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导写:家长雇钟点工帮孩子打扫教室?(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导写:家长雇钟点工帮孩子打扫教室?(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某报新闻报道:近两日杭州大批钟点工受雇于某些学校的学生家长,去学校给孩子 所在班的教室搞卫生。因为新学期伊始,学校教室卫生需要打扫,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 可家长们大多也要上班,只好花钱雇了钟点工。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议论。 对于这则新闻报道的事情,你有怎样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则时事性质的材料,材料的核心事件是学生家长花钱雇佣钟点 工为学生所在教室做卫生。考生构思时要围绕学校该不该征集家长志愿者到孩子所在教 室做卫生、家长面对这件事应该怎么做等问题进行思考。任何脱离以上两点的构思和写 作都是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隐含着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教室卫生该由谁来打扫?答 案应该是孩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意识”是其中一 方面,打扫卫生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如果孩子太小,有不能打扫的地方 老师上阵也未尝不可,毕竟老师是学校的职工,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打扫教室卫生 完全在情理之中。开学伊始,老师工作比较多,若实在忙不过来,征集家长志愿者也未尝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是征集“志愿者”,而不是向家长摊派任务,不可以让没有 时间到校打扫卫生的家长雇钟点工,家长也不可以错误理解这一意思。考生如果立意为 家长应该雇钟点工去学校做卫生,则显然是不符合价值判断的。 3.文体限制。“对于这则新闻报道的事情,你有怎样的看法?理由是什么?”既然要 谈“看法”和“理由”,文体最好选择议论文。 开放性 1.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解决方法是见仁见智的。家长雇佣钟点工到学校做卫生固然 不妥,但教师征集家长志愿者到学校做卫生的做法也不妥。如果家长亲自到学校里去做 卫生,那么问题就解决了吗?怎样才能纠正这种的错误做法?学生本人在这件事上应该 怎么做?教师和家长应不应该教育学生劳动?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 放性。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的角度。一是从老师角度思考,学生正 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劳动观的关键时期,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由此可以 写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二是从家长角度思考,家长应该正确理解老师征集“志 愿者”的意思,如果能挤出时间到学校打扫卫生,无形中也是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而雇 钟点工恰恰对正在形成劳动观念的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积极劳 动的观念。三是从整体角度思考,老师和家长应该携起手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孩 子进行劳动教育。 解题 本题的语料为一则新闻报道,本题目属于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型任务驱动作文。 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卫生”应该由谁负责,要如何做好“教室卫 生”上,而应聚焦在劳动教育这个“大问题”上。学校教育应是综合素质的教育,应培 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社会都应有这样的共识,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而忽略 其他素质。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家长雇钟点工,均反映了他们对教育认识的偏差,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学校角度,劳动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从家长角度,家长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雇人做卫生。 3.从学生成长角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提升自身素质从打扫教室卫生做起。 4.从整体角度,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偏题立意: 1.肯定学校的做法或单纯否定学校的做法。 2.认为家长应亲自去做,而不应雇钟点工。 范文展示 “妈宝男”何时无 (题目新颖,以时下流行语入题,能够引发阅读兴趣。“妈宝男”指那些被妈妈宠 坏了的孩子,它不仅限于男孩,也同样适用于女生。) 近日,有报道指出,杭州某些学校因开学需打扫教室征集家长志愿者,家长上班忙 没时间,花钱雇钟点工代替自己打扫。此事引发热议。我认为,学校与家长的做法都不 正确。学生明明可以独立完成清扫工作,学校与家长为何要绞尽脑汁帮忙代替。如果事 事都如此保护,将来社会上又要有多少“妈宝男”诞生!只知依赖,不懂责任,只知索 取,不懂担当,他们以后又怎能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开篇即引述材料,照应标题, 亮明观点,语言简洁,开门见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愈发明显,一切顺从孩子的意愿,时间 一长,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就像毒品,虽然在吸食时能体会到短暂的快乐,但是食用一次就会依赖一次,最后无法自拔,家长的做法最终将导致孩子成长为一个事事 依赖家长的“巨婴”。(进一步指出溺爱的危害,就是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并且运用类比 的方法,把孩子对家长的依赖类比为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非常形象,而且使这种危害 性一目了然。) 就材料案例来说,开学打扫教室并非难事,若是由学生自己清理不仅能够提升他们 的动手能力,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与不易,从而更加注意卫生,增强公共环境保护意识; 而且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使他们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此,让孩子动手创造 属于自己的学习环境,意义深远!(从正面论述让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意义,一是增强 学生的公共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使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这也印证了新时代领路人的呼告: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 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如果一味将孩子置 于学校和家长的保护伞下,处处小心,事事依顺,孩子自然无独立意识,无动手能力, 又谈何实现人生价值,谈何奉献祖国?(引用新时代领路人的话,从教育者角度进一步 论述增强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把这一问题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足以引发重 视。) “神童”魏永康不就是有力的证明吗?十三岁考入重点大学,成为全省年龄最小的 大学生;十七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成为父母的希望,被当作祖国的栋梁。 然而让众人咋舌的是,二十岁时他竟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退学。这到底是谁之过? 谁之责?谁之祸?据了解,母亲为了让其专心读书,包揽了他所有的生活事务,甚至在 高中时,为了吃饭时不耽误看书,还亲自给他喂饭。照顾得何等“细心”、何等“周全”! (举魏永康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妈宝男”的危害性,并与前文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 加凸显了对孩子进行独立自主能力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有云:“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人传下的道理今人怎可无视?更何况时 代在发展,世界更多元,社会迫切需要有实践能力、有团队意识、有优秀品格的全面性 发展人才。如果不在风雨的历练中增强体魄、磨砺意志、淬炼思想,又怎能走向社会, 担当重任?(引用古语指明教育孩子要让其全面发展,不要以爱的名义毁掉孩子的未 来。)再次呼吁: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去毁掉孩子的未来!不要再培育长不大的“妈宝男”! (最后点题,使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点评 本文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开篇即指出“学校与家长的做法都不正确”,进而提出自 己的观点,如果学校与家长事事给孩子包办代替,那么他们将成为社会的“废物”。然 后运用类比论证,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接着从正面说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积 极意义,并引用新时代领路人的话进一步加以论证,接下来从反面举例,论述溺爱的不 良后果。讲道理、摆事实,且前后构成正反对比,更加彰显了文章中心。结尾进行呼告, 照应标题,结构完整。 全文综合运用引用、道理、类比、举例、引用、对比多种论证方法,内容丰富,说 理透彻,条理清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