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卷 深度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卷 深度解析及范文

ID:349269

大小:2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作文全国 I 卷 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2020 高考全国 I 卷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 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 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 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 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包含两部分,一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自己甘居其下,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的历史事实。一是后人、 孔子和司马迁等对这三个历史人物的三则评论。考生联想和思考要由此出发,不得脱离 材料,另起炉灶。思维的落点要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句话上。 2.典型任务限制。“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是考生必须 解决的问题。“最”字有思维上的限制,有“最”就有比较、权衡、选择。要比较、衡 量,就要有相应的标准,必须在对比中凸显“最”字,不可评价其一而不及其他。而这 个“最”的标准的确定,是文章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反映出考生对志向、情怀、智慧、 品格、贡献等不同维度的不同理解。文章体式为发言稿,发言者身份应为中学生,发言 对象为同班同学,考生应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观限制。材料中鲍叔甘居管仲之下,管仲虽用箭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齐桓 公却能任用管仲,而管仲终使齐桓公成就霸业,这其中均暗含命题人对三个人物的肯定 和认可,材料提供的对于三个人物的三则评价也都是正向评价,因此考生不可违背这一 价值判断,但在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的方向上则可以见仁见智。 开放性 1.立意是开放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这三个人物,考生“对哪个感触最深”是见 仁见智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被选为写作对象,重点是要写出相应的理由。而对于某 人感触最深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的,比如对于齐桓公,可以评价其胸襟宽广,也可以评 价其善于用人,也可以综合评价。而在对“最”字的理解上,考生比较、权衡的角度也 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2.联想思考是开放的。考生确定立意后,可在此方向上展开联想思考,以便旁征博 引,论证论点。比如就“善于用人”这一方向,可以正面联想周文王用姜尚、齐王用邹 忌、秦王用商鞅、越王用范蠡等事例,也可以反面联想商纣王杀害比干、楚怀王放逐屈 原、楚平王灭门伍子胥一家等例子。若论不计前嫌,可写楚王绝缨、唐太宗重用魏征等。 当然,更重要的,在“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问题上,考生比较、权衡、选择的角度非 常自由,从而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若侧重谈“感触”和“感受”,可以写记叙文;若侧重谈“思 考”,可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题目提供的是“讨论”场景,偏重“论”更好。 解题 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无论从内容还是思维上,都与 2015 年新课标 卷Ⅱ作文——三个人物,哪个更具有时代风采——极其相似。2018 全国卷Ⅱ选取哲学浅 概念“幸存者偏差”,再一次侧重思维考查,但 2018 全国卷Ⅱ作文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出 现,2020 年全国卷Ⅰ作文则进一步收紧任务限制和思维限制,任务更具体,思维考查更 严格。这一命题扣紧了新课标语文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重中之重,强化辩证 思维能力,力求思维个性化,这是以后作文备考的重要方向。材料中三个人物独特的人 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能引导考生感受历史,关照现实,思考个人 与时代发展。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广/善于用人。 2.鲍叔:善于识人/谦虚礼让/唯才是举。 3.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家国情怀。 偏题立意: 1.只选取一人谈感触,不能体现比较、权衡、选择,不能突出“最”字。 2.忽略任务限制,大谈“管鲍之交”。 3.对三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作用理解有偏差。 下水文 知人善任,心有河山 殷都玄鸟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知人善任,心有河山”。鲍叔、管仲、齐桓公合力打造春秋五霸之齐国,是历史上一段美谈。齐桓公即位后, 鲍叔向他推荐管仲,自己甘居其下。管仲曾用箭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齐桓公不计前嫌, 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我则认为,成就齐国霸主地位的是齐桓公的“知人善任,心有河 山”。 黎明同学认为鲍叔善于知人,我认为齐桓公更善于知人。 鲍叔以其眼光和胸襟、管仲以其才能共同成就了齐桓公,也成就了齐国,但他们的 治国良策却需要一位明辨是非、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君王采纳执行,所以成就齐国霸 主地位的不仅是鲍叔和管仲,更重要的是齐桓公。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才都能人尽其才。任何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都是人才战争, 君王的眼光和识见决定了国家的成败。秦国用商鞅,国富民强,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 越王用范蠡,反败为胜,逆袭吴国。而楚怀王放逐屈原,终落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管仲之力。而任用管仲,则是齐桓公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之眼光的体现。 王华赞管仲有治国之才,我赞齐桓公有用人之才。 管仲赢在有才,齐桓公赢在用才,用才者乃才上之才。春秋时,郑国兵临城下,烛 之武临危受命,竟兵不血刃,化敌为友,此所谓上兵伐谋。战国时期,齐王善用邹忌, 而燕赵韩魏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 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齐桓公用一管仲,遂霸天下,乃得人尽其才之妙。 张伟认为鲍叔襟怀宽广,我认为齐桓公有更宽广的胸襟。 鲍叔劝桓公重用管仲,自己甘居其下,是襟怀之美;齐桓公唯才是举,不计前嫌, 乃胸怀之大。历史上楚庄王绝缨宴群臣,于是晋楚之战,夜绝缨者,常在前,五合五奋, 首却敌,遂败晋军,楚得以强。唐太宗不计前嫌,重用魏征,垂拱而治,遂有开元盛世。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齐桓公作为国君,更是心有河山,无有私怨。同学们,小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一带一路的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打造,固然都需要管仲、鲍叔这样的贤者,但更需要知人善任、心有河山的领 导人,如此才能谱写盛世佳音。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范文展示一 知人容人,立身之本 张欣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容人之量是君子所必备的,在古代,这些品质便被人 们敬佩,称赞。甚至比起才能,人们更看重的是这样的品德。 春秋时期的鲍叔便是这样一位人物,当初,鲍叔和管仲分别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和 公子纠,后来,为避免公子小白对公子纠的威胁,管仲带兵围追公子小白,射中了他的 衣带钩,公子小白咬破舌头,假装死亡,逃过一劫,但心里怨恨上了管仲,后公子小白 即位,当上了皇帝,这边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在鲍叔的劝说下,任用了管仲, 当时的人们都称赞鲍叔的贤能。 鲍叔的贤能与容人之量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为管仲提供了机会,为齐桓公提供了人 才,他的贤德为自己,为他人都带来了许多好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向鲍叔学习,像他一样,具有容人之量,不嫉妒他人的才能, 甚至能为贤能之人发声,举荐他们。也许这听起来很难,毕竟大家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 利益,能做到这点实在是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能这样做,也许会有人不理解我们,甚 至是嘲讽我们,但我们问心无愧,我们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堂堂正正。 如果我们想在这个社会立足,那我们必须要做到堂堂正正,鲍叔的行为可能在一些 人看来甚至有些蠢 ,但是,大智若愚,终有一天,他们会理解鲍叔的行为,并对他感 到敬佩。鲍叔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管仲,为了齐桓公,为了齐国,为了天下百姓。他具备 知人之能,并且丝毫不藏私,甘居管仲之下。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向鲍叔那样呢。我们不具备容忍之能,不甘居于 人下,即使别人比我们更优秀。我们不从大处出发,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只考虑自己。 我相信我们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并且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心态。 这很正常,但是我们现在既然已经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我们见证了鲍叔的行为, 知道了别人的知人,容人之能,那从今以后,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书立树立正确的观念, 不因别人优秀而嫉妒。 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从小处做起,做到像鲍叔一样,堂堂正正,对得起自己,对 得起别人。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范文展示二 高风亮节鲍叔牙 杜建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读过了一代霸主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三人之间的故事后,我对历史书上的“明星” 鲍叔牙有了以前所没有的了解。今天我就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鲍叔牙。 众所周知,鲍叔牙是齐桓公还未上位时的谋士,一路伴随他从公子小白到一代霸主 齐桓公。然而在齐桓公登位时却心甘情愿地举荐管仲为相,自己却退居管仲之下,只因 管仲拥有治国之大才。试问历朝历代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呢?答案恐怕是没有了吧。因 此我敬佩他,敬佩他的宽宏大度,敬佩他的知人让贤,敬佩他的君子胸怀。 假设若没有鲍叔牙的举荐管仲可能会在大牢中无人问津的死去,一身才华与抱负不 得施展,其年迈的母亲也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正是因为鲍叔牙的赏识, 管仲才得以成为一位名相,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为齐桓公的宏图霸业立下汗马功 劳。因此可以说与鲍叔牙成为友人是管仲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是管仲一生之大幸。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也许都会铭记管仲之才,而仍知道鲍叔牙的识人之明的人却寥 寥无几。再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能人志士因无人赏识而泯灭与众人,又不知有几何名臣将相因小人构陷而郁郁而终。由此可见,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伯乐之于 千里马,鲍叔牙是伯乐,管仲就是那千里马,而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假使若无 鲍叔牙的赏识,管仲必将是那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个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治国之大才 与报效朝廷之抱负,更无法一步登天成为一国之相,辅佐齐桓公,进而青史留名。 鲍叔牙以他知人让贤的君子胸怀、大仁大义的高风亮节,为管仲搭建了一座施展才 能的平台,成就了他的一代英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宽宏大度,就不 会有史册中管仲的辉煌业绩。再假如说,管仲如果遇到的是庞涓,不仅不会青史留名, 也许还会有性命之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范文展示三 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 金晓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对于鲍叔、管仲、齐桓公,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鲍叔牙。 鲍叔牙,何许人也?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称霸。历史上给他 的评价是:“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何出此言?在辅佐公子小白登上王位之后, 鲍叔牙主动提出国家的兴盛少不了管仲的辅佐,于是他主动让位给管仲,甘心屈居其下, 于是他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后人称管仲和鲍叔牙为“管鲍之交”,为 历代所称颂。 他的忠君爱国是毋庸置疑的。公子小白登上王位之前,他一直不离不弃的辅佐。帮 助公子小白打下江山后,他依然为了国家的昌盛举荐管仲,为齐桓公提供了宝贵的治国 方法。从屈原投江到岳飞精忠报国,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再到邓世昌与致远号共没,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美德。爱国也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之一,在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该有鲍叔牙一样的爱国情怀。就好比今年的新 冠肺炎疫情,是爱国热情,让我们每个中国人众志成城,共克病毒。无论有没有重大灾难爱国情怀都少不了。 他的宽容是显而易见的。曾经管仲辅佐公子纠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而如今鲍叔牙能 够不计前嫌的举荐他为国效力是毫无私心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我们为人 处世的基本美德。《论语》中有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在鲍叔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知人善任是作为官员的职业操守。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政治清明都少不了清廉的好 官,这时候为官者就需要避免妒忌心泛滥,积极举荐贤能的人,哪怕位居其下,也要顾 全大局。秦孝公任用商鞅才使秦国强大起来;李世民任用魏征才使唐朝强大大起来。在 “套娃”的故事中,企业也好,国家也罢,只有“套比自己大的娃”,才能使整个事业 变得宏大。往小处说,班级建设也需要这种品质。人人都有举荐有能力的人做班干部的 责任。如果为了一己私心举荐与自己关系好的人,那班级不就乱套了吗? 谦虚是他为人的品质。其实,他的才华和能力不亚于管仲,但他却毫不吝啬于对管 仲的夸奖“想要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对于自己则谦虚地站位于管仲之后。程 门立雪的故事人尽皆知,徐悲鸿也虚心接受老农的批评而改鸭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 中,我们都不愿与自大的人为伍,而更愿意与有真才实学而不显山露水的人为伴。谦虚 不是妄自菲薄,是对自我清晰的认知,对别人的礼貌相待。如果想成为鲍叔牙一样的贤 人,谦虚必不可少。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对于鲍叔牙的赞颂溢于言表。 管仲也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来自朋友的赞美,更是真诚。鲍叔牙的人格 魅力使我深受感触,值得我们挖掘和学习,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千秋万代永流传。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