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让契约帮孩子自主独立(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一高三学生认为父母应让孩子自主自立,不宜过多干预孩子的事情。一次,学
校举行文化研学活动,他向父亲借用一架价格不菲的照相机,父亲当即和他立下字据。
后来他在活动中不小心损坏了照相机,父亲要他按照约定赔偿,没钱可以劳动抵偿。此
事一经公开,立即引发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不必赔偿,父亲未免太认真;有人说应该赔
偿,契约不应视同儿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
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明确说明,某校一高三学生认为父母应让孩子自主自立,
所以才有下文向父亲借相机时,父亲和他立字据的事情出现。在相机受损以后,父亲要
他按照约定赔偿,没钱可以劳动抵偿。孩子的要求是自主自立,父亲的目的也是希望孩
子自主自立。在审题立意时,考生必须考虑到学生和家长之间约定在先,损坏赔偿在后的合理性。抛开材料,只谈契约精神或只谈亲情或只谈亲子教育,都是偏题或跑题立意。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要对该学生该不该按约定赔偿父亲表明态度,文体限定为
议论文。作文要求撰写发言稿,在班级“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因此要有交流意识。
发言稿与书信体、演讲稿、倡议书一样,都属于应用文体。在格式上,必须遵循发言稿
的格式。一般而言,要有发言的题目,文章开头有称谓、问候语,正文要叙议结合,表
明观点态度,文末有结语,且要致谢。
3.价值判断的限制。该学生有“自主自立”的要求,父亲要他按照约定赔偿,没钱
可以劳动抵偿,也是为了让他自主自立、敢于担当、信守诺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后一
种观点更加合理。考生不管站在哪个立场,都要从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结合时代
对年轻人的要求进行审题立意,确定写作方向。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高三学生要求“自主自立”,父亲为此跟他订立字据,相机损
坏后,要他根据契约赔偿,也在情理之中。考生可以从高三学生自立、诚信的角度,也
可以从父亲教育子女并培养其契约精神的角度来思考,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综合考虑。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写作时要基于材料又要不囿于材料,从材料展开联想
和思考以支撑论点。考生的积淀不同,联想思考便不同,只要回答清楚该不该按照契约
赔偿,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题目既考查价值观,也考查理性思维,对于引导
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指向如何看待家庭教育
中的契约问题,对于父亲和儿子就借用相机立字据,在儿子损坏相机后该不该赔偿一事,
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前一种观点侧重于对亲子关系、亲情关系的探讨,后一种观点侧
重于对契约精神、规则意识的论证。考生可以支持其中任何一方,然后结合具体事例展
开分析,进而延伸到人生社会的层面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建设法制
社会的背景下,材料中的后一种观点更切题。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做人当诚信守约。
2.遵守契约,履行承诺。
3.重视契约教育,培养独立精神。
4.让契约帮孩子自主独立。
5.理性看待契约与亲情的关系。
6.不以亲情毁契约。
7.亲情契约可双赢。
……
偏题立意:
1.父子之间,感情为上。(与题旨悖离,只谈亲情无助于孩子自主自立)
2.严父,促使子女成才。(文中谈的是契约和自主自立的关系问题)
3.为学生的个性喝彩。(偏离主题,题目要求考生对损坏父亲的相机该不该赔偿一事
发表看法)
4.做人要有能屈能伸的情怀。(与材料主题不符)
5.做事要灵活。(万能标题,打擦边球,没有针对性)
下水文
让契约帮孩子自主独立
殷都玄鸟
各位同学们:
“每周时评”又开始了,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个家庭契约问题。一个学生向父亲借了
一台价值不菲的相机,并立下了字据,在不慎弄坏后,父亲要他履行契约,通过劳动抵
偿相机的钱。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我的观点是,让契约帮孩子自主独立,孩子应该赔偿。首先为这位父亲的契约教育点个赞。这位高三学生认为父母应让孩子自主自立,但
自主自立需要学习锻炼,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这位爸爸和孩子的家庭契约就是很不错
的方式。这位学生已经高三,他自己有自主自立的要求,父亲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让
他签约履约未尝不可。让他学会诚信守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受违约的代价,提前
适应社会生存的规则,实有必要。这位父亲这样做并非无视亲情,恰恰是爱其子,则为
之计深远。
理性看待契约与亲情的关系,不以亲情毁契约,不以亲情扼杀孩子的成长。
有人说不必赔偿,觉得父亲未免太认真。这种说法要不得。契约不应视同儿戏,如
果这位父亲不让孩子履约,就等于纵容孩子毁约。一个家庭缺乏契约精神,行事前无约
定;或者有始无终,有约定不执行;或者执行时随意性太强,时紧时松;甚或只讲亲情,
不讲契约,都会毁掉一个孩子。等孩子变成自私蛮横、无视规则的人,家长再谈亲情,
或是拿家长威严强迫,孩子都会不为所动。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
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
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家犹国也,讲规则不讲亲情,若把
讲规则的孩子培养出来了,亲情就回归了;而若只讲亲情,不讲契约,无赖就产生了。
为何犹太家庭能培养出那么多精英人才?犹太民族对教育孩子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其中
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契约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法制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实有必
要。
现代社会已实现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要实现更大范围的合作,单单依靠个人品行
风险太大,管理成本也太高。在商业社会、在职场中,人们推崇的是职业精神,推崇契
约和法治。职业精神就是契约精神,无论做人做事,诚信都是值得推崇,也是需要遵守
的,而契约是诚信的保障,一旦订立便需坚决遵守,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契约
精神”是孩子日后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家庭契约教育搞好了,孩子才能适应社会
契约关系。
其实,亲情契约可双赢,家长和孩子可以双赢,但这需要智慧。比如这位父亲让孩子照价赔偿,没钱可以劳动抵偿,那劳动教育就轻松完成了;他若让孩子拿成绩积分抵
偿,拿高考成绩抵偿,不需要狮吼加棍棒,孩子的学习教育也能轻松完成了。
最后,重申我的观点,让契约帮孩子自主独立,让契约精神帮孩子赢得完美人生。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