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指津: 从一道原创作文题解读看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孤岛上,曾生活着一种鸟。它们因有着尖而长的喙而得名为长喙
鸟,靠啄食一种蒺藜果子生存。
蒺藜果子浑身长满了刺,非常坚硬,只有那些长喙鸟才能啄得开。所以,每年都有
很多喙短的鸟因无法吃到蒺藜果子而被活活饿死。短喙的鸟一生下来就被视为残疾,它
们的母亲也在它们满两个月后就会抛下它们走了。
短喙鸟在吃下母亲啄开的最后一粒蒺藜果子以后,它们明白自己面临生存考验了:
要么选择别的食物,要么等着饿死。一只短喙鸟不甘心地走近一棵蒺藜,它要作最后的
努力,可结果还是失败了。它想,要是继续啄下去,自己可能会死在蒺藜的坚刺下。后
来,它伤心地飞走了,它要去寻找新的出路和生机。
它不停地飞,不停地寻找。就在饿得头晕目眩的时候,它发现了浅海边游来游去的
小鱼。它捉住一条,含在嘴里。它发现鱼儿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过
蒺藜果子。一时间,短喙鸟纷纷仿效。就这样,短喙鸟靠鱼儿生存下来了。为了生存,
它们天天到海里啄鱼。后来,它们不但吃鱼,还吃小动物。在捕食的漫长过程中,它们
不但练就了一张短而尖利的喙,还练就了一双强健的翅膀以及一对锋利的爪子,成了海
上的霸主和空中的强者。
它的名字叫雄鹰。
二、命题意图及原因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备受关注;作文的命题,必须慎重。
可是,作文命题的重心在哪里?命题的方向又在哪里?单是《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提出的作文要求就叫广大师生伤透脑筋,例如要求“能写论述
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还需要做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专业作
家尚且深感艰难,何况是中学生!
于是套作者有之,抄袭者有之,讽刺者有之,甲骨者有之,火星者有之,投机者有之,愤怒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此外,作文阅卷的诸多细节至今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使得作文教学尤其是高考作文屡遭诟病。
一线教师必须清醒,要做到不盲从,不轻信,有辨别力。
从形式上讲,作文有命题式,有半命题式,有漫画式,有话题式,有材料式,有新
材料式,等等。形式不同,特点就不同,侧重点也不同。要写好它,都得具备一定的领
悟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
好的作文题,必须要有弹性,要有包容度。有弹性,角度才多;有包容度,能力强
的学生才有机会。绝不能在“难”字上下功夫,不能叫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好的作文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对抒情和审美的追求,又要有利于学
生对理性和思辨的追求。因为,一个民族,不能仅仅只有感性情怀,还要有分析批判。
设计此题,也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
三、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广泛。根据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1.执着与坚守。
2.选择与生存的智慧。
3.认识自己、正视现实与超越自我。
4.创新与成功。
5.英雄的诞生。
四、构思举例
思维决定立意,思维决定文体,思维决定结构,思维决定语言。
选择不同文体,就有不同的得高分策略。如果写记叙文,就得有典型的细节,就要
写出波澜;如果写议论文,就要分出层次,说理透彻;如果写散文,就得内容饱满,有
韵味。
以“认识自己、正视现实与超越自我”的立意为例,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时,我
们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分列小标题:(一)认识自己—— 自知者明
(二)正视现实—— 知人者智
(三)超越自我—— 铸就辉煌
五、误区指正
(一)正确理解材料。将材料吃透了,才能理解准确。如果只抓住局部,理解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比”“扬长避短”“车到山前必有路”等,都是走入了立意
的误区。
(二)有机联系实际。如果是联系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就不能单纯讲我们国家因
为经济的发展相对稳定和较高的增长率而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否则,就脱
离了材料含意的范围。
(三)巧妙利用材料。材料可以利用,但是要巧妙。千万不要大段照搬材料或生硬
扩展材料,生硬扩展而成的作文,大多只能得低分。
(四)合理使用语言。语言不仅是表达的载体,也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文体不
同,作文语言也就不同。作文语言忌讳:句式单一,词汇贫乏,隐晦曲折。
六、经典素材
(一)名言类
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
渊。(巴尔扎克)
3.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
鸿昌)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
历史。(周国平)7.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希尔顿)
(二)事例类
1.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十分精湛,一会儿
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急流。它穿过过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击。
它逆行过壶口瀑布,又越过了险滩峡谷,博得鱼儿的高声喝彩。它不停地游,不停地游,
终于游上了高原。然而,还没等它喘过气来,就被冻成了冰块。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
块中发现它,它还保持着逆游的姿势。
2.一块价值 5 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以后可值 10 元,制成磁针的话要值 3000 元,
要是制成手表的发条那就值 20 万元。
3.61 岁的雷蒙得·威微尔是一个美国人,他曾在军中服役。可是,他从没有打过一
次仗,也没有任何荣誉记录。退役以后,他带着家人四处流浪,饱受人们的歧视,直到
妻离子散。后来,他找到一份焊接的工作,栖身集体宿舍。一天,一场大火袭来,这位
为人不齿的家伙从火海中救出了 5 名员工,自己化为灰烬。2010 年 1 月 22 日,他被人
们以国礼安葬,入住阿灵顿国家公墓,在天堂里,成了达官贵胄们的近邻。
4.61 岁的何朝海曾经是耀眼的“学雷锋标兵”,如今是一座冷清的雷锋资料展览馆
的馆长。在雷锋逝世后的四十八年里,他做了四十七年与雷锋有关的事。有人质疑他,
一个只活了 22 年的人,有什么值得学的?大家都向钱看,还学什么雷锋啊!可他从不
后悔。他什么都不爱,只爱雷锋。
七、美文欣赏
英雄的承诺
周国平
在水一方的文人英雄会发觉,在刺目的阳光中,他们与这个时代是隔岸对峙的。
印刷文化时代,思想家哲人曾充当短暂的社会明星。但那时文字的阅读也大多是局
外的观照,更何况到了这个电子文化的世纪,广告流水线盛产的明星已成了肯德基,成
了耐克,成了可口可乐,成了苹果手机。谁包装得漂亮,谁造的舆论大谁就能一夜成名畅销全球。歌星舞星与五彩缤纷的商品标签构成了当代生活的流行图景,也成了电子文
化时代社会思维的最高标志与象征。
英雄主义注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也许我们从来不缺少喧哗与吵闹,却难觅愿意
回到黑暗中去的孤独的勇者。
真正的英雄,无论是昂首高歌表现出豪侠式的剑拔弩张,还是彬彬有礼地纸上谈兵
流露出的儒雅风范,它最关键的是有一颗向上、向善、向美的心。它不怕繁华落尽的苍
凉,却因为情感上的百感交集而走向宁静,因为思想上的义无反顾而走向决绝。也因为
决绝而走向胜利,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文人英雄就是真理的战士,艺术的捍卫者。毕加索的价值肯定不在于他留下了多少
家产,而在于他创造了《格尔尼卡》 。因此,诚如柏拉图所言:“首先要关心改善自
己的灵魂,才能有行云流水的生命,才能有举世公认的创造。而退一步说,假如因为活
得艰难就丢失了信仰,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又贫困又肮脏。”
“忧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不知以后的世纪,是否既有美丽的花朵
又有丰盛的果实。可我明白终是文人英雄在暗处发声,提醒我们世人知道繁花之中如何
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
毕竟文人英雄作为思想的前卫、新世纪的预言者,他是为自己所向往的形而向上的
理念或乌托邦的理想而活着,为他执着追求的理想而痛苦,而奋斗,而呐喊。他的生活
态度端然有忧色,永远是先锋的、前倾的,因而也是崇高的。他命定倾慕于那种壮烈的
受难的崇高方式。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需要有顽强的内心抗争,它也许是属于文人英雄的职责。
可生活在悖论、痛苦与负罪当中的现代人,难道不应该在自身有限的境遇里承担些什么
吗?是的,“你必须做点什么!但由于你有限的能力不可能使事物变得更为容易,你必
须以相同的人道主义热忱,试图把事物变得困难一些”,这困难缘于良心的约束,精神
的抗争,是不愿把现实的生命轻易地交给轻浮而廉价的稻草,而选择了在黑暗中程程摸
索。它是痛苦的见证,孤独的包围,但失去了痛苦与孤独,艺术便不存在,理想便会消
失,生命便将举步维艰。
人与理想的唇齿相依,也许到了这个热闹的物化时代没有几人能懂,但真正的英雄始终是在世间提炼自己的幸福。
希望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是漫长的希望。我们时代的英雄主义者全力希冀着人类在
智慧中重新获得它的童年。那也许是一种渴慕的仰望,是你我专注于一座纪念碑时的内
心微笑。
【简评】
周国平的这篇散文,笔力浑厚,通过从容的叙述,作者道出了自己独特的英雄观,
表现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和对英雄的呼唤;作者旁征博引,使得文章不仅更具文学味,
也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而使得文章更具有厚度;作者先从现代文人的处境写起,
呼唤这个时代的文人英雄,并提出了英雄的使命,文章最后以现代人应该承担使命启人
深思:生存的价值何在?生命的意义何在?为了让生存更具有价值,让生命更具有意义,
又该有什么样的生存智慧?文章的语言极富韵味,有震撼力。
八、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作文命题是否存在基本思路?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基于对语言文字属性以及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深切把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
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
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
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作文命题有以下基本思路:
1.作文命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考。从语
文的角度看,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材料作文,其材料要强化语文素养的导向,它必须直观,而又富有趣味;叙述严
谨,而又存有留白;含意明确,而又饱含开放。
2.作文命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以及客观差异。在作文命题的文字叙述方面,
要注意斟酌文字,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写作时可谈及的角度,才能为各个层次的学
生都提供写作的空间和范围。
3.要通过作文命题来纠正人们对作文命题的片面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作文命题
不必一味是“大”,也不能让学生用格式化的技巧来套作,更不能从语文之外来看作文
命题。作文命题要重视语文教育中的语用、思维、审美、情感、文化,要贴近学生的思
想、学习、生活实际,要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培养探究
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牢牢记住,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
有不可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