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点评与分析
01 全国卷Ⅱ
真题鲜送
阅 读 下 面 的 材 料 , 根 据 要 求 写 作 。
墨 子 说:“ 视 人 之 国 , 若 视 其 国;视 人 之 家 , 若 视 其 家;视 人 之 身 , 若 视 其 身 。 ”英国 诗
人 约 翰 • 多 恩 说 : “ 没 有 人 是 自 成 一 体 、 与 世 隔 绝 的 孤 岛 , 每 一 个 人 都 是 广 袤 大 陆 的 一 部
分 。 ”
“ 青 山 一 道 同 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 同 气 连 枝 , 共 盼 春 来 。 ” … … 2020 年 的 春 天 ,
这 些 寄 言 印 在 国 际 社 会 援 助 中 国 的 物 资 上 , 表 达 了 世 界 人 民 对 中 国 的 支 持 。
“ 山 和 山 不 相 遇 ,人 和 人 要 相 逢 。 ”“ 消 失 吧 ,黑 夜 ! 黎 明 时 我 们 将 获 胜 ! ” … … 这 些 话
语 印 在 中 国 援 助 其 他 国 家 的 物 资 上 , 寄 托 着 中 国 人 民 对 世 界 的 祝 福 。
“ 世 界 青 年 与 社 会 发 展 论 坛 ”邀请 你 作 为 中 国 青 年 代 表 参 会 ,发 表 以“ 携 手 同 一 世 界 ,青
年 共 创 未 来 ” 为 主 题 的 中 文 演 讲 。 请 完 成 一 篇 演 讲 稿 。
要 求 : 结 合 材 料 内 容 及 含 意 完 成 写 作 任 务 ; 选 好 角 度 , 确 定 立 意 , 明 确 文 体 , 自 拟 标 题 ;
不 要 套 作 , 不 得 抄 袭 ; 不 得 泄 露 个 人 信 息 ; 不 少 于 800 字 。
回首来径
2019 年全国Ⅱ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中
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
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
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18 年全国Ⅱ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
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
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
2017 年全国Ⅱ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期中两三句为
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2018 年 以 来 的 作 文 题 目 , 在 “任 务 驱 动 型 作 文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了 变 革 , 呈 现 出 彰 显 大 国
精 神 、 关 注 社 会 发 展 、 注 重 考 生 思 维 的 基 本 特 征 , 重 在 引 导 考 生 通 过 真 实 的 人 生 体 验 来 感 受
社 会 的 发 展 进 步 。2019 年 的 9 道 作 文 题 再 次 发 生 变 革 ,呈 现 出 限 制 性 和 开 放 性 相 对 平 衡 下 的
多 元 思 维 。命题 注 重 作 文 的 情 景 化 和 现 场 感 。2020 年 语 文 命 题 紧 扣 时 代 脉 搏 ,弘扬 中 国 精 神 ,
引 导 当 代 青 年 坚 定 理 想 信 念 、 厚 植 家 国 情 怀 、 培 养 奋 斗 精 神 、 增 长 知 识 见 识 , 落 实 立 德 树 人
根 本 任 务 。
不 出 所 料 ,全 国 Ⅱ 将 重 大 的 社 会 生 活 事 件 有 机 融 入 试 题 ,是 语 文 命 题 的 应 有 之 义 ,选 取 中
国 抗 疫 行 动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场 景 和 特 定 的 视 角 提 出 写 作 任 务 , 引 导 学 生 结 合 自 己 参 与 全 民 抗疫 的 切 身 体 验 , 深 入 思 考 在 人 民 生 命 安 全 面 临 重 大 威 胁 的 关 键 时 刻 , 中 国 所 作 出 的 回 答 和 取
得 的 战 略 成 果 ,从 中 发 现 和 阐 述 中 国 抗 疫 行 动 所 显 示 出 来 的 制 度 优 势 、综 合 国 力 、文 化 底 色 ,
意 在 引 发 学 生 深 入 思 考 中 国 青 年 的 历 史 使 命 、 责 任 担 当 、 价 值 选 择 。
作 文 题“ 携 手 世 界 ,共 创 未 来 ”将学 生 带 入 全 球 抗 疫 的 进 程 之 中 ,引 导 学 生 从 相 互 支 持 、
团 结 合 作 入 手 , 思 考 人 类 的 危 机 应 对 之 道 , 进 而 思 考 人 类 的 发 展 未 来 , 体 会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思 想 的 前 瞻 性 , 感 受 青 年 在 危 机 情 境 下 的 责 任 与 担 当 , 要 求 学 生 展 现 出 当 代 中 国 青 年 的 精 神
风 采 , 发 出 中 国 声 音 。
作 文 命 题 以 高 考 评 价 体 系 为 支 撑 , 是 高 考 助 力 新 时 代 育 人 方 式 改 革 的 有 力 举 措 。 既 考 虑
到 高 考 综 合 改 革 省 份 使 用 老 教 材 参 加 新 高 考 的 实 际 , 又 对 标 新 高 考 适 应 性 测 试 的 结 构 模 式 ,
保 证 了 新 老 高 考 的 平 稳 对 接 , 助 力 新 高 考 综 合 改 革 平 稳 落 地 。 试 题 坚 持 了 情 理 之 中 、 意 料 之
“ 内 ” 的 原 则 , 便 于 学 生 发 挥 , 使 学 生 感 到 学 有 所 得 , 从 而 能 够 以 平 静 而 积 极 的 心 态 作 答 ,
确 保 了 疫 情 防 控 常 态 化 下 的 高 考 平 稳 进 行 。
太 多 太 多 的 苦 难 已 化 为 我 们 巨 大 的 精 神 财 富 , 为 我 们 继 续 前 进 提 供 源 源 不 断 的 动 力 。 忘
不 了 唐 山 、汶 川 大 地 震 ,忘 不 了 非 典 肆 虐 的 非 常 时 期 ,全 国 人 民 众 志 成 城 ,用 行 动 诠 释 了“ 一
方 有 难 , 八 方 支 援 ” 的 团 结 互 助 精 神 。
风 雷 激 荡 , 苦 难 和 困 难 铸 就 了 你 不 屈 不 挠 的 民 族 精 神 ; 大 河 奔 流 , 涵 养 了 当 代 中 青 年 海
纳 百 川 的 恢 弘 气 度 ; 潮 起 潮 落 修 炼 了 处 变 不 惊 共 克 时 艰 的 非 凡 智 慧 。
灾 疫 教 会 了 我 们 坚 强 、 睿 智 , 教 会 了 我 们 勇 敢 、 担 当 。 作 为 新 时 代 的 青 年 , 我 们 任 重 而
道 远 , 但 我 们 毫 不 退 缩 , 携 手 同 一 世 界 , 美 好 共 创 未 来 !
审题立意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多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注重“青年立场”,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
展紧密关联起来,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高考任务,基于此,作文题所给材料仍以多则
材料、多元材料呈现,虽然依然和情境设计、任务要求组合在一起,与师生的备考预期较为吻合。
从近年高考和备考的大背景来看这道题。从作文题的命题方向和内容讲,它自然符合 “一点四面”的
基本原则,指向了现实和社会,引导考生关注中国与世界,思考现实与未来。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都
是在 “一点四面”的导向和范畴内进行命题,或者侧重“立德”,或者侧重“树人”,或者兼而有之。今年
全国卷Ⅱ的作文题,是将传统和合思想和现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接,倡导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
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天的理念。
既有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有时代精神;既有含蓄深刻的意味,又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考生以平时的的积蓄应对此篇作文基本能够“左右逢源”,任取所需,因而立意和论证都不难,而且“大有文章”可作。
甚至“世界不是一座孤岛”的作文立意很多考生都练习过了。
作文材料共有四个自然段构成。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先贤墨子的名言和英国诗人的诗句。关键信息是视
人如视己,视他国如己国,“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是观念和理念的引导句。材料的二、
三两个自然段是叙述事实,国际社会援助中国,中国援助他国。四句寄言能找到共同点。材料的第四段是
写作任务提示,具体情境,写作者身份角色和文体要求,明确了演讲的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
未来”。在 2019 年全国卷一要求考生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之后再写演讲稿,相信考生对该问题已经能把握好其适用性、现场感和对象感。 值得特别注意
的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在场的不是中国的同学、老师,而是一
个国际性的场合,需要特别注意视野和分寸问题。要对此了然于胸。
考 生 应 洞 察 各 个 信 息 点 间 的 联 系 。 如 材 料 内 容 和 任 务 关 系 层 面 , 应 将 写 作 目 的 与 材 料 内
容 的 关 系 打 通 , 不 可 脱 离 材 料 内 容 或 抛 开 任 务 泛 泛 而 谈 , 同 时 还 要 与 写 作 对 象 、 规 定 文 体 特
征 打 通 融 合 , 这 是 本 次 作 文 的 难 点 。 “ 携 手 同 一 世 界 ” 是 个 体 在 新 时 代 背 景 下 的 生 活 法 则 ;
不 论 是 “ 世 界 不 是 孤 岛 ” 的 休 戚 与 共 , 还 是 “ 青 山 一 道 同 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的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观 念 ,都 是 即 将 走 向 社 会 的 青 年 人 应 该 深 思 、理 解 和 认 同 的 内 容 。而 对“ 个 体 ”“ 群
体 ” “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关 系 的 梳 理 , 又 使 考 生 必 须 将 自 己 放 入 时 代 背 景 中 去 深 思 , 也 让 自
己 投 身 到 时 代 洪 流 中 去 砥 砺 , 这 是 材 料 基 于 “ 立 德 树 人 ” 要 求 对 青 年 人 价 值 判 断 的 限 定 和 期
待 。
本题检验了考生能否基于理性思考与青年立场,对看似宏大的命题和道理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写
好这篇作文,要求考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远的前瞻意识。在关键能力层面,材料内容虽为单则,但
材料的层次划分和内容的梳理整合对考生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对个体、群
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阐释和任务呈现的写作目的之间的关系搭建方面,考生要具备相应的关联思维,
方能理顺众多信息点间的联系。
参考立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当丧钟敲响的时候,不要
问丧钟为谁而鸣,因为大家是一个整体,丧钟就是为你敲响的。这是在说个体不但与整体相连,也和组成
整体的个体紧密相连,大家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注意互帮互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物相连,事事
相连,国国相连。人人相连。个人在集体中通过与别人交往和竞争而成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贻人玫
瑰,手有余香,助人方为助己;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
整个世界处在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彼此利害与共,命运相连;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个体影响整体,个体与整体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细小的个体,都可能影响败坏整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整体
成全个体:良好的集体往往造就心智健康的人,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失去了力量和源泉,孤军奋战
没有出路。整体影响个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从要有公民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要有
危机意识和悲悯情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终害人害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无数的“我”汇成时代的洪流;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大河无水小河干,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会更有尊严。
1、青山一道同云雨,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是休戚与共、守望
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2、千江有水共揽月,胸中无云便同天
3、中国青年与他人命运休戚与共,做众行者中的引路人
4、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成城
5、从个体走向群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6、携手同行,举国一体,世界一村
7、投身集体洪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8、胸怀家国,放眼世界
9、唯有相融,命运共同
10、和合则两利、抗争则两败,和则兴、斗则亡
11、青年担当:汇聚萤火,便成星河
备考建议
习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
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这是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
青年是有梦想的群体,乐于追梦、勤于圆梦,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个人梦想,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遵循习总书记
的谆谆教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中国梦激扬我们的青春梦,将我们的青春梦融入中
国梦,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1.继续关注社会,引导青年学生走出书斋关注火热的时代。将时事与个体感受有机融合,彰显宏大时代
与贴近考生实际相结合,仍将是 2021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这样更能充分发挥高考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
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
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青年一代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高中生,我们一定要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去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去关注时事,关注我们的新时代,真正从实践中、从现实中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站在这样一个历
史的时代的关口,青年学子没有理由不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浪潮,立志肩负起国家发展的使命,将个人的
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2.注重感悟生活,为文与做人的有机结合,真生活者方有真感受。
2021 年高考作文命题仍然会重视写作的源头,在实际生活里培养情感,畅谈人生体验。作文命题将会
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让作文伴随着学生的生活。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是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有些高中生的作文中则看不到感悟生活的
痕迹,相反却存在着伪情感化的现象。我们应当意识到,有了真情实感,文章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文章不是无情物,要坚决做到说真实话语,叙真人真事,抒真挚情感的写作思路,反
对伪情感、瞎做作、装幼稚的不良文风,努力让真实生活,真挚情感,真切思想的写作观念在心中安营扎
寨。抒写真情实感,写自己切身体肤的经历。用心感悟,真情写作,作文先要做人,力求达到作文人格与
真实人格的完美统一!
3.强化对高中生思维能力、学科能力的考查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一节中提到,“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
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我们有理由相信,2021 年高考仍将会注
重《课程标准》的考查,会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作文命题也将会对逻辑
思维、辩证思维的考查进一步强化。考生在写作时,要充分运用逻辑思维,来深入论证自己对某一思辨性
命题的独特见解。高考作文命题毕竟继续促进考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注重对考生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积极促进语文学科考试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履行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职责。
知津探写
片断一
美国有最先进的芯片,并以此获得最高利润,本来虽然利润你厚我薄,总体双方还是共赢的。但川普
挟芯片自重,以芯片为武器,以此要挟中国作出无原则的贸易让步,先断我华为中兴的芯片供货,再污我
武汉是新冠病毒发源地,结果呢?美国芯片大企业因失去最大客户而苦不堪言,新冠病毒在美举国横行,
人民受苦,国家受伤,外交受损。企业上下游链条,本应同云雨、共进退,如自以为是,必损人不利己。
川普认为或许:美国总统只要美国有青山、有风调雨顺就行了;只要美国有高科技、强大富裕就行了,他
何曾理解“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博大?
没有玩伴,儿童会孤独;没有合作伙伴,美国能包揽一切原料、生产技术和销售?中国若无充足外汇储备,哪来钱购买美国昂贵的波音飞机?中国若不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美国商场货架上何来琳琅满目的“中
国制造”?我渴望富裕,也乐意助人消灭赤贫。
或许我不如你,但你离不开我。这是共赢法则。踏遍青山,青山同云雨;凡有井水处,都可掬月在手,
条件是青山有心迎远客,胸中无云遮明月。人生不是看谁首先到达终点,而是看谁先确定自己远大的人生
观、价值观,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这是人生际遇、幸福的重要分野。自以为自己争赢了,却未见得是人
生赢家;以赤子之心服务社会,才能找到人生幸福的源泉;植根人民,与人民共赢共享。人民是江海,我
心若无云,千江月自现。
中国青年的青春的目标、人生价值何在?在于竞争还是奉献?在于得到还是付出?在于精致利己还是
为他人多考虑一些?这是人生思想的十字路口。中国青年该有的青春规划,是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
积极为他人服务,主动与他人合作共享的人。我们无法精确规划未来的职业、收入、家庭,但我们可以确
定奋斗和幸福的方向。
无论人生际遇如何,无论合作、服务的对象是谁,贫与富、尊与卑,我愿与之同揽月、共云雨。
片断二
在经历世界共同抗疫背景下的高考冲刺后,我才惊觉人际联系之紧密,我才真切感受到个体到群体的
扩展性力量,群体对个体的包容性关怀,在一次次加油鼓励,一次次拥抱哭泣后,我明白了独与群的互联
互通,我明白了群中的携手同行,于此时,我不愿再做独善其身的“孤举者”,而要成为并步齐驱的“众行
者”。因此,我想报考社会公众学系,跳出时代认为 00 后难以摆脱的自私窠臼,报身群众性、服务性、公
益性事业,融入和谐多元的公共空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曾自问,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别人吗?真的做好准备与他人命运休戚与共吗?
我想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知道国家正在践行“先富带动后富”原则,号召我们新一代生力军共建乡
村,共享扶贫成果,我也知道地球村的某些角落里,受歧视受侮辱挨饿忍冻的人们等待正义的解救,我正
是希望自己的职业使命能与更多人的命运相连结,才愿意选择这条守望相助的“羊径小路”,期待“积一勺
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在社会工作和服务普罗大众中走出来,引向高
蹈共赢之路。
还记得疫情中广为流传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深深感动于人们的同理心
和社会担当,感动于中外的友好合作和真诚共享。新冠疫情中全人类的互利共赢和友善互助让共建大同世
界的共同信仰再次被构建,让既得利益者和暂时领先者走出粉红泡泡的幻想,让精神困顿和灵魂麻木的个
体少了“关我何事”的冷漠。全球不分国界,社会不分你我,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国家都在人类共同
体的历史上担起了合作的普遍性责任,让自私自闭的欲念寸草难生。我作为即将投身大学学习和社会建设
的青年后浪,若不抓住时机,将合作互助的弓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枕戈待旦,怎能真正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发个人之光,燃生命之火?
片断三
新冠病毒传染的对象不分种族、肤色、财富,也不分国界,对人类生命构成共同威胁。疫情面前,没
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个体可以独善其身。病毒无国界,人类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解除新冠肺炎疫情威胁,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打赢这场战争,世人还要深入理解人类命
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
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
同体。今日之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印证了这一理念的历史洞察力与政治想象力。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怀。在人类生命安全受到共同威胁之时,需要的
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大义,需要的是超越肤色、种族、国别、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大爱情怀。
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召唤责任与共。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制、国情和社会文化,应对疫情的方式举措有所
不同,而护佑人民康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共同承担起全球抗疫责
任,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力量之所系,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之所在。
片断四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
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武汉疫情爆发,
无论南北老幼,无分医生干群,各自贡献,共同担当。疫情面前,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
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休
戚与共。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中国人民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抗疫胜利。
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融合越来越深化,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
命运共同体。防疫,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面临全球挑战。需众人携手努力、同舟共济。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战,创建美好人类
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片断五
在疫情面前,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结成了防疫“共同体”。盖茨基金会捐助 500 万美元,专门资助
新冠肺炎的研发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家支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医学期
刊启动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审稿流程,连日来大量刊发疫情相关研究论文,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成果。
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积极行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取得多项关键成果。身处一线的中国科
研人员则第一时间公布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时与世卫组织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加紧科研攻关,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研发有效的疫苗,
以挽救更多患者,为全人类的命运作出关键贡献。
在病毒面前,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与企业发扬伙伴精神,同气连枝,互相支持,命运与共。世界卫生
组织派出专家前往疫情爆发地武汉进行考察,为中国的抗疫给出了许多宝贵的、专业的意见,联合国儿童
基金会向中国捐助疫情防控物资;多国政府纷纷向中国送来声援,并捐赠疫情防控物资或提供其他支持,
范围囊括五大洲;多国企业、机构、友好人士捐赠了医疗诊断检测设备以及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医用
防护物资。其中韩国领导人“助邻即助己”一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不谋而合,道出了八方来援
的精神内涵。
片断六
《丧钟为谁而鸣》里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的确,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
一种待人处事的准则更是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纵是人心难测,我们也无法将自己独立于尘世
之外.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和绝对整体却是无法分离的,由于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就得照顾自己的需
要和利益。我们无法离群索居,所以最好能有个融洽和谐的生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是分不开的,如果
我的行为与整体大众的利益对立,那其实是违反了自己的本质和天性。单为自己而活,却不理会身体为一
个整体,假如让手脱离身体,它无法独自存在,这只手依靠身体供给营养才能生存。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自我经营的过程。要想经营好人生就得进行认真地核算,就离不开人生的“加减
乘除”。我一直坚信,无人分享、无人支持的个人奋斗无法长远,因为孤立的人生是难以自全的,更没有人
是一座孤岛,令人无法靠近.善待他人吧,从中,你也可以收获很多.既然无法“遗世而独立”,那便接纳
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