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考押题:新时代的择业观(名师指导+满分技法+范文素材)
01
高考押题作文
适用地区:全国卷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自主命题地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
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
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已也过得完
美。——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
“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
一半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
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載,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
唱歌聊聊天。——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
国家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
写一篇发言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02
名师解题 读懂材料
材料一:个人的完美和同时代人的完美相依相存
马克思的这段话,教育青年人在择业时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强调职业的高尚情
怀和奉献精神。 青年选择职业,可以考虑“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点马克思并没有否
认。但是在绝对正确的个人完美之上,还有一个更正确的“人类的幸福”。那么怎样认
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马克思认为,个人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
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说通俗点,就是青年在选择将来的职业时不能只考虑个人
的完美,还要想到他人的幸福。
材料二:
当下青年大学生的择业观让人担忧
材料二展现当今社会部分青年人择业观的转变,与材料一形成了现实反差。十年前
和十年后,由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变成了最想成为网红主播。原因很
简单,“寒窗苦读二十余载”,一个字“苦”!主播网红“唱歌聊天”,轻松快活。一个
人有这样的想法不算什么,但是当“超过一半 95 后”有这样的想法,成为一种社会现
象时,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择业问题了,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社会问题。
提示语:
青年人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青年人的
择业虽然有时代特性,但不能只是考虑到个人,心中必须有社会和国家。这一指导思想
与材料一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03
审题立意——指导写作
本题属于真实情境下的多材料给命意任务驱动作文。材料内容由马克思“青年择业
观”引入,联系当今网络时代的社会热点,给出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写发言稿
的情境任务,内容贴近考生生活,择业话题与“青春、时代、社会、国家”紧密相联,
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乃至人生观,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两则材料一正一反,形成对比,再加上引导语的指引,只要认真阅读,审题难度不大。
因此考生紧扣择业话题,以择业紧扣家国天下、时代特性为主基调,体现出作为青年人积极承担、科学准确的择业观即可。
偏题立意
1.扬起理想的人生风帆。(偷换概念,将“职业规划”等同于“个人理想”,范围明
显扩大)
2.乘风破浪,勇闯天下。(只强调勇敢,未突出择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
课堂情境不协调)
3.立足小我,成就大我。(顾此失彼,只考虑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脱离了“青年择
业”这一核心话题)
4.莫让浮云遮望眼。(将“网红”比喻成“浮云”,取象缺乏相似性和关联性)
5.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表意含混不清,所选意象不能很好地体现青
年的正确择业观)
6.运用网络技术,轻松赢取未来。(忽略引导语“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
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这一提示)
04
示范标题——开拓思路
1.《青年择业,家国天下》
2.《纵马新时代,择业闯天涯》
3.《我择我业,我尽我责》
4.《让职业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
5.《择我所爱,许身家国》
6.《择心之所向,立利国之业》(文末附高分范文+名师点评)
7.《将青春画册镶嵌到时代蓝图》
8.《不经读书苦,如何做网红?》
05时事热点——链接现实
1. 孔博:带动乡亲致富的北理学霸
孔博曾以全区前 30 名的成绩考进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城里工作,
而是回密云农村创业,曾四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但最终还是开办了农产品电商平台
“密农人家”,这个平台,如今已经拥有一年 3500 万的销售额,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乡亲
致富。
2. 石磊:清华来的大学生村官
2008 年 7 月,石磊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他说:“未来怎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
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那一年,他 20 岁。
3.名校应届毕业生扎堆当房产中介:主要是源自兴趣爱好以及对销售行业的擅长。
4.经济结构调整迭代促使一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迭代促使一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比如房产中
介、种植、养殖等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生机,正在改变以往门槛低、要求低、收入低的传
统职业形象,吸引着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的大学生投身其中,而大学生群体从业规模的扩
大,也为这些传统行业赋能增效,产生新的竞争格局与行业规范。
5.随着网络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主播、剥虾师、陪跑师、遛狗师、服装
陪购师等“脑洞大开”的新兴职业,为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
体验和职业选择。
6.在抗击疫情中,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运输工作者、建筑工人、社区
工作者等以往不引人注目的职业群体,为疫情防控和人民生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
们中的佼佼者成为新时代的“新劳模”,唤起人们对这些行业的关注与尊重,也为大学
生提供了多元就业渠道。
7.大学生应以新时代择业观为指导,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
需要的地方去,走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前沿,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勤于实践,
服务群众、造福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建功
立业、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放飞个人的青春梦想。06
名言佳句——联想生智
1. 青年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但
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鲁迅
2.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塞缪尔·厄尔曼诗歌
《青春》
3.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
的星云,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康德
4. 如是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
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人、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
07
满分范文——名师评点
择心之所向,立利国之业
高三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聊一聊“职业选择”这一话题。新华网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这当中有你的一票吗?我们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
生涯呢?(紧扣情境任务与作文材料行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
业不断涌现,电竞选手、AI 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
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
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自我价值。
(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职业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这样
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超过一半的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却是主播和网红。
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
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期待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
别秉烛奋斗的夜晚,告别堆积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
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
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紧扣材料分析,有理有据)
何况,他们对“网红”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轻松获取日进斗金的舒适和惬
意,却看不到“网红”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
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
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
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身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 (进一
步论证“网红”的职业并非表面的轻松)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分论点,独立成段,让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58 年前,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
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
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
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做到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
完美与人类的幸福的统一。 (素材选择恰当,增强论述力度)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和冲突的。
时代的进步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
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
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总结升华,明确提出祖国与小我之间职业选择上的联系)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
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看到璀璨星光!
谢谢大家!
名师阅卷评点
本文紧扣材料,将“择业”二字巧妙地镶嵌在标题的两端,把个人爱好与国家需要
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当代青年择业时的时代意识与家国情怀,匠心独运,扣题精准。
主体部分将新兴职业的应运而生与李子柒的“一夜成名”和李佳琦“一夜暴富”进行对
照分析,得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的择业良训,
然后由鲁迅的名言引出无数青年自觉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并将其
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最后呼吁大家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
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让文章既具时代性,更有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