分论点一“叉两点”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请看:
如图可见,对于分论点一,作者不是“叉两点”,而是分开三大点。
第一大点阐释内涵,又分为“坤”与“艮”两个小点展开。
第二大点阐释外延,又分为“圣人”与“常人”两个小点展开。
第三大点补充阐释外延,又分为“表里”“时空”“褒贬”三个小点展开。每个小点又
分为真假两点表征分析。
仅仅这一段,作者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就够我们学习的了:
其一,向作者学习应用逻辑知识,懂得抓住内涵外延作分析。
其二,向作者学习好学精神——如果不懂《易经》,这一段的色彩就大大淡化
了。
其三,向作者学习分析能力,本段先是一分为三,有了三个议论点。能做到这
一点就很不错了,但作者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分析各个侧面;第三大点分完之后再
分出真假。
这一部分的分析十分精致与精彩,很值得学习。当然,同学们初学,要求不必
这么高。
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作者先论述四个方面的好处——学习上的好处、奋发
上的好处、晚节上的好处、品德上的好处。每一个方面又分正反两面论述,然后比
较分析优劣,精心作出小结。多了这个正反分析,也超额完成任务了。请看图表。这个部分是为了说服读者学习“谦虚”、实践“谦虚”的。因此,要让读者想通其
间的道理——深刻认识“谦虚”的好处,不“谦虚”的坏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采取两个办法:其一,从年轻到年老,依次排列,纵
贯一生。先说学习时代要谦虚,次说创业时代要谦虚,又说有了成就之后要谦虚,
最后说晚年养德要谦虚。这就告诉读者,终生都要谦虚。其二,每一个阶段都是正
反分析,正向告诉读者此道是正道,反向告诉读者此道是邪道。如此对比,说服力
就强化了。
第三部分论述“怎么样”,作者先分三个方面,指出三条途径——铭记古训、造
就自我、严己宽人。每一条途径又分开正反两面论述,之后比较分析,作出小结,
又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由这两段可知,正反分析是一种基本功,也是将内容推向深
入的一种手段,还能呈现出思想的辩证性,很值得学习。
第四,应该向作者学习:语言简明精炼,修辞手法丰富。
这个方面我们就不具体分析了,请大家自行学习体会。
建议大家先避开夹批夹注,朗读一遍;然后联系夹批夹注,深刻阅读领会,从
心里领悟其间的写作技巧,作研究性阅读;最后面对“结构示意图,借助回忆,反
复猜读原文,有错误的地方随时纠正,最后达到熟练背诵全文的程度。”同学们,
这是笨功夫,但是力气不会白费,只要长期坚持,可以转化为真功夫——掌握思维
模式、掌握分析方法、掌握文章全局、掌握写作方法,接受语言熏陶……
坚持读完三十篇,管保你成为议论文写作高手。
同学们或许会说,自己对“登三级模式”知之甚少,那么请你阅读《模式议论文
写作教程》就一切都明白了,今后的阅读也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