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级模式”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以范文《谦虚以趋利避害》为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三级模式”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以范文《谦虚以趋利避害》为例

ID:348895

大小:134.1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三级模式”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以范文《谦虚以趋利避害》为例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许多年轻人一听到老人关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 受益”之类的说辞,就一脸不屑。“哼,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了,中国人 都在各扬其善,各显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还在那里叨念什么谦虚!” 谦虚真的过时了吗?请以“论谦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 个方面,帮助他们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 年轻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显其能”“各扬其善”与“谦虚”对立起来了, 这是认识上的错误。 但写作指令两个:一是以“论谦虚”为题写一篇作文,二是“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 方面,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因此,要针对年轻人的认识但不必纠缠其间 的是非。 二、研读范文 【范文】 谦虚以趋利避害 文/郭茂发 谦虚是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是安身处世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有成的最基本的因素, 是修身立命之柄。 一、什么才算谦虚呢?(直接提出问题,不带论点,这是“登三级模式”的“特权”)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为《谦》卦,《谦》卦的卦形是上坤下艮。坤为地,其 势低下。艮为山,其势高大。其卦象是高大的山隐藏于低下的大地之下。故而谓之谦。 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谓之谦。 (以上本段之第一层,定义“谦”的内涵,虽属语词定义,但很准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圣人学识渊 博,随时学习,此谓大谦。 忠厚老成,不敢人先,谦恭顺承,彬彬有礼,受侮不答,闻谤不辩,面攻其非,平 怀顺受,此谓之谦。 (以上本段之第二层,通过两类人论述“谦虚”的外延) 【简析】 起笔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强调谦虚的重要性。个人品德、日常处世、成就事业、修身立 命,四个判断句由低而高,很有层次。 由《易经》的谦卦定义“谦”的内涵,是一个创造,避开了陈词滥调。 延伸到人,从“才、德、功、名、位”五个角度定义“谦”的社会意义,准确! 论述圣人之谦。 论述常人之谦。 如此论述“谦虚”的外延,也是一个创造。 谦虚有真有假。(概说,也是过渡) 真者是发自内心的,假者是发自表面的。(角度一)真者是一贯的,随时随地的, 假者是一时的,是特殊场合上的。真者不但言行谦恭,而且当有人面攻其非时,坦然而 接受,且内心窃喜。(角度二)假者虽当别人奉承时也说句“不敢当”,但当人面对面 的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恼羞成怒。心里产生极大的怨恨。(角度三) 【简析】角度一,从表里看真假。 角度二,从时空看真假。 角度三,从褒贬看真假。 从真假角度论述的谦虚的外延。从两个角度看外延,可见作者思维缜密。“什么是谦 虚?”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能有几句话说?可作者把它写活了,有内容有层次,值 得学习!这个小标题之中暗含着“为什么”。 世间谦虚者少,骄傲者多。尤其真谦虚者更少。(作出判断) (以上本段第三层,从三个侧面论述谦虚之真假。这是对真假的辨析) (以上三层分别论述“是什么”,先定义内涵,后列举外延,最后辨析真假,加以 补充。十分周到) 二、谦虚的好处 圣人言:谦受益,满招损。(引名言,实际上是分论点) 谦虚则受益无穷,事事亨通。骄傲则受损无尽,决无好结果。(阐释分论点二)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好处之一)大千世界,知识浩如烟海,唯有谦虚者 能随时学习,处处受教。(正面论述)而骄满者虽无知,却自大,自以为比他人强,创 业创新又怎能取得胜利呢?(反面论述:针对青年)谦而能学,虚而有容,学而明理, 方能修身以创业创新,(针对青年)造福社会。(小结) 【简析】 好处之一:人如果谦虚就拥有接受教育的大气量,并且会得到无穷尽的好处。 正面:谦者处处是课堂。 反面:骄者处处撞上墙。 结论:谦虚造福社会。 谦虚则能勤奋自强,享乐则会怠惰偷安。(好处之二)一个人如果要想事业有成, 具有谦恭之德那是必不可少的。少不更事,创新创业,既要勤奋自强,也得虚心好学,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正面论述:针对青年)而年轻骄满怠惰不知向学,偷安不知自 强,最终会一事无成。(反面论述:针对青年)两相对比,优劣自见。(小结) 【简析】 好处之二:人如果谦虚就善于发现不足,加紧学习。 正面:勤奋自强好学习。 反面:怠惰好高事无成。 结论:优劣自见。 谦能保其位,受其福。位高不骄,则其位不失。(好处之三)功高而谦虚,则最终 能得到好结果。易经有云:“劳谦,君子有终。”“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也。”也“大 者不可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年轻事业有成,得重用居于高位,不骄则常存。因而 谦虚则能保持其名节,而不致撤职查办,晚节不保。(正面论述:针对青年)历史上那 些居功而骄者,现实中那些年轻而滥权者,皆不得善终。(反面论述:针对青年)凡有 功而谦者,则安享富贵,以善终。(小结) 【简析】 好处之三:有地位者如能谦虚谨慎其位不失。 正面:谦虚保名节。 反面:骄傲不善终。 结论:功高逾谦虚。 谦,德之柄也。(好处之四)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对 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而高尚品德的柄就是谦虚。抓住了谦虚二字,就等于抓住了高尚 品德之柄。(正面论述)犹如刀剑具有柄,握住了刀剑之柄,就是握住了刀剑之身一样。 (类比推论)是以谦虚是人修身进德的关键所在。凡有志于道德修养之士,一定要养成谦 恭之德。(小结)【简析】 好处之四:谦虚是道德的基础。 正面:谦虚是道德的手柄,即根本。 反面:谦虚犹如掌握着刀剑的手柄,即掌握的道德的关键。 结论:谦虚是修身进德的基础。 (以上从处处可教、勤奋自强、能保其位、谦恭养德四个侧面论述为什么要谦虚) 三、怎样才能学得谦虚一点呢?(直接提出问题) 铭记古训。(方法途径之一)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之明训。我们一定要知道, 世间真正得好处者,得大利益者,得善终者,必是谦恭之人。(正面论述)而那些受到 伤损者,定是那骄满之人。(反面论述)趋吉避凶,人之天性。你希望事业亨通,处处 吉祥,那就谦恭一点吧。这世间又有谁希望得到凶险呢?如果你不顾凶险,那你就骄满 吧。上天会让你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正反对比分析)记住了这一名训,你就能变得谦 恭了。(小结) 【简析】 途径一:铭记古训——满招损,谦受益。 正面论述:谦恭得益。 反面论述:骄满害己。 对比分析:趋利避害。 结论:记住名训。 自我造就。(方法途径之二)凡成就大事业者,必定是那自我造就之人。无论是从 政,经商,还是做学问,若想事业有成,就必须先严以律己,尤其是谦虚之德。圣人孔 子,大学问家季羡林,学问越大越谦恭。(正面论述,自律)而骄满之人,或恃才而傲, 或位高而娇,或功高自居,虽一时显赫,都不得善终,纵发而不长久。究其原因,自我放纵也。(反面论述)故恃才而雄辨矜夸,倚富贵而骄慢傲妄者,无论古今中外,无有 不败家丧名者也。凡有志于干一番事业者,谦虚是必须的。(正反分析) 【简析】 途径二:造就自我——严以律己,谦虚养德。 正面论述:学问越大越谦虚。 反面论述:一时显赫自放纵。 对比分析:骄慢必败,成事当谦。 严己宽人。(方法途径之三)虚心屈己,谦恭大度,天佑之,地佑之,神佑之,人 更佑之。(正面论述)傲慢无礼,妄自尊大,天亏之,地损之,神害之,人恶之。(反 面论述)佑之,恶之,结果不同。(小结) 【简析】 途径三:严己宽人。 正面论述:得道多助。 反面论述:失道寡助。 结论:多助寡助各不同。 (以上从铭记古训、造就自我、严己宽人三个途径论述如何学习谦虚) 让我们时刻牢记“谦受益,满招损”之古训,做一个谦恭之人。(总结全文,强调 论点。) 【全文赏析】 这是一篇典范之作,优点很多;不求全学,但必有所获;逐篇积累,可成高手。 开篇 入题,值得学习。三个方面,都很有分量,论述入理。本文行文朝向年轻人,有些段落 还强化针对性,这是对写作指令的落实。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 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本来,这个题目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但根据写作指令的要求,唯有“登 三级模式”可担当指令。 纵向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点一线贯穿为纲; 横向多侧面展开为目。 纵横交织,围绕中心; 有机联系,纲举目张; 说理充分,理群圆满。 一篇文章论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得分纵向层级;展开说理需要横铺面积,纵横交织才 能说理明晰。只有学会制造完整理群,才能写出合格的议论文。作为教师,笔者严肃地 告诫同学们:务比过好这一关! 什么是“登三级模式”? 我们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称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称 为一级。 纵式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一个逻辑推进顺序,不可更易。写 作时主体部分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三大块。三级递进纵式结构的优势是完成思 维全程,内容全面;弱势是思维跨度大,容量大,短文不易写好。 什么叫做精细论述? 请大家想一想,《论谦虚》如果停留于三个分论点,哪像一篇文章啊?读者又能从中接 受什么道理呢? 因此,需要精细论述。我们所称的精细论述,就是对各个分论点的具体论述;各分论点 的道理说透了,中心论点也就支撑起来了。 请看下图,三个分论点之下又都分为三个、四个议论点,每一个议论点之下又分为两个、 三个小角度论述,至少也是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如此论述,一层又一层,一个侧面又一个层面,纵向推进,横向展开,纵横交织,有机联系,把道理说得又全面又深刻, 读者受到了启迪,思想有了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 这就是精细论述。本文的精细论述特别精,特别细,所以,我们选为范文,并摆在前面, 就是希望同学们做到两点:其一,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做精细论述。其二,从这个例子中 认识到,精细论述的办法就是分析。因此,要下决心学习分析,努力提高分析能力,当 然,这是优质范文,我们一时还望尘莫及。我们只是要求: 1、要重视精细论述。 2、要研读范文写作技巧。 3、在模仿中训练基本功。 作者论述分论点一,是展示出很高超的写作技巧的。 技巧之一:横向切分三大块,对于全段就全局在胸了。这一点值得同学们学习——面对 分论点,先分成两个或三个议论点。 技巧之二:平易的概念深刻的论述。“谦虚”平易,《易经》艰难,用艰难的《易经》 谦卦阐释“谦虚”的内涵,其间又分为“坤”与“艮”两个要素作分析。再延伸到人的 才德功名位五个侧面。谦虚的含义清楚了吧。高明吧,谁能不服气! 技巧之三:“谦虚”不是实物,如何列举它的外延?作者很聪明,“谦虚”从属于人, 那就用不同类别的人来表示吧。于是,作者端出圣人与常人的谦虚,外延就算论述清楚 了。 技巧之四,作者觉得对于“谦虚”外延的论述言犹未尽,于是,又找到真假谦虚的角度, 更精心的是还分为表里、时空、褒贬三个侧面,逐一展开论述。你说,作者的论述精细 不精细! 这些技巧十分金贵,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多学习。论述分论点二,作者从四个角度展开。这四个角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是横式关 系,从内容上看,一个论学习,一个论创业,一个论晚节,一个论修德,四个内容是平 行的,可以认为是并列结构。也可以说是纵式关系,因为学习是年轻时代,创业是成年 时代,保位是壮年时代,修德是晚年时代,如此理解,意义更大,因为说明终生都要谦 虚。 我们主张采用纵式推进之说,但是,我们的示意图采用横式结构,这是因为我们的纸张 无法容纳纵向推进。特予说明。 第三部分论述“怎么样”,作者指出的三条路子都很好。第一条路子强调学习古训,很 有道理;第二条强调造就自我,这是关键,因为谦虚不谦虚,关键在自己。第三条路子 是对待别人,这很重要,因为待人的态度,最能反映一个人是否谦虚。 作者采用正反分析,也是为了强调这三条路子的正确性与重要性。 语言方面为什么不作提示?因为前面可学的内容大多了,负担不要过重。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求大家背诵,其间自然学到了语言知识。 三、向作者学什么? 1、这个作文题目的全部内容集中起来,就是两个字“谦虚”,写作指令直接指定 写作标题为“论谦虚”,因此,文章开头一句闲话也没有,直接亮示中心论点,十分 简约。 第一,向作者学习:准确把握题目,忠实执行“写作指令”: 2、严格遵循题目的写作指令“谦虚真的过时了吗?请以“论谦虚”为题,写一篇 文章,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识”。具体表 现如下: (1)一字不易,就以“论谦虚”为题。 (2)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侧面全面论述。 (3)行文针对年轻人:写作时心中有读者,行文有目标。请注意,写作议论文 心中一定要有虚拟读者,纵然题目没有规定,自己也要设定目标读者,以确保文章有着特定的方向。比如,写作“谈纪律”,题目没有规定读者目标,纪律也是人人应 该遵守的,按理是应该面对社会大众的。因此,很多作者会没有方向地泛泛而谈, 导致文章没有指向性,缺乏战斗力。这不好。怎么办?作者应该自己设定读者群体 ——那些经常违法乱纪的人(比如,违反学校纪律的同学、不守交通秩序的人们、 在社会上打闹违规的人等)。这样,行文时就像在对他们说话一样,有方向,接地 气,更具亲切感。本文在这方面很有特色,值得细细体味。 第二,向作者学习:精选思维模式,编织完整理群 根据写作指令“全面论述关于谦虚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作者只能选择“登三级模 式”。因为只有采用这个模式,才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侧面全面展开, 全面论述。 根据这个模式,作者织造了一个十分周密的理群。请看: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理群? 大家看上面的红字: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点——总结(呼应开头中心 论点)。这是纵向三个层次,一层一层推进,很有深度。中心论点居于统领全文的 核心位置。 大家再看三个分论点,三者都来自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三者往下又都 是或者平行分开三个侧面,或者平行分开四个侧面,多角度展开论述,内容很丰富, 思想很有宽度。 综合起来开,纵向道理有高低是经线,横向道理有广度是纬线,纵横交错,经 纬交织,就织成一个扇面。这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我们就称它为理群。 同学们,理群完整是一篇议论文的起码条件。因为理群完整了,一个道理(中 心论点)才算论述完整,也才算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笔者看过不少学生议论文,写得好的实在寥寥无几;很多同学议论文写不好,第一个原因就是心中没有理群, 脑中没有思维模式。一个乱昏昏的头脑能讲清一个道理吗?能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 议论文吗?可以武断地说,那些写得不好的议论文,首要原因是理群残缺,道理不 完整不配套。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能给你多少分数? 2、为什么说这是“登三级模式”? 第一级论述“是什么”,其任务是给读者普及知识——让读者掌握“谦虚”的根本 知识。这是第一级,先解决知识性问题。 第二级论述“为什么”,其任务是给读者讲道理——让读者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 打通读者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建立在第一级论述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岂非对 牛弹琴。 第三级论述“怎么样”,其任务是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做——让读者知道努力方向, 解决的是行动措施问题。 如上三级,由低而高,次序是恒定的,不可更易的——所以,称为“登三级模 式”。 这是议论文最规范的思维模式。人们日常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实质就是论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可见,这是最古老的议论文思维模式。 第三,应该向作者学习:精细论述说理,充实内容,推进层次。 请看下面结构示意图: 论述“是什么” 论述“为什么” 论述“怎么样” 什么叫精细论述?由于现在高考作文写作证明文少了,例证法、引证法之类逻 辑论证用得少了;离开逻辑论证,写作阐释文,分论点之下该写什么呢?这是很多同学的难题。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先介绍一下,笔者为高考作文总结的四 句话: 捏紧一个拳——全文内容要紧紧凝聚在从题目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论点之中。 松开三条线——根据中心论点选择思维模式从而分解出三个优质的分论点。 线线叉两点——每个分论点或横向分两个侧面或纵向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 理群大团圆——纵向三级论点横向展开扇面彼此有机联系构成全文大理群。 现在我们说的“精细论述”指的就是分论点之下的“线线叉两点”。因为中心论点 是全文的一级论点,分论点是二级论点,二者都是论点,内容都很抽象,读者很难 接受。因此,应该抓住分论点,展开具体论述,目的是确保各个分论点得到有内容 有层次的论述——道理细致化,说理层次化,思想具体化。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 才能令读者信服。 本文在这个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请看: 第一部分,论述“谦虚”是什么。 “谦虚”这个概念十分普及,含义也很浅显,有文化的人都了解它的意思,因此, 并没有多少内容值得阐述。但是,题目要求文章要“帮助年轻人端正关于谦虚的认 识”,怎么办?根据“登三级模式”的要求,必须对“谦虚”这个核心概念作出阐释。怎 么办?“谦虚”内容简单,浅显易懂,该如何为之作出有水平的阐述?作者的办法还 是老办法——揭示其内涵与外延。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阐释了。采用科学定义或者语 词定义的方法,没有几句新鲜话可说,“年轻人”会懒得买账。博学的作者难不倒, 他想到了《易经》的谦卦,用谦卦阐释谦虚的内涵。这就好了,深知《易经》者不 多,以之来定义,既新鲜又深刻,“年轻人”中的大多数也会大长知识的。效果果然 极佳。 关于外延,“谦虚”属于思想意识,只能用谦虚者的行动表现来体现,这样写显 得很没品味。聪明的作者另有绝招:一方面列举圣人的谦虚态度,一方面列举常人 的谦虚表现。用两类人的行为表现,外延不就明确了吗? 上面两个层次的阐释已经完成了“是什么”的论述任务。但是,思维缜密的作者 觉得言犹未尽,于是,又换一个角度对“谦虚”的外延再作出一番论述——从三个角度论述真谦虚与假谦虚。如此论述,“谦虚”这个论题的面目就清清淅淅地呈现在读 者面前了。 作者对分论点一“叉两点”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请看: 如图可见,对于分论点一,作者不是“叉两点”,而是分开三大点。 第一大点阐释内涵,又分为“坤”与“艮”两个小点展开。 第二大点阐释外延,又分为“圣人”与“常人”两个小点展开。 第三大点补充阐释外延,又分为“表里”“时空”“褒贬”三个小点展开。每个小点又 分为真假两点表征分析。 仅仅这一段,作者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就够我们学习的了: 其一,向作者学习应用逻辑知识,懂得抓住内涵外延作分析。 其二,向作者学习好学精神——如果不懂《易经》,这一段的色彩就大大淡化 了。 其三,向作者学习分析能力,本段先是一分为三,有了三个议论点。能做到这 一点就很不错了,但作者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分析各个侧面;第三大点分完之后再 分出真假。 这一部分的分析十分精致与精彩,很值得学习。当然,同学们初学,要求不必 这么高。 第二部分论述“为什么”,作者先论述四个方面的好处——学习上的好处、奋发 上的好处、晚节上的好处、品德上的好处。每一个方面又分正反两面论述,然后比 较分析优劣,精心作出小结。多了这个正反分析,也超额完成任务了。请看图表。这个部分是为了说服读者学习“谦虚”、实践“谦虚”的。因此,要让读者想通其 间的道理——深刻认识“谦虚”的好处,不“谦虚”的坏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采取两个办法:其一,从年轻到年老,依次排列,纵 贯一生。先说学习时代要谦虚,次说创业时代要谦虚,又说有了成就之后要谦虚, 最后说晚年养德要谦虚。这就告诉读者,终生都要谦虚。其二,每一个阶段都是正 反分析,正向告诉读者此道是正道,反向告诉读者此道是邪道。如此对比,说服力 就强化了。 第三部分论述“怎么样”,作者先分三个方面,指出三条途径——铭记古训、造 就自我、严己宽人。每一条途径又分开正反两面论述,之后比较分析,作出小结, 又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由这两段可知,正反分析是一种基本功,也是将内容推向深 入的一种手段,还能呈现出思想的辩证性,很值得学习。 第四,应该向作者学习:语言简明精炼,修辞手法丰富。 这个方面我们就不具体分析了,请大家自行学习体会。 建议大家先避开夹批夹注,朗读一遍;然后联系夹批夹注,深刻阅读领会,从 心里领悟其间的写作技巧,作研究性阅读;最后面对“结构示意图,借助回忆,反 复猜读原文,有错误的地方随时纠正,最后达到熟练背诵全文的程度。”同学们, 这是笨功夫,但是力气不会白费,只要长期坚持,可以转化为真功夫——掌握思维 模式、掌握分析方法、掌握文章全局、掌握写作方法,接受语言熏陶…… 坚持读完三十篇,管保你成为议论文写作高手。 同学们或许会说,自己对“登三级模式”知之甚少,那么请你阅读《模式议论文 写作教程》就一切都明白了,今后的阅读也需要它。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