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 “量子波动速读”风靡:荒唐的背后是教育焦虑(附:文题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导写: “量子波动速读”风靡:荒唐的背后是教育焦虑(附:文题详解)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 6-10 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 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像洗扑克牌一样,快速埋头翻书,不在任何一页停留, 却可以“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 该机构称,利用 HSP 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1-5 分钟可以看完一本 10 万字的 书,并能准确复述 80%以上内容。尽管“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学费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五 六万元,但在家长群体中很受追捧,成都、杭州、深圳等地市场行情火爆。 对此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了一则社会现象作为触发写作的真实情境。即某教育 机构组织 6-10 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描述 了孩子们进行“量子波动速读”的画面:“孩子像洗扑克牌一样,快速埋头翻书,不在 任何一页停留”,显然阅读的行为并没有发生。但机构声称可以“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1-5 分钟可以看完一本 10 万字的书,并能准确复述 80%以上内容”。 1-5 分钟不要说读,就是翻页都翻不过来。但“量子波动速读”却在家长群体中很受追 捧,多地市场行情火爆,尽管培训学费高昂。考生切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对此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暗示考生要透过现象找 原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描述的“量子波动速读”现象毫无疑问是骗局,但家长 却很是追捧,映射出来的是父母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下,总想走捷径,总想把孩子培养成 “神童”,总想着让孩子掌握“超能力”的现状。命题人的意图是考查学生核心发展素 养中的科学精神,特别是理性思维、批判意识。考生需要对这种戴着科学面具的伪科学 有精准判断,并揭示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此才能使写作深刻。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从材料来看,审题立意的基础主要是教育机构或家长对于“量 子波动速读”的观点态度,考生可以从孩子、教育机构、家长监督机构等方面选择一个 角度深入剖析,也可综合立意,使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达到最大化,可以落脚到对“伪科 学”的批判上,也可以落脚到如何辨识伪科学上。 2.论证选材的开放。对于题目提供的情境,即伪科学设置的一些骗局,考生可以从 诸如宣传蒙眼识字培训班、智能头环等类新闻中接触到,甚至一部分考生有真实生活体 验,能够引发共鸣,据此可以触发考生丰富的联想和感悟,深入思考,合理运用。只要 符合立意均可以通过合理剪裁,为我所用。 解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做此类题目时,通常需要通读材料,把握材料内涵,看材料 内容之间有何联系,包含着什么样的深刻道理,以此来确定写作方向。“量子波动速读” 毫无疑问是一场披上了高科技外衣的骗局,而映射出来的一是家长科学素养低,一是在 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素,他们忽略了教育的真谛,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考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深入思考这一社会现象: 一是就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利令智昏,从而失去理性判断,导致上当受骗。二是 就培训机构而言,故弄玄虚要不得,脚踏实地才是发展的关键。三是就该事件中保持沉 默的孩子们而言,假若每个孩子都能够与父母真心倾诉,那么这个骗局又能支撑多久呢? 就这三个方面任选一个展开,联系社会现实或切身体会,定会有深刻的思考与认识。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警惕披着科学马甲的伪科学。 2.勿让伪科学蒙蔽我们的双眼。 3.荒唐的背后是教育焦虑。 4.买“量子阅读”的你有多傻。 …… 偏题立意: 1.科学不可盲目追求。(“量子波动速读”是伪科学,而不是科学,混淆概念) 2.“量子波动阅读”是时代创新进步的表现。(“量子波动速读”是伪科学,而非时 代科技创新进步的表现,定位有偏差) 下水文 荒唐的背后是教育焦虑 ——也评“量子波动速读” 杨晓东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 6-10 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 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快速地埋头“哗哗哗”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这便是传言中革命性的读书法——“量子波动速 读”。 几分钟读完《百年孤独》,半小时读完《史记》,这样的读书法毫无疑问是伪科学。 1-5 分钟读一本书?不要说读,就是翻页都翻不过来。但凡有一点理性,看看孩子 们快速翻书的画面,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指尖生风,而是满屏尴尬。这种所谓的速读培 训就是骗局,但家长们偏偏趋之若鹜地去交“智商税”。为何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 腰包?难道真的只因为人傻钱多?可笑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育焦虑。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人们陷入了焦虑,这种焦虑无可避免 地直接或间接地传导给了家长和孩子。过度的压力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了孩子不 计代价和成本,甚至不择手段。 形形色色的“超能力”培训拥有市场,也不排除个别家长科学素养欠缺,不具备最 基本的辨别能力的因素。 在培训机构天花乱坠的宣传攻势下,即使觉得有问题,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家长们只是“花钱买心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是家长关爱孩子的真实写照。 不过即使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鼓励与鞭策孩子奋发向上,但如果将孩子放错位置,便 既会埋没孩子才华,也会让其在巨大精神压力的摧残中失去对“诗与远方”的憧憬。相 较于成才,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最重要。孩子只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位置, 方能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未来拥有一席之地。 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就像葡萄缓慢发酵,醇香才能日益香浓,若一味地急功近利,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美酒变馊,糟踏了葡萄本来的价值。孩子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舟,才能在追寻美 好人生中“直挂云帆济沧海”。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只有踏踏实实 地遵循规律、刻苦努力、循序渐进,才能学有所成。 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这种交了“智商税”还坑娃的事情,家长们还是需要 三思而后行。请家长们记住,切莫“揠苗助长”!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