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北大教授祝福语,且谈毕业生如何融入大时代(附:升格作文精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大中文系 2018 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①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
②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
③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
④“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
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以上几则祝福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
生中的一员,请你以此身份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以上几则祝福语触发了……”,即考生在写作时联想与思考的起点应
是以上几则祝福语,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立意限制。根据材料的内容,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围绕戴锦华教授的四句话展开:前三句为对学子的殷殷期望,最后一句则为对学子的谆谆教诲。而第四句应是审题立意
的切入点或落脚点,如考生可从第四句入手(切入点),谈如何融入大时代,选择自己
的未来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每位学子快乐生活,真诚而坦荡,做个好人,具备这些品质
自然能“利己亦利他”,当然也就能够“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如此必
然会融入时代之中。反向(落脚点)亦然。
3.思维限制。这是一道关系型的多材料任务驱动作文。材料由戴锦华教授在北大中
文系 2018 年毕业典礼上的四则祝福语组成。四则祝福语各有侧重,主要谈及“自我”
与“社会”,“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材料本身带来了写作上的思维限制,考生
需要综合四则祝福语的含意,找寻或挖掘其内在隐含的逻辑联系,不可割裂彼此关系,
不可将四则祝福语简单罗列,不可只取其一,孤立立意。
4.写作主体身份限制。“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这是对考
生写作身份的明确限制,考生写作时要有代入感,有情境性。行文中不体现此身份,则
会被视为违背指令。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可根据以上四则祝福语提炼出最佳立意,在综合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过程中,可界定好概念,多角度权衡,自由建立逻辑关联,由因及果或先果后因。
如我们可以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抑或从整体着眼,建立条件关系,体现思考
的缜密性,立意的深远性。
2.联想思考开放。材料中的几则祝福语都会触发考生思考,但由于每则材料的侧重
有所不同,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思考也是自由开放的,考生可以充分展开行文。
3.立意角度开放。“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材料规定了写
作主体的身份特征——大学毕业生。命题者有意引导考生思考的,并不是上大学的体验
或想象或感慨,而是由戴锦华教授的几则祝福语去思考人生。考生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思考的出发点便会不同,建立的逻辑关系也会不同,立意也将有所不同。
4.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记叙文,侧重记叙
自己的个人体验,来谈几则祝福语给自己带来的思考。解题
本题目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考查考生对于材料的全面理解,体现考生独
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中几则祝福语的有机关联。
材料由戴锦华教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 2018 年毕业典礼上的四则祝福语组成。四则
祝福语各有侧重,主要谈及“自我”与“社会”,“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四则
祝福语既有祝愿,也有教诲,前三则关键词可提炼为:有所承当,做个好人;快乐地生
活,待人真诚坦荡;最后一则体现戴锦华教授对毕业学生的谆谆教诲——思考在大时代,
每个人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该如何选择人生;如何融入时代的洪流,实现个体价值与社
会价值的统一。考生可将其建立逻辑联系,如:我们只有葆有真诚与坦荡,方为好人,
才能对自我有所承当,进而对社会有所承当,并融入大时代中。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生逢大时代,我辈有承当。
2.大时代下,将自我与时代相融合。
3.快乐“小自我”,利“我”利社会。
4.承当自我,利“我”利“他”。
5.快乐生活,快乐承当。
……
偏题立意:
(一)只取其一,未建立关联。
1.人生一世,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
2.真诚坦荡,人之根本。
(二)罔顾材料下的具体要求立意。
行文中,不体现“假设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这一要求的,均
不契合最佳立意。(三)抛弃材料,另起炉灶。
(四)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之后自说自话,陷入话题作文的泥潭。
病文展示
心之所向,不畏前方
毕业来临之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未曾可知。我想,心之所向,无
畏前方,凝聚力量,照亮未来的方向。
(首段情境性不强,只体现“毕业”这一信息,其余信息尤其是听完戴锦华教授的
祝福后内心的所想并未体现。首先,行文中要体现“假如你是参加毕业典礼的大学毕业
生中的一员”,听到戴锦华教授的祝福后有所想所思;其次,首段切题要快,代入情境
之后便要反观现实,关照自身,结合材料,提出论点。)
不忘初心,时刻保持真诚与坦荡。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如何应对未来的种种情况,
对于不谙世事的我们,或许是一种挑战,我想,解决的办法最简单却又最困难——保持
初心。人之初,性本善,知世故却不世故是最好的状态。曾看到《菜根谭》的一句话:
“涉世深,机械亦深;涉世浅,点染亦浅”。这便有力地诠释了复杂社会对人们的影响。
初心并不是愚昧的善良,而是在你认识到人情变故后,不受其影响,始终保持最初的那
份真诚与坦诚。如此,便承担好了自己,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而有力量,逐渐强大进而
承担社会。
(首句为“不忘初心,时刻保持真诚与坦荡”,结合材料可知,论证的重点应是“真
诚与坦荡”而不是“不忘初心”。此外,本段本末倒置,尤其例举《菜根谭》所论也并
非“真诚与坦荡”,论据应围绕以“真诚与坦荡”成就自我来例举、论证。而本段与中
心论点“心之所向,不畏前方”的关联也未体现出来。)
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简言之,若你我在这纷争的社会都能保持宁静不喧闹的
胸怀,尘世便能泛起星光点点,进而照亮光明,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毒疫苗事件,使
千万家庭受害,公司自食恶果而倒闭;反观江西油条小哥坚持不使用复炸油,致力于消
费者的健康,逐渐积累起好的口碑,助力他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做大做强。我为人人,人
人为我是恒久不变的真理。利己亦利他,使整个社会弥漫着和谐有爱的氛围,正是每个人有承当社会的使命才会达成。由此凝聚的正能量,汇聚在一起,照亮文明时代的正确
方向。
(本段与中心论点同样没有关联之处。议论文需要论点鲜明、论证切题,不能让阅
卷老师纠结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已觉醒。生逢这个机遇与挑战的大时代,我们的选择便是时
代的方向。我们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承担起自己、承担起社会,共同推动
中国复兴号巨轮的砥砺前行,乘风破浪,无需畏惧前方的荆棘与黑暗,因为我们心中有
力量,正如崔卫平教授所言:“你所站立的土地就是中国;你若光明,中国将不再黑
暗”。点亮心灯,你我携手共行。
(应将之前的论述与本段建立逻辑联系,个体品德的修养是为了对自己负责,对社
会有所承当,而不能割裂开来论述。要体现“小我与大我、个体与家国”之间的关系,
印证材料最后一则“小时代是一种误判……”的表述。)
不忘初心,无问西东;心之所向,不畏前方。凝聚力量,点亮心灯,照亮社会,指
明前进的方向。看我泱泱中华,吐纳千年壮阔,照亮山河万座。
(要回扣首段,体现戴锦华教授话语的意义、力量,及对你的影响。也要回扣论点,
论点中的关键词最好在结尾中有所出现。)
升格建议
本文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预估分数应在 45 以上,但考场得分为 40 分。细读文章
发现,该文最主要的问题是几则祝福语之间未建立有机关联,论述思路不清晰,所举论
据的阐述角度偏离论点,分析的过程未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这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
注意的问题,也是要避开的失分误区。
升格作文
真诚坦荡,不畏前方
毕业来临之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未曾可知。听完戴教授对我们的
祝愿,心里似乎有了答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内心时刻保持真诚坦荡,如此才能无畏前方。
要时刻保持真诚与坦荡。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对于不谙世事的我们来说是一
种挑战。黄永玉曾言:“最好的状态就是明确的爱,真诚的喜欢,直接的厌恶,站在太
阳下的坦荡。”这样,便能无所畏惧。反观黄老先生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活得
纯真,不畏周遭世俗,拥有善良,用真诚生活。诚然,若想从心所欲不逾矩地驾驭生活,
应如明月直入,内心澄明,真诚坦荡。知世故却不世故,活出真我,快乐地生活。
真诚坦荡既是高深的自我修养,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利己亦利他。
“要这世界充满阳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罗曼·罗兰如是说。长春长生疫
苗公司,损人害己,使千万家庭深受其害,其公司也自食恶果而被依法制裁。而江西油
条小哥坚持不使用复炸油,致力于消费者的饮食健康,逐渐积累起好的口碑,助力他建
立自己的品牌并做大做强。只有先让自己的星空明亮,才能照亮整片黑暗。若你我在这
纷争的世界都能拥有坦荡真诚的胸怀,社会将凝聚正能量,从而更加和谐美好。
唯有真诚坦荡,才能承当其时代和社会。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齐国兵临城下之时,以真诚坦荡之心进谏鲁庄公,帮助
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齐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也以真诚坦荡
之心直谏“王之蔽甚矣”,使齐威王去蔽纳谏,终使齐国国势强盛,使燕赵韩魏皆朝于
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生逢这个机遇与挑战的大时代,唯有我们光明,中国才能不
再黑暗。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胸怀坦荡,勇于担当,如此才能顺应大势,助力
中国崛起。
向前,是未知的迷雾,涌动着挑战。背后,有无数点点星光为其闪耀,助其无畏前
行。若我中国青年内心澄明,何惧路遥梦远;若我中国青年内心坦荡,自能乘风破浪。
范文展示
使我如溪水,汇我入东流
时光荏苒,我渐退去当年刚踏入大学校园时的青涩,转眼即将离开这大美燕园、未
名湖畔,迈入生命新的阶段。戴教授的祝福如空谷足音,让我愈加坚定人生未来的方向:
使我如溪水,汇我入东流。身在北大,回顾四年的学习生活,再想想戴教授语重心长的祝愿、叮嘱,感慨颇深:
个人的发展纵然重要,但能够以个人之力量融入社会主义与国家的发展大潮之中,生逢
大时代,何必拘于一隅?涓涓溪水终将汇入江河。
以吾力助江流,以真诚坦荡行人之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从小学恪守至今的信条岂能轻易丢失?狄更斯说过:“这是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想时代好坏,全凭你我,当你我不丢失做人的底线,
葆有真诚,内心自然坦荡,定会造就美好的时代。坦坦荡荡,还何惧忧伤?岂不乐哉!
快乐的人并不是因他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他从不斤斤计较,待人真诚,心怀坦荡,如此
自然可称为“好人”。倘若我辈人人真诚坦荡,这时代定是最好的时代。
以吾力助江流,以利己之怀成利他之志。
当我们真诚坦荡,快乐生活,自然是善良之人,是个“好人”。正如冰心所言,“一
个人的善良,安详澄澈,那是抵达天堂的云梯”。做个良善之人,既是对个人的充实,
更是利己利他的美德。当雷锋的精神历干祀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当齐白石老人和善
助人为人津津乐道时……如此美德岂能不为我所传承?
以吾力助江流,当以担当之心担社会之责。
心怀真诚、坦荡,做个好人,这既是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承当。有责任
感,是一个极其珍贵的品质;有责任感,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社会充满温情。
恰如吴孟超在手术台上的那份坚守执着,如王守才夫妇在开山岛上数十年如一日的恳切
纯粹……有担当之心,才会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以我所学成大家之幸福。
以吾力助江流,以察世之明成驭世之势。
“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已然来临,推动社会发展的重担
即将落在我们这代青年人身上。所谓“察势者智,顺势者明,驭势者独步天下”,认清
时代的要求,以积累之所学去“驭势”,以个人之力助推新时代发展,如华为之所以能
够稳居第一,超前发展,“如入无人之境”,靠的便是其“驭势”之志。个人成长更应如
此。
纵使我如溪水,也应汇我入东流,发吾力助社会前进,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
力。不仅于我个人,吾辈亦应自强,以入东流之势开万世太平!点评
文章气冲霄汉,势不可挡。作者凭借着文字的力量向我们展示了新青年在面对未来
人生选择时内心的从容与淡定,及渴望融入大时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理
想,撼人心魄,令人佩服,彰显了当代青年的使命、情怀。在写法上,本文难能可贵的
是,缜密的论证思维、清晰的论证结构、多样的论证方式,都是信手拈来,毫无造作之
态。文章一以贯之的“以吾力助江流”,既让文章层次清晰,更统摄全文,使全文形成
有机关联,彰显思维之缜密。这“吾力”就是后面阐述的“真诚坦荡、承当、利己利他、
个体与社会的融合”等,契合材料,论点明确。且几个关键词内部也建立起了有机关联,
进一步体现了作者思维的深广度。语言干脆利落,简而有力,当是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