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诗与远方”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看不见的路上”(附:文题详
解)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京广高铁从有帝王之气的古都北京到“九省通衢”、江河纵横、湖港交织的武汉,
到“楚汉名城”的长沙,再到“花城”广州,一路飞驰,一路风光旖旎。可还有一种风
景不为人所注意:24 小时轮流给动车把脉的“机车医生”,为保持轨道良好状态而作业
的“清道夫”,在高压供电网爬上爬下的“蜘蛛侠”……而且每年三四月份,针对铁路
网上的“不速之客”——筑果飞鸟,铁路职工们在保证铁路安全的同时,尽量不打扰大
自然的生灵。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为更多的人在最美铁路上去细品“诗与远方”
的小惬意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在最美铁路上蓦然回望,你会发现,“诗与远方”并不
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路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京广高铁……一路风光旖旎”“可还有一种风景不为人所注意”
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这就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命题人针对此情境所给的立意引导是: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为更多的人在最美铁路上去细品“诗与远方”的小惬意
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在最美铁路上蓦然回望,你会发现,“诗与远方”并不是全部,
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路上。这等于给出了立意方向,而且锁定了写作主体为“普
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考生万不可忽略,可以将“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这个写作
主体延伸到对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上,但绝不可喧宾夺主,只写普通劳动者。
2.典型任务的限制。“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自选角度立意”是题目
的典型任务,这一典型任务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含义,而不能只选择“诗和远方”或
“更美的风景”这样一个词或某一句话来思考立意。
3.价值判断的限制。“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为更多的人在最美铁路上去细品
‘诗与远方’的小惬意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诗与远方’并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
在你看不见的路上”,这两句是材料的重点,也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材料的内容要
求考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关注“看不见的路上”的更好的风景,肯定这些既容易被我
们所忽视而且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中“‘诗与远方’并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
路上”一句关系到作文的立意。“诗与远方”既指实实在在的美景,也可以代指“理想”
“理想的生活”“充满诱惑力的事物或选择”等;“风景”既可指自然风景,也可指某
类人物工作或劳动的画面;“看不见的路上”指“不为人知”“默默不语”“不起眼”和
“细小平凡”等。只要扣住这几个关键字词,根据它们或浅或深的含义,可选择的立意
是多样化的。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扣住材料中“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诗与远方”“更好
的风景”,考生可以联想更多的“普通的铁路劳动者”,思考他们为人们在最美铁路上去
细品“诗与远方”付出了什么样艰辛的劳动,可以提醒人们在细品“诗与远方”时注意
普通的铁路劳动者,关注“看不见的路上”的“更好的风景”,也可以思考应如何做到
兼顾两方面,也可以综合多角度进行全方位思考,应该说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记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成记叙文;可以就这两方面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扣住自己的思考写成散文,抒写感悟和思考。
解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材料先通过京广高铁沿线的旖旎风光引出不为人所注意的风景,而后阐述了
不为人所注意的风景的内容,最后落到“‘诗与远方’并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你
看不见的路上”。最后一句总结了材料的内容,也是考生思考立意的落脚点。这就要求
考生扣住关键语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进行思考。同时,要求考生特别关注“在你看不见的
路上”的风景,而这也是写作的侧重点。实际上,题目就是要求考生发现并关注到看似
美好的事物背后有很多人正默默为此付出努力。他们的行为很平凡、很普通、很细小,
但却是为了营造更美好的风景而做出的,值得被铭记。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追逐“诗与远方”,也不忘关注“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
2.“看不见的路上”,谁为你的“诗与远方”保驾护航。
3.关注“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致敬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
4.欣赏“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让“诗与远方”更美。
5.“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为“诗与远方”润色。
6.发现“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懂得“诗与远方”的源助力。
……
偏题立意:
1.京广高铁上的风景。(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
2.细品“诗与远方”的小惬意。(忽略“更”字,立意走偏)
3.付出总有回报。(材料只强调铁路职工的默默付出,未涉及回报的内容)
……
下水文
记住“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赋能“诗与远方”
邱欣祥
“诗与远方”因其美好,总让我们无限向往,并不停追逐。但我们却忽略了“诗与
远方”背后,有无数人为我们的旅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正如京广高铁沿线的旖旎风光
背后,有着无数为其保驾护航的人们,他们是“机车医生”“清道夫”“蜘蛛侠”……他
们就是“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这美景丝毫不逊色于“诗和远方”,请关注并记住“看
不见的路上”的美景,为“诗和远方”赋能。
“看不见的路上”,有人绘就默默付出的美景。
当我们坐在高铁上,去细品“诗与远方”的小惬意时,因为火车飞速奔跑,视线掠
过路边的旖旎风光,忽视了“看不见的路上”的风景。高铁能够如此快速的飞奔,恰恰
是因为有无数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的默默付出,他们为我们绘就了更美好的风景。蓦
然回首,有的劳动者在检查机车的运行状况,有的人在沿途查看铁轨,有的人在确保电
网的正常使用,有的人在割除铁轨旁茂盛的野草,有的人在清理铁路两侧的排水沟,有
的人在修补路肩因雨水或振动导致的损坏部分……这难道不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吗?
这难道不是更美的风景吗?是的,无论严寒或酷暑,他们都在默默付出,只为高铁畅通
无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凝结成更美好的“风景”。
“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记录着普通人的生活常态。
“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不可能有大海的惊涛骇浪,但却有
普通人的生活常态。京广高铁沿线,24 小时轮流给动车把脉的“机车医生”,为保持轨
道良好状态而作业的“清道夫”,在高压供电网爬上爬下的“蜘蛛侠”……他们中的每一
位都是普通人,他们只是在干着再寻常不过的工作,但是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诗和远方”便将失去动力。“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正记录着普通人的生活常态,早
出晚归,细心工作。
“看不见的路上”的美景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高铁路上的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在工作,但坚守这份工作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懂得安全是第一生命线,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切断通往“诗和远
方”的旅程。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共同承担起高铁安全运
行的责任。
岁月之好,风景之美,在于这些普通人的负重前行。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在
赋能“诗与远方”,所以我们需要回望,需要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