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壮哉,我中国少年(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新时代
领路人
(2)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李贺《致酒行》
(4)1872 年 8 月 11 日,30 名第 1 批赴美留学幼童,在上海乘船出发,刘步蟾说: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5)2019 年 7 月 9 日,代表中国队出战的黄俊凯,姜大礼,金振宇组合,平均年
龄不到 13 岁,在挪威跳绳世界杯上,以 30 秒单脚 143 个的成绩,获得 30 秒交互绳比
赛总决赛冠军。
(6)自 6 月份以来,香港的连串暴力示威中至少有 6 名未满 16 岁的学生被捕,针
对 8 月 25 日香港的暴力示威游行,警方共拘捕 36 人,涉非法集结、藏有攻击性武器等,
年龄最小的只有 12 岁。
请结合以上任意两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以“ 哉,我中国少年!”为
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处填上一字使其完整,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抒发
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3)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具体情景限制。题目提供六则材料作为引发写作的情景,目的在于激励青少年立
志、爱国、勤学、奉献。
材料(1)是新时代领路人在中航科技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的谈话,强调理
想信念的重要性;
材料(2)写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
材料(3)借李贺诗句激励青少年当壮志凌云,不应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材料(4)写 100 年前清朝少年远赴美国学习现代科技、为国奋发、救亡图存的壮
举;
材料(5)写当代中国少年用自己的特长和勤奋为国争光的故事;
材料(6)是香港少年受人挑唆利用参与暴力示威游行一事,是青少年成长的反面
教材。
考生立意要由以上两三则材料有感而发,所选两三则材料是联想和思考的出发点,
六则材料都是有关中国青少年,由材料联想名人事例也应联想其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抛
开材料胡乱思考视为偏跑。审题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中国少年”,所选事例应为中国
少年的事例。
2.写作任务限制。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先选择任意两三则材料,据此确定立意,并将
标题“哉,我中国少年!”补充完整,横线上只可填一个字,忽略此要求,最少会被扣
掉 2 分。此标题是题目而非话题,除了横线的内容外不可变更,若有变更会扣掉更多分
数。引导语“联系生活实际”要求考生谈中国少年的志与行不可泛泛而谈,要结合生活
实际用事实说话。3.价值观限制。前五则材料都是正面材料,考生如选择这些材料不得背离主流价值
观,要表达积极向上的主题,传达正能量。第六则为反面材料,“暴力示威游行”“非法
集结”均体现命题人的价值判断,设题目的是引导青少年明辨事非,批判质疑,不受蒙
蔽,考生如选用这则材料,不能表达偏激的思想,如立意为青少年应不畏强权、敢于叛
逆、桀骜不驯视为跑题作文。
开放性
1.选择两三则材料是自由的。六则材料考生可以任意选择,会有多种组合,产生
多种立意。
2. 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六则材料,提供了很大联想思考的空间。考生选择的材料
不同,联想思考当然会不同,即使选择同样的材料,对材料的联想思考也会不同,再则
根据所选材料和联想材料产生的写作思路、论证方法(表现手法)和文章结构都会不同。
3. 文体选择自由。抒发真情实感,可写记叙文;表达真知灼见,可写议论文,不管
哪种文体都要文体鲜明。
解题
此题以给材料半命题作文的方式呈现,将河南中考卷两道作文题(一道命题或半命
题,一道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合二为一,是很好的初高中衔接题目。题目包含了四个
显性的限制和两个隐性的限制,既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批判能力,又考查到价值
观层面。高一学生整合材料的能力比较差,六则材料起到了很好的思维引领,可以说做
到了限制与开放的完美统一。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1)+(4)立意为“少年要志存高远,立足于奋斗”。题目“志哉,我中国少年!”
2.(2)+(4)立意为“少年应勤学报国,不忘初心”,题目“勤哉,我中国少年!”
3.(2)+(5)立意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推动民族伟大复兴”,题目“强哉,我中国少年!”
4.(4)+(5)立意为“少年要对国家和民族怀有责任感,以壮志、壮行壮我中国”,
题目“壮哉,我中国少年!”
5.(4)+(6)立意为“少年应勤学爱国,明辨是非” ,题目“智哉,我中国少年!”
……
偏题立意:
1.立意为“青少年应不畏强权、敢于反抗”。(不合题旨,对第六则材料审题不准,
“暴力示威游行”“非法集结”均体现命题人的否定判断)
2.立意为“精神不能‘缺钙’”,只歌颂伟人品格,所选事例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之类。不谈少年,也不谈报国。(忽略题目中“中国少年”之“少年”的限制)
3.立意为“少年当自强”,只写勤学,不写报国,只写自强,不写家国责任。(忽略
材料中“中国自强之计”“背负国家之未来”“代表中国队”等立意指向)
4.横线处填写两字或两字以上。(审题不明,忽略“在题目的横线处填上一字”的要
求)
5.文中所选事例为青年马克思立志求学之类。(忽略题目中的“我中国少年”之限制)
……
下水文
壮哉,我中国少年!
殷都玄鸟
陶行知说:爱国是个人的本分。青少年如何爱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
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我中国少年当立壮志,勤学习,强我中华。
壮哉,我中国少年!1872 年,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在上海乘船出发,别祖国父母
之邦,背负国家之未来,赴七万里长途,取洋人之科学技术,奋然无悔。这其中就有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2 岁的他独身前往美国留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
学成归国后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成功修筑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
当时的中国,固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若我中国少年都如詹天佑一样以学习强
国的壮志、壮行担起爱国、报国、强国的责任,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我中国少年,壮哉!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完成学业后,美国海军高层评价:无论在哪里,钱
学森都值五个装甲师。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回
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 20 年。两弹元勋邓稼先,信守诺言,
拿到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毅然踏上归国之路——又是五个装甲师。
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是什么,中国
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壮哉,我中国少年任重道远。
2018 年,《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均为中国科大 10
级少年班校友——21 岁的留美中国博士曹原。《自然》发布 2018 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居首,他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百年的世界级难题。如今他继续着自己
对科学的探索,默默的在实验室潜心研究。据说他立志勤学,一年完成初中课程,一年
完成高中课程,于 2010 年提前参加高考,并以 669 分的高考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
年班学院)录取,并进入“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少年强则国强,壮哉!我中国少年当奋然前行。
2025 年,中国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2035 年,中国制造业要整体达到世界制
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50 年,中国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多
少年轻的詹天佑、李四光、苏步青、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需要多少曹原?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壮哉!我中国少年,当立壮志,以勤学的壮行,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
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我们都是中国少年一分子,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承担些什么?怎样才能拥有承担的
资格?
很简单:壮志壮行,勤学报国,强我中华。
惟愿你我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壮哉,我中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