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一样话,两样听 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阅读与写作:一样话,两样听 阅读写作导写练

ID:348902

大小:63.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一样话,两样听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菜根谭》语:“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达·芬奇也说过:“应当耐心地听 取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考虑他说的是否有理。”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刘 备采纳诸葛亮之计,终称帝一方;李世民善于纳谏,成就了贞观之治。相反,项羽不听 范增之言自刎乌江;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兵败官渡;文种弃范蠡之谋而遭灾祸。学 会倾听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只有学会倾听你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去伪存真,兼 听则明。 一样话,两样听 (题目简明,凸显主题。) ① 样一句话,如果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开篇点题。提出本文论点。) ②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 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③天下大雨,把墙淋塌了一块。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邻居 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自家的儿子很聪明, 能够预见盗案发生。同时,他们又怀疑邻居老人,是不是他偷了我们家的东西? ④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自私、狭隘和先入为主的。所谓自私, 就是先从自我和利我的角度出发;所谓狭隘,就是都有时间、空间以及角度和高度的局 限性;所谓先入为主,就是认识、分析和判断任何问题,都以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世界观为依据和基点。 (重要性分析。运用韩非子中的故事得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自私、狭隘和先入为 主的。) ⑤宋国富人的态度,让我们明白,进言难,向富人进言尤难,向有权力的人进言更是难上加难。你说是为了他好,你说是出于好心,你说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不解决会带 来不良后果。可谁信哪!人家甚至怀疑,你就是那个麻烦制造者。 (表现之一:进言难,向富人进言尤难,向有权力的人进言更是难上加难。) ⑥邻居老人的教训,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你是谁?一个普通的邻居,而且 是一个老而无用的邻居。人家是谁?全国有名的富人。古人早就讲过,“厚者见信”“薄 者见疑”。因为你穷,因为你很普通,所以没有人把你放在眼里。 (表现之二:进言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 ⑦对旁观者的启发,就是交浅不可言深,看破不能说破。有什么样的交情,在什么 样的位置,就说什么样的话。你是一个村主任,你就可以在全村发号施令;你是一个富 人,你就可以在穷人面前趾高气扬。要不然,就把尾巴夹起来,少说为妙。 (表现之三:交浅不可言深,看破不能说破。) ⑧当然,韩非子举这个例子的本意,是讲在领导面前的说话之难。他还说,说话之 难,难在能不能摸透对方的心理。如果对方追求美名,你却用厚利去说,或者对方追求 厚利,你却用美名去说,那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甚至适得其反。原来两千年前的韩 非子,是要告诉我们,在领导和富人面前,要顺情说好话。 (在领导面前的说话难在摸透对方的心理,在领导和富人面前,要顺情说好话。) ⑨而我却觉得,这种陋习之所以沿袭两千年,关键在听者。谁都知道,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而一到实际行动中,有些人还是爱听顺耳和赞颂的话,讨厌逆耳和批评的话。 不是以言论言,以事论事,而是人高言重,人微言轻。所以,像“智子疑邻”之类的故 事,今后还可能会发生。 (针砭时弊,言近旨远。) 来源:2020 年 06 月 05 日 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 【时代警语】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一到实际行动中,有些人还是爱听顺耳和赞颂的话,讨厌 逆耳和批评的话。不是以言论言,以事论事,而是人高言重,人微言轻。所以,像“智 子疑邻”之类的故事,今后还可能会发生。【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 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B.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D.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 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请结合这则寓言故事并联系实际,谈谈 你的感想,不少于 300 字。 【相关链接】 让敢言善听蔚然成风 据《说苑·臣术》里记载,高缭在晏子手下为官三年,为人谨慎,不言人过。一天, 高缭突然被晏子辞退。有人觉得很诧异,便问缘由,晏子说:“高缭在我身边三年,却从来不说我的过错,所以辞退了他。”晏子想听刺耳之语,但高缭却从不谏逆耳之言, 因此高缭被逐也就理所当然。 揆诸现实,在少数单位和地方,敢讲真话和善听诤言却成了“稀缺资源”:有的汇 报工作,将成绩粉饰一番,大讲特讲,问题却说的风轻云淡;有的擅长正话反说,用表 扬的口吻向领导提意见,实则是乘机溜须拍马;有个别领导闻喜则悦,闻忧则怒,听不 进他人“异见”,容不下别人“挑刺”,对敢言者实行“冷处理”。 党员干部是否敢于直谏、善于纳谏,不仅体现了人格品质,也考验着党性修养。事 实证明,绝大多数“讲真话、道实情”的人更能得到领导赏识、组织认可。而对于领导 干部来说,若从谏如流、善纳雅言,不仅可以汇聚众智、减少失误,更能赢得同事拥护, 推动事业发展。 要想让敢言善听蔚然成风,关键要营造一个讲真话、听真言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方 面,领导干部要示好范、带好头,自觉拿起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参加民主生活 会、工作总结会、经验交流会,要敢于刀刃向内,揭短亮丑,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 不掩饰短板。对下属的失误和不足,要敢唱“黑脸”,敢说“硬话”。另一方面,要畅通 意见表达渠道,通过设立线上线下意见箱、举办面对面“恳谈会”等方式,让基层有发 声机会和建言平台。要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讲实话、察实情、干实事”作为 干部考核的硬指标,让讲真话、干实事的人有舞台,说假话、做虚功的人没市场,推动 形成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来源:2018 年 12 月 17 日 人民网 贵耳贱目之病 ①“贵耳贱目”一词,浅显易懂。即看重传言,轻视事实所见也。白居易《与元九 书》中有言:“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可见有此毛病者甚众。 ②贵耳贱目者,不但荣古陋今,而且重名轻实,不视好坏,两眼如盲。比如书画作 品,一听说出自某某大师、某某名家之手,不问优劣,一概顶礼膜拜。即使是江湖骗子, 只要有唬人的头衔,便可使这些人两眼致盲,明明画如小儿涂鸦,也奉若至宝,说其有 毕加索、梵高之风;明明字写得如鬼事符,别说专家,神仙都难以辨认,也要百般点赞,说其是颜柳在世,二王复生。至于那些不靠虚名,而靠实力行世的书画家,则对他们不 屑一顾,将他们的作品视若废纸。 ③某人只练了几个月的书法,基本点画尚未写好,可谓尚未入门,其字如墨猪,形 怪貌丑。他从网上搜罗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将自己的所谓书法,与这些人的字汇集起 来,自费印刷若干册,自称为中国五大书法家之一。每到一处,便广为散发。于是有人 便视其为“大师”,不但待若上宾,名烟名酒侍候,而且愿出重金,买下他的作品。这 位“大师”因此到处参加笔会,骗得一些人晕头转向,从而日进万金。此乃贵耳之例。 ④某人苦练书法数十年,曾经获多全国书法大奖,其草书龙奔蛇走,点画精良,奔 放豪迈,有张旭、怀素之风,但因身居小县城,又不善宣传炒作,一直不为世人所重。 该地某年举行文化活动,邀来某些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活动组织者把该书法家的作品 当作礼品,每人赠送一幅。不料活动结束,与会者嘉宾离开宾馆时,几乎都将他的书法 视为废品,抛弃于宾馆之卧室或卫生间内。该书法家陪同地方官员前往宾馆送客,见自 己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被当作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愤怒地将其收拢一处,付之一炬。 此乃贱目之例。 ⑤贵耳贱目,不仅限于书画作品,对于文学作品也如是。比如有些编辑,对于名家 的作品,奉为圭臬,不敢改一字,且发表在显要位置;对于无名氏的作品,写得再好, 也弃之不用。恕不一一举例。(过渡自然,指出“贵耳贱目”现象在文学界也不能幸免。) ⑥有些人待人也如此。只要听说某某来自什么研究所、什么学院,也不管他是否真 材实料,便捧为天神。有一位供职于某研究所的仁兄,水平不高,口才了得。因以前曾 在某地当过工作组成员,当地人听说他来自某研究所,是什么专家,便对他崇拜得五体 投地。他的牛皮大话,赢得粉丝无数。有的向他请教写作,有的请他为自己的大作写序。 有些地方官员甚至称他为“中国的文豪”,总之以能巴结上此大神为荣。此人并无什么 水平,但既然崇拜者有求于他,且宴请送礼,他也就乐得胡扯一通。 ⑦而当地一位出书多部,文章发遍全国大小报刊的作家,却被地方政府及文化界人 士所冷落。既无人找他谈什么写作经验,也无人请他写序。总之,当地一切文化活动, 都见不到这位作家的身影。这些人可谓远香近臭,荣远陋近,只看头衔和在哪里高就。 此类人两眼虽然没瞎,在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和价值方面,却与瞎子无异。来源:2019 年 03 月 29 日《讽刺与幽默》第 07 版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