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私人订制作业”模式,你怎么看?(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作业问题,近来许多学校开始探索“私人订制作业”的模式,即
为不同能力水平或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此举一经推出,顿时引来一番
热议。老师们基本上肯定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认为这样做有助于因人施教,减负增效;
家长们却不大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样做是人为地将学生划成三六九等,有歧视后进生
的嫌疑,也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假如你是老师,请就此写一封告家长书,阐述自己的看法。
假如你是家长,请就此写一封致老师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相应的立场;符合文体特
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中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创设的情
境如下:为解决日益严峻的作业问题,近来许多学校开始探索“私人订制作业”的模式,
即为不同能力水平或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第二部分主要陈述情境中的
两类人,即老师和家长对情境中这一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综合来看,第一部分中的情境
是第二部分观点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中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是审题立意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为:“假如你是老师(家长),请就此写
一封告家长(致老师)书,阐述自己的看法”。
首先,任务规定写作者只能在“老师”或“家长”两种身份中选择一种身份;
其次,任务限定了考生的思考方向,考生只能在材料中老师或家长关于“私人订制
作业”模式的探索所持的两种态度中选择一种展开思考,即支持、肯定或思考、担忧;
再次,任务指令规定好了写作者的身份和写作对象,考生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最后,“写一封告家长(致老师)书”,规定了作文体式应为书信体,不能以其他方
式进行写作。
这几点在行文过程中必须得到合适的、明确的体现,缺一不可。
3.价值判断限制。针对“私人订制作业”这一现象,材料中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是对
立的,双方都持有看待问题的立场。老师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此举因人施教,
减负增效,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持肯定态度;家长从教育的公平角度看问题,
认为这样做将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有歧视后进生的嫌疑,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双方的态
度和立场都有自己的合理性,考生可见仁见智,选择其一,自圆其说即可。
4.思维限制。本道作文题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及综合能力,考生构思时要综合材料
内容和观点作文。由于双方观点都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在这样的特定场景下,写作任
务就不仅仅是驳倒对方即可,更重要的是需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双方达成一
致。考生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不仅需要阐述己方的观点,还需要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委婉
批驳和说服,以使对方心服口服,而不是理屈词穷。
5.文体限制。“热议”“阐述自己的看法”等表述,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开放性
1.两种观点的选择是自由的。材料的侧重点是由“私人订制作业”这一现象引发的
热议,其中提及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两方面的观点,考生可按照任务指令选择其中一个
方面阐明看法,只要能综合材料内容及观点态度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即可。
2.论证选择及写作选材的开放性。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考生完全能理解的,考生可以联系情景内容触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选材论证,或联系自己
的生活积累或体验,广泛思考,合理生发。
3.价值取向是开放的。针对“私人订制作业”这一现象,老师和家长观点不同,因
此考生在写作中所选择的价值取向也是自由的,但必须自圆其说。
解题
本题为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私人订制作业”这一现
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题目设置了明确的写作指令,考生可根据这些写作指令来完成写
作任务。情境指令:针对“私人订制作业”现象引发的热议;文体指令:书信体;身份
及写作对象指令:老师或家长;内容及主题指令:结合材料内容中的现象及观点态度,
深入思考,阐述自己的看法,表现主题。
材料中,针对“私人订制作业”的态度和看法,两方面的观点指向性都很明确,引
导考生从中进行比较、思考、选择,从而确定立意。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须结合材料内
容,从中找寻立意并确定思路。比如,选择站在老师的角度,考生可结合内容中给出的
观点如因人施教,减负增效等展开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的思考。另外,在写作的过程中,
考生还须注意题目所提供的语境,要切合身份,符合相应的立场。无论是“告家长书”
还是“致老师书”,都应该以理服人。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私人订制作业”模式是关爱不是歧视。(老师角度)
2.因人施教,减负增效,“私人订制作业”模式好处多。(老师角度)
3.“私人订制作业”模式对后进生似不公平。(家长角度)
4.“私人订制作业”模式对后进生有歧视之嫌。(家长角度)
……
偏题立意:1.“私人订制作业”模式有利有弊。(审题不清,没有抓住材料的侧重点,属于偏题
立意)
2.理性看待“私人订制作业”模式。(立意模糊不清,没有按照题目指令要求作文,
属于偏题立意)
3.“私人订制作业”模式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无稽之谈!(没有按照题目指令要
求阐明自己的看法,而是极力驳斥对方的观点,偏题立意)
……
下水文
如此创新之举,有歧视后进生之嫌
——就“私人订制作业”模式致老师书
王碧蕾
尊敬的老师:
您好!得知贵校正在探索“私人订制作业”的模式,即为不同能力水平或不同学习
习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以便解决日益严峻的作业问题,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为
你们在教育之路上的探索创新之举感到高兴,此外更多的却是一份担心和忧虑。这样的
创新真的适合我们的孩子吗?我个人还是持保留意见。
首先,“私人订制作业”模式可能拉大不同能力水平学生之间的差距。
“私人订制作业”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划分为不同层次,以供不同能
力水平的学生选择并完成。从表面上看,这种设计方式似乎更合理,学生完成适合自己
能力水平的作业总归容易一些。但从实质上看,假如长期推行这种模式,学生安于各自
的学习现状,势必导致一种结果——优秀的孩子更优秀,中等和后进的孩子却很难得到
提高。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是积极主动、追求上进的,不少人需要在外力
的监督鞭策下才能成长进步,“私人订制作业”模式一旦全面开启,对于部分安于现状
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来说,他们或许更容易局限于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而缺乏向更
高能力层级挑战的勇气和动力,长此以往,还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吗?我想,这样只会
拉大不同能力水平学生之间的差距,真正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的教育能体现出公平吗?
再者,“私人订制作业”的模式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当不同类别的学生订制了不同层级的作业之后,老师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批
改和讲评吗?老师们又如何确保能照顾到每一类学生呢?所以,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实
行“私人订制作业”这一模式也不太可行。
还有,“私人订制作业”模式的价值或优势很难在检测考试中体现。
无论之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怎样不同的能力水平,订制着怎样不同的私人作业,他
们最终面对的试卷却是同一张,换句话说,他们要在同一个考场上进行知识能力的比拼。
那么,平时在作业订制中就体现出优势的学优生自然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而差等生因从
一开始的作业中就被区别对待,检测考试时自然很难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长此以
往,势必让自信者更自信,让自卑者更自卑。如果这样的创新模式并不能让大多数孩子
取得进步,那么它适合我们的孩子吗?
以上几个方面,是身为学生家长的我对“私人订制作业”模式的一些担心和忧虑。
也希望老师多多考虑我的这些忧虑,完善好各方面细节之后再推行这一模式,让所有孩
子能真正在其中获益。万分感谢!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安康!
此致
敬礼
魏来家长
2019 年 1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