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写作课:人应敬畏什么(备考策略+写作技法+满分素材)
01
【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朱熹在《中庸注》中指出:“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曾国藩有句名言: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费孝通说:“敬畏天命,使我们安分,使我们自知人的极限,而注目于人力
所可及之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
不得抄袭、套作。
02
解题——写作 4 问
1.你读懂题目了吗?
关键词:敬畏
敬畏与尊重一样吗?
敬畏与天命一样吗?
敬畏与敬畏自然一样吗?
敬畏与敬畏规则一样吗?
……
2.你真的思考过关键词了吗?
通篇文章都是要敬畏,要敬畏,还是要敬畏!
为什么就不对关键词做一点概念辨析呢?
无敬无畏 敬何畏何
有畏无敬 当敬则敬,当畏则畏 敬而后畏 敬畏有度,行有所止
有敬有畏 ……
3.你觉得写作思路可以从哪里来?
留意材料的指向:
第一句:敬畏与修身
第二句:敬畏与惜福
第三句:敬畏与处世
写作中,很多同学将材料中的几句话随意安插,只是充当了引用的材料。没能
从材料中去升华。
4.你明白转述与论述的区别吗?
一拿到题目就想到底可以用什么例子。
好不容易想到例子,然后就开始了大段的转述。
论述首先应该考虑什么?
思路!思路!还是思路!
读一读你作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把他们连贯起来,能否构成逻辑关联?
03
一、你觉得本文写作的侧重点在哪里?敬畏是什么?为何要敬畏?如何敬畏? 然
而,敬畏规则、敬畏师长、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三段式敬畏是什么,这样的文章好
不好?就像下面的文章,每一部分基本是泛泛而谈,但是无法深入论证,不得材料的内
在旨意。
《心存畏惧 行有所止》
何谓英雄?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然而,这样就可
以称之为英雄吗?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可以蔑视一切,无所畏惧的英雄吗?
也许,这并不存在。所谓英雄,当包藏宇宙之天机,当有气吞山河之气概,扶厦倾
倒之本色,力挽狂澜之豪气。所谓英雄,也当有敬畏自然之心,敬畏规则之意,敬畏道
德之念。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故畏。 敬畏自然,遵守万物的规律。当清澈的河水被污水取代,当全球变暖的日益加重,
当滚滚霑霾笼城市,遮住曾经湛蓝的天空,你,怕了吗?也许你会说,如今的科技如此
发达,人类的潜力还那么巨大,这些经结,又算得了什么。于是充满污物的排水管继续
排放着滚滚污水,工厂更为加剧的工作,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含量不断升高,一批又一批
的人类染病倒下。想想曾经清凉的水流,清新的空气,现在,你害怕了吗?
敬畏规则,无论是天地间的规则,还是人类自己定下的规则,当许多无辜的生命
因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不舍的离开人世,当一些可避免的严重事故持续发生,当一片片
富饶的土地变成盆瘠的荒芫之地,你,怕了吗?也许你还会说,规则是死的,人却是活
的。要懂得变通,方可成就大业。这些敬畏,又算得了什么。于是,酒后驾车,疲劳驾
驶频繁发生,无情的夺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行人不顾红灯,硬闯马路,汽车被
迫停下,发生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某些伐木场"洗劫"了一片又一片森林,大气污
染变得意加严重。想想曾经百姓的安居乐业与湿润的空气。现在,你害怕了吗?
敬畏道德,在心底竖起一座道德丰碑。当卖国贼拿着靠出卖抗日英雄换回的钱财
沾自喜,当没有医德的医生给病人开大星昂贵无效的药,当"大头婴儿”这奇异的疾病
出现,你,怕了吗?也许你依然会说,这种极端的手段虽然可耻,但却也能理解,无外
乎就是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没骨气要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卖国贼出现,揭发英雄们的
行踪,一些人吃完昂贵的药,却无丝喜的好转,黑心商人们继续向着奶粉中按杂着三聚
胺。想想曾经中华民族的骨气,医者的落善与商人的和德。现在,你害怕了吗?
我们应该害怕,曾经的无畏已经使我们变了许多,心中的赏婪越来越,蚕食着那
本已经渺小的故畏。行事开始无所顾忌,无法无天,殊不知,这就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
转折点。在那贪婪的驱使下,我们将会变得心很手辣,铁石心肠。我们丧失了最后的底
线,无法再重塑敬畏,只能一直堕落下去,直到毁灭。
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这一天,也不会太远。不要再充当那无所畏惧的“英雄”,
心有敬畏,行才能有所止。
04二、你能否试着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吗?出题常常有一定背景,当下性思考不可缺。
敬畏的当下性思考可以有哪些?从疫情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疫情看人如何与自然和谐
相处……不少同学想到了本次疫情,并对当下有所反思,这是可取的。但是不要写成疫
情回顾,疫情总结…… 像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疫情回顾了。
《抗击疫情,敬畏生命》
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将要迎来新春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严重的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迅速弥漫至全国各地。
但在这场困难来临之时,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坚决组织抗击疫情。这一刻,全国人
民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对这场战役,我们弘扬了中国坚持不懈的
精神。这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起因源自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和食用,相信经过这
场考验,人类也会更加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每天通过各种新闻资讯,都能及时看到疫情最新进展。病毒从发现到爆发,相信多
数人的心都和坐过山车时一样,没有一刻不是紧绷的。这两天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呈下
降趋势,多少能够喘口气,但又不能完全确定是真正的拐点,那口气儿还不敢彻底松下,
生命的安全弦依旧紧绷着。之所以这么紧张是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人员正在同时间赛跑,争取挽救更多鲜活的生命;
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正在奋力抢救确诊和疑似病人的生命;全国各地爱心企业、爱心
人士将援助之手伸向武汉等疫情重灾区,无论是捐款还是捐物,都是为了留住千千万的
生命;无数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在寒风中守家护院、测量体温、登记进出、消毒清洁,
为的是更安全的生存环境;远程办公、线上授课、减少出门次数、出门戴口罩,不串门
不聚餐,也都是为了应对疫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这一刻,每个中国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出发点,皆是对生命的敬畏和
尊重。
在这次战役中,最值得歌颂的,当属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们。他们在新春佳节阖
家团圆之际,不顾自身安危,奋不顾身的投身到一线中,只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
救治病人。
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诫我们不要外出,下一刻,自己却踏上了去往武汉的列车;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顾不上自身渐冻病症和感染的妻子,抗击疫情最前奋斗 30 天,一
段时间下来,走路已很成问题;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手写“请战书”自愿上到前线,
放弃阖家团圆和外出旅游......这样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
一场疫情,又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感动中国”的事例,一场疫情,让中国人民对于
生命又有了新的诠释。
疫情当前,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但在这个时刻,我们对于生命最好的
诠释就是,减少外出,增加防护,珍爱自己的生命,也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05
佳作采撷
(镇海中学 高三学生)【 名 师 点 评 】 :
本文以康德的名言“敬畏星空和道德”引出话题,强调了中心论点“有所敬畏,在
想法和行动之间才会划出一条界线,我们或许会有疯狂的念头,却因敬畏而知何者可
为”。接着,作者通过原因分析,论述了为何要敬畏,“人性中的恶,以及狂妄自大的
劣根性,需要敬畏思维的规约”。再是过渡到论述如何敬畏,进行措施分析。以典型的
事例加以铺陈,点面结合,“新闻界对真相的敬畏,对观众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
规则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等等”,来阐述敬畏该有的态度。再是,作者联系当下实际,
陈述“最基本的态度是要敬畏生活”。最后,以“安分守己,成君子后载福,首先是学
会敬畏,知己之渺小而万物浩大”来作结,回扣材料中心,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