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原创金题:以“幸福”为副标题的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
十九大报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奖能说不幸福吗?——莫言在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央视记者关于“你幸福吗”
的提问时如是回答
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
是多么不同。——周国平《幸福的悖论》
古往今来,大家对幸福的看法不尽相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怎样
做才能获得幸福?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请以“我想要的幸福”或“我看幸福”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押题理由】
立德树人,关注考生精神发育和思想成长,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鲜明的特点。在价
值观念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
课题,也是高考的考题。“幸福”这个词,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
面,但“幸福”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
诸多的融合交叉之处。无论是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友善”“敬业”,还是社
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者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都与人们的幸福紧密相连。如果新时代的新青年都能信仰并追求这一类
幸福,国家必将充满力量,我们的事业也必将前途无量。
【同类考题】2018 年高考作文题中,无论是全国卷一的“世纪宝宝生逢其时”的大好机会,还是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大好形势;无论是上海卷因为“被
需要”带来的感受,还是北京卷置身“绿水青山图”的体验,都与考生满满的幸福有关。
2017 年高考作文题中,用“中国关键词”可以讲述幸福中国;“名句用用看”,可
以成就幸福人生;“我的高考”“我看高考”更是凝聚着几代青年的幸福,此外,浙江
卷的“阅读三种书”,山东卷的“24 小时书店”,江苏卷关于“车”的话题,都可以直
接指向心底的幸福感受。
可以这样说,“幸福”是一个百搭的高考母题。透视了幸福,也就透视了人生,当
然也就可以不变应万变,无限贴近各类高考作文题。
【破题指津】
这是一道有材料的副标题作文。材料意在给考生提示思路、降低难度、提供参考。可
以用,也可以不用。
01.“我想要的幸福”。肯定是目前还没有的东西。因为没有,所以心中自然充满很
伤心、很难过、很憋屈、很委屈等负面的情绪;因为没有,生活、学习、工作中倍感不
便,不顺,甚至备受困扰。所以,才会想要。
02.“我看幸福”。幸福是人们的主观的感受,并没有一个纯客观的标准。如果不理
解什么是幸福,作文材料有提示。第一则,是十九大报告阐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
使命,与命题有关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国人民想要的幸福,
中国共产党人就会竭尽全力去谋取。后面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海子、莫言、周国平对
幸福的个性化解读。不过,这三人对幸福的解读,不是标准答案,更不是唯一的答案。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写出自己的思考、见解和主张。
【立意角度 1】
我为什么想要
第一,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抒写感受与渴望。饿了,想吃;渴了,想喝;累了,
想休息;病了,想健康。因为看到考得好的同学被同学羡慕、老师表扬、家长喜欢,于是“我也想要考好”;因为看到父母为生活操劳,心疼不已,于是“我想要赚很多钱”
减轻他们的负担。第二,可以纵观古今,放眼中外,通过剖析他人的案例,来表达自己
的见解和主张。例如,有钱的,有权的,有势的,有貌的,未必就幸福。有德的,有才
的,有品的,有情的,幸福才长久。建议以“我想要的幸福,就是”开头,连续造句,
说出那些在心中憋了很久的愿望。然后从中挑选出最能驾驭的写出来。
【作文片段】
我不清楚儿时的那份家庭变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因为那场变故,母亲与奶
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闹到了分开居住、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我夹在她们之
间,有时真的很为难。去奶奶家,妈妈不开心,奶奶还要不停地说妈妈的坏话。去妈妈
家,奶奶又孤单,受不了的是,妈妈总要找机会挑拨我和奶奶的关系。最怕的是,放假
时她们都想我,都来接我,甚至为了争我,当着我们同学的面吵得不可开交。有一段时
间,妈妈生病了,我去陪妈妈多了一点,可奶奶又躲在家里哭。又我不明白,我为什么
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有一个完整的和睦的家?我才十几岁,命运为什么要让我如此为
难。
点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孩子夹在妈妈和奶奶之
间,被拔河、被争夺、被挑拨,真的很可怜。她想要一个完整的和睦的家的渴望,情真
意切,感人至深。
【立意角度 2】
我到底要什么
众所周知,任何物品都有长宽高,都有颜色、质地、形状等特征。将它们拆开来看,
剥开来写,是朱自清的写作妙方。写作本题,也不能一句话就把文章写完了,也应该拆
开来看,剥开来写。比如,我想要的幸福,就是周游世界;但准备如何去周游呢?我想
要的幸福,就是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但准备如何构建呢?我想要的幸福,就是为中国
梦贡献力量;但准备如何贡献呢?这样,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化概括为具体,才能让
读者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作文片段】
小时侯,我想要的幸福,是一件一件的东西,比如玩具,零食,是漂亮的衣服等等。
拥有它们,我就幸福。我幸福于一本书,幸福于一句话,幸福于一首歌,幸福于一盏为
我亮着的灯,幸福于一杯我晾着的茶。
长大后,我想要的幸福,是一个一个的目标,比如,班级排名,竞赛获奖,学会某项
技能等等。达到了目标,我就幸福。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最美好的节
日,想念最重要的人。幸福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最美的时候,遇
到最想见的人。
如今呀,我想要的幸福,是自己的豁达透亮的心态。心态好了,无所谓钱多钱少,无
所谓漂不漂亮,无所谓得到与失去,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想通了,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所有的遭遇都是成长,所有的相遇都是美好。心态豁达,心灵透亮,到哪都是我想要的
幸福。
点评:我们感受得到的幸福,从来不抽象,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生活片段,生
活场景。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幸福就会活色生香。
【立意角度 3】
我该如何要
心动不如行动。如果不能付之行动,即使蓝图再美,那也是枉然。空喊着“我想要的
幸福”,幸福是不会从天而降的。作文要赢得高分,我们还应该在“如何要”上下功夫。
我们可以跟着书本学,跟着榜样学,跟着生活学,跟着历史学。我们可以学理论,学技
术,学经验,学做法。我们可以先学后做,边做边学,还可以将学习和行动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具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就能在幸福中感受到幸福;具有发现幸福的能力,就
能在幸福中发现幸福。
【作文片段】
若要增加幸福的总量,若要得到源源不断的幸福,我们就必须找到幸福的源头活水。
幸福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我也总结了三句话。第一,有爱心。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他图个啥?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又图个啥?人家啥也不图,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在许多时候之
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想幸福,就请看淡点自己,多爱些别人。当
你认识到,自己来到这世界,就是为了他人过得更幸福;当你意识到,你人生的最大价
值,就是为了世界更美好,你就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烦恼,就不会因待遇的高低而抱怨。
第二,能担当。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如意,为人处世,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当
困难来临,当麻烦不断,请让我们牢记温家宝总理的嘱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董存瑞,个不高,关键能顶炸药包;郭明义,明大义,群众竖起大拇指。当你在困境中
能找到出路,在困难中能找到办法,在绝望时能点燃希望,你就会拥有空前的成就感。
幸福你挡都挡不住。
第三、会创新。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颇有意思的帖子,展示的是一些新奇的发明。吃
面条太烫,怎么办?人家就发明了一种让面条降温的电风扇。滴眼药水,我们常常滴不
中,人家就发明了一个滴眼药水的专用漏斗。世界如此精彩,生活如此便捷,其实都是
创新所赐。
(刘京平《幸福就是三句话》片段)
点评: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乡下的老前辈。这样学会比较,学会
满足,学会发现,这样感受到的幸福,从来不抽象,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生活片
段,生活场景。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幸福就会活色生香。
【佳作示范】
有享受,被认可,能帮人
——我想要的幸福
刘京平
幸福只是一个词,感受却有千万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饿了有吃,渴了有喝,冷了有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在
我的印象里,我想要的幸福,首先就是生活享受。每年豆腐乳吃完了,妈妈都会把饭倒进去拌坛子,能吃上那种油油的辣辣的米饭,就
是幸福;每年家里请裁缝给哥哥姐姐做了新衣服,他们那些不合身的衣服,就会出现在
我的身上,那就是幸福;每年桃子成熟的季节,能在集市上捡到别人吐出的桃核,砸开
里面的桃仁晒干卖到供销社的收购部换来几张毛票去成全小愿望,那就是幸福。
我想要的物质之外的幸福,是得到人家的认可。
7 岁那年,我很想去读书。当年的学校,就在我家对面生产队的仓库里。老师也是我
们本村的。但那一年,我小妹妹出生了,没人带。妈妈就让我在家带妹妹。爸爸说,长
大一点再读书,更懂事,会读得更好。眼看读书无望,我便带妹妹去教室边上,看老师
上课。有时候,那些学生答不出问题,我就会悄悄回答。后来老师发现了,逢人就讲,
弄得村庄里的人都知道了。8 岁上学开始,我的小学和初中,几乎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到
了 86 年,我成为我们辽市中学考取的唯一师范生,轰动远近。
这种被认可的幸福,我至今依然在追求。不过,这样的追求,并不总能如愿。有时候
付出很多,却得不到,也难免会失落。但失落多了,慢慢也就悟出一点体会。天时地利
人和,谁都不可能全部占齐。许多事情,都只能尽人事,至于结果,那是天命之所属,
自己无奈何也。
那就追求第三种幸福吧。我现在想要的幸福,就是瞄准人家的需求,去成长自己的本
领。每当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解决了人家的麻烦;每当我竭尽所能,成全了人家的愿
望,心里就会美滋滋的。
所以,我在我儿子的升学宴上提醒他,一个人不要怕做事,有机会帮人家,尽量去帮。
为什么?因为干了别人的活,巧的是自己的手。许多时候,有别人需要的能力,都是抵
抗我们人生风浪的屏障,都是让我们接近幸福的管道。
也就是说,我想要的幸福,首先是拥有生存下去的物资,其次是拥有得到人家认可的
平台,第三是拥有可以成全他人的能力。
幸福只是一个词,感受却有千万种。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可否说来听一听?
点评:以成长为序,展示了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从想要物资,到想要机会,再到想要能力。
我想要的幸福,在文中螺旋式上升,并最终升华,浑然一体。文章以经历说话,以感受
动人,以思想取胜。
幸福源于奋斗
——我看幸福
姚 鼎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的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技能大赛上的冠军荣光背后,是一群中国技术工人
在赛场外的反复操作;世乒赛男团九连冠的历史纪录,源自国手们日常的“魔鬼训练”。
事实证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
福的人生。
然而,在奋斗的征途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诱惑。现实中,一些人没有真正领悟“奋
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常因汗水太过咸苦、耐不住拼搏的寂寞,转而寻找“终南捷径”,
结果念歪了经、跑偏了路。有的人违背公序良俗,以出格之举博取眼球;有的人无视市
场规则,凡事唯利是图;甚至有人不顾党纪国法,恣意谋取不法利益。这些投机取巧的
做法,岂能换来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
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
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单位不只是时间,
也可以是奋斗自身。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奋斗、接续奋斗。
奋斗之旅往往荆棘丛生,而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当披荆斩棘、
攻坚克难,做好奋斗到底的准备。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收获因奋斗带来的快乐。
幸福难以触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即使在沙漠戈壁、悬崖峭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种子,也能
迎来繁花似锦。奋斗也是如此。西晋时期的左思为了写作《三都赋》,可说是十年磨一
剑。在这期间,他闭门谢客,无论是家门口、庭院中还是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随时想出一句,就马上记录下来。靠着日拱一卒的韧性,左思凭借个人奋斗终成一代文学
名家。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和环境都不尽相同,但只要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迈出务实行动的步伐,就终能抵达理想的峰峦。
有人说,对庄稼而言,“最好的肥料是农夫的影子”。嗅闻幸福的芳香、采撷幸福的
果实,非付出一番艰辛不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葆有“莫向光阴惰寸功”的精气
神,我们就一定能攀过奋斗的阶梯,抵达幸福的彼岸。
【鲜活素材】
爱国是最大的幸福
1949 年 3 月,钱钟书与杨绛在好友任鸿隽家讨论去留问题,母校牛津大学、香港大
学都来函高薪聘请他们。但他们依然留了下来。后来,有人问杨绛为什么不出国,杨绛
解释道,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
爱国调。但我们是文化人,能够爱祖国文化,能够爱祖国文字,能够爱祖国语言,才是
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1955 年 9 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准备回国。在香港九龙火车站候车室,有记者用
英语采访,钱学森答道:“对不起,现在我要说中国话了!”那一刻,对于一个长年在外
的游子,不仅有家国的怀抱,还能自由地讲母语——那是多么幸福,多么自豪的感受啊。
如今,拾掇这些话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颗高贵、生动而幸福的灵魂。无疑,这
些话语不会过时,也不会被埋没,而是有着永恒的品质,有着永久的光芒。(《那些具
有永恒品质的言说》)
有爱好就能幸福
梅贻琦早年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学的是电机工程,做的是物理系教授。可他
的艺术修养一般人不能比。他喜欢听戏拍曲,京戏、昆曲、川剧、清唱、大鼓等,都是
他日记里津津乐道的对象。梅贻琦的日记大都三言两语,惜墨如金,可写到戏曲,总愿
多说几句。以 6 月 21 日的川戏为例,他不仅将所看戏码《骂帐劝降》《乞巧》《背娃赶
会》等一一记载,还逐一品评,认为“《阴阳界》滇剧亦有之,无大趣味,演角有小听秋,相貌不恶,尚系初学者”;而“《皮心滚灯》丑角陈全波甚好,似胜于重庆之当头
棒”;至于收场武戏《黄河渡》,没啥意思,“未看即归”。
读过梅贻琦日记的人都知道,梅贻琦还有一个雅好——赏月吟风。在不算太厚的日记
里,竟有三十多处描写月色。的确,烽火连天的岁月,国破家亡的年代,梅贻琦还有心
思赏月吟风,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换个角度想,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谁都不知
要在那里停留多久,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而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天夕外出散步,
斜阳映在远山上,红紫模糊,愈显可爱。会看村中,已在阴影暮色苍茫,炊烟四起,坐
河堤一大松树下,瞻顾留连,至天已全黑始返。”无论哪种条件,有爱好就能幸福。
(《梅贻琦的“乐子”》)
读书成全的幸福
1930 年,不满 20 岁的金克木漂到北京。当他知道北海旁边的文津街有一座北平图书
馆后,如同闯进了人间天堂。图书馆堂皇的建筑,丰富的藏书,平民化的服务,让他很
是满足,以至于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庭”。他后来回忆说:“我几乎是天天去,
上午、下午坐在里面看书,大开眼界,补上了许多常识,结识了许多在家乡小学中闻名
而不能见面的大学者大文人的名著。如果没有这所图书馆,我真不知道怎么能度过那飞
雪漫天的冬季和风沙卷地的春天。”读书、借书、还书、买书,无数的书成了金克木无
数的朋友,也成全了他的幸福。(《金克木在图书馆上“大学”》)
物质幸福时代之后的新选择
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
长久的满足。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达成自由
生活“新幸福”的十个条件是:01.享受工作。02.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03.拥有稳
定的经济来源。04.身心健康。05.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06.拥有一定的时
间自由。07.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08.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09.能够放眼未来。
10.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摘选自《人民日报》)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在这庄严而热烈的婚礼上,作为父母,我们向两个孩子说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老
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
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
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
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自己的婚姻。(贾平凹《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精彩范文
幸福就是三句话
——我看幸福
刘京平
有个问题,让我心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世纪,又碰上改革开放好日子,竟然还
有人整天哭丧着个脸,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你说怎么办?
我觉得,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提醒他。
第一,生活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
个角度去评价,茫茫人海你最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慧眼去发现,
便有幸福在心间。
第二,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清晰。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
看看乡下老前辈。当你感觉不幸的时候,不妨找点东西来垫个底。你看那林黛玉,才高
八斗不与人比,却偏要跟人家去比身世之孤单,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第三,滚滚红尘,诱惑无数,学会满足,就是幸福。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
住房不必豪宅别墅,舒适就好;朋友不必灯红酒绿,真诚就好;工作不必轻松悠闲,喜
欢就好。
总结一下,那就是,学会发现,你会幸福;学会比较,你会幸福;学会满足,你会
幸福。做好了这三个学会,就能惊奇地看到,仿佛在突然之间,生活就变成了魔术大师
那神奇的帽子,好戏不断,奇迹连连。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魔术师变来变去,还不是那些原本就拥有的东西吗?要变出
一只鸽子,就先得准备好一只鸽子;要变出一杯可乐,就先得准备好一杯可乐;要变出
一位美人,就先得准备好一位美人。也就是说,即使完成了三个学会,魔术师也不能增
加幸福的总量。就像我们把几张百元大钞换成了许多零钞,看起来腰包确实鼓起来不少,
但实际上钱财并未增加。
所以,若要增加幸福的总量,若要得到源源不断的幸福,我们就必须找到幸福的源
头活水。
幸福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我也总结了三句话。
第一,有爱心。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图个啥?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图个啥?人家啥也不图,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在许多时候之所以
痛苦,往往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想幸福,就请看淡点自己,看重些别人。当你认
识到,自己来到这世界,就是为了他人过得更幸福;当你意识到,你人生的最大价值,
就是为了世界更美好,你就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烦恼,就不会因待遇的高低而抱怨。
第二,能担当。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如意,我们的事业,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当任务下达,当困难来临,请让我们牢记温家宝总理的嘱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董存瑞,个不高,关键能顶炸药包;郭明义,明大义,群众竖起大拇指。当你在困境中
能找到出路,在困难中能找到办法,在绝望时能点燃希望,你会拥有空前的成就感。到
那时候,幸福你想挡都挡不住。
第三、会创新。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颇有意思帖子,展示的是一些新奇的发明。吃
面条太烫,人家就发明了一种让面条降温的电风扇。滴眼药水,我们常常滴不中,人家
就发明了一个滴眼药水的专用漏斗。也许你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将就一下不就过去
了吗?但追求幸福的人,偏就不肯将就,就不愿忍受。不愿意忍受洗衣服的麻烦,便发
明了洗衣机;不愿意忍受爬高楼的麻烦,便发明了电梯;不愿意忍受一遍遍重复计算的
麻烦,便发明了数学公式:世界如此精彩,生活如此便捷,其实都是创新所赐。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世纪,又碰上改革开放的好日子,还会有人整天哭丧着个脸,
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吗?如果有,如果你碰上了,拜托你告诉他三句话:有爱心,能担
当,会创新——这就是幸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