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今天,我们关注诺奖什么 阅读写作导写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阅读与写作:今天,我们关注诺奖什么 阅读写作导写练

ID:349001

大小:71.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与写作:今天,我们关注诺奖什么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诺贝尔奖,创立于 1895 年,是根据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 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一个奖项。诺贝尔生前不仅从事研究发明, 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 20 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他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 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 在世界范 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0 月 8 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有 340 人,英国有 102 人,德国有 77 人, 日本有 28 人,瑞典有 27 人……而我国诺奖获得者仅有 2 人,差距之大令人不安。但我 们也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发展速度惊人,甚至已经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的成果,何时 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自轻自贱。 今天,我们关注诺奖什么 (以疑问句为题,引人思考。) ①近日,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 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开篇点题,2019 年诺奖自然科学类奖项揭晓引发公众的关注。) ②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 多年来, 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 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 ③不过,也应看到,70 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 技实力。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 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 之一,自 1970 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 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 誉奖章颁发,共有 11 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 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 “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辩证分析。对待诺贝尔奖的正确态度: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来看。) ④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 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 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 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今年 6 月,国 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弘 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 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 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正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 人民对科学家们的期待,也是科学家群体的奋进方向。 (现实性分析。论述关注诺奖的原因之一:不仅是为了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 科普,更是为了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⑤关注诺贝尔奖,还是为了看到差距与不足,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 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在 2017 年就 已经超过 1.76 万亿元,每年 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科技论文达数十万 篇,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真正特别 具有原创性,能够对学科和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和成果并不多。如何抓住科研评价体 系这个牛鼻子,营造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最大潜能、产生更多具有原 创性的成果,推动科技发展取得更大成就,是改革的重要任务。诺贝尔奖评选遵从唯才 是举、不问出身的原则,以科研成果的价值为表彰的基本标准,候选人的资历威望、被 提名推荐的次数、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发表的学术期刊及其影响因子都不是能否 获奖的关键因素。在科研评价体系方面,诺贝尔奖的评审方式,其实可以为我们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提供重要参照。 (现实性分析。关注诺奖的原因之二:为了看到差距与不足,营造更健康的科研环 境,推动我国科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⑥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 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这种紧迫的形势,更 迫切地要求我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 律,通过多种制度安排营造“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让科学家们不以获得科技奖 励、人才称号为奋斗目标,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坚守,全身心投入到提高中国科学 技术水平和实力的征程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为建设创新型强国 服务,为探索人类未知世界而服务。 (呼应题目,呼吁期待。) 来源:2019 年 10 月 12 日《中国教育报》 【时代警语】 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 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 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 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 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 既 仰 望 星 空 , 又 脚 踏 实 地 , 既 胸 怀 世 界 , 又 心 系 祖 国 , 是 科 学 家 精 神 的 重 要 。今年 6 月,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 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 爱 国 精 神 , 勇 攀 高 峰 、 敢 为 人 先 的 创 新 精 神 , 追 求 真 理 、 严 谨 治 学 的 求 实 精 神, 、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和 、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正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人民对科学 家们的期待,也是科学家群体的奋进方向。 A.既 内涵 淡然处之 甘为人梯 B.不仅 内涵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C.既 内含 淡泊名利 甘之如饴 D.不仅 内含 淡然处之 甘之如饴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100 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 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 领域仍然存在差距。”以上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实际写写你的感悟, 300 字即可。 【相关链接】 诺奖科学家呼吁:关注“小研究”,撬动“大福祉”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未来国际大科学”论坛 30 日在上海举行,作为首 位演讲嘉宾,2006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语出惊人:“我是‘大科学计划’ 的批评者,而非倡议者。” “我曾从大科学计划中获益,对大科学计划存有敬畏之心,但是在过去整个世纪, 生命科学的经验给人类指出了另外一个方向。”科恩伯格向眼下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大 科学计划”,泼上了一盆“冷水”。 科恩伯格呼吁,应关注能够撬动“大福祉”的“小研究”。 他举例表示,二十世纪的生物医学进展,比如 X 射线,抗生素,青霉素,无创影像 等,“这些构成现代生物医学基础的重大进展不是来自大科学工程,而是来自个人努力。” 持类似观点的科学家不止科恩伯格一人。2001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野 依良治在论坛上也表示,即使是一项小小的研究,也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亦能帮 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前人的基础上,野依良治开发出了性能更优异的手性催化剂。这些用于氢化反应 的催化剂能使反应过程更经济,并大大减少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目前,许多化学制品、 药物和新材料的制造,都得益于他的研究。 野依良治表示,基于他的研究,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开发出了一款持久防疟疾蚊 帐。这款蚊帐使用的材料能生成变绿聚酯,可以预防蚊子。 据媒体报道,全球每年有 5 亿人因为蚊子的叮咬而感染疟疾。野依良治称,现在坦 桑尼亚居民有 8 千人得到了这款蚊帐,并有效防止了疟疾肆虐。 “没有人想到,当初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会对于全球人类福祉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野依良治说。 在演讲的最后,科恩伯格特别提到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药企药明康德。据他介 绍,药明康德不仅在构建上百万个分子的数据库,该公司亦希望找到哪些分子是可以作 用于某些靶点,使得全球的研发人员、学者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编码化合库进行分子筛 查。科恩伯格表示,此举可帮助科研人员实现很多目的,推进化学和生命科学的进展。 而此类能撬动人类“大福祉”的项目,科恩伯格认为:“这才是我认为的有意义的 ‘大科学’,也是我们未来一个可能的方向。” 来源:2019 年 10 月 30 日 中国教育网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