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事物的对立面(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导写:事物的对立面(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ID:349077

大小:1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导写:事物的对立面(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的普里莫·莱维在《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中说:“可能因为我们本是社 交动物,那种‘我们’和‘他们’泾渭分明的需要如此强烈,以至于这种行为模式, 这种敌、友二分性,胜过了其他所有模式。” 生活中,我们常常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这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 境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验或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不 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 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必须舍得花 5 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 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 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 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 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 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 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 二元论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灵和物。灵魂的本质在于思想, 物的本质在于广延,二者的本质不能互换,不能决定、不能派生,彼此完全独立。 这是建立在世界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的本原的基础上,即是典型的“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方式。题干引用意大利犹太人化学家的普里莫·莱维在《被 淹没与被拯救的》中说的一段话,说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陷入对“我们”和“他们” 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境地,提示语中强调“生活中,我们常常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这 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境地”,考生需要就“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的出世态度表明自己明确的态度,也就是要求考生在面对生活中的轻与重、大与小、 冷与暖、美与丑、刚与柔、善与恶、真与假、内与外、空与满、有与无、收与放、 虚与实、同与异、是与非、难与易、勤与懒、先与后、快与慢、义与利、达与穷、 新与旧、平凡与伟大,要能展现个人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 参考立意: 1.权轻才知任重; 2.对立与统一; 3.人生两对立,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参考素材: 1. “事半功倍”并不恒等于“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这样阐述呢?我们自身便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拿课堂 45 分钟来说,作为学生,上课认真,努力学习是天 职,可偏偏有些特例,但却不是不愿意学和听,而是听一半,课余翻倍赶。这是以 自我中心进行自修吗?这种方式的学习又能使自己增加多少知识呢?是认为自己 的自学能力够好还是觉得老师讲的不通俗易懂,这些都是侧面反映的要素罢了。再 看上课认真听,大脑不停的运转,眼、嘴、手三位合一,对老师所讲的都作文理解 得牢牢当当。打开练习题,飞笔疾书,这样的功效可谓比前者更佳。 2. 喜欢黑,喜欢那莫名的悲伤,喜欢那莫名的沉重,喜欢那几分沉着,几分冷 静的温暖。而喜欢白,喜欢那无边的绝望,喜欢那无边的脆弱,喜欢那几分冷洌, 几分肆意的明亮。其实,黑是白的影子,白是黑的相伴。没有黑,又何有白,没有 白,又何有黑。对立的背后有太多的相同,如同黑的耀眼,白的明亮,又或是黑的 纯粹,白的单纯。3. 只有经历过冷,才知暖的可贵,只有经历过暖,才知冷的彻骨。冷是那距人 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气与决然。如绝代传人般遗世而独立。而暖, 则是那飞蛾扑火的热,带着至死方休的炽热,如熊熊大火般浓烈。困为冷,所以不 在乎窗外的流言蜚语,所以不关乎别处的天翻地覆。因为暖,所以不计较他人的冷 言冷语。所以不计较红尘的谁是谁非,世人尽道冷眼相待他人,是如何故作清高, 却不知那心如止水,冷眼旁观的背后,是对那世间万物剪不断的爱意。如同丑的极 致便是美丽,冷的内心深处便是暖的发源。只有那经历世事沧桑的波折,只有那冷 漠孤僻的外表下,才能滋生出对天地的大彻大悟,对万物的暖意相牵。 4. 对与错只不过是一墙之隔,一水之遥,亦或,一字之差,没有一件事会是绝 对的对,也没有一件事是绝对的错,所有的对错终究会在站在对立的山巅上,我向 远方眺望,而视线所达到的地方,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 【范文展示】 事物的对立面 什么事物都有双面,而这两个面,恰巧是对立的。 ——题记 事物一:善与恶 善与恶是截然相反的两极,其实,又是相生相伴的两个伙伴。有的人表面上十 分善良,做尽了善事,却是道貌岸然小人,背地里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全做光了。有 的人虽然口口声声自称是坏人,却是心地十分善良的一个“坏人”。 自盘古开天辟地,善与恶就存于天地之间,人类发现了它,就开始用它来判定 一个人的好与坏。这是不全正确的,比如说,一个囚犯在看见溺水者的时候会奋不 顾身的下河救他,这是什么?是良知,是他善良的本质。而一个君子会在自己将死 的时候想方设法的救自己,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性命,这是什么?是我们口中的好 人所做出的行为,他的行为和恶的行为有何区别?人类的善与恶没有一个特定的界限,人性的善与恶同在,有恶才会突出善,有 善才会攻击恶。 事物二:光明和黑暗 夕阳释放出最后一道强光,光有多强黑暗就有多暗,光明和黑暗把世界的一切 都变成黑白色的图象。我能从黑暗中分辨光明,是因为经历了黑暗和光明,在光明 与黑暗共存体验之中,建立起两者即对立而又统一的印象。 在人们处于绝境的时候,内心非常渴望希望的曙光降临,即便那是一道淡淡的 烛光,也能够弃掉自己所有的绝望与悲伤。就象人们在黑暗中不知所措般,盲目的 摸索,搜寻,眼睛十分不适应,但人类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 所以说,光明和黑暗的存在都必不可少,若没有了黑暗,怎能衬出光明?若失 去了光明,又怎么能突出黑暗的恐惧? 事物三:幼稚和成熟 什么叫做幼稚?天真无邪?单纯可爱?都是,亦或者都不是。幼稚的表现可能 就是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喜欢用最简单的思维去思考所有的问题,傻傻的 笑,傻傻的哭。幼稚是纯洁,是荷花一样的纯洁,是一种异样的美,一种脱离世事 的美。 那么什么又叫做成熟?饱经沧桑?有心计?或许这些都不是。成熟的表现可能 就是做事沉着,处世稳重。余秋雨曾经说过:“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 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 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的人总是拥有一种淡定从容的美,让人 为之着迷。可是成熟的人往往把事看的太过复杂化了,失去其本质。“幼稚”的小 孩往往能看出事物本质,真正理解其含义。 其实,成熟与幼稚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名师点评:文章开篇开门见山,紧扣标题,强调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简洁明了。然后从 三个发明来论证:人类的善与恶没有一个特定的界限,人性的善与恶同在,有恶才 会突出善,有善才会攻击恶;光明和黑暗的存在都必不可少,若没有了黑暗,怎能 衬出光明?若失去了光明,又怎么能突出黑暗的恐惧;成熟与幼稚并没有绝对的界 限。采用片段式作文方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有说服力,有号召力。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